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喀拉昆仑高原被人们描述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六月飘雪花,四季穿棉袄”。三十里营房地处喀拉昆仑高原腹地,海拔3700米,因为它距离新藏公路起点——叶城330公里,而且这里只有驻军,所以简称为三十里营房。
2。 山口小兵
2。 山口小兵
星星哦——
你们互相辉耀而照亮,
我眺望着 苍穹旋转,
因为如此接近,
而激情饱满
“瞿瞿瞿”传来了紧急集合哨!
“二排长集合队伍!山口有情况!”传来连首长的命令。
“嗯?”李沪生揉揉耳朵!
“是曾亚军!”拢在怀里的娜塔莎说。
因为有铁列克提小战士的舍身相救,李沪生的挺身激战,小公主已经视解放军为最大的亲人!
“曾大军在这里?!”
隐隐地仿佛传来了三角琴的弹奏声那个勇冠三军、威震天下的我军英雄,红色军人楷模,他在这里吗——李沪生感到脚下在微震一个高大、英俊、亲切的身影,正从长江的军轮上微笑着向自己走来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惊悸般的温暖,他站起来了。
“不是曾大军,是曾大军的弟弟”
小公主盘开绕口令了,这个小灵通!
她怎么知道这么多!?
“闵斌斌还在西藏,那牺牲的一定是五班长!”一个老问题跳出脑海!
“曾亚军不就是在烽火台上追跑的小朋友又叫?曾大军在军区任参谋”
“小兵在这里?”他一下想起日记中长城上章金莺和斌斌的对话。
李沪生翻开了日记—— ①
“就在当年11月9日,仿佛晴天一声响雷——部队开始连续传达中央1号2号3号文件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作为连部文书去团部送交一份文件。电影队牛和松把我拉到一把,神情紧张地说:“你知道吗?林彪逃跑了哎!”“啊!”简直像晴天霹雳!我感到几个月来发生的一系列怪事得到了解释。中午,团部老乡留我吃饭,又听到一件震惊全团的消息,葛苗苗出事了!葛苗苗就是新兵营那个诨名土地婆的小个万县人,听说他在家一直是三好学生,入伍后自学毛选进步很大,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团里收到几封地方寄来的表扬信,其中一封是表扬一个年轻战士(葛苗苗)为支援灾区自己省吃俭用一次寄上100元他为此被评上全团学习毛泽东思想标兵,调到团部做炊事员,一直干得不错“嗯,他怎么啦?”
“他呀,那阵在师医院拆阑尾炎线,听说林彪事件爆发,怎么也不相信。上午副政委做了传达林彪事件报告,他中午不知从哪里摸了两颗手榴弹,扔进副政委的病房幸好没爆炸他还不会用手榴弹呢!还高唱着:井冈山上飘红旗,林彪紧跟毛主席”哎呀,还有这么大的事!然而,让人不明白的事还多着哪,想不通的也不止葛苗苗一个发生了林彪事件,部队一时怎么也无法转弯子传达1号文件那一天,全连紧急集合,全副武装坐在连队操场上,整个连队气氛严肃,落针可闻,一片萧煞毛胡子指导员神态恶狠,眼露凶光,面上布满杀机,“啃啃啃”啃了半天,大声念出来:“同志们,接上级文件,从今天开始,啃啃开始进行两个月的学习,啃啃,现在我开始宣读中共中央1号文件”
我们大伙都听懵了!不仅战士不明白,干部也解释不清,只是随着一份份文件的传达,事件的来龙去脉才渐渐廓清开来但什么“大将”、“发难”、什么“假马克思主义秀才”、“刘少奇一类的骗子陈伯达”、什么“政治纲领早有预谋”、“天才论”等等等等的政治术语,把我们听得目瞪口呆他们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代表,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吗?这些人还要搞政变,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呢?更多的战士私下议论:这下子多年倡导的“一点两面”、“三三制”、“活的思想”、“四个第一”还有,大家辛辛苦苦、累死累活争当争创的“五好战士”、“四好连队”全完了
内地10月份传达的中央文件,由于边防上的需要,一线部队整整晚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间,由于保密做得好,不曾有大的泄漏。我们一直蒙在鼓里,就是听到一点上面有斗争一类的风言风语,也由于我们的老实,只知忠诚干活,没有人朝这方面想,只听说有两名连干部不知何故被撤了职,也没有人去追究什么原因。11月9日开始传达文件,全团才大吃一惊,又整整忙了一个月整饬,才使部队安定下来。由于“内紧外松”,防范得力,部队内没发生大的事情,仅出现了一起战士扔手榴弹事件大局总算过去了。但是战士们的那句话总是萦绕在我心里:为什么要发生林彪事件啊!?不发生不是更好吗?毛主席啊,文化大革命搞了这么多年,国家搞成这个样子,到底是为什么啊!?
此刻,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就在咫尺开外,东段错那边境上阴云笼罩,一场战争的风暴正在接近
汽车继续一路顶风冒雨向西挺近 ②: 然乌、八宿、鲁朗、通麦这一带是西藏最美丽的地区之一,有静静的冰湖、肃穆的雪山从大峡谷南折再向东翻越两座大山约40公里,就是盛产藏红花的墨脱县这里溪流江水珠花泄玉、自由恣肆,显示出江源上游水系的冰清玉洁和激昂奋进这里的地理地貌和被印军侵占的9万平方公里连在一起,是西藏最美丽的地区之一那支著名的藏族情歌又在我的耳边响起:
浓密如发的然乌森林,馨香似蜜的八宿花径
我的尽善尽美的妹妹呀,你的身影忽隐忽现
我和我那美丽的姑娘啊,深情流连在家乡小路上
我愿为那崇高的雪山女神啊,奉献我的热血生命
我的眼前闪出一团冲天而起的巨大烟尘,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又是几道灼目的蓝光从地层缺口处迸向夜空,一个人尖叫着飞弹出去,又一匹马被撕裂成两半血淋淋地在空中乱翻
我的耳畔响起了著名荒诞小说《死光》中主人公的那句名言:“地球大裂变前的死光升起来了!”
有一天,柏国庆和杨晋勇来看我,“斌斌,你知道谁来了吗?赵保军和师长来我团,曾大军也来了。”
传来了,传来了,轻声、轻声的三角琴的弹奏声
“咚咚咚咚!”李沪生正在三十里营房民宿休息,心里还在琢磨着上一向喀什的经历,“彼得为什么要枪杀俄语教师?”“华光1号?”耳边突然传来敲门声,赶忙藏起日记,就听到板房隔壁传来问话:“你们看到土匪没有?穿着羊皮袄的”
李沪生一惊!
“好像听到解放军姐姐说,红蓝盾抓来了!”
“什么红蓝盾!?”李沪生狐疑!
“没有土匪!”娜塔莎的声音!
“你们不知道啊,不能让他逃到西藏啊!”
原来这里是三十里营房女兵为娜塔莎和一些藏族务工女孩安排的临时板屋住所,和李沪生借宿的旅舍紧邻。
娜塔莎在为我打掩护!
“这里是军事重镇!怎么能容我这样一个‘土匪’!我必须走!”
“我是一个一直被中国‘红蓝盾’追杀的‘匪特’???”李沪生到了这一步,也不得不怀疑起自己的真实身份来了!
“原来是这样啊?”
“可是,我不是一直在追踪匪特的中国侦察员吗?”
“告诉你们吧,有军事行动哎”一个女孩故作神秘的声音。
“嗯?”李沪生一惊,听听
“又要来很多女兵哎!”
“噢!正常啊,这有什么奇怪啊”一个女孩老练的声音。
“听姐姐说,还有合肥的女兵哎,她们在拉萨看到的”
“嗯?合肥的女兵和抓特务有什么关系呢?”李沪生不禁起疑。
“好像是找曾排长的吧”
“要打仗了呗!”女工棚里七嘴八舌,乱成一团。
“合肥的跟打仗就更没有关系啊?”李沪生糊涂了。
“和西藏前线有关系哎”女孩的声音。
李沪生现在已经是浆糊一团。
“上次高连长来的时候,她们也说要抓红夜莺啊?”一个女孩又绕回来了,真是乱七八糟。
“高虎声也来过这里?!”李沪生一惊!她们怎么什么都知道啊?!
“好几年了啊?”一个幼稚的女孩声音。
“和曾大军一起来的”
“你怎么知道的啊?人家军队上的事”
“是看人家长得好看,喜欢上了吧”
“哼!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那双眼睛啊,就像早晨的启明星!”一个女孩像念诗一样,调笑开了。
“曾小兵排长也好看啊”
“去你的!你们才追着他看呢”
“咯咯咯咯”
几个女孩嬉笑着打闹起来了。
“我听说高连长给抓起来了哎!?”一个女孩突然说。
“你一定是搞错了!”
“像在新疆一样,高虎声也中了敌人的反间计!?”一个念头跳出了李沪生脑海!
如同部队长在新疆为中亚突厥独立运动视为眼中钉一样,高虎声在西藏一样被印度扩张主义者恨之入骨,因为有高虎声在,他们无法在中印边境的罪恶蚕食中前进一步!
“虎哉!高连长!”
“我昨天看见一个穿羊皮袄的”一个女孩的声音。
“我去找他去!”娜塔莎的声音。
“坏了!娜塔莎沉不住气了!”
“赶快走!不走,明天她又要缠着我,要带她去西藏”
李沪生从铺上悄悄起身,收拾行装其实这一切对于他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作为一个流窜‘匪徒’,他久已习惯这种“自我流放”的逃亡生活了。
“梆!梆!绑!”响起了紧急敲门声!
注① 这里的日记仍指一本横贯全书的神秘《兵士日记》。
注② 从这里风景和诗歌描写看,仍然是日记中记录的进藏过程。日记是以成都新兵营川藏线进藏路线沿线所见所感和到老连队后的日常生活,两个切面,穿插抒写的。关于新兵营川藏线进藏的分段描写,正顺序地,散见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