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为毛泽东给阿尔巴尼亚友人题词谱写的歌曲,那年头非常流行,气势磅礴,曲调的感觉和我们平时唱的其它歌曲不一样他的浑厚明亮的男中音在我心头引起了阵阵涟绮,我不禁把头靠近了他的胸脯”
李沪生听过这首歌,家中还珍藏着这首歌的唱片
那首歌曲的旋律,是有些异声的,不像很多中国歌曲那么柔弱媚俗
“你喜欢唱歌吗?”他突然插了一句。
“喜欢啊。”雪雪眼睛里闪出了兴奋。“我以前还是市四女中合唱队的领唱呢!”
李沪生有点累,就靠在床被上,继续听。
“我没想到他会唱那幺多歌,也许为了让我忘掉思乡的忧愁,他唱了很多新疆歌曲”
“他是新疆部队的吗?”李沪生跟踪追击,抓到了线索。
“是。他的声音富有磁力,时而激昂,像高张的海潮;时而轻柔,像恬美的和风”雪雪的脸上漾起幸福的神情,两眼凝望星空:“像夜莺”
李沪生已经坐起来了,脸上溜过一丝悸动:“什幺?!”
雪雪又斟上奶茶,“是啊,可好听啦,我没想到他还有那幺好的嗓子,真像是歌舞团的!”
李沪生暗暗摸到了自己的枪,心头那口钟在撞:“他是侦察连的!”床边“咯吱”一下,察觉到自己的性急,掩饰地把杯子放在床头。
“他还会唱俄罗斯民歌《夜莺》,你听我唱一下啊”雪雪直立,颔胸,两手迭置,像歌唱家一样用美声花腔唱起来了——
“我的夜莺,小夜莺
歌声嘹亮的小夜莺
今夜你又要飞向哪里
整夜里你在哪儿歌唱”
一阵灵魂的悸动闪电般掠过,李沪生眼角有一颗晶莹的重物,滚落下来了
铁列克提战场上,也传出过这首歌——炮火!猛攻!——为了民族利益!为了各自国家!为了最高理想!我们都被歌声打动过,并为之流血!为了美丽的生命!美好的人生!
李沪生的灵魂在爆炸!
6。 神鸟振翼
6。 神鸟振翼
“夜莺”① 继续在唱着李沪生眼前浮现出中苏边境灌木沙地那夜部队长坐在篝火旁流泪弹奏三角琴、唱着凄婉歌声的情景想起千千万万个“夜莺”的作曲者、聆听者、爱好者想起了高虎声那一颗颗红宝石般的灵魂,在社会镇压的牢笼中,绽放着光芒
“夜莺”继续在唱着李沪生听得陶醉,赞美的心情无以复加,竟言不由衷,突然脱口而出:“红!”雪雪在一旁收拾衣服,收了歌声,扬起脸说,“他不姓洪”隔壁传来了唤声:“闺女”雪雪拎着水瓶说,“哦,大娘要吃药。”说着进了屋,过一会出来说:“不过,是有人叫他红夜莺,因为他歌唱得好!”雪雪随口说了一句。
李沪生像触电了一样站起来,两眼已经木了——“就是他!我找到了夜莺了!”雪雪看他站起来了,忙说:“要添水吗?我来。”
李沪生一下恢复了正常,连忙坐下来,接过雪雪添了水的瓷缸。雪雪放下水瓶又说:“到了兵团,他喂过马,当过司号员,种棉花,开水渠,也组织过文工团,拉手风琴”雪雪拣了几块劈好的柴伙扔进火里,火焰“轰”地冲上来了!
“白天我们在棉花田里劳动,晚上就来到豆秸堆上,念我们的诗歌”李沪生接过雪雪手里的诗片,就见上面写着——
“一座大树”
奇花异叶
歌喉支撑着
地下的古堡
生产者的
阳光”
“我写的”雪雪不好意思地双手捂着脸,吃吃笑起来:“不完整啊”
“他也念了一首诗歌——
久久吟诵
风吹我的小树叶你还没有闭眼
枝梢上的星星亮着松鼠的嫩唇
小河闪着身段衔着野花的摇曳
你们都不想睡我就再唱一会儿
土地是潮湿的,温润和芳香的
你不曾要求我什么,除了爱情
你用柳条轻轻抚我的面,你用
柔荑飞起的绒团啊,筑我的梦
你们都不想睡那我就再唱一会儿
我曾经告别了你远走他乡,我曾
踩着你的思念你的月光远方流浪
我曾在梦里弹着琴久久把你吟诵”
“我陶醉了”雪雪双眼忽然失了神似的,目接着虚空,面庞染上了月光的惨白。
李沪生心一跳,这首诗听部队长念过,“果然是他?!”
“后来呢?”
“后来”雪雪的脸色一下阴沉下来了。“半年后的一天,传来了消息,兵团政治部和县公安局安排了调查组,说他父亲在文革中畏罪自杀,他非法混入兵团,有亲苏和叛逃倾向,已经批准了逮捕。他从兵团办公室跳窗而出,骑上兵团的马,乘夜暗向西南方向,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了”
“那一天傍晚,天红红的,起了风,云越压越低,眼看就要来一场暴风雨。有人看见他佩戴着领章帽徽,篝火中映照得鲜红鲜红的。他一身军装,高扬着战刀,战马一声长嘶,驾着他向暴风雨冲去”
“他飞走了!”雪雪哽咽了一声,攥着手绢的手从眼角溜下来,珍珠般的泪滴又涌出来了,思念地望着远方
你是灿烂的明星,
我是燃烧的朝云,
仰望你—沉睡在
我青春中的名字!
李沪生如病初愈,出了一身汗,精神一下变得爽朗,从床上一下坐起,披上藏皮袍,走出门外去拉战马,双手握住马缰——他找到了行动目标!
颓唐的雪雪,从床沿追到了门口,脸上两行下落的珠泪亮晶晶
“他叫什幺名字!?”李沪生牵着马,急切地问。
“我不能告诉你!你们会抓他的”雪雪眼角噙着泪,手里捧着那只相框,紧紧护在怀里!
李沪生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丢下手中牵着的马,向前走到雪雪身边。
“你知道他在哪里吗?”李沪生冲动地扶住雪雪的双肩。雪雪站在门前,一只手捂着脸小声啜泣,浑身颤抖地靠着廊柱。
“有人说他还在中亚,有人说他到了西藏,已经死了”雪雪泪花闪闪,再也抑制不住,一头栽进李沪生胸前。
“他爱军队!我从他扒在火车车窗玻璃上的那一刻就知道了,他想回到新疆部队去”雪雪双手按住脸呜咽起来!
李沪生搂着雪雪,感到自己浑身在颤动!
雪雪!你知道吗?露露也是这样说我的,想我的!
雪雪!你知道吗?我也是他们追捕的“逃犯”!现在我找到了他!我找到了“夜莺”!我必须走!
雪风“呜”卷着从屋宇刮过,宇空里仿佛有声音在吟哦:
“那歌声是我哼唱
但爱的旋律从何而来
我不知道,那海洋是我汨出
但时光的美丽是什么,我不知道
那种愉快是从哪来的,我不知道
那种狂喜如何充溢心灵,我不知道
我是黑夜的诗歌,黎明时刚好睡去
我的灵魂在飞翔,因为你编织翅羽
我的脚很美,但总在你的梦里”
李沪生吃一惊,向大树上观望,“神了!”
雪花绵绵地飘落下来了。
“他叫”雪雪双臂搂着李沪生的脖子,在他耳边嗫喏着,抬起一张泪脸:“现在到处都在抓一个叫‘红夜莺’的特务我真担心!”
“红蓝军正在抓他!”雪雪凄楚地说。
“什么叫红蓝军?”李沪生急切地问。
雪雪摇摇头,欲哭无泪。
“为什么!?”李沪生皱着眉头,追问不舍。
“有一只鸟,红夜莺,飞翔在整个西域地区”雪雪泪流满面,小声嘟囔着。
“可是它在唱歌,唱着我的歌!”雪雪诗情地、憧憬地张开双臂,仰望着夜空,仿佛那只神奇的鸟就飞翔在自己的上空
一霎那间,李沪生仿佛看到了一幕舞台剧。他一下子想起了两年前在哈萨克斯坦沙漠古堡之夜湿瘩讲过的那个“红夜莺”故事在那个传说里,男主角红夜莺和女主角之间有一段真挚而凄婉的爱情他忽然觉得那是雪雪和她的侦察员的故事
“它飞翔在整个西域上空那神奇的、神秘的小鸟”
李沪生动情了!
李沪生披着雪雪送他的白色披风,半疯半醒,骑在马上,仰望夜空,确信自己看到了那只搏击黧夜的神鸟,正在雪山长云间飞翔告别了兵团女战士,向沉沉夜色中缓缓而去他要像唐吉可德一样去挑战风车了
“路上小心”脑后传来一个女孩的叮咛露露的叮咛
满天星光!
天下钟情的小树叶啊,我听到了你们的心声!你们的爱情都是一样的啊!春天的!美丽的!歌声的!献身的!
注① 俄罗斯作曲家阿里亚比耶夫创作于1830年代的浪漫曲《夜莺》以其迷人的旋律倾倒了世界各国无数听众。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在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第三幕中配乐就是采用《夜莺》的乐曲但这样一位为世人带来美好艺术享受的作曲家,其64岁生命却有四分之一岁月是在监禁与流放中度过的,在他1851年去世时其冤杀命案仍未得到彻底昭雪阿里亚比耶夫案件审理竟长达3年之久。他置身囹圄,牢房潮湿阴冷,生活艰苦,健康严重受损,惟一聊以安慰的是当局特许给他一架钢琴,使他能在牢狱中继续创作。一个被控谋杀罪身陷绝境之中的作曲家写出了令人惊叹的作品、竟谱出如此明朗、祥和、对生活满怀欢乐的旋律1851年2月22日,阿里亚比耶夫在诺文斯基林荫道上妻子的小屋去世。对作曲家的逝世,同时代人视若无睹,没有悼词,没有一篇悼念文章。惟独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独具慧眼:“每次我听《夜莺》时,无法不热泪盈眶!!!”贬斥、诋毁都阻挡不住《夜莺》飞翔于世界各地。作曲家在世时,世界最优秀的歌唱家都演唱过他的作品时至今日,《夜莺》仍然是各国花腔女高音最喜爱的乐曲。还有大量改编的器乐继续着《夜莺》的旋律,今天音乐入门的各种教材中前几页里总少不了《夜莺》这一曲目
17章 西部军团崛起 1半疯半
第十七章 西部军团崛起
我不是伞
用雨幕遮掩
谁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