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文寿是什么人,但凡是在南疆前线待过的指战员都知道。具体到战术层面,如果说前线的国防军还有对手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黎文寿。国防军指战员可以战略上蔑视这个对手,但是绝不会在战术上轻视这个人。
其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战术指挥水平,是国防军前线指挥官一生战斗生涯中极少遇见的。想想,十年前的大规模战事中,负责指挥前线作战的都是威名赫赫的开国将领,什么的战斗他们没经历过,什么的对手他们没有碰上过?
而这个黎文寿,当时只是营长,就已经受到了这些华夏老将们的重视,由此可见此人的功底非同一般。
国防军一些高级将领很清楚,这样一个对手,迟早会成为国防军的强劲对手。轮战以来,针对黎文寿的斩首行动执行了不下三次,付出了很多战士的宝贵生命,每一次都是铩羽而归。
随着战事日趋平稳,大家都意识到,最好的机会已经失去了。
而现在,突然传来消息说,短刀突击队击毙了黎文寿!
同样的,就像是一颗原子弹,被突然引爆,点燃了国防军前线将士的兴奋之情。南疆前指甚至借此机会,组织了一次规模颇大的拔点作战,将士们在好消息的鼓舞下,作战勇猛,一天时间就夺回了十几个比较重要的骑线点。
而越军士气受创,加上越军总部的责令下来,人心不稳,自然不是对手。
击毙越军黎文寿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国防军总部,顿时,又是一阵眼睛摔破的声音。曾经的南疆前线总指挥,刚刚卸任总长的杨老得知之后,眉飞色舞的拍打着沙发扶手,一连说了三个好!
“这个年轻人很好!很好!非常好!”
这一句,从开国将帅、战功赫赫的杨老嘴里说出来,是唯一一次。一生的战斗生涯,杨老不曾给予谁如此高的评价,但是这一回,他对李路不吝赞美之词,当真罕见的很。
仅凭七个人,就取得了这番战绩,不怪杨老的不吝赞美!
而此时此刻的李路,和他的六名部下,完完全全不知道这次行动大大震动了整个国防军,他们,正在艰苦的突围之中。
完完整整,一个不落地把部下带回国,李路才能告诉自己,这是一次成功的特种作战行动!
第042章 李路受伤了
4月5日深夜,桂西省边境线,越军一侧。
李路紧紧趴在地上,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朝侧后的赵荣军打了一个手势,然后指了指前面慢慢巡逻而过的两个越军士兵。
赵荣军点点头,带着黄观辉悄悄摸了上去。
此时,已经是短刀突击队越境以来的第七个晚上了。三天前,他们袭击了越军122团部之后,马上就遁入了茫茫的丛林之中。在向北运动了两个小时之后,李路突然改变了行进方向,向东运动。
李路很清楚黎文寿在越军高层中的分量,那小子受到的重视是常人不可理解的。其实从他的122团配置上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几乎集中了越军装备库里的所有先进武器。编制也赶上了步兵旅的规模。
再一次,李路带着几个人深入到人家纵深去,打掉了人家的王牌步兵团团部,击毙了被誉为军队明日之星的团长,却一个人也没损失掉,光是这一点,就让越军的那些高级将领们接受不了。
怎么,十几万部队摆在那都是吃干饭的,连几个人都抓不到?
可想而知,等待李路他们的会是怎样一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原来的路线撤退,显然是行不通的了。如果说之前越军的部署是完全切断了短刀突击队回国的路线,那么现在就是根本把南疆边境线给封成了铁桶,然后大量的搜索队来来回回地搜刮他们。
李路不得不采取最后一条撤离路线——转向东行进,然后向北折返,从桂西边境回国!
这等于是在热带丛林中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
这是一次距离超过了一百五十公里的长途机动,对每一位短刀突击队员的体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负重,李路命令销毁了电台和炮队镜,同时扔掉了所有不必要的装备,只留下武器弹药和口粮。销毁电台和炮队镜的时候,李路还遭到了很多队员的反对。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防军军人都把武器装备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会让重要的武器装备受到损坏。这不是说说而已的,是真的做得出来。
但是李路毕竟是后世来的,在他眼里,人的生命永远是最重要的。东西没了,可以再造,人一旦没了,那就挽回不来了。说来说去,都跟国防军一直以来的战术思想有关。
最后,李路强行下达了命令,大家才不情不愿地砸掉电台和炮队镜。这俩玩意重量可不比后世,重的很!没了这两个东西的负担,平均人负重马上就降下来一大截。
饶是如此,当他们终于看到界碑的时候,已经是衣服破破烂烂,体力几近透支了。
这个时候的短刀突击队哪里还有出发时的那种意气风发,若不是握着枪的手依然稳定有力,倒是更像难民。
最大的幸运是,李路的这条撤退路线完全是出乎越军的预料,谁会相信,一支只有几个人的缺乏后方支援的突击队,会放弃最便捷的路线,选择绕一个大圈子,从另一条战线回国?
对于越军,这不仅仅是距离问题,还涉及到他们内部的分工。南疆边境,是一个军区负责,桂西边境又是另一个军区负责,这点跟国防军分为两条战线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李路他们是从越军的西战区转移到了东战区。别的不说,单单是越军内部跨战区行动起来,都会出现一定的迟滞。这也是李路看中的地方。即使越军识破了他的路线,时间上也不会占有太多的优势。
事实上李路多虑了,越军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会选择这么一条根本不可能的路线。
在丛林密布的地域上行军一百五十公里,这不是开玩笑的。
而且,李路他们只花了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段跋涉,平均一天行军五十公里。平原行军四十公里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而李路他们是在几乎没有路的丛林中,一天运动了五十公里……
体力普通过人的短刀突击队七个人,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就可以理解了。
不得不这样,快一分钟接近边境线就多一分希望。一路上避开了所有的越军巡逻队,甚至都没对落单的越军动手,为的就是自身的隐蔽。决不能因为贪小便宜,而搭上了整个突击队。李路对这点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有惊无险,总算看到了界碑。界碑后面的山头上,就是桂西省边防部队的阵地。到了那里,就算安全了。
赵荣军和黄观辉猫着腰,踏着小碎步,从侧后快速接近那两个越军巡逻兵。他们悄无声息地贴上去,几乎同时动手,一只手臂扣住了目标的脖子,另一只手已经把三棱军刺狠狠地扎进了心脏。
两个越军士兵在他们怀里挣扎了几下,很快就死透了。
赵荣军收起刺刀,换上步枪,朝李路这边打了一个ok的手势。李路朝后面轻轻挥了挥手,一阵轻微的响动后,刘小光、龚令辉、麦光华和牛二保持着基本队形快速通过边境线。
李路紧跟在后面过去,赵荣军和黄观辉尖兵变后卫,负责掩护。
很快,短刀突击队全部都越过了边境线,踏上了国土。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重重地出了口气,踏在国土上的感觉是踏实的,仿佛一切都有了支撑一样。
不过谁都依然是小心翼翼地动作着,边境线上还是很危险的,只有进入了边防部队的阵地,才能说是安全。他们慢慢朝山头的边防部队阵地走去。
已经走在队伍前方的李路,隐约间看到对面闪过一丝亮光,接着就是一声断喝:“口令!”
李路暗叫糟糕,急忙喊道:“趴下!我们是……”
“啪啪!”
一阵枪声响起,在李路喊出趴下后,条件反射般趴下的其他人睁大了眼睛,看见李路的身体慢慢地倒下……
“排长!!!”
阵阵撕心裂肺的吼叫声乍起。
这时,那个开枪的哨兵已经反应过来了,对面的人说的是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完了,那是自己人!
事实上刚才李路说的就是纯正的京片儿,但是哨兵没有听到正确的口令,下意识地就开枪了。
哨兵跑过来,一看就知道真的是误伤到自己人了,再看那人躺在了血泊里,哨兵脑子一阵昏厥……
当天凌晨,李路被送往野战医院抢救。一个小时之后,一架直升机把李路从野战医院送到了南疆陆军医院。因为轮战的关系,南疆陆军医院集中了更多优秀的医护人员。
次日中午,一架军用运输机飞抵南疆机场,国防军总医院的专家组进驻南疆陆军医院,为李路进行会诊。同机抵达的还有首都军区侦察大队的大队长高大山。他奉老首长之命而来,即使没有老首长的命令,他也坐不住。
李路被桂西省边防部队的哨兵误伤,但是却没有影响到有关于他的争论。
南疆前线指挥部里,指挥部班子成员集中在会议室里召开会议,讨论短刀突击队的有关事情。这种范围囊括了所有部门首长的会议,一般情况下只有一种——作战会议。
然而今天,他们讨论的,只是一支七人的小型突击队。但是每个人都不觉得小题大做,实在是这支突击队这几天来的表现太过于令人惊讶了。
出发第二天,便找到了越军的重炮部队,并且准确引导了炮兵部队进行了打击,越军重炮部队全军覆没,效果非常的好;
更令人吃惊的是,第四天,这支突击队居然深入到了安南五十公里的纵深,打掉了122团指挥部,击毙了越军中赫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