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很久没有这样的大笑话可以看了。
~~~~~~~~~~~~~
“哈哈哈哈哈哈哈~”大长公主笑得不带换气的,边笑边捶手边的小案,“亏他们做得出来!”
“阿娘。”留着短髭须的男子低低唤了一声,口气带着薄责。
大长公主揉着心口,带笑说:“哎哟,我们阿姣生气了。”
“阿姣”整个头都红了:“阿娘!”
大长公主的长子萧礼,极得父母重视。他是大长公主生下来的第一个孩子,才生下来的时候看起来瘦且体弱,将父母吓得够呛,为了将他顺顺利利的养大,什么办法都想了。其中就包括了给儿子取个女孩儿名字——阿姣。
直到萧礼长过了七岁,才彻底脱离了女装,有了正式的名字。大长公主养活了这个宝贝儿子,付出得太多,愈发珍惜,阿姣这个小名也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萧礼早些时候被父亲调到了京里,今天萧司空上朝去了,他却请了个假打算把家里好好理出个头绪来。三郎知好色而慕少艾,并不是不可饶恕的大罪,打来打去,三打两打将他打得越发珍惜与凌氏的情爱,岂不是自找麻烦?应该与他交心。三郎心里,父母还是最重要的、萧家还是排在前面的。二郎就轻浮可恶了,这才是需要打的。
萧礼原想要调教的是两个弟弟,大长公主听了梁、凌两家的笑话之后笑成这样,萧礼就知道,根子还是亲娘这里。劝一个大长公主收敛?其中的难度让萧礼心累不已。大长公主宠爱小儿子,但是肯听大儿子劝那么几句,也收敛了笑,对萧礼道:“你没看出来吗?这群装腔作势的贱人遇到对手了。哎哟,梁家真是宝贝。”
萧礼不满地道:“阿娘以为梁氏做得好?这要太子殿下如何自处?使凌氏居于士人之上,已是礼乐崩坏。梁氏还……”
大长公主满眼慈爱地看着长子:“你呀~我就是把你养得太好啦,眼里揉不得一点的沙了,见不得一点的不好。世上腌臜的事情那么多,不是你能看明白的。你看,今天梁满要是不这么干,就让凌庆进了他的门,接下来会怎么样?别人我不知道,如果我要害三郎,一定会散布流言说梁满骄横,圣人还在就这样威逼贤妃的父兄,一旦……”
“阿娘!”萧礼低声喝止了大长公主,出了一口气道,“我想求见圣人,请罪。”
“你……”
“阿娘,圣人的耐心一向很好的,不动手不是不愤怒啊。他上一次有这样的耐心,还是翦除太尉羽翼的时候吧?那一次他耐心地等了五年,现在他只等了一个月。”
大长公主眼神凛冽:“你是说?”
萧礼道:“一个月比五年,差得太远了,小惩大诫免不了,情份还是会有的。这只是儿子的浅见,如果惊到了阿娘,就是儿子的不孝了。”
第55章 过于浮夸
萧礼今年三十四岁; 桓琚登基的时候他已是个十来岁的少年了。他与两个弟弟最大的不同; 就在于他的少年时代见证了父亲与皇帝表兄合谋将那位以老臣自居的太尉连根拔了的全过程。那是他真正熟悉整个帝国权力中心的第一课。
这份经历对萧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大获全胜十五年后的现在,他还时不时将这段事情拿出来细细品味。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难得的财富,岂止胜读十年书?正因这份反思,造就了他比两个弟弟都靠得住的地位,大长公主夫妇也更倚重儿子; 有事就会想到他。
大长公主狐疑; 问道:“你真这么看的?”
萧礼道:“先帝将太尉留给圣人的时候,难道是想给圣人添乱的吗?必然是想要他用心辅佐圣人的。然而圣人厌恶他厌恶到十五年来再无一人有‘太尉’之号。”
大长公主神经质地敲着手下的小案:“这样啊……”她不愿相信自己夫妇已经这样危险了,更不愿意相信桓琚的心已经变了,但她相信长子。
萧礼缓缓地说:“阿娘想想,圣人昔年对皇后如何,对徐国夫人如何?如今呢?阿娘以为; 是圣人薄情,还是徐国夫人过份?”
“啪”大长公主一巴掌拍在案上; 站了起来:“他就这样看我们吗?”
萧礼道:“阿娘要同圣人争执吗?儿劝您别这样。”
“你父亲为他、为江山社稷、为他的江山社稷,操碎了心、累白了头。我可真是、我可真是……呜呜呜呜……”大长公主难过得哭了出来。当年那是多么的凶险啊!真的要兔死狗烹了吗?
萧礼一撩衣摆,跪了下来:“阿娘、阿娘。”
大长公主擦擦眼泪:“你起来; 慢慢讲。”
萧礼依言挨着母亲坐了; 缓声说道:“阿娘也不必太难过,阿爹这些年确实劳苦功高; 底下的人都捧着他。开始是因为阿爹高风亮节; 后来就来了钻营小人; 小人为了私利无所不用其极,太多的赞誉蒙蔽了阿爹的眼睛。不能不蒙蔽,如果不蒙蔽,小人何以进身?阿娘读过《战国策》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呢?”【1】
大长公主沉下了脸:“你接着讲。”
萧礼道:“圣人只沉默了一个月,不是五年,别让他再沉默下去了。就让事情止在这一个月吧。”
大长公主道:“但是圣人还是向着二郎的。”萧绩是罚俸,凌光却是免职,不管桓琚是怎么想的,有心人就能把这个惩罚曲解成是桓琚偏向萧司空,大长公主也乐于接受这个观点。
萧礼叹气:“唉,事情是凌光惹起来的,他一个散官,要不要官,有什么大不了的?圣人一句话,又给他了。二郎呢?圣人真认为二郎做得对,就不会罚他了!追根究底,二郎不过是一个轻狂放浪。”
旷工不上朝是该罚的,惩罚的决定肯定会有,以萧绩的身份,桓琚再给他一个免予追究的法外施恩也是可以的。
大长公主也长叹一口气:“我们这是为了什么呢?”
萧礼道:“阿娘毋忧,听我慢慢说来。圣人厌弃皇后,并非是因为贤妃,圣人绝不是那样的天子。也不是因为徐国夫人,一个无礼老妪,她无礼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为什么现在这么明显?仁孝太子在世的时候,圣人并不是这样的。”
大长公主道:“三郎比大郎差着些。”看看萧礼,心道,我家三郎比大郎也差得多。
萧礼道:“只是圣人一直没有想到,废了皇后,会有小人认为他要立贤妃。更有一等心怀诡谲之人,妄图去学吕不韦!拥戴三郎不是过锦上添花,吹捧贤妃却是雪中送炭。废后是国家大事,皇后没有失德我辈自当力争。除此之外还有一条不得不力保皇后的原因,就是它会让小人泛起希望,会动摇国本。”他这话说得非常肯定,他对御座上的表哥也算是了解的。
大长公主性情骄横火爆,却也不是无知妇人,脱口而出:“穆士熙!”
萧礼点点头:“这只是一个开始,阿爹再事事都管,没有穆士熙也会有石士熙、土士熙。所以,阿娘,您要好好劝劝阿爹。一时退让,是为了长久大计。”
大长公主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爹现在就是对付这个穆士熙,现在让步了,多少人看着,他退不得了吧?”
萧礼一笑:“圣人难道喜欢穆士熙?只是不想让阿爹如意罢了。阿爹暂退一步,才能让圣人把目光从阿爹身上引开。我们与穆士熙没有恩怨了,提醒圣人穆士熙勾结宫妃妄图动摇国本的时候,圣人才会相信。否则……”
“你这么一讲,我就明白了。等你阿爹回来,我就跟他说。”退!这就退!大长公主比萧司空还要果断。认个怂又咋样?熬过了这一阵子,不被侄子记恨了,有的是翻身的机会。就凭着力保东宫,三郎也不会忘了他们。
萧礼道:“那,儿去面圣?”
“等等!你那两个傻弟弟呢?再都打一顿?”大长公主主动提起了另外两个儿子,把大儿子叫回来是对的,大事上头这样一说就很明白了。
萧礼道:“不要再打三郎了,阿娘对三郎何其疼爱?而今大加挞伐,大寒大暑身体容易生病,骤冷骤暖心也会病呀。等儿从宫里回来,好好与他聊聊,如何?”
“好,依你。”
“至于二郎,才是要罚!阿娘反而赏了他,这样不妥。阿娘也不要朝令夕改,阿爹是要在家歇一歇的,就请阿爹教训他好了。二郎这般轻狂,还当自己是风流少年吗?真是皮痒了。”
大长公主见长子将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越看这个儿子越满意,伸手在萧礼脸上拧了一把:“哎哟我的阿姣真是娘的心肝宝贝儿。”
萧礼的头又红了:“阿娘!儿去求见圣人了!”
~~~~~~~~~~~~~~~
今天是萧礼回京之后第一次进宫,宫殿还是旧时的模样,地上铺的石板也还是那个尺寸,几块格外鲜亮的散布其中。
【磐石尚且如此,如何一个朝廷呢?都说物是人非,其实物非人也非。】萧礼心头涌上愁绪,【日子久了,磨坏了、踩裂了、不好看了的石板都要被换下去,何况是人?今日这满庭青石,已非太祖、太宗时的旧物,可哪一块地方也都没有秃着。这朝廷,并不是非谁不可的呀。】
正正衣冠,萧礼往两仪殿觐见。
到了殿外,宦官先迎了上来:“萧刺史且慢,圣人突然有了件急事,正在召见宋县令。”
“哦?”
宦官道:“就是,令弟与……”
“哦!”
殿里,桓琚正在对宋奇发脾气:“梁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今天朝上的火药味极浓。今天桓琚没有临阵退缩,一个月了,他厌倦了这种争吵,冷冷地看着朝臣争论。今天的朝会便格外的长,直到所有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嗓子累得冒烟,他才扔下一句:“众卿都说小人不好,我看小人好得很!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给他扣上小人的帽子,想怎么整治他就能怎么整治他了!”
皇帝一通发作,萧司空带头跪下了。
萧司空铩羽而归,照说桓琚应该是比较开心的。开心没有一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