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命女-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样想示的不是一个两个,只是没有人敢到她面前提这个事,怕触了她的霉头。袁氏宗族里一些有关系的人,等了几个月,犹豫再三,终于小心地向袁樵打听情况。袁樵与族里虽不大亲近却也不是不相往来,他从弘文馆到御史台,又从御史台到楣县,走这两步族里也都出了力的。
  是以族中兄弟走来问的时候,袁樵也耐着性子听了。彼时他们都在袁尚书家里吃酒,袁尚书把个女儿从吴王府里接了出来,盘算着给女儿再找个丈夫,原本打算让女儿到庄上住个三两年,等事情冷下来再说的。但是这一科桓嶷开科取士,进士的名额还挺多,袁尚书抓住机会把计划暂时给改了,从进士里给女儿抢了个丈夫。
  别的不说,先把婚给订了,婚礼等明年再办。有先帝崩逝的事情堵着,虽说连桓嶷给亲爹守孝是“以日易月”,过二十七天他就能除服。但是毕竟还是不宜在这个时候大操大办的,袁尚书只给亲近的几家人家送了帖子,此外有梁玉从中帮过忙,袁樵也沾光来了。
  年轻的族兄弟们打趣着,在这样的场合里说得半真半假,袁樵也不能就冷脸不回话。听族兄戏言:“你位在夫人之下,怕是要夫纲不振。还不努力上进?”
  被袁尚书挑来拿到这场合的就没有几个傻子,袁樵闻弦歌知雅意,也不正经回答,笑道:“我本该在夫人之下,否则是凑不成个‘良缘’的。”
  兄弟们没想到他居然说这个俏皮话,哄堂大笑。
  袁尚书捏着酒盏,问道:“你们居然冷静我的娇客,自躲在一边说话,说的什么?”
  兄弟们笑道:“伯父、伯父,是妹妹好兆头。”都指着袁樵说“良缘”。
  袁尚书微怔,旋即笑骂:“一群促狭鬼!”前因后果他略听即明,袁樵此时的回答也颇得体。既然袁樵一点也不着急,就说明这事儿没问题。笑着举杯:“你们就知道打趣兄弟!与其在那里说闲话,不如来与你们妹夫多聊聊天,他不日就要赴任,往后要见面可没有那么容易的。”
  在一片“疼女婿”的取笑声中,新科妹夫被围在中间,一群大舅子小舅子热情得紧。
  袁樵也不远不近地站在圆圈上,慢慢看这个进士“妹夫”,间或提醒两句任上的事情。兄弟们说他“不解风情”、“不知道怎么哄骗到了一个娘子”,新科妹夫倒听得仔细,觉得这位舅哥说的话更实用些。
  袁尚书冷眼旁观,心道:【彦长怕是不日就要升迁啦,也许是要等到正旦改元之后?后生可畏呀。】
  无论如何,袁氏宗族渐渐安心,只等看袁樵有个什么前程。往袁府里往来的族人也多了起来,也有邀请刘夫人等吃酒的,也有邀请梁玉去郊游的,她们有去的、也有不去的。梁玉还记得刘夫人头一回比较郑重招待她和南氏的时候在府里请的几个陪客,这几家有帖子,她多半会给面子。其他人就再斟酌。
  至于地方官员的任免,她一句话也不去对桓嶷讲。这个时候,政事堂跟皇帝打擂台都不知道输赢,她跟着掺和什么呢?没看到陆皇后都不肯叫亲爹升官儿吗?她也只管吃喝玩乐,不去理会那些杂事。如此反倒与依旧蜷着的娘家人们一起得到了一些好评。
  直到大雪纷飞,地方官们陆续被考完,梁玉依旧不动如山。也不能说不动,新年将至,她得准备过年,准备新年给桓嶷送的礼物。当年桓琚在的时候,她就是塞钱,现在亲外甥当皇帝,给的可不能比给桓琚的少了。
  一时之间,梁玉的生活仿佛被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给充满了。
  吕娘子见她如此,又有些按捺不住了。自从桓嶷登基,梁氏就稳如泰山,总觉得不趁机做点什么就太对不起之前十年的辛苦,也对不起梁玉外甥做了皇帝。
  吕娘子自有她的一套道理:“三娘纵不为自己,也要为子女打算。散官与职事官,品级虽然一样,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吕娘子的例子举得通俗易懂,梁玉却笑道:“何必着急呢?”她现在对这个反而不大讲究了,之前那么上赶着,好有一大半儿是为了桓嶷,现在桓嶷当了皇帝了,她实无如此迫切的愿望。
  吕娘子叹道:“自来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趁别人也是乍遇新君的时候动手,等他们形成势力,你要再挤开哪个?那都比现在难。”
  梁玉道:“三郎自有主张。”
  吕娘子道:“那彦长呢?”
  梁玉道:“他?三郎自有主张。”问来问去,她就只有这么一句话,将吕娘子噎个半死。很是叹息了一回:“三娘的爪牙都收起来了,只怕不示人以强,易为人所欺。”梁玉垂下眼睑:“上善若水。”
  吕娘子想了一想,道:“也罢。又有一件,美娘明年及笄,三娘打算怎么安置她呢?”
  梁玉笑道:“看她自己。她看似孤苦无依,若是我样样都给她定好了,只怕她又要苦闷不自在了。”
  吕娘子点点头:“也罢。”
  梁玉想了一想,又问吕娘子:“若是以后天下的官儿都以科举来取,不必看门第、看推荐,会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吕娘子大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
  她这么一讲,梁玉反而觉得奇怪了:“吕师素来叛逆,为何要惊恐?”能觉得女人有通力也可以作妖的人,为什么会对科举取士反而没有想法了呢?
  吕娘子拍拍脑门儿,想了一阵,道:“这样的事情恐怕是不会出现的,如果有,只怕是另一场争斗的开始了。三娘不必看今年取了六十人,京城已给了他们一个雅号‘六十进士’,这并不是什么好话。进士每次取的人并不多。”
  梁玉更好奇了:“还有一件事,吕师竟没有察觉吗?”
  “那是什么?”
  “彦长对我说过,即便是科考,也是名门子弟学问好的人更多一些。”
  吕娘子莫名其妙:“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我原本还想请教吕师,看来她在这上面并不比彦长更明白呢。】梁玉有点叹息。
  吕娘子也觉得梁玉问得奇怪,心道:【看来三娘不是没有想法,我回去须仔细钻研一下科考,免得叫三娘问住了。】又说:“无论科举如何,也害不到三娘。大郎已蒙赐出身,二郎还小,又是圣人的东床……”
  梁玉如遭雷击,吕娘子再说什么,她都听不到了。只是想:【是哦,他娘的要是开科取士了,我儿子也得跟着一块儿考了?我他娘的已经是个“名门贵人”了??!我日!】
  吕娘子还道她想事情,说一声:“我去看看美娘。”从她房里溜了,走到外面告诉阿蛮梁玉在想事情,即从袁府出来去了无尘观。留下梁玉在那里发呆。
  ~~~~~~~~~~~~~~
  梁玉从自己已经身在“名门望族”里回过神儿来,新年都到了。
  今年的新年刘夫人特别的高兴,人口虽然还不算多,可比以前两个寡妇带两个孩子强多了,也喜庆得多了。
  刘夫人左顾右盼,放了赏,又对梁玉说:“过了新年就是灯节了,今年咱们也好好出去逛逛!”
  梁玉笑道:“好。”
  杨夫人关切地道:“二郎姐弟俩还小,禁不得风,就不要带出去了吧?”
  刘夫人与梁玉都说好,梁玉道:“那我就不逛了吧。”
  杨夫人道:“那怎么使得?!这几年你也都没得闲,说是出去玩儿,与她们周旋哪能玩到什么呢?唔,你们小夫妻还年轻,就该自家悄悄出去玩儿。等到儿媳妇进了门,又要装老成样儿,再想这么玩就不相宜啦。”
  梁玉本想拒绝,又一想这几年确实忙得要命,袁樵也是,两个人竟不如之前未定亲前那般能点私会的机会。摸摸鼻子,低声道:“那孩子怎么办呢?”
  一旁吕娘子笑道:“我来看吧。”她最近研究起科举来,对游乐反而不放在心上了。吕娘子大家是放心的,只有刘夫人说:“你的日子也忒单调了。”吕娘子笑道:“我想玩的时候就玩,不想玩的时候就不玩,随心所欲呢。”
  刘夫人便不再说她。
  于是到了灯节这一天,吕娘子自愿留守,一对龙凤胎被留在了家里,其余六口人装饰一新,被大批的仆妇拥簇着出门去看灯。这样的热闹他们都是很久不见了,先是楣州太偏僻,继而是回到京城遇到先帝往城外跑,然后先帝还驾崩了。梁玉这样爱热闹的不消说,袁樵这样冷脸的都不板着脸了。
  梁玉被围在步障里,心头一动,握住了袁樵的手:【才入京那一年,也是个灯节……】
  十年了。
  袁樵很忙,既要护好母亲、祖母,又要看好妻子不让她走散了,再叮嘱侍女一定要与美娘寸步不离。腾出空来还要说袁先:“看好道儿,等会儿到了大相国寺的灯市,你去仔细挑盏好些的、要活泼一点的,给萧府送过去!”
  袁先脸上微红:“那什么,我们还不熟呢……”
  袁樵笑骂:“你要怎么熟?走走走,我带你去买!”
  袁先狐疑地看了袁樵一眼:“阿爹,不会是您自己想买吧?”
  袁樵握着梁玉的手紧了一紧,道:“我自己买还想着你,还不谢我?!”
  袁先笑着躲到刘夫人身后去了。刘夫人正与杨夫人看灯,没留神他们说什么,等袁先躲过来才回神:“怎么了?怎么了?”
  袁先待要说话,外面几个人挤了过来,大声问道:“是彥长吗?”
  袁樵听着声音耳熟,答道:“是我!”梁玉也听出来了,这是萧度。萧度在外面笑道:“阿先在吗?女婿在吗?”袁樵大声说:“这就给你送过去!”
  袁先顾不上脸红,疾步走了过去,心道:【还没到大相国寺买灯!】萧度也不管他拿没拿灯,命人将他送到大长公主面前去,自己却留了下来,左顾右盼:“你们倒逍遥。”
  梁玉道:“你现在也逍遥得很。”十年前,她一把菜刀抢了梁八郎的衣服跑出来被袁樵逮住了,然后两个人盯梢了萧度与凌珍珍,如今他们三人富贵更胜往昔,而凌珍珍已香消玉殒,也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