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命女-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两仪殿,桓嶷却甩给他另一道题目:“近来有人泄漏禁中事。你们两个,查!”
  崔颖忍不住问道:“不知泄漏的是什么事,圣人又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可有凭据?”
  萧礼用力咳嗽一声,崔颖跟着轻咳一声。桓嶷轻笑道:“坊间传闻,说我因为讨厌杜庶人,将进士里姓杜、赵二姓的悉数黜落!传出这样的谣言,真是……可恶!”
  【那到底是谣言还是泄密呢?】萧礼与崔颖同时在心中发问,也都有了答案。
  【看来是泄密。】崔颖想。
  【哦,要变成谣言了吗?】萧礼想。
  【传出去的固然可恶,听到讯息的人里,谁会更紧张、更想找人商议对策呢?】桓嶷默默地想,【你们自己找死,可不是我心胸狭窄。略出一口气,总可以的吧?】
  政事堂得到消息的时候,萧礼与崔颖已经忙开了。此事不是必须经过政事堂,他们知道得晚。萧司空当即大怒:“是谁来裹乱?”
  黄赞慢悠悠地道:“想是着急知道结果的人……”
  纪申脸色很不好:“荒唐!无礼!是要狠狠治一治了。”
  ~~~~~~~~~~
  政事堂在一旁发狠,也发出令来,要严查泄漏宫中言语者。萧礼与崔颖都是精干之人,很快,让他们查出一批人来。这一查,却又查出了一点棘手的问题。泄密者不外礼部、吏部等有关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之后,又引起进士的骚动,凡考试的,谁不想早点知道结果呢?没有门路的就罢了,有门路的,多少会有只言片语流出。
  杜氏近来蜷得好,赵氏这回颇有几个冒出头来的。其时大家族,说起来是一个祖先,但是分个几枝,几代下来都出了五服了。哪怕一枝造反,都未必能牵连到其他分枝。何况只是考个试?
  别的消息也就罢了,自家极有可能因为报复被黜落,怎么能不商量个对策,再探听个虚实呢?
  萧礼看到结果的时候眼睛也直了:“他们急的什么?!圣人英明,政事堂亦有章法!朝廷岂会拿抡才大典当儿戏?!他们跳的什么?!”如果是别人还好说,换了姓赵的,桓嶷原来不多想、现在也要多想了。
  崔颖却不管这么多,直接将案卷呈到了桓嶷的案头,桓嶷就让萧礼去拟处罚。心道:【这下大家都安静了吧?】
  他自己却偏又不肯安静,召来了中书舍人,命他拟旨,将陆皇后的父亲陆侍郎升做了尚书令。尚书令位高权重,也是个政事堂有座的主儿。陆侍郎原本品级就不算低,先加了散官给升个级,再让他做尚书令就不会显得太突兀。【2】
  陆侍郎出身名门,官场上打混多年,大的名气没有,官声也不算坏。退一万步,他女儿是皇后,让他在政事堂里混日子也还说得过去。
  萧司空第一个赞成,他算着自己快要撑不住桓嶷的折腾了。如果说涂掉“杜”字是桓嶷一时兴起,那么随后桓嶷重评考卷、彻查漏密就绝对是有想法了。老臣对上有想法的新君,还是退一步才能给彼此都留点好感。
  纪申随即附议,黄赞也只好同意。
  陆侍郎人在家中坐,被当空伸出一只手来,连人带座儿拎到了政事堂,整个人云里雾里,不大敢相信。准备写个推辞的奏本,至少显出自己谦虚来。他在家里写奏本,陆皇后在宫里穿衣服。
  宫女们给陆皇后道喜,陆皇后听完之后就担心上了。外戚之家要受到优待,这是惯例,但是让陆侍郎做到尚书令,这让陆皇后心中不安。“太盛了!”陆皇后感叹。闹出风波来,至今还没消停的杜庶人家,当年是个什么情形呢?杜庶人她爹可都还没当到尚书令,是杜庶人她舅当了个侍中而已。
  【圣人可才登基,长此以往……】陆皇后急急换上了正式的礼服,去恳求桓嶷,别让她爹当尚书令了,就当个侍郎就挺好的,已经给了仪同,就别再做什么尚书令了!实在想照顾,给个尚书顶天了。
  桓嶷正在两仪殿里观书,闻说陆皇后到了,惊讶地将书投到地上:“九娘来了?”陆皇后一般不踩两仪殿的门槛儿,总说那是外朝。今天却是顾不上了,陆皇后急匆匆地来,就为了拦住了诏书不叫发出去。
  桓嶷笑道:“九娘是来谢我的吗?”
  “圣人,请圣人收回成命,不要让我的父亲做尚书令吧。”
  “我自有主张。”
  “可是他连尚书都还没有做过,岂有骤然去做尚书令的道理?”
  帝后二人争执一不下,桓嶷只说:“放心,放心,我有分寸。”
  陆皇后道:“我怕他们没有分寸呀。”
  桓嶷笑嘻嘻地:“我有分寸,他们自然就要有分寸。”
  陆皇后急得要命,却又劝不动桓嶷,回宫之后派人去娘家,让陆侍郎一定要固辞尚书令,不可以接受。
  桓嶷知道之后,只是摇头:“九娘也是太小心了。”又想,【我比先帝幸运,我的皇后懂得收束外戚,我的姨母知道不向我讨官。】桓琚的皇后不提也罢,桓琚的姑妈还好招权纳贿。桓嶷不由同情起父亲来。
  ~~~~~~~~~
  “不向他讨官”的姨妈,正与那位招权纳贿的姑妈在一处说话。选官名单有波折的消息传出来,大长公主就按捺不住想找桓嶷说话,被萧司空硬按下来了。她接着想找梁玉,又被萧礼给拦下了。现在名单出了,可再也拦不住她了。
  大长公主很遗憾,她塞进去的几个人,一路从贡士成了进士,上了严礼的名单,又不姓杜,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呢?梁玉进去说了一回,桓嶷不闹别扭了,改成公正严明,把走了她门路的人给踢出去了。
  “真是的!怎么就把他给黜落了呢?”
  梁玉就等着这一句话,笑吟吟地道:“想必是有原因的吧?”
  大长公主素来不大讲道理,反问道:“能有什么原因?”
  “那不然呢?您看谁不该在上面,把这个弄下来,把他弄上去?执政会同意,还是三郎会同意?”
  大长公主眼睛不经意地往一个“杜”字上扫了一眼。
  梁玉却说:“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呐?值得您这么惦记着。”
  大长公主强调:“谁在意这个了?我说的是这件事!”
  “反正都过去了,天也凉快起来了,咱们可以郊游了。”


第158章 金秋时节
  秋高气爽; 又没有到凉气逼人的深秋,确是非常好的出游时节了。今年可以想见的是; 桓嶷不会再去汤泉宫; 如果要去,此时汤泉宫就该准备起来了。心里有数的京城权贵们都知道; 今年不需要再搬一次家了。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上了年纪的人; 先前随桓琚往汤泉宫过冬; 自己也爱上了冬天泡汤。只要自己没有公务; 就往自家别业去过冬。大长公主犹豫再三; 还是下令把自己的汤泉别业稍作修葺,预备冬天的时候万一想去不至于没有准备。
  冬天的一个去处安排好了; 大长公主即着手开始安排秋游的事情。她自有属官办事; 只需自己吩咐,只是这一次的秋游规模格外的大。上了大长公主秋游名单的人添加了不少,其中一个就是梁玉。往年也不大邀燕国夫人; 今年也邀请了; 大长公主不停地调整着她的名单; 让孙女儿阿宝也准备起来; 又派人让阿宝温习马术。
  萧司空父子不去管、也管不了大长公主这爱热闹的脾性; 父子几人都在萧司空的书房里商议事情。政务也是分季节的,开科取士只是一个插曲; 正式的考核季马上就要开始了。
  萧礼三兄弟都知道; 这是新君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对地方官员的考核; 因此格外的重要。但不知道萧司空要做什么,吏部的严礼在称职与人情之间走钢丝走得很好,还有一个纪申盯着,想来不会让黄赞玩出什么花样来的。
  萧绩有点冲动地道:“阿爹,难道今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吗?总不会是圣人又有什么想法了吧?”萧度本来是装沉稳的,被二哥一带,性子也冒出来了一点:“要我说,也别等圣人动手了,咱们就先办了吧,免得再与圣人起争执。”萧度不认为桓嶷记恨杜庶人过份。
  萧礼十分心累,将两个傻弟弟一人瞪了一眼,问萧司空:“阿爹打算怎么调人呢?”
  “咦?”萧度先发出了疑惑的声音,仿佛有点懂了。
  萧司空将次子与三子隔空狠狠地点了几下:“不长进的蠢材!”
  萧度挨了骂,灵光一闪:“是朝局会有所变动吗?对黄赞也不大用这样吧?可是……圣人也没过份呐!阿爹您已历三朝,就别太锐意进取了吧?”
  这话说得颠三倒四的,萧司空却有点欣慰,萧度总算不傻。点点桌面,萧司空道:“我要把你的姐夫们都调回来。”
  “啊?”
  萧度的两个姐夫都在外面做刺史,女儿们早就想让丈夫回京,萧司空一直压着,家里人在大长公主与萧司空“商谈”未果之后,再没人敢提这事了。现在萧司空主动提出来要把他们调回来?萧度很开心地说:“哎哟,那咱们家可凑齐了。”他两个姐夫并不是每年都会进京,一个来一个不来的,很难一家团圆。
  萧司空骂道:“胡说八道!你姐夫是别人家的儿子!”
  但是他把女婿调过来,也没拿女婿当外人的意思。
  萧礼微皱着眉头,想了又想,有点不大明白,难道要把妹夫们调回来帮忙与黄赞一派打擂台?又不像!上一次把他们兄弟调回来,是为了应付朝局,女婿不像儿子那么亲,可也……
  萧礼试探地问:“阿爹,可是朝局有所变动?”
  萧司空道:“我休致,算不算变动?”
  萧绩惊叫一声:“什么?您还在壮年啊!”
  “呸!”萧司空骂道,“我孙媳妇都要娶进来,眼看有曾孙了,还壮年!”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萧礼道:“圣人比先帝更温柔。”
  萧司空道:“可是我已经老啦,你们先不要说出去,尤其不要让你们母亲知道,明白吗?”
  三人齐齐一个哆嗦,想了一想大长公主可能会有的反应,用心地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