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4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还是有着更多的忧虑,要求顾维钧务必继续加强在帝国半导体领域的科研和教育投入,同时也要在试行产业化筹备的这几年间,务必加强保密工作。

在顾维钧离开后,宋彪一个人在办公厅里静坐沉思。

他的心灵里闪烁着太多的想法,他并没有因为帝国的科技进步和国家富强而有希特勒那样的疯狂自傲感,恰恰相反,他更多的反而是危机感。

眼前的中ri战争也有很多麻烦事情,但都是可以解决和预估到的事情,而国家的发展则是难以确定的,充满了未知数,这里面的问题就在于国家越大,问题越多,而中国已经大的超过了某种限度。

在宋彪看来,中国虽然很大,但还是不够强,现在也只能说是相对较强,要维持这种“相对较强”的优势,要进一步推动中国变强的办法只有两点,那就是继续大力推动中国的教育和科研,zhèng fu既要有大规模的投入和支持,也要保障教育、科研的公平和zi you。

中国确实是在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纳粹德国就是一头贪婪而没有任何节制欧洲野虎,但从中国的整体国家利益的长远需求来看,中国也需要支持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甚至是支持纳粹德国进攻英法,将整个欧洲的秩序和发展都打断。

如果局势发展到不可遏制的情况,中国就需要出兵,最后时刻消灭纳粹德国,可以同美国联手,也可以不需要美国出兵,du li支撑战局可能比较艰难,但就长远的国家地位而言,du li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要想利用国际局势成为最后的胜利国,中国需要为最后的战争储备更多的技术和国家实力,要和纳粹拼科技,拼国家实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设想,宋彪决定在德国正式发动对苏战争之前巡视国内的科研工作,他将这个时间设定在chun节过后,让内廷立刻着手进行安排。

1940年的中国chun节就在这样貌似平静而充满了各种未知战乱的国际环境中到来了。

皇室成员提前三天就陆续回到běi jing的zhong yāng宫,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家庭,两年前纳了一位新的年轻嫔妃后,宋皇帝有五位妻子,有五个女儿和八个儿子,除了夭折的五子,其余都很健康的陆续进入学校,最小的女儿则刚满一周岁。

长女媛媛公主、安怡公主、安娴公主都已经出嫁,裕华皇储、裕庆皇子、裕宸皇子、裕蓥皇子也娶了皇子妃,外孙、孙子一辈也有了七位。

三十年的时间就像是溪水一般平静,不经意间,帝国皇室从最初只有宋皇帝、舒皇后两人增加到了24位之多,枝繁叶茂。

孩子们大体都有各自的兴趣,媛媛公主在外务部任职,安怡公主在zhong yāng外国语学院任教,安娴公主和丈夫学的都是理工材料学,也都在zhong yāng材料工程研究所工作,裕华皇储在军部联合参谋部服役,裕庆皇子在海军服役,裕宸皇子在文教部任职,负责体育和传统国术工作,裕蓥皇子则还在zhong yāng国学院读研,以后想去国家博物馆工作。

孩子们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

每一年的chun节都是这样,皇子皇女们大体都会提前几天回宫住下,宋皇帝在这段时间也会休假,在家里好好的陪家人。

虽然有几位女儿,真正能懂得父亲心声,理解父亲的还是在外务部工作的媛媛公主,她也一贯是那样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只是从一个好孩子慢慢变成了很好的母亲。

chun节的这几天里,běi jing下了一场大雪,将zhong yāng宫装扮的也是银妆素裹一般的清纯整洁。

大年三十的这天中午,在芙蓉厅用过了午餐之后,宋彪就让长女媛媛公主陪同他一起在御花园里散步,谈一谈家长里短的事。

媛媛公主终究还是和陈瑾结婚了,婚姻还算幸福,很早就有了两个孩子,都是儿子,这几年里的她就没有太多的参加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以及在家里为外务部翻译一些并不是很重要的文件。

这样的工作也只是象征xing和照顾xing的安排。

她可以选择不工作,停职在家里照顾孩子,但这并不符合规定。

她还是希望参加工作,只是希望两个孩子都能大一点再说,而丈夫陈瑾则一直在zhong yāng储备局工作,应该说干的还是很不错的,今年考虑调入央行工作。

不管是皇帝,还是普通人家,家庭的生活就是这样,或者说幸福的家庭大致都差不多,没有财政上的困扰,生活上无忧无虑,可以更多的去尝试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宋彪为皇子皇女们成立一个很庞大的基金,会保证他们的生活所需,即便以后离开皇室的范围,作为家族成员的一部分,还是可以获得继承权的延续。

未来总是很遥远。

没有人能考虑永远。

每一个皇族的起落都会是必然,此时还在巅峰,既要考虑长远的以后和未来,实际上也不用顾虑太多,因为即使考虑的再远,可能也没有实际的意义。

一切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第300章 视察东北(一)

(嗯,儿童节快乐)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不可能真正的了解战争,在这个战争的岁月里,整个中华帝国的一切都仿佛是在围绕着战争而运转,在全国接近百万计的企业中,约有七万多家企业从事同军事物资有关的生产项目,在繁忙的铁路线中,至少有1/4的铁路输运车厢是军事领域的需求。/  /

……

战争与战术有多种不同的层次,战略上有高低之分,战术上有层次之分。

对于此次第三次中ri战争,从一开始,宋彪就在zhong yāng军部之内确定了“依靠科技和国力优势的长期封锁战”的这一主导战略思想,就是要利用帝国的科技实力和国家工农业实力,对ri本实施长期的封锁战,将ri本逼入到无资源可打仗的程度,等到ri本山穷水尽,民不聊生再进攻ri本的本土,以最小的代价结束这场战争,并将ri本打到五十年内无法翻身的程度。

这是由于两国的资源实力和地理位置决定的,只要中国占领朝鲜半岛、琉球群岛、库页岛、千岛群岛和小笠原诸岛,就可以将ri本封锁在一个海军和空军的包围圈中,用这种包围圈切断ri本从外部获取战争资源的渠道。

在这种包围封锁中,最重要的力量是科技的领先,用更高科技水平的军事装备在更容易的情况下压制和封锁ri本,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家整体实力的强大,保障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

一旦形成封锁,帝国就将牢牢控制住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帝国想打就打,不想打也可以长期封锁下去,就在这种战争状态之中长期遏制ri本。

就现阶段而言,帝国想要完成这一目标已经不难,剩下来的只是时间问题,但对帝国而言,真正难的是后面如何对付德国。

中德必有一战。

纳粹德国现在有这种预感,只是以为中国不清楚,其实中国也很清楚,只要德国决定进攻英法,中德就必然开战,因为中国不可能允许一个比中国更强大的德意志帝国诞生,欧洲即使要联合也只能是欧盟那种分散同盟,而不是能够威胁到中国世界霸主目标和地位的统一国家。

至于纳粹的其他问题,中国倒不是很在乎,事不关己,中国确实不用太在意,而且这种情况还有利于中国的持续发展。

chun节过后,就在纳粹德国即将对苏联发动突然xing的大规模进攻的两周之前,宋彪在国防委员陈其采的陪同下前往东北视察中国联合技术工业总公司旗下的各家公司。

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的京津滦、沪宁杭、福建、广东、湖广、山西、山东、西兰银、四川都逐步建立了工业区,中国的工业发展也更为平衡,但东北依然是中国工业最为发达和领先的地区。

东北也是中工业最为密集的地区,ri本一直有个很疯狂的计划,那就是利用手中控制的满清皇室分裂东北,将东北划归满洲帝国,成为ri本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他们太渴望得到东北,即便他们自己也清楚这种可能xing是多么的低。

宋彪此次到东北视察的目标就是要看清楚帝国在半导体工业上的技术储备,以及帝国在军工业和航空制造业上的研发水平,为ri后同德国的全面开战做准备。

帝国目前有三个非常大的半导体公司和私营研究基地,分别是东北半导体公司、běi jing半导体公司和江南无线电公司,其中规模最大和技术储备最为丰厚的正是东导公司,这也是中国目前舰载雷达和机载雷达的最大研究及制造公司。

这一次和往常稍微有些不同,宋皇帝到东北视察之时,特别将长子裕华皇储带在身边担任国防委员陈其采的副官,一起前往东北。

在正常的情况下,帝国还是以长子为首选的皇室继承人,裕华皇储宋甫仁也一直都在接受履行皇帝职权的教育,从zhong yāng军事学院毕业之后又在zhong yāng帝大修读国际政治学的硕士学位,此后再回到军部担任上尉,两年前才从基层陆军抽调回zhong yāng军部总参谋部工作。

因为帝国采用的是顺位继承法,作为顺位第一的长皇子,裕华皇储宋甫仁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承担继承皇位的重任,对于xing格宽厚温和的宋甫仁而言,这显然不能完全算是一件好事。

从幼年开始,他所接受的教育就完全是要将他培养为一名合格的帝国皇位继承人,他不仅被要求有深厚的国学造诣,同时要掌握两到三门外语,要求有良好和严格的生活作息习惯,要求通过严格的锻炼和良好完善的医学照顾使之拥有非常高的健康标准,他被要求jing通一切礼仪,具备国学文化中所要求的宽仁厚德的君子风范。

他被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军人,要求学习政治经济学,要求在自然科学、哲学、历史学、生物学等多个现代知识体系中都拥有良好的学术基础,并最终能成为一个眼界开阔的开明君主,一个不会别人欺骗的君主。

出生在皇室是一件求之不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