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

奕劻终于算是缓过劲来,这才是他熟悉的一种氛围和环境,让他拿捏自如。

宋彪表了态,随即就主动请奕劻继续和他一起坐下来,又和奕劻换一个话题问道:“说来也是好奇,我前几日才收到电令,王爷怎么今日就到了奉天?”

奕劻笑道:“此事决定已早。我半个月前就秘密动身。因为太后催的紧,星夜兼程的赶过来。电令发的晚,只是朝廷之中对于盛京将军的撤留之事还有许多争论,如今自然是都知道了,赵大人也是朝中老臣,原本是要令他为东三省总督,为了安抚他,太后特意提他为协办大学士,让他安心辅佐宋大人操办东北边防之事。”

宋彪微微点头,道:“原来如此。”

奕劻则立刻又将话题转回来。道:“宋大人,我此次之所以来的急,也是要代老佛爷和您问上几句真话,以你之见。你是否能和俄国人谈妥条件,让俄国人早日退兵?”

宋彪答道:“这个事情应该不难,我此前授衔俄军步兵中将的时候,曾经和米哈伊尔大公有过洽谈,此人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弟弟,他和我谈了一段时间,让我感觉还是能说服俄国撤军的。所以,这应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现在争取的就是尽力让俄国在半年之内撤兵。”

奕劻大喜过望,道:“如能在半年之内撤兵。宋大人已经是为朝廷立下了显赫之功,只是不知俄国人是否还要其他苛刻条件?”

宋彪道:“暂时还不清楚,我这段时间和俄国高官来往极多,但在一些过于敏感的地方,我和他们也是尽量避免交谈过深。如今我是东三省总督,不能不交涉了,自然会全力和俄国交涉。”

奕劻感叹道:“俄国人蛮横无理,唯有靠宋大人神威才能镇住他们,故而此时只能是全靠宋大人的周旋了,若是能让俄国不提出过分的要求便可退兵。那便是宋大人对朝廷最好的回报和功业。”

宋彪平淡的喝了一口茶,道:“我心里明白,王爷放心吧,我目前估计不会是太过分的要求。最过分不过是又要割地,其次是租地。其三是赔款,我会尽力避免这三点。”

奕劻简直是大喜过望。道:“那便是上上之功啊,宋大人,若您能不战而屈俄,使之收兵而归,朝廷必当重赏。”

宋彪笑了笑,道:“已经赏的很重了,眼下是我报效朝廷和国家社稷之时,请王爷和朝廷尽可放心,但凡还能争取,我一定会竭尽所能。俄国历经此战,损失惨重,国内也是民乱不断,只要能晓之以理,说之以情,俄国必定是会退兵,只是这也不过一时之计,等俄国三五年后恢复实力,肯定还会继续侵略东北,三十万俄军再次进入东北,不知道朝廷届时如何阻挡啊?”

“这……?”

奕劻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过了片刻才自我安慰道:“俄国想必不至于会如此吧?”

宋彪挺奇怪的嗯了一声,道:“既然王爷是这样想的,朝廷也是这么认为的,那就当我没说。我只说一件事,若是俄军再次挥师三十万南下,我宁可辞去官职,也不会负责此战,打不过的仗,我一贯是不会打的。”

奕劻颇为不满,也是大惊失色的问道:“宋大人何出此言?宋大人乃是当今我朝用兵之大家,若是你不为朝廷死守辽东,朝廷任你何用啊?”

宋彪则道:“朝廷既无长远之策,拖一天是一天,坐视关东为俄国人所占据,我做这个总督有什么意义?”

奕劻辩解道:“宋大人此话差矣,关东乃是本朝基业,岂容有失,如果宋大人有良策可以应对,还请直言无妨!”

宋彪道:“一是要加紧办新政,抽调官员充实各府各州各县,实施有效管理;二是设立开垦局,从直隶、山东等地抽调百姓民夫开垦关东,使得人口大增;三是让我在关东自筹军饷,三年之内练新军十万。有此三点,东北就可保住了。”

奕劻赞道:“宋大人所言甚至,只是珍惜民力,在三省筹办新军十万恐怕是太多了,朝廷财政空虚,想必也没有多少银子可用,东北新军若能办到五六万,大致也就差不多了。若是三省真的危在旦夕,朝廷可拨其他各省新军前来支援。”

他自己心想,让你在东三省练出十万新军,怕是连我大清朝廷都不保了。

宋彪也不介意,道:“五六万也行,勉强保着沈阳坐等各省支援吧!不过,要说到新政的事,我观赵大人并非是办新政的人,还请朝廷另外换一人。其二,三省驻防将军应该撤销,换为巡抚,否则,我这总督和三省驻防将军岂不是冲突的很厉害,大家都在内斗争权,谁也办不了实事,那恐怕就不太好了。”

奕劻一时为难,原本确实是谈过换设三省巡抚,只是谁能真的信任宋彪,继续留着三省驻防将军就是要拖宋彪的后腿。用太后老佛爷的话说,三省有失不过是肌体之患,若是让宋彪的宋北新军坐大,那才是心腹之患。

奕劻稍作思量,答道:“此事容我回去之后再和其他诸位大臣商议,禀报太后之后再做定夺。”

宋彪听着这番话的意思是感觉到不太可能,他心里就是一声冷笑,说的难听点,满人现在是宁可丢了东北基业,也不能让他独霸关东。

宋彪也懒得再周旋商议了,他不过就是要几年的缓冲时间,等他立足稳了,东三省该怎么办都是他说了算,就满清朝廷的那点破实力还不够他在乎的呢!

他这个人一贯是不给脸的,当即就和奕劻道:“随便朝廷怎么办吧,我这个人素来是过一天算一天,当一天总督办一天事,王爷都不在乎,我还在乎个什么劲呢?”

奕劻的脸色很是难堪,心中既忧又喜还伤,忧的是宋彪此人确实不通经史,毫无报国忠君的想法,喜多是此人也无太大的报复和雄心,伤的是此人似乎也无心死保东三省。

他琢磨,如果俄国人哪一天挥师南下,宋彪要是真打不过,八成就直接跟着俄国人干了,绝对不会像其他官员那样尽忠尽职。

这种预感让奕劻很是气馁,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第一百零七章 奉天新军示威事件(一)

奕匡在东三省住了些日子,宋彪还亲自陪同他去了一趟辽中,在那里,宋彪的东北新军正在分成多路围剿土匪,正好有一波土匪被围在山上,宋彪特意邀请奕匡参观作战。

宋彪并不担心暴露自己的实力,恰恰相反,实力才是他成为东三省总督的关键,俄国的推荐和其他各国的默认倒是其次。

宋彪显然不将满清朝廷放在眼里,不支持他搞新政,他照样也要搞新政。

将庆亲王奕匡送出辽中后,宋彪就回到沈阳部署新政,在奉天行宫的对面,也就是后来的张大帅府和附近位置购买地契,圈建东三省总督府和奉天省政府办公所,这是为了长远的计划,现在则统一称作东丢省总督衙门。

此外,他在浑河南侧的一段区域集中购置地皮,也就是从浑河堡到杨官屯这个地方,按照他的计划是准备在这个区域设立工业新区,招商弓资,吸升工厂进入。

用手中的资本优势,他让回到关东的容星桥去和英国洋行交涉,购买营口通商埠口的码头和周边地段,也准备设置工业新区,作为交易的条件,他承诺支持营口的发展,以及英商在此地的通商权利。

宋彪在手里囤积了足够的粮食,这足以让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将奉天地区的民情稳定下来,用手里的运输团、民兵大队和联系到的马帮,他将粮食运到各个县镇,就地按屯、村借粮。

在沈阳、辽阳、辽中等重灾区,他也开设粥场,救济灾民。

能够和清王朝要的,他绝对不会手软,二话不说就和满清朝廷索要十万担的粮食用于进一步救济灾民,并且将这个事情派给和他关系很差的赵尔巽。

赵尔巽是奉天府尹,此事本来就是他该负责的民务。

宋彪则亲自和米哈伊尔大公、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交涉各项条款,正如他所预测的那样,俄军现在也恨不得立刻就撤回去〖镇〗压暴乱〖运〗动。

不管是米哈伊尔大公,还是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以及确认会留在辽东半岛租借区担任关东州总督的谢叶尼斯基上校,大家都非常信任宋彪,确信宋彪会有效的保护俄国在东三省的利益,以及暗中抵御英日同盟在东三省的渗透。

双方很快签署了多份协议,有明有暗,明着是正式的退军条款,暗着是俄国承诺的四条款,更暗的没有任何纸上协议的则是俄国将缴获日军物资,已经难以运回国内的多余军事物资都低价处理给宋彪的东北新军。

俄国仍然会保留一个骑兵旅和一个步兵团的兵力在沈阳,以宋彪的东北新军名义存在,并由布鲁西洛夫准将担任直接指挥官,原则上仍然归属宋彪调配。

或许只是原则上,毕竟都要留一手。

宋彪并不在意这点小问题,就算俄国留两手,他也有办法处理。

1905年就这样即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12月上旬,宋彪做好了所有准备工作,从辽中县剿匪归来的部队扣押这四千多名土匪,随时可以进城。

12月12日的上午,宋彪让赵庭柱等人率领部队横穿整个沈阳城之后再回到东陵卫营区,正好就在这一天,蒋方震从〖日〗本回到沈阳城,下了车站就匆匆前往办公所和宋彪汇报。

宋彪正在办公所里等着赵庭柱他们的消息,忽然见到蒋方震回来了,心情很是不错,总觉得是双喜临门。

蒋方震习惯性的走到门口立正敬礼道:“军座,参谋副官蒋方震完成任务归来。”

宋彪抬头看着蒋方震,笑道:“你回来的正好,来,坐吧。”

说着这话,宋彪同时让其他人等都先暂时出去,连舒方德也没有留下来。

等其他人离开办公室,蒋方震就从随身携带的褐色皮革质地的俄式地图包里取出一份剪报和一叠信件,转交给宋彪,这才坐下来道:“此次我在〖日〗本接触的人极多,包括一些很激进的〖革〗命党人,还有很多留学生代表,也见了一些〖日〗本政要。如今的〖日〗本正在兴起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