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徐后传-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基说道:“还能找什么?当然是张士诚的财宝了,这些年许多人来试探我,以为我知道宝藏的下落,为此连累我家里祖坟都被刨过了。你是什么人?你手上为何有永平郡主的私章?你从那里得知她死了?她葬在何处?”
    扬基开始反问,两人互相都不信任。徐妙仪暗道,和这种老狐狸打太极斗心眼,恐怕她占不了上风,弄不好自己被绕进去,她警惕的说道:“你已经是大明的官员了,还关心永平郡主作甚?”
    正思忖着,扬基突然拿过她的手中的折扇,提笔在素白的扇面上写了一行字,朝她眨了眨眼,做了个嘘声的动作,然后递还给她。
    徐妙仪瞥了一眼,扇面上写着一个地址,还约定今晚三更在此处见面。她狐疑的看着扬基,那扬基点点头,嘴里却冷笑道:“这位公子,你既然不信我,那就请回吧。”
    扬基下了逐客令,徐妙仪也不再勉强,她撑伞离开了国子监,骤雨初歇,一个乞丐从栖身桥洞里走出来,准备开工了。
    徐妙仪眼珠儿一转,朝着他勾了勾手指头,“想不想换一身新衣服,吃饱喝足在客栈免费住一晚?”
    国子监里,书童和扬基说话,态度却不再恭敬,颇为倨傲的问道:“刚才那位公子是毛千户指定要试探的人,你确定毫无破绽?今晚会上钩?”
    扬基低头看书,头也不抬的说道:“这些年我一直当你们亲兵都尉府的鱼饵,这种事情早就做熟了,地址和时间都给了,鱼饵放出,至于上不上钩,上钩后你们捉不住捉的住,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与我无关。”
    书童叹道:“祭酒大人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要是天下人都是您这样的俊杰,那我们亲兵都尉府就没有那么多麻烦事,到处抓反贼了。”
    扬基木然的翻了一页书,并没有搭腔。
    次日凌晨,天蒙蒙亮,守候在陷阱的毛骧始终都没有等到徐妙仪。他百感交集,不知是如释重负,还是觉得失望,推门走出客栈房间,已经有早起的客人在大堂吃早餐了,有一个客人要了十个肉包子带走,到了桥下,徐妙仪在此处等着。
    “如何?”徐妙仪问道。
    客人将肉包子分给几个刚睡醒的乞儿,那就是昨天被徐妙仪收买的乞丐,说道:“公子神机妙算,今早果然有您描述的那个人走出了房间。”
    果然是毛骧的陷阱!明地里登门拜访,暗地里设了圈套诱导!毛骧对她的疑心很大啊!
    徐妙仪心情沉重,幸亏她没有心急,关键时刻稳住了,否则陷入陷阱,她百口莫辩,连父亲都无法庇护她了。扬基这条路暂时走不通,因为他已经成为了毛骧眼线,如果贸然动他,无疑是引火烧身。
    此路不通,需要另谋他途,徐妙仪回忆着谢再兴的卷宗,百思不得其解,一时间竟然无计可施了。
    铛铛挡!
    从远处传来阵阵钟声,正是万寿寺做早课的钟声,徐妙仪眼睛一亮:明路上我斗不过毛骧的眼线,处处被他压制。但是暗路上我还有道衍禅师和姚继同,或许我需要明教的帮助。
    
    ☆、第109章 布局捉奸
    
    徐妙仪造访万寿寺,道衍禅师很高兴,备了素点心招待她,“绍兴之行有何收获?”
    徐妙仪挽起衣袖,手臂的烫伤还涂着药,绑着纱布,“差点被烤熟了。禅师,对于当年谢再兴案,您知道多少?”
    当年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三分天下,但名义上都属于明教,表面上奉小明王为尊,对于这三人的争斗,小明王和道衍禅师处于中立的态度,谁都不帮,也不落井下石。
    旁观者清,或许道衍禅师看到的会有所不同。
    道衍禅师高深莫测的一笑,反问道:“你若信我,就告诉我绍兴之行,你知道了些什么。”
    道衍禅师从来不做无意义之事,看来是要交换消息了。徐妙仪已经走投无路,说道:“其实绍兴之行,我根本没机会去绍兴,先到了苏州寒山寺寻访了栾凤的遗孤栾小姐……”
    徐妙仪省掉了和朱棣之间的情感纠结,还有藏宝图一事,其他的事情都如实招来。道衍禅师说道:“你天生命大啊,单枪匹马从大火里闯出来。”
    徐妙仪说道:“以前我只是怀疑外祖父是被冤枉的,现在我可以确定这绝对是幕后凶手制造的冤枉。我需要找到真凶,还请禅师指点迷津。”
    道衍禅师沉吟片刻,说道:“其实此案虽然跨越十年,证据湮灭,单凭你查到的一些信息,很难找到真凶,不过……”
    道衍禅师在书案上铺了一张白纸,说道:“其实十年也有十年的好处,岁月自动淘汰了一些嫌疑人,你要找的疑犯,其实不超过十个人,你将这些人的名字罗列出来,一一排除,真凶自然会出现。”
    “首先,无论一手炮制谢再兴谋反案,还是现在一次次阻碍你查案,甚至将富商沈荣也玩弄于鼓掌之中的人,在十年前和十年后,都是身怀权势,有一批为他效命的死忠,并且能够从中获名利的人。”
    “先排除几个大人物。张士诚,当年有可能是他制造的反间计,目的是损掉朱元璋一员大将,除掉心腹之患,因为谢再兴一而再,再而三的挫败了他攻打金华的计划。陈友谅,当年他正在和朱元璋决战南昌,或许他用离间之计,除掉谢再兴,以乱朱元璋的后方阵脚。”
    徐妙仪说道:“这两人可以排除,因为十年前尚有制造冤案的本事和动机,但是十年后他们都死了,手下的残部也消耗殆尽,没有力量阻止我重查此案。”
    “对的。”道衍禅师点点头,“所以用这个排除法,我们可以缩小要调查的人的范围。首先,第一个嫌疑犯是明教——”
    “禅师。”徐妙仪忙打断道,“我没有怀疑过您。”
    道衍禅师笑着摇摇头,“不,在没有确定证据之前,所有在十年前和十年后有本事制造和掩盖谢再兴案的人,都有嫌疑,你不能放过一个疑点。当时明教作壁上观,巴不得这三个巨头互斗,三败俱伤,然后摆脱傀儡的身份,重新掌握实权。现在明教怕你查清真相,以后和明教为敌,干脆一路掩盖阻止,甚至逼急了放火将你烧死灭口,这有何难?”
    徐妙仪觉得彻骨深寒,“禅师,义父,那火不是你放的,对不对?”
    道衍禅师定定的看着徐妙仪,“妙仪,你不会天真到觉得我会为了你,放弃明教的利益吧?何况明教不止我一人。记住,在没有找到确凿证据之前,谁都有嫌疑,不要被感情左右了你的判断,你要学会怀疑一切。”
    “再说第二个嫌疑犯,曹国公李文忠。李文忠是皇上的外甥,手握兵权,骁勇善战,当年和谢再兴齐名,说不定当时为了争权夺势,李文忠要灭了谢再兴。你刚才说谢再兴案从审理到收集证据,到撰写卷宗的人是现在的刑部侍郎刘辰,而刘辰曾经是李文忠的幕僚,并由曹国公举荐到了朱元璋身边做官,现在刘辰官运亨通,背后曹国公这个大靠山功不可没啊。”
    徐妙仪在白纸上写下了“李文忠”三个字,说道:“这次绍兴之行,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一直跟着我们,李景隆是个纨绔,但是他身边的护卫是李文忠的亲信,他们可能是眼线,暗中监视我们的行动。”
    “对。”道衍禅师说道:“还有,你别忘记了,当年谢再兴谋反后,是李文忠带兵一次次击垮谢再兴的叛军,他招降谢再兴的弟弟谢五,口口声声说保谢五和侄儿们的性命,谢五才会放下武器投降,结果呢?”
    徐妙仪想起卷宗上的记载,刘辰用的笔墨所写,但是徐妙仪却觉得字字泣血,透出一股血腥之气,卷宗上的原文历历在目:李文忠围之,谕其以降。谢五于城上拜而言曰:‘保得我性命便出降。’文忠指天誓曰:‘我是总兵官,不得杀你。’谢五以城降。□□即取赴京,文忠奏:‘恐失信于人,后无肯降者。’□□曰:‘谢再兴是我亲家,反背我降张士诚,情不可恕。’遂将谢五凌迟处死。
    徐妙仪冷冷道:“李文忠违背了诺言,并没有成功劝阻朱元璋。”
    道衍禅师说道:“不仅仅是李文忠,其实朝廷封了公爵的几大开国功臣,还有两个文官领袖,几乎每个人都有能力在十年前和十年后只手遮天。”
    徐妙仪问道:“包括我父亲徐达吗?”
    道衍禅师果断摇头,“不,徐达可以排除,他虽然有这个能力,但是没有动机,谢再兴谋反,他被朱元璋猜疑,其实也是受害者。还有开平王常遇春,他去年就死了,他的后人,常茂和常升只是武夫,常森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常家被吕侧妃玩弄于鼓掌之中,我看东宫八成都要易主了,常家人根本没有心机耍阴谋。”
    “卫国公邓愈,韩国公李善长,这两人一文一武,这十年都既有实力制造冤案,掩盖冤案。”
    邓愈她是知道的——养出了那么极品的女儿邓铭,想低调都难。
    徐妙仪问道:“可是从卷宗和调查到的消息来看,根本没有线索指向这两人。”
    道衍禅师说道:“错,表面摘的太干净了,其实就越有嫌疑,依我看,这两人的嫌疑不比曹国公李文忠少,说不定曹国公李文忠只是他们顶出来混淆视听的替罪羊呢,所以不能对两人掉以轻心。此外还有一人,那就是诚意伯刘基,刘基虽然只封了伯爵,但是在朝中是清流文官的领袖,和宰相李善长率领的淮西同乡党争权,我看这两人已经斗的势同水火,不死不休了。鹤蚌相争,你可以借此机会都试探一下。”
    白纸上立刻有了五股势力,分别是明教,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韩国公李善长,诚意伯刘基。
    徐妙仪瞬间有种无力感,不由得叹道:“在这五种势力面前,我渺小的如同蝼蚁般,对付他们,犹如螂臂挡车,自不量力。”
    道衍禅师笑道:“这也未必,你若真能找到确凿证据,说动你父亲徐达帮忙,未必不能够扛过这五种势力。你现在觉得无力,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