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福公主-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说的是,究竟是贤妃还是妖妃,总有一日能见分晓。”这个话题再聊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太子主动岔开了话题:“关于二皇弟与二皇妹,儿臣有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明宣帝眉峰一挑:“哦?说来听听。”
  “二皇弟与二皇妹设计陷害四皇弟,还害得福儿落了水,儿臣起初对他们的行为是极为愤怒的,恨不得父皇当场把他们拖出去打几十板子才解气。不过如今,四皇弟和福儿都没有什么大碍,儿臣这心里头的气也慢慢消了。二皇弟与二皇妹也已经在祠堂跪了整整两天两夜了,想来,也知错了,父皇不如把他们放出来吧。朱庶人才刚没了,他们……也怪可怜的。”
  “你是在为他们求情?朕记得,你跟他们的关系素来不怎么好啊。”
  “可是父皇在担心他们,儿臣看出来了,儿臣不想见父皇担心、难过。再者,儿臣虽与皇弟皇妹们有些不睦,但到底打断骨头连着筋,心里头岂有不盼他们好之理?父皇若是觉得儿臣说得有理,便把二皇弟与二皇妹给放出来吧。祠堂阴冷,他们又两日没有好好用过饭了,继续呆在祠堂里,身子怕是熬不住。”
  从朱庶人上吊、明宣帝重新审理此事起,太子就知道,二皇子与二公主这次多半又会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朱庶人用自己的命,为他们铺了一条路。明宣帝对朱庶人越是愧疚,对二皇子与二公主便越会好。
  就是太子不提这件事,二皇子与二公主也不会被关多久了。
  “吾儿不愧是朕的太子,这才是长兄该有的气度。”太子的话显然说到了明宣帝的心坎儿里,明宣帝对太子颇为满意。只是,一想到二皇子与二公主,明宣帝不由叹了口气:“这两个都被他们的母妃给惯坏了,素日里是胡闹惯了的,朕怕,朕若是不好好教训他们一顿,他们出来后,会犯下更大的错。”
  太子思索了一阵:“父皇何不找个稳妥的人来教育二皇弟与二皇妹?二皇弟与二皇妹眼下年龄还小,若有人好好教导一番,性子未尝不能掰过来。”
  “朕也是这么想的。”明宣帝慢慢说出了他的想法:“如今,朱氏也没了,总要重新给你二皇弟与二皇妹寻个抚养之人。朕把他们放在皇后那儿如何?皇后一向宽和稳重、知书达理,论见识不知比朱氏高多少倍,若是有皇后亲自教导,想来还能够把这两个的性子给掰回来。”
  朱氏的孩子给姜皇后带?太子觉得,他爹有时候实在是异想天开。
  二皇子与二公主平日里没少给太子找麻烦,这次又生出了这般歹毒的心思,太子只恨不得他们离林娇怡远远的,哪里会愿意让他母后来抚养这两个?
  作为犯错之人,若只因为死了亲娘,就被记在皇后的名下,也实在太便宜他们了!
  太子自认不是小气之人,可也没有多大方——至少在这件事上,他是一点儿也不大方的。姜皇后的凤仪宫里头,养着他和林娇怡就够了。
  “父皇,儿臣以为不妥。朱氏与母后对立已久,受朱氏的影响,二皇弟与二皇妹对母后、儿臣与福儿都成见颇深。如今朱氏才刚没了,父皇就把他们送到母后那儿去,怕是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父皇虽是一番好意,但最后很可能起了反效果。”
  明宣帝听太子说得句句在理,也点头道:“你说的也对。只是,除了皇后之外,朕真不知,还能把他们送去哪一宫。整个后宫,也唯有皇后那儿能够让朕放心。”
  “父皇,听闻诚郡王妃向来是京城里有名的贤良人,在闺中时,便亲自将两名幼弟教养成才,如今也颇得诚郡王的爱重。美中不足的是,诚郡王与王妃一直无子,父皇不如请王妃出面,教养二皇弟与二皇妹吧。想来,王妃是乐意的。”
  “如今,朱氏没了,二皇弟与二皇妹在宫里失了庇护,虽然父皇肯定不会对二皇弟与二皇妹置之不理,但父皇日理万机,总不能时时盯着二皇弟与二皇妹。如今,这宫里头……又不是很太平,二皇弟与二皇妹才刚被人算计过。若是能够为二皇子与二皇妹寻个庇护,也是好的。”
  明宣帝听了太子的话,不由想得深了些。
  二皇子与二公主这样的性子,在宫里头被人撺掇着迟早还会出事,若是生活在宫外,兴许还好一些。
  “朕明日将诚郡王与城郡王妃召进宫,问问他们的意思,若是他们愿意,朕就将二皇子与二公主过继给诚郡王。”
  “父皇想将二皇弟与二皇妹过继?”太子看起来似乎有些惊讶。
  明宣帝点了点头:“这既能让他们断了某些不该有的念头,又能保护他们。若是他们被过继了出去,至少不会再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诚郡王与城郡王妃都是厚道人,日后你二皇弟与二皇妹若肯踏踏实实的跟着他们,日子总是差不了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更,亲们晚安~

    
第69章 
  这天,明宣帝与太子聊了很多。他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絮絮叨叨地与太子说着朱氏的后事,说着对二皇子和二公主的安排,末了,才又提到四皇子与林娇怡。
  “这件事,朕知道是福儿受委屈了,朕很该好好罚一罚他们两个才是。只是,他们也是被人利用的,又才刚没了母亲……朕实在是狠不下这个心。”
  太子淡淡一笑:“父皇放心,儿臣能够理解您的心情。”
  若不是太过理解明宣帝的心情,他又怎么会特意点出诚郡王与城郡王妃,不动声色的引导明宣帝起了过继之念?
  对于太子来说,亲疏一向很分明,二皇子与二公主的分量自然远远比不上他看着长大的林娇怡。二皇子与二公主这次误伤了林娇怡,太子容不得他们再出现在林娇怡的周围了。既然明宣帝舍不得重罚他们,那最好就是将他们赶得远远的,让他们等闲见不得林娇怡。
  恰好那幕后黑手还没有浮出水面,明宣帝不仅对二皇子与二公主的教养感到担忧,更为他们的安全而忧虑。这样一来,将二皇子与二公主过继出去,倒成了明宣帝最好的选择了。
  “你能明白就好,朕知道,你一向是个懂事的。”明宣帝欣慰地看着自己的长子,犹豫了一下后道:“朕把他们过继出去后,他们便再也烦不到你和福儿了,答应朕,不要记恨他们,好不好?”
  这才是亲爹呢,太子想。
  别看明宣帝平时对林娇怡那么宠爱,嫌弃二皇子与二公主只会惹事,对他们不假辞色,可事到临头,他真正担心的,还是二皇子与二公主。
  一个过继,就想把他们所做的一切一笔勾销了?想得倒是挺美。太子还觉得过继便宜了二皇子与二公主呢。
  诚郡王如今三十有五,膝下没有子嗣,二皇子和二公主一旦过继到城郡王与王妃膝下,起码未来前程无忧。如果失去了庇护的二皇子与二公主继续留在宫里头……呵呵,先不说那幕后之人会不会再度出手把二皇子与二公主当靶子,宫里头那些被朱氏以及他们自己得罪过的人首先就不会放过他们。
  这些年,朱氏母子三人在宫里可谓树敌无数,失尽人心。否则,在朱氏出事的时候,也不会连一个为她说话的人都没有。
  若不是因为过继把这两人打发走的最快的法子,且这条路也暗合了明宣帝的心思,太子才懒得为二皇子与二公主操心呢。说句凉薄的话,除了身上流着一半同样的血之外,他与那两个,比陌生人也强不了多少了。
  当然,在明宣帝面前,肯定是不能这么说的。既然明宣帝希望他做一个大肚的兄长,那么,他就按照明宣帝的意思来吧,前提是,那两个人,别再来惹他。
  “父皇放心,二皇弟与二皇妹年纪还小呢,便是做了些出格的事,儿臣又岂能真的与他们计较?只是,儿臣想着,日后二皇弟与二皇妹哪怕过继出去了,到底也还是儿臣的弟弟妹妹,若有做得不妥当的,儿臣作为长兄,还是得好好教训他们。否则,任由二皇弟与二皇妹这么错下去,不是正道。到时候,父皇可别怪儿臣对弟弟和妹妹严苛啊。”太子开玩笑似的给明宣帝打了一记预防针。
  “还有,儿臣想着,二皇弟与二皇妹身边儿的人也要精挑细选,这等手足相残之事,再不能犯了。儿臣虽怜惜二皇弟与二皇妹,但终究还是我皇家的体统更重要。此风断不能助长,否则,日后皇室乌烟瘴气,岂不枉费了父皇的一番苦心?”
  明宣帝点了点头:“太子说得不错,朕会调派一些人去,看着那两个的。他们若是有任何不当之初,太子只管出手教训就是,你的为人处事,朕是信得过的。”
  “多谢父皇对儿臣的信任。”太子低下头,像个被父亲夸奖了有点小高兴小羞涩的少年一样,看得明宣帝一腔父爱又被激起:“朕的诸子之中,唯有你是朕一手带大的,朕不信你信哪个?”
  当晚,太子回到凤仪宫中的时候,发现姜皇后正在泡茶,她的动作不疾不徐,如行云流水一般,看着极为赏心悦目。
  听到门口的动静,姜皇后的目光移向门口:“回来了?”
  “是,儿臣回来了。这么晚了,母后还没有休息?福儿可睡下了?”
  今日姜皇后又留了林娇怡在凤仪宫过夜,林国公府那边早早便派人去打过招呼。
  “福儿受了惊吓,这两日精神头都不怎么好,本宫早早便让她歇下了。”
  姜皇后一双美目中看不出情绪,却莫名让人觉得有点冷凝:“本宫一手养大的孩子险些被人给害了,皇上却既不打算处置那两个害她之人,也无法将那幕后之人揪出,本宫哪里睡得着?”
  “母后这么快得到消息了?”太子有些诧异。
  “你父皇宫里头被制得犹如铁桶,他不想让人知道的消息,是绝不会传出来的。不过,本宫与他夫妻多年,他的心思,本宫不敢说全然知道,五六分还是能猜得出来的。”
  “母后真厉害。”太子的目光中带了些小崇拜。
  姜皇后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