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巨盗-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闺的事情,我心里有数。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解决你们的问题,把船卖出去。再这样拖下去,你们可就要倾家荡产了。”俞仁急道。作为一个现代人,俞仁的财务观与孙梦虎他们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在俞仁想来,孙梦虎三人既然借了一百多两的外债,这每天的利息也是很高的。拖的越久,就越危险。可实际上,孙梦虎他们的情况还没有俞仁想象的那么不。因为他们借的这一百多两的银子,是跟朋友那儿借的,并不要利息。
孙梦虎知道,今天不带俞仁一起去是不行了。于是四人便一起向城外走。
出城走不多远,他们来到一处江边的荒园。俞仁有些诧异,不是说去会客吗?怎么到这样的地方来了。难道说他们与客人约定见面的地点是在这儿吗?俞仁有些意外,这样的地方,要说打劫,倒实在是个不二之选的好去处。可要说在这儿与客人接头,那实在有些担心。
就见面前的这座荒园大的吓人,围墙多已倒塌,可以清楚的看到里面成片的蒿草,长的足有一人高。远远的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就像是芦苇滩。
“你们怎么选了这么个地方跟客人接头?”俞仁有些不解。
“我们的船厂就在前面啊!”虎子回答的很自然。
“怎么选了这么个地方做船厂?”俞仁很奇怪。
“这地方原来是一个荒园。据说当年三宝公郑和下西洋时,就是在这儿造的船。可是后来朝廷不再派人出海了,再也用不着那样大的楼船。于是,这造船厂也就渐渐的荒废了。到如今,这儿早已成了一座废园,被人给遗忘了。
我当初学做船时,他们就是在这儿教我的。这儿除了我们,还有几个造船的人家,他们都是当年朝廷建造巨型楼船的船工的后人,世代以造船为业。
只是如今,他们也早已不再建造像当年那样的大船了,只是造些小船给渔民们用。偶尔也造几条稍大些的商船。不过,这样的机会很少。因为南京这儿的海商很少。有来的,也几乎都是外地来收货的。我们大明如今出洋的海商,几乎都是福建人。所以,南京这儿的海船也就无人定做。”孙梦虎一面走,一面向俞仁介绍着情况。
“你们造船难道不是客人先下订单,然后再造的吗?”俞仁问。
“是的啊!可是,有时候,客人下了订单,事后又不要的也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不得不再找其他买家了。我们最近造的两条船就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前后搭进去了五百多两银子,可是客人看了船后并不满意,便不要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只好另找别的客人,看看能不能便宜些处理掉。”孙梦虎无耐的道。
“为什么?是他们下的订单,怎么又不要?”

第一百一十九章 销售技巧
“他们说我们的船做的太厚,太笨重了。他们定的是江船,不是海船。这也不能怪他们。我们当时做的时候确实是忽略了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学做船时,学的都是做海船,接这个单子时,我也没想到江船与海船会有这样的区别。以我们想,反正不都是在水里跑的嘛,所以就照着海船做了。谁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
俞仁总算是明白了些事情的始末。“那你这次约的客人是要买海船还是江船啊?”
“海船。听说他们就是跑海路的。原本这个客人只是到南京来收货的。我便托人给问,看他们有没有意向买我的船。我打算便宜处理给他们。不然,这样压着,我们的银子就都压在这儿了,既造不了新船,也没办法还债。”
四人一面说,一面便进了园了。
虽然从外面看,这个园子很荒芜,其实里面还是有些生气的。从断墙处走进去,穿过一条荒草林立的小道,向前不远便可以看到,园子里紧靠江边的地方,有三处没有长草。
这三处就是各家造船的地方了。俞仁注意到,其他的两家都有人在开工,唯了最靠西面的一处地方没有人,只停了两条已经做好了的船。俞仁猜想,那儿一定就是虎子他们三人做船的地方了。
这两条船是一样的制式,不算大,在海船里,只能算是小个子,长不过十几米,宽不过四五米。俞仁走上船,见甲板上的漆面已经有些旧了。俞仁知道,如果再不处理掉它们,只怕很快就要把它们当旧船处理了。
看来,要是再不解决的话,虎子他们三个的日子就真的不好过了。可是,在这儿,俞仁又没有一个可用的朋友。想要帮忙,也实在并不容易。
四人在船边稍等了一会儿,便见一个个头不高的麻子领着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进了园子。三人一进园,便直接向孙梦虎他们几人走过来。
四人忙迎了上去。
“虎子,这位就是我先前跟你说过的史员外。史员外是山东人,这几天正好在咱们这儿收货。听说你有两条海船有意要处理,史员外便想来看看。”
那史员外五十上下,面色白皙,看上去倒不像是长年在外面跑的人。不过他倒是个直爽的人,眼见船就在面前,史员外也不与他们多客套,便干脆登上了船。
“就是这两条吗?”史员外问。
“对,就是这两条。”孙梦虎忙应道。
史员外在船上看了一圈,又下船绕着两条船走了一圈。“看起来有点小嘛!”
“小船有小船的好啊!跑起来快!”俞仁见孙梦虎三人都不说话,赶紧补上一句。
史员外看着俞仁。“它们跑的快吗?我看它们跟其他的海船也没什么区别啊?”
俞仁眼见面前的这单生意要黄,终于忍不住试探的问了一句,“史员外是跑海路的,不知道您认不认识许心素许二爷?”
俞仁没有提李莹的名字。因为这个姓史的是山东人,李莹的势力重点在浙闽,南京一带基本都是许心素的势力范围。
史员外听俞仁突然问他认不认识许心素,也有些奇怪。可是他是跑山东到朝鲜这一带线的,有时候也去去东洋。就算收货也只到南京。而且,史员外每次南下也都是走运河,然后转大清河入海,根本就没有机会与许心素他们接触。
史员外摇了摇头。
俞仁有些失望。他原本还想着,要是此人认识许心素,便多少要卖他些面子,那面前的这单生意也就好谈了。可是现在看来,许心素的势是借不到了。那就只能凭真实力了。
“我们这条船与另家造的船有一处大不同,跑起来绝对比他们的要快的多。”俞仁道。他前世虽然是个化装师,可是化装的同时,也时常需要向客人推销一些化装品。因此,对于销售的技巧,他还是知道一些的。俞仁知道,如果不拿出点特别的优势出来,这史员外说不定转身就要走了。
“噢!什么特别之处?”史员外果然来了兴趣。
一听到这句问话,旁边的孙梦虎的泪都要下来了。因为他知道,自己造的这条船与其他人家所造的船是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他就是跟他们学的呀!可是俞仁偏要说不同。现在客人问起来了,孙梦虎怎能不紧张。
“我们这条船原本还要装些东西的。只是因为还没来的及弄,您便来看船了。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装上去。那可就大不一样了。到时候,这条船就算是无风也可以照旧跑的很快。
到那个时候,您再出海贬货,可就不用再受季风的影响了。一年跑他个十趟八趟都行。那样的话,您想想,您一年得多赚多少银子。”俞仁继续着他的忽悠。
说是忽悠,也不能全算。因为他讲的有些也确实是实情。与李莹他们混的久了,俞仁知道,出远洋做生意,是受海上的季风影响很大的,一般一年也就能跑个一趟。因为自然界因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海上的风向也有变化,一般会有几个月的南风,几个月的北风。
所以,出远洋做生意的人,都会在南风到来之前将货先装好船,然后顺风而下,到北风来时,再装好一船异乡的货顺风而归。
所以,这一年也就能跑这么一个来回,到马来半岛这样远的地方也还罢了,必竟远。可是有许多人是跑吕宋的。这样的行程,一年只跑一个来回实在有些太浪费。可也没办法。
要是真的可以不受季风的影响,那这一年跑的趟数可就多了。俞仁并不知道山东的海商们是不是也与浙闽的海商有着同样的问题,但是现在他也只能赌一把了。
果然,这位史员外听了俞仁的话,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俞仁知道,他已经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对于销售来说,能够吸引客户的注意力,便等同于成功了一半。这一点,俞仁还算清楚。
“真的有这样的船!”史员外看上去有些激动。
“真的有!”俞仁十分自信的向他道。
“那你们现在就装,装上试给我看看。如果真的如你所说。你这两条船,我每条出一千两银子。”史员外看上去比俞仁还要着急。
俞仁有些为难的道。“跟您老说实话吧!我们其实是因为手头紧,所以才被迫不得不暂时没有安装这个东西的。要让我们马上装,其实也不是不行,最主要的是没有银子。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打算将这两条船赔本处理掉的。这个东西,我们前阵子在小船上试用成功了以后,便再没有银子来改造这两条大船了。”
史员外点点头。他原本也正怀疑着,为什么这么巧,正好自己来了就还差那么一点。而且他也注意到了,这两条船上的油漆都已经不新了,要说是刚刚造好的,那他是不会信的。反而俞仁这样一解释,史员外就觉得合情合理了。
“那你们的小船还有在吗?能不能让我看看?如果好,我便先订下这两条船。银子不是问题,我可以先付你们一半的船费,等船做好了,再付你们另一半。怎么样?”史员外虽然想买俞仁说的这种船,但他倒底是久走江湖的人。从来也没听说,更没有见过俞仁所说的这种船,所以他还是要看到真东西才肯相信。
即便是在被俞仁的话挑起强烈的欲望时,他还是保持着比较清醒的头脑。这就是一个老江湖的精明。

第一百二十章 技术攻坚
“这个当然可以。不过,我们的小船前几天在试验时,跟别人的船撞了一下,眼下要修一下。大概要等五天,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