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爹把她揪回来,跪了一夜祠堂。”宁远跺着脚,“过了好几年,她才知道这过夜是怎么回事,知道之后,谁提这一段她就跟谁急,我姐在家的时候,最无法无天,我跟她都没法比。”
宁远话没说完,脚不跺了,上身往下滑进椅子里,“年前去接大姐,头一眼看到她,我都不敢认。”
李桐也慢慢靠进椅子里,宁皇后看起来是十分苍老,她没留意过她的年纪,她才三十左右,和长公主差不多年纪,可看起来,她比长公主至少老上十年。
“你别象她,你跟她不一样,她那是没办法,你别这样,活的跟个老太太一样,有什么意思?你才多大?”
宁远一把把话扯回来,“你嫁不嫁人?嫁不嫁都别这样,别跟长公主学着,你也不是她,长公主身份摆在那儿,太显眼,皇家规矩又多,该玩玩该乐乐。”
“我什么时候跟个老太太一样了?我就是喜欢现在这样过日子。”李桐堵了一句。
宁远一声嗤笑,“对了,明儿我带你去听云袖唱小曲儿?云袖的小曲儿唱的真不错,嗓子好,能唱出味儿来,这一条最难得,她跟着沈大家长大,很有几分见识,清音楼也雅致得很,沈大家点的一手好茶,明儿我带你去见识见识。”
李桐斜着他,她跟他见识这个?亏他想得出。
“你别这样,你上次穿那身衣服,多好看!挺象个清秀少年,晚上又看不清楚,就是看清楚又怎么样?你又不是没出阁的小姑娘……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那个啥,那个,你还打算嫁人不?”
宁远舌头上连打了几个结,李桐斜斜的看着他,“我不打算嫁人,可也没打算跟着你这么鬼混。”
“这哪叫鬼混?真鬼混的地方,我也不能带你去啊,我的意思是说,我从来不去鬼混的地方,听云袖唱小曲儿怎么了?从前太后也爱听,沈大家要不是给太后唱小曲儿,能红透半边天?这哪能算鬼混?”
宁远一脸正气,李桐调转目光,不打算再理他了。
“你一个小姑娘家……”
“你还有事吗?没事我要歇下了。”李桐打断宁远的絮叨,扶着椅子扶手站起来。
“天儿还早呢,哪能歇那么早,又不是老太太。”宁远半点要站起来的意思也没有,“你别这样,我今天一大早先是被皇上逼问接大姐那天劫袭的事,想到现在,也没个头绪,后来又是小五念书的事,孙翰林简直就是周家私人,从前我在翰林院读书还好,如今小五可不能象我那样,唉,一个头两个大,还有今天说了要再推个副相的事,一着紧似一着,我连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文涛去哪儿了?我有一阵子没见着他了。”
“他在长公主那儿领了差使。”李桐答了句。
宁远一下下拍着额头,“我就知道!你看看,我这一天!也就是在你这儿,活泛活泛,我累得很,还没歇好呢,你别赶我走。”
李桐无语的看着宁远,“你到阿萝那儿歇一歇,不比我这儿好?”
“你别这样!”宁远听李桐提到阿萝,从椅子里直起上身,“我不是跟你说了,我到阿萝那儿,都是因为有事,办正事,不能不去,其实我这个人,不好这口,真不好!你以后就知道了,我也就跟你说说话,就连从前在北三路,我也没跟别人这么说过话,就你一个!”
宁远高高竖着一根手指。李桐重又坐回去,他把话说成这样,她还怎么好非把他赶走不可。
“你真不想听姜家那些笑话儿?”宁远的话题一下子又蹦回去了,李桐扭头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认真的摇了摇头。“真不想听,我不喜欢听不好的事,不想看到悲苦。”
宁远呆了好一会儿,才恍然笑道:“是我心窄了,你已经放下了,也是,我也喜欢只闻欢乐不见悲苦,是我错了,以后再不说了。”
☆、第四百八二章 底气
宁远懒散的仿佛没了骨头一样瘫在椅子里,又东扯西扯说了一会儿话,眼看着将近戌正,用力撑着扶手站起来,辞了李桐,拎着斗蓬出门,边走边披,走到进来的女墙边,跺了跺脚,却突然转身冲正要回去的水莲招手道:“跳墙不雅相,你给我把角门开开。”
水莲一脸无语,进屋取了角门钥匙,给他开开,宁远伸手,“钥匙给我吧。”
水莲急忙将钥匙背到身后,没答宁远的话,退后半步,咣的将角门关上锁住。
宁远站在角门外,伸着手,哈了一声,“这丫头,脾气不小!算了,爷不跟你计较。”
…………
第二天早饭后,李桐正和张太太对着满炕的衣服首饰,商量后天宫里那场必定热闹无比的宴会上穿什么才最合适,婆子进来传话,大爷寻姑娘说几句要紧的话。
李桐忙辞了张太太出来,正院外,李信背着手站在株石榴树下,神情严肃。
“大哥,出什么事了?”李桐心里顿时一紧,紧几步上前问道。
“天刚亮,吕大郎就打发人请我过去请吃早茶,说是吕相让你递句话给长公主,朝里准备再推一位副相,说是让你问问长公主,推谁合适。”
李信直截了当的说了这桩大事,李桐愕然,“问长公主谁合适?这是?”
“我想了一路。”李信抬手揉了把脸,“吕相这一问,是问长公主的意思,还是通过长公主,问别人的意思?”
“别人?谁?宁娘娘?皇上?还能有谁劳动长公主递话?”李桐心里隐隐有一丝感觉,吕相问的,就是长公主的意思,没有别人。
“我就是想着不像。”李信眉头紧皱,“还有件事,今年的主考定下了礼部解尚书,吕大郎说,他翁翁让他考中之后,再考庶吉士,进翰林院呆几年,说是让我也进翰林院呆几年,教导五爷。”
李桐呆了呆才反应过来,“恭喜大哥,大哥的意思呢?”
“我原本也是打算若是这一科中了,先做几年京官,进翰林院和做京官也没什么在区别,能教导五爷几年,我也很愿意。”
李信直言不讳,李桐点头,从前那位太子,就是大哥的学生,这一回,难道大哥还是帝师,只不过换了一位?
“我这就去请见长公主。”李桐仰头看着大哥,“大哥好好备考,前儿长公主说过,大爷圈了进去,五爷还小,应该能消停几年。”后面的话李桐没再说,只怕宁远不会消停,不过这句话这会儿最好别说,等大哥考出春闱再说不晚。
“好。”李信刚要转身回去,转到一半又问道:“宁七爷还来找你说话吗?”
“嗯,昨天还过来说话。”李桐直认不讳,李信看着她,神情有几分古怪,片刻,嗯了一声,转身走了。
李桐和张太太打了招呼出来,直奔东华门。
福安长公主刚从宫里回来,见了李桐,上下打量了一遍,“出什么事了?”
“吕炎一大早把大哥叫出去,让他转告我,过来问你:朝里有推举一位副相,长公主觉得推谁合适。”
长公主手里的杯子僵在唇边,好一会儿才慢慢放下,脸上说不清什么表情,“我小时候,阿爹和诸臣议事,常常问我:真真怎么看?我那时小,多数是童年稚语,偶尔说的还过得去,阿爹就会哈哈大笑,夸季老丞相教导的好,季老丞相回回都说,公主天姿聪慧,臣不敢贪天之功。”
李桐在福安长公主对面坐下,默然看着她。
“有几年,我一直在想,要是阿爹再晚走几年,会怎么样。”福安长公主手指微微有些抖,慢慢放下杯子,深吸了口气,慢慢吐出来。
“我避居宝林庵时,吕相去见过我。”福安长公主垂下眼帘,好一会儿才接着道:“我从来没有过乱政的想法,也从来没往朝里伸过手,再怎么,我们都是女子。你怎么想?”
“长公主说的这些,都是家国大事,我不怎么懂。”李桐直视着福安长公主,“我只说说我们家,我家大约是祖坟风水不好,从我曾外婆起,到我阿娘,一连三代,都是少年寡居,还都是只有一个独养女儿,可我曾外婆,外婆,我阿娘,都能顺着自己心意,不再改嫁,金娇玉贵的养大女儿,再十里红妆的送女儿嫁人,是因为从我曾外婆起,就是嫁妆极其丰厚,又有本事善经营,我外婆说过,有银子就有底气。”
福安长公主脸色微凛。
“长公主也得有底气,才能顺心顺意的过日子,只是,我不知道象长公主这样的身份,怎么样才算是有底气。”
“我知道了。”好半天,福安长公主面色渐渐缓回来,看着李桐,目光闪闪,脸上渐渐露出丝丝笑容,“你这妮子,心里明镜儿一样,偏跟我说什么你不懂这样的话。算了,我不跟你计较,你跟我说的这些话,句句大逆不道。”
福安长公主悠悠叹了口气,“能以大逆不道之话劝我,也只有你了,行了,你回去吧,后天早点过来,跟我一起进宫,别穿的太素净,用不着。”
“好。”李桐笑应了,站起来,退几步出去了。
福安长公主端坐在炕上,自己动手,慢慢沏了杯茶,慢慢喝了,举着杯子又出了半天神,放下杯子,叫进绿云,淡淡吩咐道:“你亲自走一趟,去跟吕相说:户部尚书楚怀贤最佳。”
“是。”绿云脸上一丝愕然闪过,随即又压回愕然,低头应了,低着头出了厢房,慢慢走到院门口,再抬起头,已经神色如常。
…………
宁远散了朝,在侍卫房说了一会儿闲话,出宣德门上了马,吩咐大英去寻周六。
周六是个闲人,听说宁远寻他,来的飞快,宁远已经在凌云楼摆了一桌子,见周六进来,忙示意他,“你这点儿踩的可真准,刚刚上齐了,早饭吃了没?陪我再吃两口,一大早起来,就喝了两口燕窝粥。”
☆、第四百八三章 河东和河西
“我早饭也没吃呢,昨天酒多了,早上没起来,正好。”周六看了一圈,叫过茶酒博士,又要了几样。
两人吃了早饭,撤了饭菜上了茶,宁远舒舒服服的喝了几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