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呢。”丁媒婆扯长声音,“扶你们太太出来,还有你们姑娘,咱们就在这院子里说话。”丁媒婆不客气的替曲家太太拿了主意。
“成成成!”王嬷嬷哪有不好的,“小锁,扶太太出来,嬷嬷来说亲,姑娘可不好出来,我们家书香门第,虽说穷了,那也是大户人家。”
“呵呵,可不是。”丁媒婆自己拖了把破竹椅先坐了,刚坐稳,小锁就扶着位瘦弱的老妇人出来,老妇人两只手下意识的在前面乱措,看样子,眼睛已经瞎了。
王嬷嬷急忙拖了把竹椅过来,放到丁媒婆旁边,小锁扶着曲家太太坐下,曲家太太对着院门,含笑招呼,“是丁嬷嬷来了。”
“来看看太太!”
听到丁媒婆的声音,曲家太太转身转头,这才真是面对丁媒婆了。
“顺便跟太太说件好事儿。”丁媒婆接过王嬷嬷递上来的凉茶,看了眼,又递还给了王嬷嬷。
“是这么回事,你们家是书香门第,大户人家,太太说要门当户对,男家得是读书人,有才气,人品好,总之什么都得好,你家姑娘又说了不嫁穷家,老实说,别说咱们这青杨镇,就是满太平府……”
丁媒婆干笑几声,“这样的人品,家里又多的是银子的,有倒是有,可人家也讲究门当户对。”
“我们老爷正正经经一个举人,我们家正正经经书香门第,大户人家,虽说现在穷了,我们从前也富得很,是门当户对!”王嬷嬷急不可耐的接了句。
丁媒婆噗一声,咯咯笑起来,“那你家姑娘能备几抬嫁妆?没有嫁妆,怎么嫁人?”
王嬷嬷被丁媒婆一句话噎的眼泪都快下来,她家姑娘不就是缺份嫁妆么!
“如今有桩好事儿,我一听到这事,就想到你家姑娘了,头一家,就到你们这儿来了。”丁媒婆干脆直入正题。(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七章 富贵最重要
“是哪家少爷?”曲家太太一脸喜悦加期盼,曲大姑娘靠着门框,干脆将帘子挂了起来。
“比少爷好,是位老爷。”丁媒婆说完这两句,目光从曲家太太身上,移到依门而立的曲大姑娘身上,不往下说了。
曲家太太满脸失望,摸索着扶着椅子扶手正要站起来,王嬷嬷上前按住她,冲丁媒婆笑道:“那命好的,二十来岁就是老爷了,丁嬷嬷说的是哪家?您细说说。”
“还真不是二十来岁的老爷。”丁媒婆甩了下帕子,要不是人家指明了要说这曲家姑娘,这曲家的门儿,她一步也不愿意进,一家子没一个明白人!二十来岁就是老爷叫命好?
“是位山西来的大商家,今年五十六了,因为一年里头有大半年都在太平府做生意,也是巧了,”丁媒婆看了扶着门框听的专心的曲大姑娘一眼,“前儿到咱们这青杨镇来时,生了成家的心思,想在咱们这儿说门正正经经的好亲,住是要住到太平府的。”
“五十六了还没成家?”王嬷嬷一声惊叫,丁媒婆横了她一眼,“这位老爷家资不知道有多少,听说一笔生意就得调动十万八万银子,一个月里头能做好几笔生意,真是泼天的家业,成亲是早就成亲了,大孙子都进学了,只不过先头的媳妇在山西老家,先头一家子都在山西老家,如今这位老爷常年住在咱们太平府做生意,是要在太平府另娶一房媳妇。”
“丁嬷嬷请回吧!”曲家太太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呼的站起来,“一个商户,又是做妾,丁嬷嬷这不是来做媒,这是成心来打我们曲家脸的,您请回吧!”
“等一等!”没等丁媒婆说话,曲大姑娘叫了一声,几步过来,看着丁媒婆问道:“他要再娶,是大妇死了?”
“不是,他老家的媳妇好好儿的,就是要在咱们太平府再娶一房媳妇。”丁媒婆越过曲家太太,答着曲大姑娘的话。
“英姐儿!你进去!你这……成何体统?那是商户!商户!你是举人的女儿,书香世家……给商户做妾……”曲家太太浑身发抖,不知道是因为生气,还是因为伤心。
“大姑娘是读过书的人,也该知道那些大行商都是这样,这也叫两头大,可不能叫妾,您嫁了这位老爷,三媒六聘,正正经经有婚书的,成了亲之后,在太平府住着,呼奴使婢,穿金戴银,就是妻,可没什么妾不妾,这位老爷就是在山西一个家,在咱们太平府一个家,两个家都是正妻,生了孩子,都是嫡出。”
丁媒婆干脆绕过曲家太太,将曲大姑娘往旁边拉了拉,和她直接说上了。
“那家产呢?银子呢?”曲大姑娘直指关键。
“唉哟我的大姑娘!”丁媒婆一拍巴掌,喜笑颜开,“你们家可算有个明白人了!我跟你说,这位老爷说了,您要是嫁过去,宅子奴仆必定要现置办的,这宅子奴仆,那不用说,就是太平府这一房的,您嫁过去一年两年,生儿育女,他还要另外置办田亩家业,他说了,断没有让自己的亲生骨肉衣食无继的理儿。”
“怎么才算衣食有继?生了女儿和生了儿子一样置办吗?要是没有儿女呢?他都五十六了。”曲大姑娘紧追问道。
丁媒婆两眼放光,“唉哟姑娘真是明白人!句句说到点子上!这些细务还没说,这么着,姑娘要是觉得这门亲事还能过得去,这些细务,我这就替姑娘去跟他说,我跟你说,我这双眼睛看的人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准着呢,我看那位老爷是个大方人,长的又好,又高又壮,你放心,指定生得出孩子!”
丁媒婆说的哈哈笑起来。
“你跟他说,我们曲家是正正经经的书香门第,我父亲正经的一个举人。”曲大姑娘看着丁媒婆,“他一个商户,又这样年纪,还是两头大,真要诚心娶我,就得先给我备份嫁妆,也不要多,总要……”
曲大姑娘犹豫了下,“总不能少了五千银,还有,成亲之后,家用要先给半年……先给一年的,家用一年一年给,腊月里就得把隔年的家用都给我,一年家用……”
曲大姑娘咬着嘴唇,她没过过富贵日子,要是要少了……
“照我看,这家用的事,先别说死,只说姑娘没到过太平府,也不知道老爷的饮食起居一年用度多少,头一年,让他先给一千两,到了年中年底,知道了多少,再定下一年的用度。”
丁媒婆热心的帮曲大姑娘出主意,曲大姑娘矜持的点了点头,“这话在理。”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去给那位老爷回话!”丁媒婆眉飞色舞,理也不理摇摇欲坠的曲家太太,和目瞪口呆的王嬷嬷,和曲大姑娘告辞而去。
墙头那边,文二爷看的十分满意,示意孔大扶他下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道:“就他家了,启程回太平府。”
文二爷的大车出了青杨镇,摇摇晃晃的车厢里,文二爷翻出写着曲举人履历和曲家详情的那几张纸,细细看了一遍,研了墨,一手举纸,一手拿笔,摇晃中居然字写的十分周正。文二爷密密麻麻直写了三四张纸,将纸吹干,和那几张履历详情折在一起,卷起装进只细巧的铁筒里,封了口,用漆封了,掀起帘子叫了吕福靠近,将铁筒递给他,低低吩咐道:“挑个妥当人,把这个送进京城,给宁远宁七爷送去,要快,日夜不停,换马不换人,越快越好!”
吕福答应了,迟疑着问道:“那回来?”
“不用回来了,送了信直接回紫藤山庄,太太要问,就说奉我的吩咐,给宁七爷送封信,记着,先把这信给宁七爷送去,再回紫藤山庄,要快,一定要快!越快越好。”
“是,二爷放心。”吕福答应了,“那我先赶回太平府了。”
“去吧。”吕福得了应允,纵马扬鞭,直奔太平府安排差使去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八章 周六的义气
周六兴奋的一路小跑,进奔进京府衙门,来找宁远。
“远哥!远哥!你们,都出去,出去出去!”周六一进门,看到又是满屋子人围着宁远在掷骰子,叫了声远哥就挥着手往外赶人,一边赶一边叫,“远哥,我有急事跟你说,好事儿!大好事儿!”
宁远扔着手里的骰子,往后倒在摇椅上,“什么好事?说吧。”
“大好事儿!”周六兴奋的眉梢乱动,“前儿阿萝说想要点极品龙涏香,那香,远哥你也知道,极难得,就听说宫里有,可我总不能为了阿萝找姑母要这个,这不象话,对吧远哥……”
“说正事!”宁远打断了周六的话。
“这也是正事,今天有点空,我正好想起这事,就去了趟马行街,连跑了三四家香料铺子,都说没有,后来我就去了汲古堂,想着汲古堂这种专卖各种稀奇物儿的地方,大约能有。”
宁远听他说到汲古堂,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这种事,他怎么也来找他?有了便宜难道不是自己悄无声息的占全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大好事儿!”周六猛一拍大腿,宁远斜着他,懒洋洋接了句,“买到了?”
“那是小事!结果碰到了桩大生意!赚大钱的生意!汲古堂掌柜一看到我,就说有桩生意,说是有家江南的绸缎庄,一大海船绸缎路上遇到风暴,进了半船水,一船绸缎废了大半船,这家只好把刚从南洋带回来的一箱子龙涎、沉香、檀香,便宜卖了,好抵补这绸缎的员失,十万现银,汲古堂掌柜说,那一大箱子极品香,他过眼看过,说能值三十万,一倒手,就是二十万的利!是不是一桩大生意?我当时就拍了板,这箱子极品香料,咱们要了!”
“咱们?”宁远失声脱口,忙抿了口茶掩住愕然。
“啊!当然是咱们啦!”周六竖着两根手指,“远哥,二十万的利!一倒手!我想过了,干脆就卖给姑母,反正姑母每年都要买很多香料,这钱不如咱们赚了,我想好了,再多加十万,四十万卖给姑母!”
宁远噗一声,一口茶喷的老远。
“这是你的生意,是你的财运,你自己……自己挣这笔钱就行了。”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