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退役宫女-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金侧妃去了杂院居住,他堂堂王爷不好过去留宿,府里再没有称心的人,而吕侧妃现在心事趁遂,也年轻光彩了几分,又不再是一付怨怼之相,反而见面笑三分,本就美貌的她越发温婉动人起来,他还去吕侧妃那里留宿了一两夜,府里已不再是金侧妃母女专宠了。
  等金侧妃知道这个消息后,安平和安和已经进了宗学,安玉也被带进宫向皇后娘娘谢了恩,还得了许多赏赐,她气的一口气把屋里能砸的东西都砸净了。
  她还以为那个死病秧子真的贤惠,没想到如此奸诈狡滑,她确实没有食言亲自教养安怀,可她也把另外几个庶孽一并教养起来,还把他们送进了宗学。
  安和安玉倒也罢了,安平可是长子,论身份比安怀更有资格封世子,若是一并由纪王妃教养,安怀就更名不正言不顺了。
  他这么多年虽然被自己用尽手段整治的平庸怯懦象根木头,但小时候可是极聪明的,说明他的天份比较高,再加上宗学里名师大儒荟萃,他若是崭露头角怎么办?
  而且他生母早亡,又胆小听话,很容易拿捏,纪王妃肯定愿意选个听话的世子。
  可是安和不但有自己这个一直争宠要强的生母,还一直对纪王妃不恭敬,甚至还把她有孕的亲生女儿推倒在地,还在京中声名尽毁,他还有什么优势?
  他又从小被娇纵惯了,一点委屈也受不了,一点城府也无,安阳又被勒令半年不许回娘家,她也不是什么聪明懂事的人,不添乱就好,还能帮上什么忙?再等下去,安怀越发没有希望了。
  可是她刚刚坚称两年内绝不再回王府后院,要在这里安心赎罪,托纪王妃悉心教养安怀,还为了消息负面影响,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搏取大家的同情,这会怎么好反口再回去?
  一时气愤无比,好在再有一个多月就是她的生日了,淮王安肯定要来看她,肯定要求她回府,这些年他根本就离不了自己,府里又再没称心的人,纪氏已经老了,吕氏常年苦着脸一付怨妇相,他根本不喜,能忍这么一个月恐怕已是极限了。
  到时她正好借坡下驴,就不装什么强了,反正又不是她自己要回府,女人总不好违背丈夫的命令。等她回了王府内院重新掌事,有的是一百个办法对付纪氏,安怀的世子之位他要定了。
  纪王妃真正的负起了教养庶子女的责任,不但衣食住行关怀备至,也很用心很严格地教养他们,还派人盯着几个庶子在宗学的一言一行,若有不规立即指出,还给安玉请了教养嬷嬷学习宫规礼仪,真正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儿女。
  不但淮安王看在眼里越发感激,就连包娘子也很不解,她是担心王妃的身子受不了。
  纪王妃对她说:“以前我不肯管,一是王爷在家事实在太糊涂了,金氏太狡诈了,我越管越不堪,还气得身体不好。二是我又没有儿女和亲人,这府里是好是坏,将来又如何,王爷都不担心,你操的那门子心?再加上身体也确实不好,就随他而去。
  可现在不同了,现在有了长生,她虽然嫁了出去,可总是淮安王府的嫡长女,以后无论他们四个谁犯了错或者过得不好,或者淮安王府有什么麻烦,都要牵连到长生,她不管是不孝不悌,管了就是招惹不完的麻烦。
  所以我从现在开始就要给她清除后患,也不说王府做为她的助力,最起码不能拖累她,我只有把他们四个全部教导好,安排好,才能从根子上杜绝后患。
  再说了,王爷和我少年结发又同甘共苦,这些年虽然专宠金氏,却对我委实不赖,他说王府除了我再无正妃,绝不只是说说,无论是为了王爷还是为了长生,我都不能再听之任之。”

第465章 乔迁之喜

  谢家别宅在抄家时因为裴相及时买下,除了值钱东西和摆件小物品全不见了之外,笨重的大件家俱基本都在,也没有损坏什么,只需添些器物床帐就能入住,甚至酒窖里的佳酿还都在。
  明净可能实在不愿意生母再寄人篱下,雇了许多人清扫整理添置东西,很快就收拾停当了,并特意把父亲手书的“谢府”门匾挂了上去,又采买了几个家奴先用着。
  没几天太姨娘就搬了进去,她总算又回到了丈夫的宅子,还住在了以前和丈夫儿子一起住过的别院,只是身份问题还没解决。
  蒋怡文担心新买的奴才用着不趁手,很体恤地把一直服侍太姨娘的丫头小厮厨娘们全送给了明净,倒也解了燃眉之急。
  而他家长辈得知他和德孝公主的丈夫交好,还在危难时帮过他们,就知道他将来前途必不会错,就对他渐渐厚待看重。
  明净也求过淮安王,说自己已有驸马都尉的闲职,谢家如今太惹眼,他不宜再领职务招人眼红,还是等长生生产之后,他好好陪陪妻儿,过上一年半载再说前途之事,请岳父关照一下挚友蒋怡文的前程,他一直想带着妻儿外放为官。
  淮安王说不过小事一桩,他给吏部打个招呼,有合适的职位就第一个考虑到他,保证找个好地方让他满意,明净十分高兴,对这个便宜岳父也多了几分真心的敬意。
  而徐老伯夫妇担心他俩离开老宅后,儿子回来找不到,坚决不肯搬走,明净说雇个人守在那里,一有消息就来谢府报告,他们还是不肯走。
  明净无奈,就派人每月送去钱米吃食,还在周围街坊邻居里雇了一个四十左右家贫却本份能干的婆子,每日过去照顾他们老俩口。
  派去寻找他们儿子的人也打听到了一些消息,想是不久就能找到,等找到以后再向老俩口报喜吧,免得他们空欢喜一场。
  在淮王安的努力下,如意公主府也很快就修缮好了,改成了德孝公主府,长生不想再住在淮安王府,就挑了个吉日和明净正式搬了进去。
  以后再不用过寄人篱下的日子,她想让谁住公主府,就让谁住,她喜欢谁就请谁做客,再也不用看人眉高眼低了。就是以后她的嫡婆母谢老夫人要来,也是依傍她生活,只有她看自己的脸色而已。
  只是位于武功郡的郡伯府,虽然皇上已经开恩发还,明净却还顾不上修整,只是托郡守派人先看护着,等他闲下来再收拾。
  搬进公主府后,纪王妃想着女儿并未举行什么册封礼,大部分宗亲和权贵还不认识德孝公主和驸马,就说服长生在公主府举办一次认亲并乔迁宴,算是把这个女儿正式介绍到权贵圈子。
  她给京中全部皇室宗亲和三品以上权贵都发了请贴,收到贴的没有一家落下都来了,没收到贴的,凡是沾亲带故的,或者能找个由头的,都找机会前来贺喜,真正的宾客盈门。
  裴家老小全部上门来了,长生相信他们是真心来贺喜的。幸好纪王妃做这种事驾轻就熟,一切准备的十分完美,没有出一点纰漏。
  就连长孙皇后也准备了厚礼,带着千金公主和姝儿,还有杜家四小姐前来贺喜,宴会办的十分喜庆热闹,她也正式和京中的宗亲权贵见了面。
  长生落落大方,优雅从容又谦和周全,除了少数妒忌拈酸的外,赢得了大多数闺秀贵妇的认可,从此正式加入了京中的贵妇圈,以后往来应酬是少不了的,当然,其中很多是看在淮安王府的权势和皇后对她十分喜爱的面上。
  纪王妃担心女儿累着,也知道她并不喜这种应酬和客套,认亲宴后借口胎相不稳拒绝了大部分应酬和上门探视,只有宗亲中的大事才带她参加。
  决定举办乔迁宴之后,明净记挂着生母重回谢家恢复妾室身份还得谢老夫人点头,不想和她把关系搞的太僵,觉得这刚好是一个机会,她是长生正经的嫡婆婆,明清是他的嫡兄,不请他们难免受人诟病,他不愿长生声名有污。
  就和长生商量过后,派人庄子上送了信,并带去丰厚的礼物,说了长生得封公主,即将搬到公主府之事,请谢老夫人带着全家人前来参加乔迁宴。
  他猜谢老夫人这么刚强好面子的人,从贵妇沦落成了庄子上的村妪,还要靠着两个庶子过活,亲生的儿子又不生争气,她肯定不愿意现身在贵妇和故交云集的乔迁宴上受人嘲讽,所以她肯定不愿意来。
  她甚至巴不得京中的贵妇故交们不再提起她记起她,就让她这么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除非她的亲生儿子谢明清有了前途,她不用再依傍庶子,才肯扬眉吐气的现身人前吧。
  他去信,不过是想缓和双方关系而已,毕竟她谢家老夫人的身份在哪压着,谁也越不过她去,以后好多事都得她点头同意。
  何况就算他们都来了也没有什么关系,老夫人是个聪明人,定会约束明清夫妻俩不得生什么事,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不出他所料,谢老夫人收下他送的厚礼,却派人回信婉拒了,托辞是自己身体不适,明清的幼子又染了风寒,以后再上门道贺。
  让他和长生没想到的是,老夫人不但派人送了些庄子上的土仪作为贺礼,还把夏嫂的两个儿子满屋和满园送给长生,说是公主府刚开府,肯定缺可心的人用,旧奴用着称心。
  公主府这么大,她现在确实很缺可靠的人手用,满屋和满园姐妹俩都是可靠的人,这本礼她很喜欢,越发佩服她的审时度势。
  周王氏终是拗不过女儿留了下来,眼看着她搬进德孝公主府,帮着她摆了乔迁宴,还陪她住了三日后方才和侄女金花离京回乡,她的未婚夫施惠齐在长辈的陪同下,在京中请了媒人,带着丰厚的聘礼一起跟着去提亲。
  至此,施家才知道,原来定下的儿媳妇竟是京中前些日子到处传扬的德孝公主的表妹,虽然施惠齐并不在乎这些,但对于施家人来说,实在是意外之喜。
  他们对王金花还算称心,但就是嫌出身太差,是穷乡僻壤的村姑,不但说出去丢人,估计还没有什么嫁妆。
  却没想到她的表姐就是前些日子京中到传扬的德孝公主,其嫡亲祖母还封了六品的寿康太君,还御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