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关重要。
李牧缓缓举起马鞭。
“武安君……”司马尚蓦然一声暴喝,“不要去。”
李牧举起的马鞭骤然停止。他慢慢转头望向司马尚。司马尚目露哀求之色,在马背上躬身为礼,“武安君,请以大局为重,不要争一时意气。”
李牧苦笑,“如果大王一定要杀我,我又何必在乎什么罪名?”
说完他再度举起马鞭。
“父亲……”李行策马冲上,一把抓住了李牧的手臂,激动地叫道,“父亲,你不要去。大王就在后面,他要夺你的兵权,他要夺你的代北军。你这一去,代北军必将陷入无边劫难。你不为自己考虑,总要想想这些追随你的将士吧?”
李牧抬头看看四周一双双无畏无惧的眼睛,心里突然涌起万丈豪情,身体里的热血突然沸腾起来。为了守护自己的国,粉身碎骨又如何?

宝鼎看到对面久久没有动静,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之色。
他向东方无畏伸出手。东方无畏惊讶地看着他,不知他要干什么。宝鼎轻叱一声,猛地一把夺过了东方无畏手上的大旗。东方无畏蓦然反应过来,失声惊呼,“武烈侯,万万不可。”
宝鼎笑笑,“留在这里,我和李牧有私密要事商谈。”
“武烈侯……”东方无畏当然不会答应,刚想阻止,却见宝鼎用马鞭指着冰面问道,“你看看河面中央距离赵军战阵有多远?你距离我又有多远?你认为这种距离下,我有危险吗?”
东方无畏看了一眼河面中央和对方战阵,断然摇头,“我必须跟在你身边。”
“不行”宝鼎口气严厉,“此事关系到这一仗的胜败,关系到几十万将士的生死,所以你不能跟在我身边。”
东方无畏本想继续坚持,但看到宝鼎眼神凌厉,杀气凛冽,心里骤然发寒,不敢再反对了。
宝鼎拿着战旗,策马冲下河堤,沿着坚硬的冰面缓缓而行,然后驻马立于河面中央。

北风厉啸。白色的冰面上,秦军统率一人一骑,傲立于两军阵前。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两军将士。
秦军士气大振,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冲天而起,惊天动地。
李牧再不犹豫,一把推开李行的手,打马冲向前方。卫士扈从于后,风驰电挚一般席卷而去。快到河堤之时,李牧高高举起手中马鞭。卫士们不敢再跟,勒马停下。
李牧越过河堤,冲上了冰面。
赵军将士的欢呼声在这一刻蓦然响起,巨大的声浪撕裂了寒风,直冲云霄。

李牧驻马停下,望着眼前这位气势凌厉的封君,脑海中不禁想起当初被自己抓住的那位神秘的黑冰秘兵。这是同一个人?
“大将军别来无恙?”宝鼎策马上前,笑着问候道。
李牧仔细打量着,良久说道,“你长大了,我已经认不出来了。”
“人终究会长大,就像中土终究要统一。”宝鼎笑道,“你比我更清楚长城外的匈奴人对中土的威胁有多大。假如中土迟迟不能统一,你估计再过多少年,匈奴人的大军就要杀进中原?”
“我已经听很多人说过你的事。”李牧叹道,“中土出了你这样一位天之骄子,不知是中土之祸还是中土之福。”
“像你我这样的人,其功过得失自有后人评说。”宝鼎说道,“做为中土人,保护中土,保护中土的子民,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是我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凡阻碍者,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李牧面无表情地望着宝鼎,半晌后说道,“我是赵人,我的军队是赵国的军队。”
“你首先是中土人,你的军队是中土的军队。”宝鼎转身指向秦军战阵,“我和我的军队也是如此。你我两军厮杀,无数将士倒在血泊之中,这时候你可曾想过,未来当匈奴人铺天盖地的越过长城杀进中土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抵御?中土的军队在哪?”宝鼎的声音蓦然提高,“他们都死了,都被像你我这样的人杀死了。我们是中土的罪人,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摧毁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摧毁了生我们养我们的子民。这就是你的信念,你的目标,你为之浴血奋战的理想?”
李牧冷笑,“你正在摧毁中土,你正在屠杀中土的子民,你所谓的统一大业,不过是一次次血腥的屠杀,你所谓的理想,不过是粉饰你残忍本性的华丽借口而已。”
宝鼎脸色逐渐难看,“你希望看到我屠杀?”
“你现在还有力气屠杀?”李牧嗤之以鼻,手指秦军战阵,“你有多少精锐将士?你有多少粮草武器?你还能坚持多久?你以为你能击败我们,灭了我们的国,杀了我们的国人吗?”
“你错了。”宝鼎摇头,目露怜悯之色,“正如你所说,我的确没有力气灭你的国,杀你的国人,但正因为我停下攻击的步伐,你的国才灭得更快,你的国人才会死得更多,尤其是你,终究会死在自己大王的刀下。”
李牧心里蓦然一痛,眼里露出无尽的悲哀。
“我无意劝你投降,我也不想和你拼个两败俱伤。”宝鼎挥挥马鞭,指着赵军战阵说道,“他们都是勇士,都是戍守我中土的勇士,他们不应该死在这里,他们即使要死,也应该死在长城上,所以,我今天在这里劝告你一句,回去吧,回到代北去,那里才是你的家,你的国,你应该为之奋斗的理想所在。”
宝鼎冲着李牧拱拱手,拨马离去。
李牧望着他的背影,缓缓闭上眼睛,一脸绝望。
秦军鼓号齐鸣,战阵迅速后撤。
赵军将士吃惊地望着对岸撤退的秦军,一个个目瞪口呆。秦军撤退了,八十万秦军竟然不战而退了。



'w w w 。bxwx。net'

第310章 不打了
第310章 不打了
赵人已经绝望,他们鼓起最后的勇气,凝聚起最后的力量,打算与秦人做最后一搏,即使亡国也要让秦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他们眼里,武烈侯带着八十万秦军呼啸而至,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赵人根本没有抵御之力,呼沱水一战,不过是赵人最后的挣扎,是为了尊严而进行的最后一战。
然而,奇迹发生了。
当秦人高高举起长剑,打算做雷霆一击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武烈侯拨马而走,八十万秦军如潮水一般退却。
这一切,都是缘由公子宝鼎和李牧阵前相见,都是缘由两人在大战来临之刻的短暂交谈。没有人知道李牧对公子宝鼎说了什么,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公子宝鼎放弃了攻击,带着八十万大军在胜利唾手可得的时候突然离开了战场。
赵国因此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赵军将士终于在死神的屠刀下逃了出来,但所有人都没有因此而激动欢呼,因为赵国事实上已经败亡了,这头曾经常称霸中土的猛虎终于在对手一次次的打击下轰然倒下,本来它还有一次绝地反击的机会,还有一次拼尽全力重创对手的机会,但对手太狡猾了,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秦人举剑而立,默默地等待着这头伤痕累累的猛虎流尽鲜血,然后,轻轻一击。
赵人无助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不过,这一刻他们心里总算有了一线生存的希望,那就是李牧。不管李牧用什么办法让公子宝鼎拨马而走,让八十万秦军调头撤退,总之这个奇迹是李牧创造的,如果奇迹可以延续下去,那么李牧必定可以着他们逃脱死神的追杀。
风雪之中,赵军将士期待着奇迹的降临,而赵王迁和中枢大臣们却是心灰意冷,死亡的威胁和亡国的恐惧让他们最后的理智正在一点点丧失。
离间计?在秦人完全有能力一鼓而下灭亡赵国的情况下,秦人还有必要实施什么离间计?公子宝鼎带着八十万秦军放下屠刀的唯一理由就是李牧投降了,李牧以赵王迁和赵国宗室权贵们的性命,以赵国国祚来换取他个人的生存,他个人的荣华富贵。
赵王迁毫不犹豫,第一时间命令李牧发动反攻。
李牧拒绝了。赵军最后的勇气和力量都在那一天的“奇迹”中殆尽,赵军的士气已衰,反攻不过加速死亡,所以他建议赵王,固守中山,等待时机。
李牧的拒绝验证了赵王迁和中枢的怀疑,君臣上下在亡国的重压下终于失去了最后的理智。
赵王迁以李牧拒绝反攻为由,罢黜其大将军一职。
李牧再一次拒绝,拒绝交出兵权。

那一天的“奇迹”激化了赵国内部的矛盾,同样也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连续作战七个月之后,秦军终于拿下了邯郸,这让精疲力竭的将士们紧绷的心理突然松弛下来,士气是高涨了,但战斗的**却就此失去。尤其那些统率们,在经历了蒙骜、桓齮和蒙武的三次攻打河北的失败之后,这第四次攻击的胜负就像一块千斤巨石压在他们的心上,让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到窒息。邯郸的攻克让这块压在他们心上的巨石突然消失,将率们因此心神俱疲,恨不得立即躺下来痛痛快快地睡上一觉。
这种情况下,秦军不宜展开决战,更不宜和垂死挣扎,试图在临死前反噬对手,甚至要与对手玉石俱焚的赵军作战。
战前,武烈侯的计策赢得了南北两路大军绝大部分统率的赞同,这才有了“奇迹”的产生。八十万大军完成列阵,然后又井然有序的撤退,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全军将士们的绝对服从。
但是,仅仅过了一天,武烈侯却告诉南北两路大军的统率,他打算结束河北大战。统率们大为吃惊。
武烈侯要考虑的不仅是河北大战,更需要考虑咸阳政局。在武烈侯这等上位者的眼中,河北大战始终是围绕着咸阳政局展开,两者主次分明,河北大战始终要服从于咸阳政局的需要。
王翦、公孙豹、羌廆、杨端和、王贲等人对此非常清楚,所以当武烈侯提出结束河北大战的时候,他们迫切想知道理由是什么。
这天晚上的大帐里只有八个人。武烈侯公子宝鼎和公子扶苏,北部军统率王翦和公孙豹,北疆军统率羌廆,南部军统率杨端和和王贲,还有一个就是武烈侯的长史赵高。这八个人里有宗室,有老秦人,有楚系中坚,同属于一个利益集团。
“理由很简单。” 宝鼎指指围坐在案几四周的众人,“河北大战的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