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气。
村长有些不安,他们还没见过这样多的人,村子里最好的房子就是村长家,如今已经腾出来了,村长家的妇人更是把屋子重新打扫了。
侍卫已经给了钱财与村长,并让人准备了热水一类的东西,吃食他们是不敢让外人去准备的,不过可以买一些菜一类的东西。
不仅村长家腾出来了,周围的几户人家也都给腾出来了,这才勉强够严舒锦一行人住,这些院子被用的,也都高高兴兴去和同村关系好的挤一挤,毕竟这一行人出手大方,只是借住一晚,就给了他们不少钱财,甚至还买了几只他们这边的鸡,比市集的价钱都高。
只是这些人身上都配着刀,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倒是没多少人敢上前。
玉珠和玉润赶紧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严舒锦这才裹着披风下了马车,玉珠急匆匆请了太医过去。
赵忠一看也没心思和村长打交道了,只是让人赶紧把老母鸡收拾干净炖上,这东西最是滋补。
太医给严舒锦把了脉,又仔细检查了,说道:“公主太过劳累,最好静养两日,吃一些清淡的。”
严舒锦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太医说道:“公主今晚怕是会发热,我先去给公主抓些药,若是起了热,记得马上唤我。”
于姑姑正色道:“我记下来了。”
严舒锦已经知道赵忠在外面等着了,说道:“请赵公公进来。”
玉珠起身去请赵公公,玉润跟着太医去抓药熬药,于姑姑留在严舒锦身边。
赵忠脸上的焦急并不是假装的,如果永福公主出了什么事情,怕是他落不得好,太后和皇后有多疼这位公主,他都是看在眼里的。
严舒锦说道:“赵公公,我怕是不能跟着赶路了,只是姓魏的事情也不能拖延,你给我留几个侍卫,你明日带人先走吧。”
赵忠哪里敢让永福公主生着病赶路:“这……”
“我会写信和伯父说一声的。”严舒锦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他也不想落了病:“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 宝姐:人啊,只有爱惜自己,难不成还指望别人?
第178章 金包子的病情
还没到夜里; 严舒锦就起了热; 整个人躺在床上没有精神。
太医的药她已经用了; 又喝了碗清粥; 感觉有些力气了; 就起身让于姑姑研磨; 写了几封信; 因为有些无力,所以每封信写的都不多:“于姑姑,再把那些皮子按照我以前分的,都收拾好贴上签子; 一并让赵公公带回去。”
于姑姑说道:“是,公主我扶您躺下吧?”
严舒锦笑了下说道:“不用,我稍微动一下; 就自己去躺着了。”
于姑姑只是给严舒锦添了件外套,倒是没有再多劝。
“对了; 叮嘱赵公公对楚先生用心一些。”严舒锦说道:“如果伯父没有宣的话,就先让楚先生住到我家。”
于姑姑记了下来。
“陶氏和那些孩子; 也一并先送回我家。”严舒锦身边实在离不开人:“让母亲收拾个院子给他们住着,等我回去再说。”
于姑姑恭声应了下来,见玉珠和玉润都留在屋中,这才去办严舒锦吩咐的事情。
其实除了皮子外; 严舒锦沿途中还买了不少东西,都是送给谁的,于姑姑心中有数; 当即就去分了下,又贴好签字,这才去找了赵忠,把事情说了一遍,并把信交给了赵忠。
赵忠闻言赶紧央着于姑姑带着他去看了看那些箱子,又仔细辨认了一番,说道:“让公主放心,我绝对给办得妥妥当当的。”
这样能露面讨好的事情,赵忠肯定会用心的。
于姑姑又把楚先生和陶氏的事情说了一遍,赵忠都一口答应了下来。
赵忠说道:“我给公主留下二十个侍卫,包括侍卫队长。”
于姑姑正色道:“公主言这些都交给赵公公安排,不过太医……”
“太医自然是要给公主留下的。”赵忠一脸严肃说道:“等到了前面的镇上,我再请个医术高明的跟着就是了。”
于姑姑松了口气。
赵忠说道:“让太医选了用的着的药材,都留下来,东西都先紧着公主。”
于姑姑点了点头,也没有和赵忠客气。
赵忠也是有心的,留下的大多是王府的侍卫,和宫中的相比,这些人严舒锦也更熟悉一些。
关于严舒锦的安排,于姑姑也特意找了陶氏说了,陶氏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他们还有这么许多孩子,先去京城是最好的,当即同意了下来。
于姑姑说道:“王妃最是心善,公主还特意留了王府的侍卫跟着赵公公走,到时候他们会护送你们去王府的。”
陶氏说道:“多谢公主了。”
于姑姑其实注意到,她过来的时候,屋中这几个孩子神色有些不好,想来是发生了口角,陶氏正在这边劝说,于姑姑也没想参与,笑了下就离开了。
谁知道还没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的哭声:“我不要卖身,我不要当奴婢,都怪你,都怪你,这是拐了我……”
于姑姑脸色一变,虽然那哭喊的女孩马上被人捂住了嘴,可是于姑姑已经听了个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她记得陶氏收留的孩子中有几个女孩,哭喊的这个应该是略大的那个。
屋中陶氏脸色难看,那女孩是被另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捂住的,此事还要哭闹挣扎,陶氏却已经顾不上她,快步出门就看见门外面色阴沉的于姑姑,当即行礼道:“于姑姑,小孩子不懂事,嘴上……”
“无需和我解释。”于姑姑沉声说道:“既然这般不愿意,尽管离开就是,难不成我们还能拦着?”
其实于姑姑都觉得公主是操心钟家的事情才会太累,如今病了的。
于姑姑看着屋中那些孩子,直言道:“难不成你们觉得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王府伺候?若不是公主善心,你们连王府的大门都踏不进去。”
陶氏张了张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其实她心里也知道,就算这些孩子想卖身王府都是不可能的。
于姑姑冷哼了一声:“京中不比旁处,陶氏还是好好教教他们什么是祸从口出。”
说完于姑姑直接离开。
陶氏还想上前,却不知道能解释什么,只能叹了口气,重新回屋。
有些年纪大些,已经懂事了的人惶惶不安地问道:“陶奶奶,公主会不会惩罚我们?”
陶氏摇了摇头:“既然于姑姑留下与我们说这些话,是不准备追究的意思,只是……”
钟宇更是不安,他一手搂着妹妹一手紧紧握着弟弟:“陶奶奶,是不是我做错了?”
陶氏看向钟宇,上前轻轻搂了搂他们说道:“你没有错,和你们没有关系的。”
哭喊的女孩狠狠推开捂着自己嘴的,她是几个孩子中年级最大的,也是陶氏收养的第一个孩子,对她难免娇宠了一些:“就是他的错!要不是他,我们也不用这样离开家。”
因为女孩的话,有些孩子年纪小,还没什么辨别能力,也觉得有道理,如果不是钟宇去告状,他们也不用这样匆匆的离开了家。
钟宇的妹妹钟妞妞才两岁,此时忍不住哭了起来。
钟妞妞还不太会说话,只是一个劲的叫哥、哥的。
“陶燕儿你够了!”说话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他自小被人拐了去当偷儿,后来自己逃了,被陶氏给救了,陶氏也给他办了户籍,就一直留在陶家,他平时也帮着照顾年纪小的,而且还会编些东西去赚钱:“只要是人,都会想要给父母报仇的!”
陶氏也说道:“燕儿,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也要为旁人着想。”
“而且于姑姑说的话,是真的,就算你想要卖身进王府,王府也不会要你的。”陶氏沉声说道:“王府根本不缺人伺候,你这样的性子……”
话还没说完,陶燕儿就扑到了陶氏的怀里,哭的可怜:“我怕,我害怕……”
陶氏也觉得心软,伸手搂着陶燕儿:“你害怕,旁人就不害怕吗?你说那些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会伤了弟弟妹妹们的心?”
陶燕儿却不吭声,只是哭个不停。
其实也怪不得陶燕儿,本来在家中过的好好的,虽然家中不富裕,可是衣食不愁的,而且陶氏对他们都很好,特别是对她,她心里也知道,因为自己是陶氏第一个收留的孩子,肯定比旁人特殊,自然日子也比其他孩子过的更好一些。
可是正在睡觉,忽然被人匆匆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还没等陶燕儿反应过来,他们又坐了马车要去一个更陌生的地方,周围还有那么许多的人,而且陶燕儿发现,这里和家里不一样,家里所有人都要顺着她的,可是这里……那个被所有人护在中间的姑娘,让陶燕儿感觉人家是高高在上的云彩,自己就是地上的泥土一般。
陶燕儿一时间受不了,这才恨起了钟宇。
陶氏叹了口气说道:“秋鹏你先带着弟弟妹妹们去休息,我开导一下燕儿。”
陶秋鹏应了下来,他被拐卖的时候太早了,根本不记得自己姓什么,后来被训练成偷儿后,人家都叫他狗子,等被陶氏救了,他就跟着陶氏姓,而且陶氏给他起名秋鹏,因为他是秋天被救回来的。
钟宇眼中也含着泪,却没有哭,而是吃力的抱着妹妹,他的弟弟只能拽着他的衣服走。
陶秋鹏把屋中的人都带出去了。
走到外面,李杏儿对着钟宇说道:“不怪你,错的是害了你家的恶人,要是我有机会,我也想为爹娘报仇的。”
钟宇吸了吸鼻子,说道:“杏儿姐。”
陶秋鹏拍了拍钟宇的头:“不过你小子也是鲁莽,怎么不和我说一声,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
钟宇小声说道:“我不想连累你们的。”
李杏儿想了下小声说道:“其实有可能的话,我想卖身到王府。”
陶奶奶虽然有些钱,可是孩子多了,明显钱财上紧张了许多,不仅是卖身钱,她连月银都可以攒着,多了让人送出来,也能让弟弟妹妹们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