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吧。”
严舒锦应了下来,她又看了看躺在摇床里的孩子,她觉得她这辈子可能都不会亲近这个妹妹,却会护着她,不让她受旁人的欺负的。
等女儿离开,柳勤才缓缓叹了口气,她没想到女儿回来的会这么早,其实她不太想让女儿见这个孩子的。
严舒锦带着于姑姑回到院子里,也没有欣赏画的心情了,直接让玉润把画挂在早已收拾出来的地方。
于姑姑伺候着严舒锦换了一身衣服,问道:“公主要不要用些东西?”
严舒锦盘腿坐在床上,一脸严肃说道:“今天伯父下旨赐婚,我是不是该送些东西给韩宁安?”
于姑姑以为永福公主在思考徐氏女儿的事情,此时听到永福公主的话,竟愣了一愣。
严舒锦有些苦恼:“我没想到伯父会今天下旨,我都没有露面,韩宁安会不会觉得我不够重视他?”
于姑姑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严舒锦说道:“玉润,你让人去给韩宁安送个口信,问他明日有没有空,我想请他吃饭,对了,把那个戴着小金锁的匣子给他送去,说是我特意给他准备的礼物。”
听着永福公主的话,于姑姑也觉得自己刚才杞人忧天了,按照永福公主的性子,如何会把那样的事情记在心上。
严舒锦安排好,就去小书房开始看书了,不过这次她看的是兵书,既然让她发现了一个可能,她总归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的:“于姑姑,让蒋健帮我留意一下人牙子那里,有没有那种有一技之长的人。”
于姑姑恭声问道:“公主需要哪一类的?”
“都行,哪怕是唱歌跳舞好都可以。”严舒锦觉得不管擅长什么,总归是有用处的:“不过最好还是那种适合带到封地的。”
于姑姑犹豫了一下问道:“公主说要带去封地?”
严舒锦点了点头。
柳勤与严舒锦说这件事的时候,于姑姑并不在屋中,此时闻言倒是有些惊讶。
于姑姑解释道:“公主虽有封地,却不需过去的。”
严舒锦愣住,呆呆地看着于姑姑。
杜先生并没有告诉过严舒锦这些,而她看的书籍中更是没有涉及这方面的,柳勤在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没有和方姑姑提过,这才造成了母女两个人都误会了一件事。
于姑姑先去倒了杯水给严舒锦,这才温言道:“公主虽有封地,却没有管理封地的权力,只享受封地的税银,而公主依旧住在京中公主府。”
严舒锦面无表情,换了个姿势双手捧着杯子问道:“也就是说,那块地方名义上是我的,我却不能过去,也不能管理?”
于姑姑恭声说道:“是。”
严舒锦缓缓吐出一口气,倒是没再说什么。
于姑姑问道:“那公主,还要买那些人吗?”
“买。”严舒锦咬牙说道:“我会有办法的。”
既然是给她的封地,凭什么她自己不能管。
于姑姑也不再多言,她只是把知道的告诉永福公主却不会替她做决定的,说道:“公主所需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怕是不好寻,而且忠心与否也不确定。”
严舒锦对这些事情不如于姑姑,问道:“那姑姑说怎么办比较好?”
“不若买了那种没牵连的孩童。”于姑姑说道:“特意请了人去教,这样自幼养起来的,更忠心一些。”
只是这样的花费也更高一些。
严舒锦知道有些钱是必须花的:“行,先寻摸着,最好那种孤儿。”
于姑姑应了下来。
严舒锦感叹道:“若是早来京城一些,那时候伯父刚抄了不少官宦人家,怕是有不少官宦人家养的手艺人。”
没等于姑姑回答,严舒锦又精神了起来:“不对,先让蒋健帮我买个庄子,那种大一些的稍微偏点也可以。”
“是。”于姑姑说道:“不过公主手上的银子,怕是不够。”
严舒锦哀嚎一声趴在了床上:“姑姑看看我库房有没有能卖的,寻摸出来换钱,而且先紧着一件事做,寻庄子吧。”
而且想了想,严舒锦说道:“寻好庄子后,买年纪略微大一些,身子骨强壮的,先把女兵训练出来,手艺人不急。”
哪怕不想承认,严舒锦心中也清楚,封地的事情怕是要麻烦许多,钱不够的情况下,先紧着眼前的事情来。
于姑姑难得看到永福公主这般孩子气的模样,说道:“庄子怕是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公主不用着急。”
严舒锦趴在床上,掰着手指说道:“这样下去不行,我要赚钱,毕竟我要买庄子、要买人、还要训练人,除此之外我还要养韩宁安,韩宁安这么好看,总不能让他娶我以后过苦日子吧。”
于姑姑忍不住嘴角上扬笑了起来,其实公主这样说也不算错,于姑姑觉得驸马本就该依附着公主的,而不像前朝那样,有些公主嫁进世家后,日子反而不如宫中好过,她们以嫁给世家子弟为荣,如此一来活得越发小心翼翼,没滋没味的。
严舒锦说完自己也笑了,她倒不是觉得韩景软弱无能,应该被她养着,而是觉得既然他们两个成亲了,在没有背叛之前,就该竭尽全力对对方好:“祖母说过,如果你想要一个人对你好,那么你也应该对对方很好,人心换人心的。”
于姑姑:“太后所言极是。”
严舒锦捏着床上兔子娃娃的长耳朵:“祖母说的许多话,都很有道理的。”
不知为何,严舒锦想到了伯母,当初伯母为了伯父,是连命都愿意不要的,如今……
严舒锦觉得伯父这辈子再也遇不到第二个伯母这样,把他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的人了。
把杯中的水喝完,严舒锦问道:“姑姑,那么有没有公主能自己管封地的?”
“有。”于姑姑把空了的杯子放回桌子上:“我所知的也就那么一位。”
严舒锦问道:“可是那种开国长公主?”
于姑姑:“是。”
严舒锦眼睛眯了下,既然有人做到了,那么她也能做到的,有了封地的话很多事情就容易了,比如女子书院,她就可以办在自己封地上,给书院提供庇护,还有给女子另寻出路的事情。
封地两个字,就好像吹开了严舒锦眼前的迷雾,让她的想法更清晰了。
严舒锦伸手揉了揉脸,就是这些急不得,先把封地拿到手再说旁的,不过伯父只是提了一嘴,怎么实现比较好呢?
发了一会呆,严舒锦决定还是一步步来:“姑姑,祖母说皇庄上那些花草可以交给我贩卖,不过所得的银钱需要给宫中六成。”
于姑姑闻言问道:“公主是如何打算的?”
严舒锦转着腕上的镯子:“我准备卖给商人。”
于姑姑愣了愣。
严舒锦叹了口气,有些可惜地说道:“没办法,谁让我把世家得罪了,怕是不好打开路子,而且商人有钱,快过年了,想来他们也要开始送礼了,名贵的花草既风雅又好看,多适合。”
于姑姑皱了皱眉说道:“只是这样的话,公主不适合出面。”
严舒锦其实也知道:“主要是麻烦,要不然不会便宜了我。”
这话说的实在,于姑姑忍不住笑道:“想来公主心中是有主意了。”
严舒锦眉眼一弯,说道:“我可以再找个人来做这件事,到时候分他两成就是了。”
如此一来,只要找到合适的人选,严舒锦既不用出钱又不用出力,就拿了两成的收入。
严舒锦感叹道:“要不是我认识的人太少了,我真不想分给别人两成的。”
于姑姑问道:“那要不要打听下哪些商人合适帮公主做事?”
严舒锦想了下说道:“好。”
其实说到底,严舒锦不是办不成这件事,而是觉得花费的时间太长,还不如舍掉一些钱财来的划算。
作者有话要说: 宝姐:我的东西怎么可能让别人管!
第103章 金包子的疑惑
严舒锦直接下床; 踩着鞋哒哒地去了书房,也不用丫环自己研磨; 然后认认真真写道:“第一缺钱;第二缺人手。”
看着自己的两行字,严舒锦放下笔,说道:“这些归根结底还是缺钱啊。”
于姑姑拿了外衣来给严舒锦披上,说道:“公主,小心着凉。”
严舒锦把衣服穿上,笑道:“姑姑,其实想想也真有意思,原来我没到京城的时候; 也是觉得缺钱; 因为要给弟弟交束脩,家里也要吃穿; 还要攒一些钱,免得家里有事情拿不出来。”
其实很多人突然发达后; 会格外介意别人提起过去贫穷的日子,觉得很丢面子。
严舒锦却不会这般,在她看来; 以前的日子苦是苦了点; 却是靠着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 他们一家又不是偷蒙拐骗的,那些都是她人生的一部分:“来到京城后,不用为这些发愁了,锦衣玉食的又有最好的先生教导; 可是偏偏还是缺钱。”
“人果然是不知足的。”严舒锦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不知足才能上进:“姑姑,我想到一句话,站在不同的位置,所思考需要的东西也是不同的。”
于姑姑静静地听着。
严舒锦看着纸上自己写下的字:“饿着的人想的是如何去吃饱饭;种田的人想的是风调雨顺好丰收;做买卖的人想的是如何去赚取更多银钱;当官的人呢?”
“可能一部分想的是如何升官好发财,也有一部分是想怎么样造福百姓。”严舒锦拿着笔在钱这个字上画了个圈,她觉得伯父想的是如何让这个国家更好,如何能国泰民安,而且伯父也在朝着这个方向来努力,可能会走错,也可能会失败,可是目标是不变得:“那么我呢?”
严舒锦看着腕上的金镯子,这样的金饰,以前的她连见都没见过:“连我都在为了钱财发愁。”就连她母亲如今是宣王妃,也同样在想办法赚钱。
“把披风给我。”严舒锦把笔放好,往屋中走去:“我去见杜先生。”
于姑姑恭声应下,伺候着严舒锦换了衣服,又拿了披风给她穿好。
严舒锦抱着暖手炉,出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