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9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整个俄国土地和自由社都是持这种观点的,他们和沙皇的分歧仅仅在于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完全“解决”土地问题——就是没有把俄国地主的土地分给俄国农民,不,应该是农村公社。

    事实上。就亚历山大二世个人的想法,也是希望把俄国的土地分给农村公社的,但是他的统治基础是贵族地主。因而不可能用剥夺贵族的方式完成改革。

    “或许我们可以模仿波兰建立一个农业合作总社。”亚历山大二世是没有胆量触及贵族土地问题的,只能尝试一些其它帮助农民的办法。“我知道那位恩格斯是非常杰出的管理者,中国的工业化可以如此成功和他制定的计划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不仅是农村改革还应该在工业和铁路建设上学习他的办法。”

    沙皇不想说向中国学习,因为那样太没有面子了。至于学习恩格斯……那是没有问题的,恩格斯是一个德意志人,和亚历山大二世算是同乡。都是自己人嘛。

    亚历山大二世思索着又道“我想,我们应该成立一个工业化事务总委员会。专门研究制定促进俄国工业发展的政策。同时,还可以用俄罗斯皇室的财产成立一个俄罗斯皇家财团,用于直接投资工业和铁路。”他看了一眼病怏怏的皇太子,“尼古拉。你立即返回彼得堡,去和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还有太上皇陛下讨论成立皇家财团的可能性。”

    ……

    东罗马——俄罗斯帝国要成立皇家财团的消息倒是传得飞快。亚历山大二世还没有最后敲定,就已经弄得满城风雨,连远在应天府温泉宫的朱大皇帝都知道了。

    “且不论俄罗斯皇室做生意的本事如何,他们现在成立皇家财团,成立工业化事务总委员会,成立农业合作总社这几个举措。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未来的10到20年间,东罗马——俄罗斯帝国的发展重心已经从军事转向了内政。按照咱们的说法。亚历山大二世是要内修德政了。至于这个德政修得怎么样,朕觉得将直接决定未来战争的胜负,国家的存亡……郑王。左相,罗相,刘鹏,你们怎么看?咱们是不是也应该多修一下德政?”

    朱皇帝正慢悠悠的对郑洪、左宗棠、罗泽南、刘鹏等四人说着他的看法,表情倒没有什么异样的,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这段时间。他也将主要精力从军事和大国对抗转移到内政以及经济建设上了。历史上的一战是怎么分出胜负的他再清楚不过了,不是谁在军事上用兵如神。而是谁的工业更强大,经济基础更扎实,当然……还有谁的人口更多!大明在最后一项上似乎是有绝对优势,但是人口众多的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更加关注内部问题,包括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而在过去的近20年里,朱皇帝倒是非常注重经济发展,可以说到了不择手段促进经济的地步。但是对于人民生活,可以说是相当忽视的!虽然在他的统治下,大明人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加。

    哪怕是在人均收入仍然较低的汉地诸省,普通机器工业工人的年平均工资也已经超过了36块银元,而农业工人的年平均工资也有12块银元。至于最富裕的兰芳诸省,每年能赚到100银元的工作是非常好找的。而在东北、西华和东西伯利亚,每年赚上50到60银元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至于目前不在大明帝国版图之内的加利福尼亚王国,年收入超过200银元的工作也遍地都是。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大明汉地只是人均收入较低,但是获取真正的高收入的机会却比边疆地区要多。技术工人的平均年工资都有两三百,而工程师的起始年薪都在一千二百银元以上。

    可以说,被朱济世折腾了快20年的中国老百姓居然过上了他们祖祖辈辈都没有想到的“富裕”生活,而且越是有闯劲儿的老百姓过的就越富裕。这大概就是朱皇帝这样折腾,居然没有什么人揭竿而起造反的原因吧——有造反的胆子早去南洋、东北或北美洲闯荡了。

    所以说,听到朱皇帝说要修德政,在坐的四位重臣,都已经知道他们的皇帝老子又要折腾老百姓了。

    延平王郑洪接过话题道,笑呵呵道“皇上,您心里一定还想着汉地的农人吧?实际上他们现在的日子比之伪清那会儿实在好太多了,全都对皇上您感恩戴德呢。”

    朱济世一笑“老郑,你就知道跟朕面前说好话。可是朕不记得有什么地方失惠于农人,这大明的农人如果日子还过得去也不是朕的恩惠,是他们自己干出来的。”他的语气已经放沉,“不过朕的确想在农民身上做些文章,不仅仅是汉地农人,整个大明的农民都要给朕动起来!”

    果然是要折腾了!左宗棠和罗泽南交换了一下眼神,罗右相道“皇上,您是想学俄国还是波兰?”

    朱济世摆了摆手“我大明自有国情如此,岂能盲目照搬波兰和俄国的东西?恩格斯在波兰搞的那一套,源自咱们大明,却又不同于咱们大明。波兰的平分土地在我大明是不可能实行的。而且也没有什么意义,波兰以500万人拥1亿亩农田,而我大明有近5亿农人,耕地不到25亿亩。两者相差四倍有余,如何效仿之?”

    的确如此,大明和波兰的农业状况相差太多。一个是人少地多,而且土地肥沃。平分土地加上农业合作化就可以使农民富裕。而大明的情况相反,人多地少,平均分配的结果只能是普遍贫穷而不是均富。

    “那皇上的意思是要效仿波兰成立农业合作总社?”刘鹏捋着颌下的三绺长髯,思索着道,“现在工商促进会下面就有几个农产品商会,不如就将它们合并改制成一个农业合作总社吧?”

    朱济世点点头,淡淡地道“农业合作总社是要搞的,不过光是一个农业合作化还不行。朕还想成立一个大明农业银行,用于帮助家境殷实善于经营之富农进一步扩大其自营农场之规模。”(未完待续)

 第1245章 人口啊,人口

    一直以来,朱济世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观念——种地应该是一门专业,一门很有“钱途”的专业,需要一个有活力的农民群体全身心地投入,而不是农民工的副业或者是农村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这其实和他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见闻有关,他虽然是广东北部山区的城市居民,但是居住的地方离乡村并不遥远,亲族当中也有许多农人。当然知道粤北山区的土地抛荒,农村青壮年大量离开的情况。而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又见识到了欧洲农村的富庶,农业一片繁荣的场面。再加上身为海归派的朱皇帝总有那么一丁点崇洋媚外,所以就错误的将欧洲的家庭农场加农业合作化当成了最理想的农业制度。

    不过朱济世也知道,要实现这种理想的农业制度,必须要有足够多的耕地,同时城市吸收农村富余人口的能力也要足够的强。否则大量离开土地的农人涌入城市,衣食无靠,可就是最佳的造反派了!

    而且,家庭农场其实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农业生产方式——只存在雇佣劳动,不存在封建人身依附。在19世纪中叶的中国,大量存在于农村的富农和中小地主其实就是类似的存在。而统治乡村的士绅地主则是家庭农场大发展的障碍,士绅作为乡村的实际统治者,压迫的不仅是贫下中农,也包括比较富裕但是在政治上没有地位的殷实之家。

    另外,家庭农场仅仅是一个生产组织而非战斗集体。将没有多少野性的汉地农人以家庭为单位迁移去东北、西伯利亚、西华这样的华夷斗争极为激烈的地区可就太过危险了。

    因而执政近20年的朱济世,从来都没有大张旗鼓推行过家庭农场。不过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随着大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殖民地和新领地的大量开拓以及形势渐渐安稳,还有农村士绅统治在科举改革和政党政治的双重冲击下渐渐趋于瓦解。大明已经到了推行家庭农场加合作化这个“理想的农村体制”的时候了。

    今天,朱皇帝将左宗棠、罗泽南、郑洪和刘鹏等四人招来温泉宫,就是想和他们商量这件事情来着。

    “一国之发展进步,由如平地起高楼,而盖房建楼之关键在于基础。基础不实,纵然楼高千丈,也早晚会在瞬息之间轰然而塌。而我大明当建万世之基业,这基础需得扎实无比。我中华之基础,自古以来就是农业,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

    朱济世还在侃侃而道。说得都是正确无比的大道理,只是在左宗棠等人听来都有点儿好笑——皇上您一直都是工商为国本的,今儿怎么想起要以农为本了?不过心里面怎么想,面子上却都是一副认真聆听教诲的恭谨表情。身为大臣,还可以安居相位二十载,左宗棠还知道对什么人可以耍骡子脾气,对什么人不能耍大牌的。

    朱济世目光轻轻在几个脸面上扫过,笑眯眯地道“但我华夏千年以来,都习惯将农业之本与工商末业对立,其实大可不必。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经营工商是为利,千里做官难道不是为财吗?朕可没有听说过将士农对立的。既然士工商三民皆是逐利之人,那么农人又如何不为利所动呢?就连朕这个君王也都喜欢言利的……哦,朕是君王爱财取之有道,翁同龢,给朕记下来,这话将来要当成皇明祖训的。朕的子孙都必须牢牢记住,他们都是可以爱财的,但是要取之有道。”

    翁同龢是御书房大臣,自然像个跟屁虫一样随在朱皇帝身边,这会儿正拿着支毛笔在记录皇帝老子的“宝训”呢。听到朱济世的话,连忙就记录下“君王爱财取之有道”这几个字儿。我们的朱大皇帝向来爱财,最听不得什么“不与民争利”的屁话——他是丝毫不将皇室财团当成大中华经济圈里一个不正常的超级垄断财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