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沈昙仍旧专心致志的品着桌上的菜,还将半大条小鱼仔细挑过刺,蘸了汤汁夹到顾青竹碟中,从容道:“多吃点。”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顾青竹瞧瞧面前的鱼,肉质鲜嫩,汤汁儿裹的也恰到好处,不争气的决定先尝上两口,再说其他。
结果沈昙没给她秋后算账的机会,捏碗边放的布帕擦了擦手,忽的笑了笑道:“怕是你送错人了。”
“不不不,小的问过两遍才确认的。”门房拍着胸脯保证道:“说是主子请来的客人,如今在园子里住,姓沈,这除了您还会有谁啊!”
想当初沈昙刚搬来,园里好多丫鬟骚动过一阵,有几个为着能来客院当差,都快拧起来了,找来的小娘子又都是十来岁的娇花,即使不说姓氏,门房一听也能想得到客院这的沈公子。
沈昙微微收起笑,屈起食指扣着桌面重复道:“确实认错了,贵府主子前日才请过一位沈先生来园中小住,据说言谈举止不俗,又是扬州人士,想必是在哪儿放了异彩,引得女子慕名而来,劳烦你再去先生那边问一问。”
门房略略一想,还真有此人,二十来岁眉清目秀,许芸请来做账房的,不过据说都成过亲了,再看看沈昙满脸的胸有成竹,门房恍惚也以为自己冒失的搞错了,只得连连道歉道:“沈公子恕罪,小的,小的这就去沈先生那边。”
沈昙红口白牙一说,桌角那团红艳艳的信件丝帕就这样被抱走了去,顾青竹看的瞠目结舌,把嘴里的鱼肉嚼完咽下肚,方忍不住道:“你把他打发走,呆会儿沈先生说不知道,岂不是还得折回来一趟。”
沈昙坦然喝着她亲手熬制的猪肝粥,淡笑道:“看来我在青竹眼里实在优秀的紧,不然凭着那套说辞,怎么能肯定就是送与我的?”
当着颂平的面儿,顾青竹不好太过驳他,偷偷瞪了沈昙一眼,但用口型说了句:“油嘴滑舌。”然后接着吃起鱼来。
沈昙心情不错的又给她剥上两枚虾,修长的手指精准的去壳去尾,动作赏心悦目,小锅的猪肝粥顾青竹只用了一盅,其余让他喝了精光。
结果不知为何,那门房确实没再找过来。
凭借年轻身体底子又好,沈昙的伤养罢几天,好了近八成,许郎中为他拆完线,又耳提面命着不能碰水,这才放心提着药箱去王大人那边请脉去了。
也多亏负伤这几日,沈昙腾出空闲将课业又温习了遍,诗赋经义乃功底之科,策和论便需要多问多看,研究些当朝时论了,顾同山教导弟子向来主张自学,但像沈昙如此‘放养’的还无先例,留存的文章策论,只要有可取之处就让他研习,能灵活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算得上乘,而最后结果也未让他失望,这小弟子果真是块璞玉,值得好好雕琢一番。
******
冯天富的福荣庄卷进许家小姐被掳的案子里,一时间成为泸州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有个别兜里不差银子的花重金去庄子里小住一晚,假如换换时候,冯天富还会乐呵着借东风再开个酒楼什么的大赚一笔,可现下,他却是对着桌上的运单唉声叹气。
那被扶了正的小妾姓甘,长的副娇小身材,肤色不似本地女子那么白皙,五官也不突出,硬说起来,嘴唇倒还生的有几分妖娆,笑起来有股子勾人的劲儿。
“老爷要沉得住气,城里的人谈论咱们庄子无非三分热度,过了十天半月决计再想不起来了。”甘氏见他愁苦,走上前笑着劝道:“明个儿派人把运单送去江岸口调换下,另约日子再送,若是那边周转不开,手上那批柳木倒可以先走了货。”
军械在手中一日,冯天富就安不下心来,本盼着赶紧把货运走了了心结,谁成想半路惹出这档子事儿!官府的人三天两头来他这询问,福荣庄也被里里外外搜的透彻,往常用银子疏通人情的法子行不通,也不知惹了上头那尊大佛,像是怀疑他跟掳人案有牵扯一般。
苍天可见,冯天富想挣钱不假,可掳人要银子的主意,真不是他能想的来的!
“等等等,万一官府那边隔阵子来找回麻烦呢?”冯天富攥起肥厚的拳头,狠狠锤着桌子,茶盏都被震的咣咣作响:“这么多眼睛瞅着老子,别说走货,我自己出府转上一圈,身后头就跟着群/交头接耳的,许家案子不完,我这脖子上就一直悬着把刀!”
甘氏又不是通天的佛祖,想的再周全也料不到许家这茬事,嘴上哄着,手上还帮着他捏肩:“您消消气,稍安勿躁啊。”
一番哄劝不顶用,冯天富被那几船货物闹的夜不能寐,思量了会儿,一把抓过茶盏把里头的茶倒入口中,连同茶叶嚼了进肚子,破釜沉舟的道:“妈的,我就不信这个邪,明儿白天就装货运走,光天化日,官府的人还真能是狗鼻子?”
官府中人是没有狗鼻子,可沈昙却像掐指会算似的,在听过沈靖对冯府动向的呈报后,捧起自个儿刚写出的文章,对着上头轻轻吹了口气,墨迹慢慢干透才懒懒开了嗓子:“明个儿全日值守江岸货口,鱼儿要上钩了。”
商陆这回却学聪明,不做那出头椽子,每次都被自家主子嗤笑,好似他天生脑子欠灵光,转过脸挤眉弄眼的和沈靖递眼色,可那位更绝情,看不都看他,颔首对沈昙回了个‘好’字,这场没头没尾的商议戛然而止。
次日撞上阴雨天儿,雨势不大,延绵起伏的群山笼着层雨雾,江岸边除了日常货运的船只,客船减少了一半,零零散散的有人从船上下来,奔跑着到岸不远处的茶棚子里头。
这茶棚是附近的独一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单卖茶水,简单的面食饼子都有,沈昙如上次一样,头顶压着个斗笠,坐着观望外头的情况,还不忘向小二要了两碗面。
当面端上桌时,商陆抹着脸上的雨水也坐到桌边,咂嘴对沈昙道:“公子你真。。。料事如神,沈靖正清点着货物呢,那冯天富居然还亲自过来看,被查到,便吓得坐在地上站都站不起来。”
沈昙点点头,不甚在意的挑了根儿面送到嘴里,凉凉道:“无端浪费月余,他再不从龟壳子里钻出来,我可没这么好的心情陪他玩了。”
日子过得飞快。
山崩之事有了些眉目,圣人瞧着案上的折子,一口气派了五位官员下宜宾,誓要将坏掉的根儿连土都给挖出来,新派的官员接手顾、王两位大人的差事,顾同山接到的急信上说,队伍不日抵达泸州。
断断续续下了阵子雨,天儿愈发炎热起来,泸州附近的荔枝林熟了果子,个个红的娇艳欲滴,压的枝头低垂,有人道当年杨贵妃爱吃的荔枝便是由泸州加急进贡到长安的,如今还有人专程为这儿的荔枝起了名字,叫妃子笑。
荔枝在开封府也有得卖,便是宫里品相好的,也比不上立在枝下,随手摘来的新鲜香甜。
顾青竹每日吃上几颗,尤嫌不过瘾,有次在半山散步,站在山头眺望城边那抹青绿色的山林轻叹了口气,心内想着,若能身临其境,抬眼就瞧见一树红果,体会那手可摘星辰的妙处多好。
此想法在脑中盘亘没多久,沈昙便提出带着顾四爷和顾青竹他们,去南山荔枝林游玩半日,顺便采上些荔枝买回来,也算不辜负来了趟泸州,回去路上好打打牙祭。
此行游的怡悦,顾青竹自个儿摘得半筐,沈昙却仗着臂膀伤势未痊愈,只捏她筐里的,一路跟着捡漏似的尝着果子,顾青竹自不与他一般见识,回去让颂安洗洗,端去给未能去的父亲和张姨娘。
既然回程的日子差不多定好,张罗行李又成了件头疼事儿,来时简单几个箱笼包袱,眼下可翻了翻儿,收拾起来费事不少。
顾青竹倒也不急,汴梁来的大人和父亲交接还需时间,左右赶在前头一点点弄完便可,所以这日用罢晚膳,着手翻箱收拾东西,先打开的是装贵重物品的匣子,盘点完后不经意一眼,发现盒底有叠书信,待打开来,方才想起临走时,赵怀信追到城外送给她的。
十多封信分毫未动,顾青竹拿着想了想,复又准备塞进匣子,手还没动,耳边却传来了沈昙的声音:“怎么放了那么多信函?”
作者有话要说: 赵三表示,他再不露露脸儿,估计就没人记得了(笑哭)。
第73章 第七十三回
纵使许园挨着半山而建; 夏日的热气依旧聚集不散,平日里穿件单衣已热的发汗,唯夜里还凉爽点儿。
小院没有旁人; 丫鬟仆妇也恪守规矩,没有传唤是不会往门边儿凑的,为着能凉快些; 顾青竹屋子的门窗基本敞开着; 她闻声便把沈昙请进屋,那叠子信还未来得及放好,就那么摊在一旁的小几上。
赵怀信用的信皮儿与普通的没甚不同; 只在右下角印着个红色带圈的‘赵’字; 顾青竹没刻意挡着; 是以当沈昙走的近些; 随意扫了眼便记在了心里。
顾青竹犹疑了下,借着沏茶的时候思考是否应当和沈昙坦言相告; 其实若非收拾东西看到这些信; 她都把这事儿忘了个精光,一来不去宜宾; 呆在泸州有二伯前后打点; 需要她操心的只有父亲的身体;二来程家百日宴上,赵怀信说的那番话,她却没当得真。
“出城那日赵公子给我的,说是里头有不少宜宾当地乡绅官员的介涵,若有需要; 可以请他们帮助。”她坦诚将信函用途交代了,轻微咬了咬唇,又解释说:“我爹遇山崩的事情,圣人虽未公开,但朝中知道消息的大人还是有的,赵大人府上恐怕也从他处偶听到了。”
言外之意,赵怀信雪中送炭的举动,未尝不可能是经赵大人授意。
沈昙伸出两指夹起最上头那封信,复又看了一遍,扬唇笑着道:“怀信兄听见你这么把功劳推给他爹,怕是要伤心落泪了。”
信封面儿的‘赵’字,别人不知,沈昙却是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