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谁来代理或继任总理一职呢?引得众人议论纷纷。从目前内阁组成来看,有四个人最有可能:代表超然内阁的外交总长陆徵祥,代表铁杆袁系的内务总长赵秉钧,代表新中国党的教育总长孙元起,以及代表同盟会的农林总长宋教仁。——事实上,除了凭空出现的孙元起外,在真实历史中陆徵祥和赵秉钧都曾出任过国务总理,即便是英年早逝的宋教仁,在遇害前距离国务总理也只有一步之遥。
袁世凯自然希望自己的亲信赵秉钧出任内阁总理,那样才能真正达到“府院一体”,却又怕在参议院通不过,毕竟在此之前刚刚摆了参议院一道。所以只好一面做出物色人选、改组内阁的姿态,一面声称内阁总理等孙中山、黎元洪、黄克强等到京后协商解决。
其次,命令下达不久,段祺瑞就在河南、湖北交界的信阳宣布接受大总统府任免,随即乘火车南下武昌,而原先驻扎在河南的北洋军各部重心也随之南移,对湖北呈半包围之势,并秣马厉兵,随时准备入鄂作战。豫鄂之间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大战好像一触即发。
由于襄阳、郧阳都与河南接壤,方维、蒋作宾等人不敢掉以轻心,连忙将攻略荆州府的湖北第一混成旅抽调至枣阳、光化一带,监视防御当面河南省的北洋军。原先对垒的鄂军不仅没有乘此良机大举反攻,反而也渐次撤回原先的驻防地,提高警惕,密切注视段祺瑞南下后的政局变化。
作为事件核心人物的黎元洪,闻听消息后思来想去,自忖南归之路已被阻断,返回湖北希望渺茫,但又不愿前往北京主动跳入樊笼,被袁世凯玩弄于股掌之间,便在正定府停车驻足,然后通电全国,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大总统府的惩罚,辞去湖北都督一职;但自身罪愆过重,非辞职所能消解,愿借副总统之名出洋周游列国,劝说各国承认成立未久的中华民国,以此将功赎过。
袁世凯生怕他到海外之后与孙中山、黄克强等勾结在一块儿,或者在列强元首面前大放厥词诋毁自己,哪肯同意他出国?当下频频发电称赞他首义功勋,劝他尽快北上共商国是;与此同时,又命直隶驻军在正定周边严防死守,绝不能让黎元洪金蝉脱壳,在恰当时候甚至可以把黎元洪强拥上火车,直接送到北京。
至于黄兴,本来是不打算来北京凑热闹的,奈何孙中山被袁世凯迷惑得神魂颠倒,一天一个电报催他北上。黄兴拗不过孙中山的盛情,只好带着李书城、张孝准等亲信离沪北上。他还在途中,就接到了袁世凯任命他暂领参谋总长的命令。
在委任书中,袁世凯极尽阿谀之能事,称赞黄兴“奔走国是二十年,提倡共和,改革政体,热心毅力百折不回,出生入死艰苦卓绝,凡所经历中外公知,名冠军界众论翕然”,几乎把黄兴捧到了天上。然而黄兴早就看穿了袁世凯的心肝脾肺肾,对于暂领参谋总长之事敬谢不敏。
或许这也是袁世凯想要的结果吧?

第三七三章高车大马满长安(四)

不管黎元洪有多不乐意,也不管黄兴对北上有多抗拒,最终他们还是在八月底、九月初先后来到北京,参加袁世凯、孙中山召集的“五巨头会议”。
在五巨头在北京聚齐的第二天晚上,袁世凯在大总统府举行盛大宴会欢迎孙中山、黎元洪等一行,并邀请国务院各部部长、在京高级将领、参议院主要成员、各党派主要领导以及满蒙王公作陪。宴席之上,宾主双方觥筹交错言笑晏然,浑然看不出丝毫芥蒂,但各自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那就很难揣测了。
孙元起作为与会者之一,之前曾陪同袁世凯以最高礼节迎接孙中山、黄兴、黎元洪等三人进京,如今又在首席叨陪末座,不过却懒得琢磨那几个人的心思,因为他此次与会的主要任务就是陪太子读书。
席间,袁世凯首先致欢迎辞道:“中山先生首倡革命,游历海外二十余年,于民族解放、民主共和、民生发展都具有精深独到的见解;克强先生努力践行,积极领导起义,出生入死,百折不回,是开创民国的功臣元勋;宋卿副总统素得人望,在湖北士绅军伍之间有口皆碑,武昌首义居功厥伟。这三位皆是袁某渴慕已久而难得一见的大英雄、大豪杰,此次能够在京城把酒言欢,袁某幸何如之!
“在此之前,社会上谣传南北之间有种种意见,袁某与中山先生、克强先生、宋卿副总统、百熙总长之间有种种矛盾。今天我等在此欢聚一堂,把臂快谈共商国是。并无半点隔阂,则以往种种谣言不攻自破。曾文正公在家书中说道:‘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由家而国,如今我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何愁国家不兴?
“此次邀请中山先生、克强先生、宋卿副总统以及在京的百熙总长举行会谈,除了袁某想一睹诸位尊颜之外,还因为眼下国内外形势纷纭复杂。内则战乱不息,藏蒙独立,政令不一,财政匮乏;外则赔款不断,债台高筑,外交孤立,国防薄弱。民国如此民不聊生、国势危急。袁某忝为临时大总统,每日里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所以想向四位领袖以及在座各位贤达请教,能够解救国家和人民于水火。
“袁某现在谨以薄酒,对中山先生、克强先生、宋卿副总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祝在座各位如松柏之茂,如南山之寿。如东海之福!也请诸位能以国事为重,捐弃猜嫌,不吝赐教,补益国政,造福民生!袁某见识浅薄。深望诸位有以教我。袁某无以为谢,唯有先干为敬!”说罢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黄兴、黎元洪、孙元起等都公推孙中山作为代表致答谢词。坐在首席的孙中山也不多推让,随即起身说道:“今日承蒙大总统特设盛宴加以款待,言辞之间备极嘉许,文等在汗颜无地之余深表感谢!我等或久居海外,对于国内情况了解不大详尽;或专注一隅,对于军政大事知之甚少,但只要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定当有所贡献,期于国事有所小补。大总统戎马倥偬数十年,善于练兵,尤其富于政治经验,担任国事乃是众望所归。相信中华民国在袁大总统领导下,一定可以实现伟大复兴!袁大总统万岁!中华民国万岁!五大民族万岁!”
由此可见,这次会谈的内容非常广泛,举凡国际的政治形势、军事动态、外交策略,到国内的军队整编、经济发展、党争消除、民生促进、内阁组成、国会选举等都在讨论之列。但眼下的当务之急却是协调各党派意见,先选出一个内阁总理,毕竟总理职位已经空缺了十多天。这段时间部长们只好天天堵在大总统府门口请示,闹得袁世凯也是不胜其烦。
究竟谁来担任内阁总理呢?
宴席结束后,五人借着茶歇的间隙进行了短暂的磋商。袁世凯率先说道:“逸仙、克强、宋卿、百熙,唐少川前数日因病辞去内阁总理职务,到上海调养之事,想来都已获知了吧?”
孙中山等人都放下茶盏,点了点头,静候袁世凯的后话。
袁世凯接着说道:“该总理自民国成立之初便南北奔走,为国为民效劳备至;后就任总理,更是积极着手经营擘画,困苦艰难难以言喻。不幸积劳成疾,不得不辞职到沪上静卧养疴。民国成立未久便失此臂助,端是可惜!然而该总理确实病体沉重,国家为惜才爱才计,不得不允其所请,免去内阁总理之职,以便其安心调护身体。
“然民国自北迁之后便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大小事务端赖内阁总理处置,内阁总理之任不可一日或缺。唐少川辞去内阁总理职务已有十多日,现在国务院基本陷于停滞状态,各种事务堆积如山,迫切需要选出一位总理来。不知各位有何适宜人选?”
尽管袁世凯心里希望赵秉钧能勇挑重任,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先征询孙中山、黄兴等人的意见。孙中山有点摸不准袁世凯是什么意思,思忖片刻只好反问道:“不知大总统有何适宜人选?”
袁世凯微微一笑:“何必旁搜远绍?所谓‘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袁某觉得克强、百熙两人都是内阁总理的适宜人选!”
黄兴连忙摆手拒绝道:“黄某之前担任南京留守之职,便已经焦头烂额应接不暇,何况是日理万机的内阁总理?黄某自忖才疏学浅,难以肩荷重任,余生只愿响应中山先生施行民生主义的号召,专心致力于发展实业,大总统的美意只有璧还。”
孙元起也道:“孙某平生只懂得编书、教书,对于军政大事一窍不通。内阁总理之任,还是烦请大总统另选高明吧!”
袁世凯也不勉强,转过头又问黎元洪道:“宋卿,你有什么合适人选推荐么?”
黎元洪憨憨地说道:“黎某并无其他意见,一切听从大总统的安排。”
袁世凯凝思片刻说道:“诸位,你们觉得由宋遁初出任内阁总理如何?”
这一招名叫“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与黎元洪的“以退为进”之计可谓异曲同工,然而袁世凯的政治手腕远非黎元洪所能媲及,绝不会弄巧成拙。事实也将证明这一点。
出任责任内阁的内阁总理,既是宋教仁的毕生追求,也是同盟会的奋斗目标。听闻袁世凯的建议,孙中山顿时一喜:“若没有其他合适人选,由遁初出任内阁总理也是极好的。遁初学问精粹,豪气冲天,勇于任事,也算是内阁总理的上上之选。只是他刚过而立之年,资历尚浅,骤然出任内阁总理要职,恐怕会召来某些老旧迂腐之辈的诟病。”
袁世凯皱眉道:“哪来那么多的成规陋习?民国初立万象更新,就应该有一番开国气象,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若是按资排辈,那袁某岂不是在二十六岁那年做不了‘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我记得百熙在泰西科学界声名大噪的时候,也才二十多岁吧?
“所谓年龄、资历,只能用来约束那些凡夫俗子,却不能用来规范英雄豪杰。像始皇帝嬴政二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执掌国政,横扫六国;诸葛孔明辅助汉昭烈帝的时候也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