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元洪微微点头:“虽说现在通电是亡羊补牢,但为时未晚。只是如今谣言讻讻,两封通电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就很难说清了。”
黎元洪的些许赞许,似乎让饶汉祥找回一点自信,赶紧又说道:“还有,大人不是掌控国内外数十家报纸么?马上让他们在头版头条刊登消息予以辟谣。并转载湖北全体士民和鄂省军界的通电,对大人进行殷切挽留。明天一大早就四处散发报纸,引导社会舆论,确保不影响明天参议院的表决。”
黎元洪也道:“对、对,这大半夜的,来来回回发那么多电报,谁会有心思熬夜起床看它?只要我们抓紧时间印制报纸。明天一大清早就散发到每家每户,大家起床之后,听完广播就会看报纸,然后就会明白事情的真相——”
“广播!”饶汉祥不禁尖叫出声。
自从无线电广播登陆中国以来,马上就以形势灵活、内容丰富、报道及时等突出优点,迅速成为社会中上层人士的新宠。
中华广播公司也凭借独家经营的优势,很快成为媒体界的一匹黑马。其中,孙元起利用后世的经验无意中加以点拨也起到很大作用,比如设置针对不同人群的新闻频道和娱乐频道,每天早上七点、中午十二点、晚上七点在中国人一日三餐前后播报半小时国内外重大新闻集萃。其馀整点时间播报五分钟国内外要闻,遇到重大事件进行不间断直播,重大要闻循环滚动播出等策略,就为中华广播公司赢得不少分数。
所谓“科技改变生活”,伴随着物美价廉的收音机走进千家万户。广播不仅改变了传统中上层人士获取信息的来源,甚至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每天早上起床先拧开收音机,听听几则新闻,或者欣赏一段京剧选段,在广播的陪伴下开始一天的新生活。然后在吃早饭的时候,收听一下早七点的国内外重大新闻集萃,与世界同步,接着才是走进办公室拿起报纸。
而且广播具有报纸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随时随地。像黎元洪主动请辞这类的消息,中华广播可以二十四小时循环不间断播报,反正你可以选择不听,但旋转到某一频道铺天盖地都是这条消息。而这一点报纸就比不了,你总不能无限量地印制同一份报纸,然后拼命往读者手里塞吧?再比如现在是三更半夜,你能敲开每一户读者家的大门,然后请他阅读你的报纸么?
黎元洪也明白过来,快步抢到收音机旁边拧开旋钮,一阵嘈杂的电流声之后,播音员干净清脆的声音马上流淌了出来:“本台最新消息,中华民国副总统、参谋总长兼领湖北都督府都督黎元洪先生因为自身在张振武遇害一事中的过错,遭到参议院议员的提议弹劾,于今天深夜11时许通电全国,宣布辞去所有职务,并推荐原南京留守黄克强先生继任湖北都督和参谋总长职务。以下为黎副总统通电全文:……
“本台最新消息,在黎副总统宣布辞职下野之后,张伯烈、刘成禺等鄂省参议员以及湖北军、民、学、商各界分别发表通电,对黎副总统主动承认过错并引咎辞职的行为表示赞誉,同时对继任的黄克强都督表示热烈欢迎。以下是通电详细内容:……
“本台最新消息,黎副总统宣布辞职下野的消息传开以后,内阁孙、张、汤三位总长和川陕甘晋四省都督也先后发表通电,对黎副总统辞职表示遗憾,希望他在下野之后能够继续发挥‘首义元勋’、‘革命首督’的巨大影响力,为推进国家和平、民族福祉做出应用贡献。下面播报通电全文:……
“本台最新消息,在黎副总统主动引咎辞职之后,我台驻武昌记者蔡人仪、驻荆州记者吴天心、驻襄阳记者刘再复等随机采访了各地民众,闻听消息后民众表示情绪稳定,纷纷黎副总统下野对自己生活和湖北局势影响不大。以下是详细报道:……
“本台最新消息,在黎副总统宣布下野不久,正在荆门与湖北第一混成旅鏖战的鄂军第七镇统制唐牺支,宣布向襄阳军政分府投诚——”
听到此处,黎元洪再也按捺不住,一把抓过收音机狠狠掼在地上,收音机顿时摔得七零八落。黎元洪犹自觉得恨意未消,又狠狠踹上几脚,才喘息着说道:“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孙百熙搞的鬼,因为他想霸占湖北!他以为黎某真的是任人摆弄、任人宰割的泥菩萨?老夫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不是!瑟僧,你马上代我拟一封电文,发给鄂军所有标统以上将领,就说老夫即日将率八镇精兵西上与川军决一死战,好好给孙百熙一点颜色瞧瞧!”
“大人,现在第七、第八镇已经全都易帜,鄂军只剩下六个镇了。”饶汉祥小意地提醒道。
“嗯……?”黎元洪一愣,旋即怒气更甚:“只剩六个镇又怎么样?照样能把川东打得屁滚尿流!”
“可是大人,襄阳军政分府如今拥有一师又一旅的精兵,我们至少要在周边驻防两个镇兵力,才能拱卫武昌府的安全吧?对了,大人辞职的谣言一旦传出,湖北各地必然动荡不安,如果袁项城、孙百熙、黄克强等人此时乘机四处煽风点火、招降纳叛,岂不是要全省大乱?所以我们还应该留足兵力镇守全省各地吧?”饶汉祥又好心好意提醒道。
“那、那又怎样?老夫少年从军,久经战阵,哪怕只率两镇精兵,照样能纵横天下!”说着黎元洪斜觑饶汉祥一样,“瑟僧,老夫让你代拟一封电文,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沮丧军心,究竟有何用意?难道汝视我剑不利乎?”
饶汉祥自然不敢像袁绍那样犟嘴,说“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之类的狠话,当下赶紧解释道:“在下岂敢沮丧军心?只是职责所在,所以斗胆向大人陈清利害。而且眼下谣言四起,形势对大人颇为不利,必然会导致军心动摇。若是倾尽全省之兵西上,战事稍有不利,只怕后果不堪设想。依在下愚见,妄动刀兵恐非计之善者!”
黎元洪道:“那该如何?难道是要查封华熙面粉厂、华熙银行湖北支行等孙氏企业,没收孙家在汉冶萍公司的股份?虽然孙百熙的那个洋太太已经加入中国国籍,但她毕竟是美国人,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国际纠纷,只怕后果更加严重吧?”
对于洋人这条红线,黎元洪向来是敬而远之的。
饶汉祥道:“在下听说最近孙逸仙邀请大人与黄克强联袂北上,到北京与袁项城、孙百熙等就当前国家大政方针举行会晤。眼下孙逸仙已经抵达天津,不如大人亲自北上面见孙逸仙、袁项城,请他们出面主持公道?”

第三七三章高车大马满长安(一)

促成孙中山此次北上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与当前的政治局势以及孙中山对国家发展的个人认识有关。
当前的政治局势就是唐绍仪内阁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接下来该怎么办?以宋教仁为代表的同盟会狂飙突进,提出以后内阁应该为纯粹政党内阁。共和党则针锋相对,提出以后内阁必须继续采取眼下的混合政党内阁制。另一大党新中国党虽然目前意向不明,但参议院分裂已经粗见端倪。
共和党是当前参议院第一大党,同盟会则有后来居上的趋势,任何一方都有阻止议案通过的能力。如果两者在参议院内分裂对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以后无论由谁组阁,提出的内阁人员名单都无法在参议院内获得通过。而现在中国又是实行责任内阁制,一旦现在的唐绍仪内阁倒台,新内阁名单又无法通过,国家将长期陷入无政府状态。
更要命的是,同盟会很明显带有南方革命党色彩,共和党则带有华中、华北的保守党色彩。两党的政见之争,很容易就演变为南北方的地域之争、权力之争。
对于袁世凯来说,他刚刚坐上临时大总统宝座不久,国家内则财力枯竭、外有列强逼迫,形势岌岌可危,可要想有所改变,必须先统一全国;而他渐次统一各省的计划此时才刚刚起步,对全国局势掌控还很薄弱,问题绝非一时所能解决。无论出于私心还是公心,袁世凯都不希望国家现在乱起来。
袁世凯心目中理想的政治体制是美国的总统制,即不设内阁总理,各部总长直接对总统负责。可是有同盟会作梗。他的理想一时半会儿实现不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责任内阁制上动动手脚,至少不能是同盟会希望的纯粹政党内阁。他自忖说服不了油盐不进的宋教仁,只好把游说的目标定在对同盟会有巨大影响力却又没有多少节操的孙中山身上。所以他极力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而孙中山呢?他在革命成功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经济学家,觉得民族、民权两个主义因为清廷退位而得以实现,现在最要紧的问题就是实行经济革命,解决民生问题。眼下国弱民穷、外患不断,形势有如一团乱麻,任谁执政都会手足无措。如果妄图仅以政治手段加以处理。只会越弄越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这个半吊子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实业,从根本上解决国弱民穷的问题,使得民生充裕、国家富强,然后政治问题才能解决。说白了,这就是马教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扭曲表达。
可是眼下南北冲突、党争冲突。国内动荡不安,哪有适合实业发展的大环境?当他接到袁世凯邀请北上共商国是的电报时,孙中山觉得机会来了!
此外还有两个小原因,一是北京各政党已经到了分化联合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同盟会,已经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等党派谈好条件,准备举行合并仪式。改组成后世鼎鼎大名的国民党。在这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刻,作为同盟会大佬,孙中山自然不能缺席。
至于第二个原因,就是孙中山寂寞了。在所谓的“民初五巨头”中,袁世凯是临时大总统,黎元洪是副总统,孙元起是教育总长,黄兴刚刚从南京留守的职位上退下来,唯有他孙中山是孤魂野鬼,从临时大总统职位上退下来的这半年多时间里。只担任挂名领空饷的全国铁路督办,除了在南方各大城市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