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绍仪也很奇怪:这是大总统以前答应好的事儿,怎么会故意拖着不发任命书呢?
诧异之余,唐绍仪觉得自己作为当日的全权谈判代表,有权利也有义务去大总统府帮王芝祥问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而且上次签署裁军善后借款协议的时候,唐绍仪曾和袁世凯闹得很不愉快,之后一直都没有踏足大总统府,这回帮忙也可以顺便打破两人之间的坚冰。
第二天开完内阁会议之后,唐绍仪直奔大总统府。
袁世凯对于唐绍仪的来访惊喜交加,见面就说道:“少川,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我还以为因上次裁军善后借款的事情,你我生分了呢!”
唐绍仪笑道:“大帅说的是什么话?唐某自光绪十年(1884)年在朝鲜结识大帅,至今已有近三十年,诚可谓是金石之交、车笠之交,怎么会因为一件公事而生分?而且为政务辩论也是实行民主共和后的常态,如果因此而生分,那欧美各国的政治家岂不是遍地仇人?我等应该既不以公废私,也不以私废公才是!”
袁世凯也笑道:“那少川此次过来,是为公还是为私?”
唐绍仪道:“自然是公私兼顾。”
袁世凯顿时笑容一僵,举起茶碗啜了口参汤才说道:“那我们就不以私废公了,还是先说公事吧!”
唐绍仪没有推辞,直接说道:“主要是王铁珊(王芝祥)的事。昨天王铁珊找到唐某,自称直隶省议会公推他为都督,便从南京北上,呈请大总统府按照参议会决议颁发任命书。为此,他也曾拜见过大总统,却迟迟不见动静,所以拜托唐某来问问情况。”
袁世凯脸色有些难看,不过语气却更加和缓:“这件事袁某知道,但却不敢在任命书上用印,其中缘由想来少川也能体会和理解。”
“哦,大帅的意思是?”
袁世凯道:“少川,你我交往近三十年,之前你也算是北洋众人,应该知道直隶对于北洋的重要意义。如此咽喉命脉之地,岂能假手于人?王铁珊以前如何,袁某不太知道,只知道他率兵到了南京便急忙加入了同盟会,照这么说,他也算是革命党人。由他来担任直隶都督,不啻于引狼入室。将来他要是与南方革命党联合,我们北洋众人还有孑遗么?”
唐绍仪皱了皱眉,也非常诚恳地说道:“可是大帅,既然以前已经答应,现在就不能失言!这不仅是你我个人食言而肥的问题,而且关乎内阁职权和政府威信。唐某跟随大帅那么多年,大帅对唐某有知遇之恩、提携之德,不妨开几句玩笑,可是你却不能失信于直隶议会、失信于同盟会、失信于天下!”
袁世凯道:“失信于人确实是袁某之过,可那只是为形势所迫而不得不用的权宜之计,做不得真。现在时过境迁,直隶又不容他人染指,只好对王铁珊爽约了。不过大总统府不会苛待他的,除了给他安排一个不低于都督的职位外,还将有其他奖赏。少川以为如何?”
唐绍仪沉声说道:“唐某无法接受大总统的这一更改,希望大总统能够尊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要失信于直隶人民!”
袁世凯也有些薄怒:“王铁珊出任直隶都督的事是你答应的,我首先并不知道,根本算不上是袁某失信,也不是袁某不尊重《临时约法》!”
对于袁世凯的耍无赖,唐绍仪感到颇为郁闷:“既然大总统这么说,而且这也是责任内阁的职权,那唐某只好按原先商定的结果和直隶议会的决议来发布任命了,希望大总统见谅。”
袁世凯冷笑道:“按照《临时约法》,内阁议案不经过大总统府用印,发布之后能生效么?”
“你——!”唐绍仪顿时被堵得哑口无言。
“少川总理,袁某有些乏了,今天议事就到此为止吧!至于王铁珊任职一事,容后再议。”袁世凯随即下了逐客令,唐绍仪只好怏怏而退。
从表面上看,内阁和直隶议会的提案不经过大总统府用印就不能生效,拿不到有效任命书的王芝祥就不能到直隶赴任,这个事情的主动权完全操控在袁世凯手中。可袁世凯觉得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要主动出击,把王芝祥踢出直隶,把直隶都督一职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顺带给不听话的内阁一点颜色看看!
在唐绍仪拜访袁世凯的第二天,驻扎直隶的各支部队联名通电全国,公开反对王芝祥担任直隶总督,并表示必要时候将采取一切手段阻止王芝祥到任!
紧接着,直隶议会中主张王芝祥督直的代表便收到了匿名信,除了恐吓之外,随信还附上一枚子弹。其寓意不言自明。
第三五七章但愿君心似我心
对于袁世凯的步步紧逼,唐绍仪手里并没什么好牌可打,形势上显得有些被动。不过唐绍仪并不担心,因为他拥有一个效用极大的防御绝招,那就是内阁副署权。根据责任内阁制的规定,大总统府颁布的任何文件,都必须经过内阁副署,否则无效。其中便包括对大总统府对于全国官员的任命。
要使用内阁副署权,首先必须保证自己对内阁的有效控制。面对袁世凯咄咄逼人的攻势,唐绍仪再次来到后海老宅拜会孙元起。
寒暄过后,唐绍仪便问道:“百熙,你可知近日直隶驻军通电反对王铁珊督直之事?”
直隶省议会包括京师所在的顺天府,直隶首府又与京城近在肘腋,所以通电一出来就登上了京城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孙元起作为内阁要员,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事实上,经过杨度、陈训恩等人调整重组,孙元起的情报网络如今变得非常精密及时。早在王芝祥北上之前,就有相关消息送到孙元起案头,只是当时没有太在意。后来袁世凯热情款待、王芝祥求告无门、唐绍仪主动出头等情况,孙元起也了如指掌。等到事情越闹越大,直隶驻军联合通电全国,孙元起才开始对王芝祥北上前后的情报重新审视。
孙元起当下答道:“从报纸上略知一二。”
唐绍仪继续问道:“那你对此事怎么看?”
孙元起笑道:“怎么叫‘我怎么看’?这种事情,应该问你和大总统怎么看才对!”
唐绍仪又问:“那百熙是否了解王铁珊督直的来龙去脉?”
孙元起道:“也是从报纸上略知一二。”
唐绍仪顿时慷慨激昂起来:“王铁珊是革命元老、民国功臣,曾主导广西和平易帜,被士绅公推为副都督;其后见革命军处于劣势,积极北上援鄂、援宁;前不久国务院颁布裁军命令后,他又主动交出手中的第三军。正因为他功勋卓著、高风亮节,所以被直隶议会公推为该省都督。谁知直隶驻军受人蛊惑,居然违背《临时约法》,公开通电全国干预选举结果。是可忍孰不可忍!”
孙元起劝道:“少川总理无须生气。王铁珊就任直隶都督一事,终究还是你和大总统说了算,直隶驻军不过是蛙鸣蝉噪、螳臂当车,不足为惧!他们若是胆敢对抗中央政府命令,不用你出手,大总统自会料理他们,保证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唐绍仪闻言一声长叹:“百熙你何必与愚兄打马虎眼?事情真相早已昭然若揭。要是没人在背后给直隶驻军撑腰,就算借他们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通电全国反对王铁珊督直啊!”
孙元起道:“那大总统的意思是?”
唐绍仪气哼哼地答道:“大总统觉得直隶关系重大,人选一定要慎之又慎,由王铁珊来担任直隶都督,不啻于引狼入室。所以他想爽约,另外给王铁珊安排一个不低于都督的职位。”
孙元起对袁世凯的安排很是理解:直隶对于北洋系的重要程度,应该与四川对于自己的意义不相上下,甚至犹有过之,当然不放心由一个外人来接手。
不过在对袁世凯抱有理解之同情的同时,孙元起也感到一丝快意:果真是现世报,来得快!前几天你还想让陈养铦去四川当都督。想方设法给我上眼药、穿小鞋。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唐绍仪让王芝祥来直隶当都督,看看你怎么接招!
当下孙元起答道:“对于大总统的提议,少川总理以为如何?”
唐绍仪道:“唐某自然难以苟同!不能更改的理由有三个,首先王铁珊督直问题是南北和谈决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牵扯到唐某的个人颜面,也关乎内阁职权和政府威信,如果轻易加以更改。甚至会动摇南北和谈的成果,此为一不可。
“其次,王铁珊督直不仅是南北双方同意认可的,也是直隶省议会公推的结果,代表着直隶全省的民意。国务院和大总统府不能随意更改,失信于直隶人民、失信于天下,此为二不可。
“第三。若是没有直隶驻军通电全国公开反对王铁珊督直事件的发生,此事还有转圜余地。现在既然军人插手,国务院为了刹住这股不良风气,自然不能同意大总统的要求。以免开将来军人干政的先河。此为三不可。
“正因为有如上三个不可,事情关系到民国宪政法治的根本,所以我们于情于理都不能有丝毫退让。国务院必须秉公执法,宁折不屈,迫使大总统府在这一问题上作出让步,尽快任命王铁珊为直隶都督,对军人干政予以回击!”
孙元起有些忧虑:“万一大总统府不让步呢?难道府院之间就这么僵持下去?”
唐绍仪道:“现在问题很明显,不是大总统府让步,就是国务院让步。众所周知,实行责任内阁应该内阁占据主导地位,大总统府属于从属地位。而现在实际情况是,大总统府掌握全国大部分军队,并在政府中拥有很大的权力,对责任内阁制度大为不满,不时加以试探,准备逐步蚕食。
“为了维护《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制度,我们必须寸步不让,主动出击,渐次削弱大总统府的实力和话语权,树立起国务院的权威。否则一旦这次做出让步,以后就会次次让步,直至国务院沦为大总统府的傀儡!所以即便府院之间就这么僵持下去,国务院也不能做出任何退让。”
孙元起道:“诚如少川总理所言,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削弱大总统府的实力和话语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所谓‘过犹不及’,如果我们逼迫得太紧,会激起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