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妹放下绣花针就要回去,花妹安慰她道:“温叔已经请村口的刘伯看过,接上了,没事!”
刘伯是村里的大夫,会接骨,也能采采山上的草药送给大家煮汤下火,但医术并不是很精,大妹放心不下,于是同孙大爷请了半天假。
回到家,还未进门,便听见温秀才喋喋不休地念叨小妹,说她性子野、太浪费钱、脾气还这么倔之类之类,小妹偶尔还要开口跟他顶撞,呛得温秀才没完没了地骂,二妹图清静,搬到屋檐下来做刺绣。
看见大妹回来,温秀才奇怪道:“今天也放假?”
大妹说道:“爹,跟村里叔伯借辆车吧,我们把小妹送城里看看。”
温秀才皱起眉想拒绝,小妹先叫嚣了,气鼓鼓道:“不去!免得又多花你们的钱,没日没夜地说。”
“嘿!”温秀才回过头瞪她,“还长脾气了!你可不就是个花钱的吗?书书念不好,活活干不了……”
大妹拉了温秀才胳膊出门,劝道:“刘伯的手艺你又不是不知道,万一小妹以后真瘸了,该怎么办?”
“瘸就瘸了,是她的命,能怎么办!”温秀才嘟嘟囔囔地说,但仍是出门找车。
大妹进屋,见小妹把头埋进被窝里,谁都不理。二妹搁了刺绣,从外头进来,拿衣服要给她穿上,小妹扭着身子不依,二妹劝道:“爹说你几句,也是为你好,还真放在心上?”
小妹扯起枕头扔了出去,依旧抱着被子一吭不吭,三人就这么僵持着。
没一会儿,温秀才借到牛车,连带着赶牛的屠户也借到了。温秀才催小妹坐起来,见她无动无衷,生气地赶大妹回孙家绣坊,要让屠户把牛车赶回去。大妹说道:“脚长在你身上,你自己想清楚。”
小妹仍赖在床上,只是总算没有折腾,二妹扶起她,温秀才蹲下身,背着她放上牛车。二妹留下来看家,大妹和他们一起去省城,找了家比较大的医馆。
接骨大夫看了看小妹伤势,说道:“不算太严重,但是之前接的不正,要重新接。”
于是屠户压住小妹肩膀,温秀才压住她另一条腿,接骨大夫在小妹伤腿上一通揉捋,小妹发出杀猪似的惨叫。
绑上木板,便算是固定住了,伤筋动骨一百天,抓了药之后,温秀才顺道去了学馆,替小妹多请两个月的假期。
忙活完,已过正午,一行人在路边的小摊上吃了几斤饺子,便乘着牛车回去。屠户在岔路口放下大妹,他们回东塘村,大妹依旧去孙家绣坊。
才到绣坊门口,门房间就说有人找她,还好奇地打探:“谁家的公子哥啊?穿得这么华丽。”
大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隐隐约约,似乎又能猜到一些。上了二楼,没看见人,倒先听见声,郑恒优哉游哉地和众绣娘们讲《茶经》。
看见大妹从门口进来,众绣娘自动让出一条道,有几个调皮的还挤眉弄眼逗她。郑恒从她刺绣坐的凳子上站起身,笑看一圈围绕着他的绣娘,倒显得有些拘谨。绣娘们哄然大笑,纷纷散开,回到自己位置上干活。
郑恒从怀里掏出八仙过海图,抱歉道:“耽搁久了,对不住得很。”
“不妨事。”大妹说道,接过图,压在绣架上。
郑恒取出折扇,敲了下掌心,轻声问道:“温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
大妹点头,带着他下了楼梯。
出了孙家绣坊,往右走半里地,便到了一个小湖泊旁,这里早上有妇人洗衣,傍晚有老汉垂钓,中午倒是不见半个人影,湖对面芦苇如林,一些水鸭怡然地在水面游来荡去,湖畔树荫浓密,遮住了正午的烈日。
大妹看着脚下勤于搬食的蚂蚁,未说话,郑恒舔了下嘴唇,轻声道:“温姑娘,鄙人嘴拙,如有冒犯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大妹听他语气温柔,心底似有涟漪淡淡荡开,遂抬了头,问道:“不知公子想说何事。”
郑恒取出手绢,大妹微红脸,便要伸手拿回,哪知郑恒并没有松手的打算,大妹扯了一下,没扯回来,遂只好又放下了手。
郑恒低下头看着大妹,眼波流彩,似乎能渗出水来,“自从那晚与姑娘在县城一别,鄙人回去一直心神不宁,想赠明珠,又恐罗敷无意,欲要放弃,又怕终身与姑娘交一臂而失之,人说相思最苦,鄙人深切感之,望姑娘予以解救,给鄙人一句准话:襄王有心,不知神女愿否入梦?”
大妹咬了下唇,迎上他的目光,坦然道:“公子是灵芝仙葩,小女子不过路边一棵野草,云泥之别,不敢高攀。”
郑恒抖开手绢,指着帕子上的离草说道:“姑娘不是离草,姑娘是水仙,‘冰魂玉魄水精神,翠袂凌波湿楚云’,姑娘只是还未等到开花的季节,然而冬日太冷,鄙人其他皆是父母给的,唯有一颗热心唯吾所有,姑娘愿否移植进鄙人心田,从此为姑娘遮风挡雨,免受生活欺凌。”
情深款款,如醉如歌,大妹止不住泪眼婆娑,低下头饮泣。郑恒拿着手绢温柔地替她拭泪,心口满满涨涨,若是没有皮肉阻挡,立马能飞上天空翱翔。
“哭得我的心都要化了。”郑恒说道,语气里是浓得稠成浆的甜蜜。
大妹点头,泪珠儿却掉得更凶。
成亲
郑恒回到家中,与苏姑母笑说道:“母亲真是料事如神。”
苏姑母道:“她既然愿意送帕子给你,便表示属意于你。她是好姑娘,应当珍重对待。”
“我会的。”郑恒回答,庆幸道,“幸亏母亲提醒,要不然可能真的错过了。”
苏姑父嘟囔道:“不过一个乡野丫头,值得这般重视?好好的闺秀千金不要,非得去娶农家女子,岂不是自贬身价?”
苏姑母瞥了他一眼,苏姑父只好讷讷止口,出门吩咐丫头准备温水伺候苏姑母沐浴。
苏姑母叮嘱郑恒道:“不可以因人家门户低就看轻了她,温姑娘看着还好,温先生不知是怎样的人,因占着钱财的优势,我们家结上他们家,未免会令他们觉得自己高攀,因而心生怯意,若是礼节上再有疏忽,难免会让他们觉得我们瞧低了他们。因此,三书六礼不可轻视,应隆重其事。”
郑恒点头答应,表示自己记住了。
第二天,郑家约了本郡最有名的媒婆,由张婶陪着去温家提亲。当二人出现在温家门口,表明自己身份时,吓了温秀才一跳。听明白二人来意,温秀才好久才回神,忙让二妹去喊大妹回来,毕竟他做不了大妹的主。
二妹走后,温秀才又是沏茶,又是倒水,手忙脚乱,在张婶和媒婆的安抚下,总算能坐下来与她们说一会儿话。
半个时辰之后,二妹回来,却不见大妹踪影。温秀才把二妹叫到一边,听她说大妹让他做主,愣了一愣,算是想明白了:大妹早已与郑家人见过面,而他却一直被蒙在鼓里。
温秀才顿觉心里酸酸的,很不是味道。但是张婶和媒婆还坐在家中,遂叹了口气,让二妹去村口买肉,请易婶子中午过来做饭。
既然大妹已经答应下,那么一切好说。没过几天,郑家夫妻亲自和媒婆一起到温家纳彩,取了大妹的生辰八字,与郑恒的比对,过文定。
温家家贫,便是将整个屋子都卖了,也凑不齐一份体面的嫁妆,温秀才愧疚道:“是爹无能,让你受委屈了。”
“爹您多虑了,”大妹没觉得什么可以介意的,“若是他们看不起我们,便不会来结这个亲。嫁娶最重要的是人,嫁妆之事,多则多之,少则少之,心宽天自大,何必在意旁人看法。”
择了吉日,于六月初八下礼书和聘礼。郑家给的聘礼尤为丰厚,金银满匣,绸缎满箱,首饰头面多不胜举,还有三牲、海味、糖果等等,凡大妹出嫁要用的东西,都替她考虑到了。温秀才取出几匹布,一匹送易婶子,一匹送孙大娘,又给小妹和二妹各做一套衣裳,大妹让剩下三匹当嫁妆意思意思就行,其他的放在家里做衣服,但是温秀才不肯,拿布匹到城里成衣店给大妹做了八套时新款式,其他的全留作出嫁时候用。
东西虽然基本全了,但是家具、生活用具等东西还需要自己做,好在郑家给的银子充足,温秀才这也添置,那也购买,因考虑到郑家身份,所有东西都挑最好的,也不过才花去礼金的十分之一。大妹让温秀才把礼金放在家中备用,要不然等她嫁去郑家,温家就断了经济来源。温秀才嘴里应好,但是到了出嫁那天,仍是偷偷把银子放回在嫁妆里,只留下一百两作应急之用。他本就觉得亏欠大妹甚多,恨不得把自己的整付心肝都掏给大妹陪嫁走,又怎么会动用郑家的聘礼。
吉日选在九月,中秋时节,金灿灿的树叶挂在梢头,道旁也是黄澄澄一片,稻蕙压弯了禾腰,昭示着今年又是个大好丰年。郑恒骑着高头大马,领着乐队吹吹打打从郡城出发,迎娶队伍排成了长龙,浩浩荡荡进了东塘村。
众人皆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场面,不但东塘村万人空巷,便连邻村也跑过来瞧热闹。郑恒也是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围着看,有种万众举目的感觉,矜持地微笑着,昂首挺胸,气宇堂堂,威风凛凛。
花轿停在温家门口,郑恒下马叩拜老丈人,迎娶队伍在外头凉棚将就吃了些东西,媒婆进去扶新娘子出来,两人一起拜别温秀才,媒婆送新娘子进花轿,郑恒重新上马。
高头大马带着花轿消失在视线里,队伍的末尾还留在温家门口排队,温秀才不禁呜呜哭起来,易婶子扯了下他的袖子,让二妹扶他进屋。但是温秀才坚持不进去,直到迎娶队伍的尾巴也看不见了,锣鼓唢呐的声音消失得很远很远,脚后跟方才落地,泪珠子把半截袖子都打湿了。
花轿抬到郑家,正好吉时,一应皆是准备好的,新郎新娘迈进大门,立即被簇拥送到大厅拜堂,之后新娘进洞房,新郎留在外头陪客,直闹到新郎醉醺醺不省人事,好玩的公子少爷才放过他一劫。哪知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