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光微微一笑,捋了一下须子,之后才问道:“你这趟来见老夫,不知有何事?”
***************
告读者书。
书写到这里,该有个总结了。总的来说,前面都是一些铺垫的情节,到这章司马光出场之后,大时代的序幕算是真正拉开了,而更精彩的情节也将上演。也许大家都说前面内容平淡了点,书生也以为然。也许是因为书生的写作能力不足不能尽显精彩给大家。但这些铺垫,书生觉得很有必要,虽然是架空历史,但是这书本意就不是乱搞,写的时候总希望能合情合理。若一昧只求yy爽快,那一开始还不如直接带台笔记本电脑穿越算了,那时候主角无所不能,大家也就爽了,不过这样能持久么?反正若是这样写,书生是没有这个笔力来控制情节的,这样的话到最后还是不爽——差点忘了,就是带笔记本电脑还得是太阳能的,因为古代发不了电。你看,这样都还得照顾到当时的环境呢。
因此,书生打算慢慢来,致力于打造一个比较合理的架空世界。yy也须合理,毕竟这只是温和类的架空而已,没有武功,没有异能,写起来作者需有耐心,读者也请给点信心。大家说情节有时候安排得过了,这应该是书生笔力未逮的问题,写不出心中所想。至于这个“度”的问题,构思时大致是根据历史环境来写的。比如说这个商贾问题,大家说书生写得迂腐了。其实不然,历史上的人更迂腐呢!在古代,作为商贾,是没有任何地位可言的,秦代以后,商贾之人都只是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任何荣耀可言,虽然说有些人富可敌国。他们不说做官了,就是出门,坐的车也有讲究,有些朝代是不许他们坐马车的,或者说不能有那么多匹马拉车。另外连穿的衣服也得有讲究,不要以为你有钱就可以想穿什么就穿什么,统治者还给你做了规定,有钱也不能穿好衣服!到了宋代,总算好点,商贾之人的后代能科举做官了——后代而已,商人是不能出去做官的,不过也很严格,书生所查资料中,好像只发现有几个例子而已。
封建时代的商人,更像一些羔羊,是养肥了用来杀的,像沈万三之人。这就是当时的严酷事实。一写起商贾,不能不注重这些氛围。书生期望能写得更合理一点,既要符合一些历史氛围,又要凸现架空的特点,毕竟不是在写正统历史,爽快还是最大特点,因此郁闷的轻节不会很多,到最后,主角依然是无敌的!
也许有读者注意到,这章出现了“中国式文艺复兴”字眼。不错,这才是本书的初衷。书生认为,中国古代,若要选出一个能产生类似西方文艺复兴的时代,宋朝无疑是最合适的一个。原因就是经济。马克思说经济决定一切。西方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先开始的。而当时意大利凭着地中海的优势,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作为支点,产生了思想上的需要,于是有了所谓的文艺复兴。而在中国古代,这种类似,无疑就要数宋朝了。宋朝的经济实力,为古代中国之最,就是所谓的汉唐盛世、康乾盛世,都要差得多!当然,说宋代能产生文艺复兴,还体现在它经济的类型上。宋代的经济,至宋仁宗之后,就不再是传统的农业经济,人口过亿,税收过亿贯,而其中农业税收只占了三四成的比重而已,其他六七成是工商产业收上来的。也就是说,在宋代,这个封建帝国里,工商业的税收超过农业,这个比例,宋以后,不复再见,就是所谓的康乾盛世,也没有达到,只有后来晚清时期,国门被人家的大炮敲开后,才一度重现这个景况。
可以这样说,这种经济比例,已经比当时西方国家还要先进,这个时代,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一半还多,因此书生觉得,宋代能产生文艺复兴,不是一件希奇之事,也不是无稽之谈。本来,若谈商业经济的可能,当然是南宋比北宋更有希望,不过南宋到理宗时候,利用了程朱理学来作为统治根据,思想上就成为了一潭死水,不复北宋时期的盛况。这也是书生把架空背景放到北宋时期的初衷。
可以这样说,主角回去,更多是为了点燃文艺复兴这个点。而在宋代,文人治国,发展百年之后,不少都迂腐起来,主角若是没有一层保护,估计怎么死都不知道,因此需要走上“仕途”,只有做上足够影响力的高官,才能把这一思想维持下去,或者说保护下去。因此才叫《北宋仕途》。另外,文艺复兴是一个过程,像西方,那可是维持了好几百年的,大家不要冀望书生写个一两章就完成它,它应该是一个贯穿全书的一条线,是分阶段的,一个成果一个成果累积起来,其中也许有挫折也说不定,不过总体来说,有一个会开金手指的后世之人,这方面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只是小说而已。
历史方面,书生最喜欢的便是北宋史与民国史,中学时代即读《宋史》,不过那时候都是懵懂无知,只是囫囵吞枣而已。如今十年过去了,重读宋史,另有一番滋味。此书就是要写书生心目中的北宋,有些想法书生自己都激动,不过也许是笔力不够,写着写着都不成样子,好像“辞不达意”就是这个说法,只能希望能越写越好一点。一代大师林语堂说宋代是最好的时代,日本宋史学者也说它是“最激动人心的时代”——不得不说,对于宋朝,因为他军事上的孱弱,我们中国后人每每不愿提及,研究也少,在治《宋史》某些方面,之前确实比日本鬼子有所不如(日本鬼子是最擅长攫取他人果实的东西,俺主角穿越了,还会让他们好过?!)好在这些年中国兴起了“宋热”,各种学说流派奋涌而出,书生大逛各家论坛网站,获益匪浅,真是幸甚幸甚!好吧,就让俺的主角把这个时代变得更好更令人激动吧!
最后还要说一点,这些想法,都是书生一个人胡思乱想而已,大多当不得真,连所谓的“一家之言”都不是,若有疏漏,还请各位原谅。若有其他更好的想法,也可以指正,至于骂人,还是不必了吧?看历史类的一般都是老油条了,应该都能比较理智,讨论可以,人身攻击则免了吧。希望,期望,或者是奢望?
第二十六章 通鉴
沈欢听得司马光询问,赶忙把兜在怀里的《三字经》给掏出来,递给司马光,道:“学生之妹,今已五六岁,教其识文认字,以《千字文》教之,总觉‘宇宙洪荒’过于深奥;若教以《百家姓》,又觉‘赵钱孙李’过于枯燥无味,后来学生极尽思虑,囊括儒家之义,写成此文,曰《三字经》,小妹读来琅琅上口,颇有意味。/ 学生因此突发其想,若是以此文作为我大宋启蒙读物,是否方便呢?今不敢藏私,特来献上给先生,由先生裁决。”
说制作这个《三字经》“极尽思虑”,倒也不是夸张之语,后世《三字经》版本经过历年历代改变,增添了不少新内容,某些典故是北宋以后才发生的,不得不考据一番;另外最严重的便是中间一大段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概况,不仅写着宋是被元给灭的,连“民国”这个词都出现了!这些东西,沈欢不得不费力删减,不然朝廷一追究起来,他估计就要做东方版本的被处以火刑的布鲁诺了——也不对,这个时候布鲁诺的爷爷都还不知道出世了没,应该是布鲁诺成为西方颁布的沈欢第二!
《三字经》区区千百字,司马光阅读极快,片刻即读完,嘴里还能诵读几句了:“人之初,性本善……教不严,师之惰……不错不错,确实极有韵味,又容易背诵,当是蒙学善本!”司马光不由赞叹几句,突然又顿住了,这才发现《三字经》内容的不同,指着那些标点符号,惊奇地问,“咦,这是什么?”
沈欢憋着笑再一次解释了标点符号的用处,末了不忘添上一句:“这是学生为了便于句读,特意想出来的一个法子。”
“不错不错!”司马光再念了一次《三字经》,更觉标点符号作用巨大,人也有点激动了,抖擞着嘴唇,“有这些……标点,今后之人读起经义,再也不用费劲了!很好很好,老夫一定要上奏朝廷,以此法颁布天下,成为我大宋特例。”
沈欢说道:“君实先生一语中的!学生就是因为觉得古文经义多有歧义,读来不便,这才想出这么一个笨法子来!”
司马光呵呵笑道:“这便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由来?”
沈欢愣住了:“先生怎么……”
司马光更是大笑:“你这句读,君礼早与老夫说过!看来这标点真的用处颇大呀!”
沈欢恢复过来,点头道:“确认如此,其实这句话还可以这样句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先生你看,句读不同,意义便不一样,我中华古文,就因为没有标点,后人读之,颇费思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司马光愣住了,指着沈欢,大是感叹,“老了老了,老夫真的老了,在你这个年轻人面前,老夫真的跟不上咯。《论语》能让你读出这番意味,可谓通矣!”
沈欢谦虚道:“先生年富力强,正是大有为之时,岂能说老。”
司马光大是感慨,翻了翻书稿,只有几张纸而已,却感到颇有分量,低头沉思一下,之后才抬头道:“沈贤侄,我大宋最重文治,你此文是蒙学善物,有利于我大宋文化传播,若献上朝廷,功劳颇大,你是否有什么赏赐请求?”
沈欢摇头道:“先生太看不起学生了,既是有利于我大宋教化之功,学生哪敢要什么赏赐,特意献给先生,请先生进呈朝廷,也好让我大宋文人士子早日得此便利。学生在此有个请求,先生进呈此文时还请不要提到学生之名。”
“这是为何?有功不赏,也不是朝廷作风。”司马光还以为沈欢在客套谦辞。
沈欢叹道:“此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