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句,赵菡的脸‘腾!’地更红了,她娇跳来,粉拳如雨般向他肩头打去:“你这
死家伙,这可是大白天!”李思业哈哈大笑,一把将她抱了来。
良久,赵菡微微气喘地白了他一眼,见他得意,便笑问道:“你将来想娶几
人?”
李思业一呆,正要说话,不料赵菡却抢过话头道:“我并非说夫君不可风流,
男人自然要以事业为重,夫君有气吞万里的志向,岂能总把心思放在女人身上,
否则你又和那些宋国的四大公子之流又有何区别?”
李思业见她说得郑重,便道:“菡妹之言有理,为夫尽量避之!”
赵菡叹了一口气道:“其实我也知道,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也不希望
自己的丈夫总窝窝囊囊围着我转,只要你心中有我,把我放在正位,我也就心满
意足了!”
她见李思业在发呆,又微微一笑道:“今天你不是要去参加什么枪的试火吗?”
她一指那件新长衫道:“那是给你新做的,你先穿给我看看!”
赵菡指的“试枪”就是“试突火枪”,刘黑头确实有些能耐,来益都仅仅一
个月的时间,便试制出两把突火枪,这绝对是振威军的一件大事,今天便是试枪
的日子,李思业也特地穿上了新做的衣服。
试枪场就设在益都的小校场内,离李思业的总管府略远了一些,乘轿需要一
刻钟的时间,吃罢早饭李思业便出门了,他并没有走大路,而是从府旁的一条小
路穿插过去,从这里走要近一半的路程,他一直在想在妻子的话,自娶了赵菡后,
他的前世心结便解了,也不再象从前那样刻意把自己欲望锁住,但他确实还不能
适应一夫多妻制,不过他也知道,即到了古代,他的不合群只能让人怪异。
约行了两里路,便经过了一处市场,早上买菜的人很多,沿路一字摆开了很
长的摊子,各种新鲜的蔬菜青白红绿,还挂着清晨的露珠,市场内人声嘈杂,热
闹非常,李思业的官轿在拥挤的人流中穿行,虽然没有前后举牌敲锣的吆喝,但
左右护卫的一百多骑亲兵,其慑人的气势已足以让百姓纷纷让路不迭。
突然,李思业在一个肉摊旁边看到了一个深绿色的铁皮箱子,用一根粗大的
铁链栓在一棵大树上,这种绿皮铁箱是他设计用于捐助官学的箱子,几乎每所官
学旁都有一个。“难道这里也有官学不成?”李思业忖道。“停轿!”他一声喝
叫,轿子稳稳的停了下来。
李思业左右寻找,终于在一个巨大的破伞后发现一扇虚掩的小门,推门进去,
坐在那里歪头酣睡的门房顿时被惊醒,虽不认识李思业,但见他身后跟着一群兵
爷爷,个个凶横得紧,他不敢怠慢,立刻弯腰迎了上来:“这位爷,这里是官学。”
李思业却没有理他,透过他的笑脸向后看去,东倒西歪的三、四间屋子,似乎很
上了一把年纪,灰白色的山墙已经大片剥落,露出里面褚色的泥土来,几张肮脏
的破帘子挂在那里当做是门,院子很小,小得仅够两只猫在这里打架,这时,一
阵朗朗地读书声迎风送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李思业倒吸了一口冷气,连连后退两步,若不是读书声,他万万不敢相信这
破烂如斯的地方竟然是官学,一个比偏远山村小学还要破烂的地方,一回头命令
四宝道:“去!把周学正叫来。”
一刻钟后,山东路学正周知晨急匆匆赶来。“这你怎么给我解释?”李思业
铁青着脸一指屋子问道。周知晨抹了把头上的汗,声音越来越低地道:“回禀李
总管,实在是没钱,三个月一共才拨到五万贯,这五万贯要支撑山东路近二百所
官学,扣去官员的俸禄、请先生的费用,实在就没有什么剩下的了。”
“五万贯!”李思业几乎要叫出声来,这仅仅是自己拨给研制突火枪经费的
一半,李思业突然感到嘴里充满的苦涩,他望着周知晨憔悴而苍老的面容,心中
微微一酸,拍了拍他的肩膀,默默地从官学里退了出来,他仰望着天空,眼睛是
蓝色的,一朵白云悠悠从眼睛里飘过,同样的风景,却让李思业突然有一种想哭
的感觉,再这样下去,山东迟早会毁在自己手上,‘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他李
思业连这个都不懂吗?李思业暗暗发誓,下个月的银子运来,他将全部用在改善
办学上。
正想着,突然若有所感,转头望去,却见一人从肉铺里出来,拎着一条肥厚
的刀头肉,正眯着眼睛数着找回的铜钱,走过绿色募捐箱时,他犹豫了一下,径
直走了过去,可没走几步,他又立住了,笑着摇了摇头又退回来,取出一枚铜钱,
小心翼翼地塞了进去。
李思业好奇地走过去,他突然很想知道这个募捐箱里究竟有多少钱。口很小,
只容两只指头并排着塞进去,他又闭着一只眼从洞口里看进去,里面黑漆漆的,
什么也看不见。
“李总管,让我来!”周知晨匆匆上前,从身上摸出一把钥匙,小心翼翼地
打开了铁门,随即‘哗哗’从里面倒出一堆油腻腻的铜钱来,再用劲的抖了抖,
又掉出一、二枚沾在铁壁上的铜钱,这才道:“全都在这里了,这是第一次打开。”
李思业蹲下去,拨弄一下这堆铜钱,钱的大小都是一文钱,里面没有一张纸钞。
“不会超过三百钱!”四宝立刻便判断出来,他有一双看钱的毒眼。
李思业心里突然一阵恼火,这里是菜场的出口,这绿箱子又如此显眼,每天
人来人往,不下千人,就算每人只捐一文钱,这两个月来,最少一万钱也该有吧!
可现在才几百钱,难道在百姓心中对教育的观念就这样淡漠吗?他突然又想到自
己,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看来必须要在百姓中宣扬教育的重要性,想着,突
然脑海里灵光一闪,他想到了前世的一种募集教育基金的办法来。
卷四山东(上)第十六章百年大计(下)
(1X1X中1X文1X更新时间:200762 10 :13:00本章字数:2515)
李思业想到的是消费税,即在一些奢侈品上加税,既能抑制奢华,又能募集
资金,不过这需要时日。但今天的这所官学他既然看见了,就必须得马上解决,
他立刻命令王四宝带领亲兵分赴各处去请益都商界的头面人物。趁这个间歇,李
思业又走进了这所破烂的官学,那门房是认识学正的,见连学正大人都对此人必
恭必敬,不由腰更弯了几分。这时课已经停了,一百多个年龄参差不齐的孩子挤
在几排长凳上扭望着李思业,却没有一个人敢动分毫,旁边的冬烘先生正拿一条
二尺长的戒尺看着呢!李思业见他们小的只有五六岁,大的却已有十六七岁,便
问道:“难道他们不是分班上课吗?”见周知晨茫然又解释道:“我是说他们年
龄大小不一,都学一样的东西,是否不妥?”
周知晨这才明白,略略诧异道:“李总管倒想得周到,但这却不是经费困难
造成,只是他们现在所学都是背诵、习字之类,分不分班,无甚不同,难道李总
管以前读书是分班的吗?”李思业顿时记自己在岷县上官学时,连五十几岁的人
都有,想想便兴趣索然。
那知周知晨因为刚才失言说成了不是经费问题,正暗暗后悔,便又道:“不
过我也觉得现在官学的内容也需一些改革才行。”
李思业大喜,他也正想说说这教学内容的事,也应加些算术、经济、律法之
类,还有这些学生还应懂些骑射才行,不料自己还没开口,那学正竟自己提出来,
深得自己之心,不由笑吟吟地向那学正看去。
周知晨见主管鼓励,激动得脸上通红,暗忖自己可以趁机多要些经费才是,
便道:“这几日我在读朱熹的《论语训蒙口义》,深感我金国儒学研究落后,我
便思量着能不能去宋国请一些有名的大儒来,让我山东的儒学也能上个台阶,也
不负了这‘圣人之乡’的美誉才对。”他一边说着,一面偷偷窥视李思业脸色,
本以为他也应欢欣鼓舞,再拍拍自己肩膀说:“此言大善!”不料发现他的面皮
竟慢慢胀成了紫黑色,便将最后一句要钱的话硬生生地吞回到肚里。
李思业早气得七窍生烟,心道:“如此腐儒,老子的想法就是说了你也不懂”,
便重重地‘哼!’了一声,拔腿便向外走去。
突然一阵马蹄声从外面传来,柴焕的身影立刻出现在门口,人未到声音却至
:“把那么多弟兄都丢在校场,思业一个人好自在?”
李思业一笑道:“我不是让四宝去通知你,我今天不参加了吗!突火枪的试
验如何?”柴焕大步走上前笑道:“主帅都不在,试枪自然改成明日了。”说着
他打量了一下这座破烂不堪的校舍,脸色也慢慢凝重来,半晌他叹了口气道:
“或许我们还能从军费里挤钱出来。”
李思业摇摇头道:“钱我下个月会先拨十万两银子,但现在我想的不是钱的
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民众对读书的漠视,你看看那个铁箱子里的捐款就知道了,
甚至包括我,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本以为山东也和宋国一样以读书为要务,但
没想到几十的战乱早已烧光了民众的重学之心,我刚才想了一下,这件事也不是
一时半会能做到的,更不能空讲,我们要开科举,让民众看到读书有前途,还要
设立各种专业的学校,能教人一技之长,总之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当务之急却
是重修官学的校舍,我打算先把各地官学修成我山东两路最漂亮的建筑,让所有
的人都羡慕,要让读书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我想潜移默化的时间长
了,或许能帮助恢复民众对读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