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意三国-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让我向乍融那样把自己的名声打起来么?那可需要很多钱啊?”李晟明白了孔明的想法,却是皱着眉头道出了自己的问题。他看了看依旧微笑着孔明,轻声地嘟囔了一句出来:“难不成你要我行贪污之事么?”
“贪污?那是何言?长沙郡是主公的领地,长沙的子民是主公的子民,长沙的所产税收是主公的钱粮,自己拿自己的东西做事,何言贪污之有?”孔明错愕着,很是正气的说出这一番话来:“若主公想做一番大事业,那就不被称为贪污,若主公只想在刘表大人之下维持,那也就无话可说了。贪污与否,关键在于主公自己的认定。”
孔明的一席话无疑惊醒了因为观念不同而钻了牛角尖的李晟,他郝然一笑,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明白了。真是有些天真啊。居然自己想歪了。”说着,他不自在的摇了摇自己那隐隐有些沉重的脑袋。
“这样的话不会影响我们今后的发展吧。我听说过乍融的事情,他当初花钱可是如泼水一般哪。”牛角尖被打通了,李晟不再坚持那名声上的事情,转而思索起实际的利益来。在他的心中长沙的发展是最关键的,一切的一切都必须先保证长沙的发展才行。
“呵呵,乍融当初花的钱是多,那是因为他还必须养上那么十几万白吃白喝的教徒和他们的家人。但我们却是不用了,主公只需要以太守的身份聘请一些有名的道人,在山上开一些道观,最多最多也就养上千把人就可以了,所需的花费,想来也不会太多的。”孔明听了李晟烦恼的地方,不由得微微的一笑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虽然他的机智并不像庞统那样达到一步数计的程度,但他所想出来的东西大体都是比较妥当的。他想的东西多,方方面面都有顾及,因此一旦确定下来的计策成功性也相对较高。此刻,李晟一听他如此说法,顿时也放心下来,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做吧。”他微笑的说道,眼眸的深处隐隐有一些别样的心思。
“又交给我?老大,我手头上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孔明不禁哀号起来,对于李晟的心思他可是看得一清二楚,如何不晓得,自己的这位主公又是在偷懒。毕竟,他清楚地知道,其实李晟身上的伤痛远不如他外表所看出来的那么严重。
“反对无效,我可是伤号呢。”李晟“蛮横”的拒绝道。
“哎……歹命,歹命。”孔明可怜兮兮的抱怨着。
停了,他与李晟对视了一眼,一起发出暴笑的声响。所有的郁闷,所有的苦恼,仿佛都在这之后消散的无影无踪。
都说君臣交往贵在知心,而李晟同孔明之间连玩笑都可以随便开得,却已经不是简单的知心二字可以形容了。若非要说的话,便是孔明与李晟是兄弟,真正的贴心兄弟。
***** 在李晟又好生修养了四天之后,婚礼依旧按照预先的计划举行了。虽然作为新郎官的李晟依旧为右肩上的伤痛皱眉不已,但毕竟有着以前练武打下来的底子,应付眼前的这一番热闹自也还过得去。他的亲信手下大都知道他受伤的事情,故在宴会上并没有给他多少折腾。
与两年前的那个大婚不同,眼下的这个婚礼,尽管没有到什么十分“著名”的人物,如刘表大人,荆州的各大官员等等,但在热闹和温馨上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因为李晟如今已是掌握实权的人物,婚礼上宴请来的宾客都是经过他挑选的。一派没什么深交,却不得不请的人被安排在了外围,而在大殿之内临近李晟的这些都是他亲信下属、师长前辈。在义母、司马老师、庞德公先生、黄承彦先生等人的祝福下,无论是李晟、李铛还是两位新娘子都发出一连串代表着幸福的笑声——李晟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过得可是那种三女共事一夫的生活,他唯恐自己的后院会因为新人的加入而变得“热闹麻烦”起来便在从武陵回来之后,加紧了心思调节妻子与赵芸、蔷薇之间的矛盾。就眼下的情形来看,他的这种调节无疑是十分成功的。
一夜的欢腾阅尽,李晟又静养了几日便是有些忍耐不住呆在榻上的日子了。人都是会有习惯的,就像以前的李晟习惯于读书便一天到晚捧着一本书端看,又如现在李晟习惯的戎马奔驰一天没有什么事情便觉得十分难受一般,李晟终于是决定出府走走了。虽然妻子们强烈的反对他的决定,但这依旧不能改变他的执意,无论是后世的他还是返回到眼前的他,在外表顺从善纳人言的背后,那种发自于内心的直拗却是始终没有改变。他始终坚持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比如这探询名道之事。
自与孔明定下这明修道以惑刘表之计后,李晟便动用了罗照手中的情报力量,侦察起来往于荆襄之地的行色诸人来。李晟是不相信有神仙存在的,即使他已经历了那样稀奇古怪的事情。对于那些所谓的道长方士,他一是要寻访他们作为挡住刘表视线的幌子,二来他想找到他们利用他们的炼丹知识,造出一种强大而富有威力的粉末来。他想造火药,来作为自己军队的秘密武器。
从黄巾之乱后,中原一带已经没有大型的道教组织存在,只有巴蜀汉中的五斗米教坚持着所谓正宗的道统。可由于五斗米教的教主张鲁亦是汉中太守的身份,其所凭持的道教势力也被认为是诸侯中的一员,故李晟自不能去汉中求教这位汉末赫赫有名的掌教人物。不得已,李晟只有将目光放在,流连于中原的那些散修之上。他知道这些人或是个性始然,或是想要出名,总喜欢显露一些稀奇古怪的手段于当世,造成种种轰动,算是很有名气“明星”人物,并不怎么难以找寻。因此李晟通过罗照给泗水居的掌柜们下达命令就是:“留意这些稀奇古怪的人物,刻意的结交他们,最好把他们延请到长沙来。”
当时泗水居已是荆州乃至江东一带首屈一指的大酒楼,其分店已是布置于长江流域的各大郡县之中,要打探这些明面上的事情自是十分容易的。
不多时,便有一消息传来:说是汝南的掌柜请到了姓左名慈字元放的高人前来长沙。
“左慈左元放?”当罗照把消息报告上来的时候,听闻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李晟有那么一瞬间的错愕,虽然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恢复了平静,但依旧被身边观察敏锐的孔明给把握到。
对于这个自己并不认识,但李晟却十分熟悉的人物,孔明不由得露出好奇的神色来:“你认识他?”
“我不认识他,但我却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事情。”李晟轻轻的摇了摇脑袋,迎着孔明那专注不以的眼神说道:“他是庐江人,学道于北方,成名也于北方。在修道的人群中与南方的于吉并列,据说是一个有大神通的人。不过和其他那些总喜欢在深山老林间潜修的人不同,他喜欢在人间走动,喜欢出入于高门之府。前一阵子听说他去找曹操了,不知怎么的曹操并没有把他留住,让他跑到了汝南,这才被我们请了过来。”
“他真的很有神通么?那为什么还要攀附权贵呢?难不成是一个大骗子?”听了李晟的解说孔明颇有些狐疑的问道,言语中多有些讽刺的意味。和李晟一样,他也是不信神的人。虽然他阅读过大量的宗教典籍对宗教了解的比较深刻,但他却只注重那些典籍中安抚民心的部分,而不相信其他的那些关于神通的解释。“所谓的神通其实都是骗人的。靠神三分,不如靠自己十分。”孔明一直如此认为。
作为孔明之主公加兄弟的李晟,对于孔明的这种种心思自也是了然于胸。只是与孔明同样不相信那神鬼之事的同时,他对孔明看不起左慈的想法却稍稍有些不认同:“骗人那或许是肯定的。但他既然能够骗得了那么多人,并在北方取得如此的名声,那说明他也确有几分本事。这样的本事就像是一把刀,与其让别人把握住了来对付自己,不如自己把握住了去对付别人。对于这么一位很有名声的家伙,我们可不能失礼哦。”
“亮受教了。”孔明听明白了顿时恍然过来,他躬着身子对李晟行了一个大礼。
当下两人便决定下来:“给来长沙的左慈以最高的待遇。”
对于李晟来说,既然左慈是天下有名的道人,那么他便有被自己利用的价值。李晟打算好好的供养住左慈,把他留下来,为自己的好道培养名声。就像是昔年燕昭王筑黄金台一般,李晟就是想利用礼遇左慈来吸引更多的道人投入自己的麾下,为自己的那个计划出力。
这是一种手段,在这种手段中,左慈的名声是最关键的,至于左慈的能力如何,是不是骗子,是不是能为自己的计划出力,那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李晟看中的是“马骨”,是“郭隗”。
决定下这个方略的李晟马上的就出发了。他本打算一个人去的,却拗不过妻子的要求,又不想让人看出自己的急切,便和原来一般依旧是十人一行的出了城去。虽然和以前一样依旧是带着六名侍卫,但这六名侍卫和原来的那六名侍卫不同,他们都是李晟近卫中自周力以下最好六人。
因为有了前次的教训,眼下的李晟的这一行人不但侍卫是衣甲齐备,武器蹬亮着,就连李晟自己也随身携带了一把佩剑。那是阿力扎献上来的古剑,看上去似乎是青铜铸就,但与自己原来的铁剑较量一番后,却发现这剑的坚硬锋利程度远在铁剑之上。李晟一时用得顺手了就把它直接别挂自己得腰间。
左慈这位“高人”是被安排在城西南山里的一处宅院之中。虽然听说那里绿荫丛丛,自有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飘逸先韵,但李晟却实在怀疑住在那里会比住在城中好。毕竟,那处宅院小,住的不是很舒畅,自然是比不上李晟于城东南竹林中正准备修建的庄园了。
李晟在最初也曾邀请左慈住到这城内来,在自己的太守府外院里分一个别院给他居住,但却被他拒绝了。那拒绝的理由似乎说是:住在城中不能够更好的亲近大自然,不利于修道者的修行。
“真的是这样吗?”想起左慈这人总是眼巴巴的找上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