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英美两国必须拿出相应的诚意和代价!其一,不得影响我国经济民生,其二,必须增强我军之装备素质,其三,要保证中央之权威不得旁落。以英美之实力,拔出十之一二来增强我们,那么我们所获之大,可想而之!”
“再者,中央对日宣战之后,陈兴汉名义上同属一个国家力量,必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必定要与东北之日军发生摩擦乃至战争,他定不会让日军南下,那就必须全情投入,无暇南顾。如此岂不是一举两得?以英美之实力,战胜日本是必然的,作为同盟者的我们也必然从中得到好处,那么如此几年下来,中央还怕不能强势崛起?有英美的鼎力襄助,超过陈兴汉还远么?”
不远!这样的谋算总结起来,的确很值得考虑。一举数得自不待言,关键的是,从英美口袋里掏出的好处自然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么好的事情,不干才是傻子呢!
利益永远是第一驱动力。从政客到财阀,从军队到地方,人人心里一本帐。以中央军来说,指望着中央拿钱来搞陈氏军队那样的水平显然不可能。但是美国人英国人出手,那就完全不同了!财大气粗啊,只要中央有那么几个装甲师之类的东西,有那么一半个舰队拉出来,中央强大是迟早的事!到时候争霸亚洲,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蒋介石没说出来的一句话,大家心领神会,那就是陈晓奇顶着的关东军是日本人的后院,为了保住东北朝鲜的重要基地,日本人肯定会跟他玩命的。到时候打个两败俱伤,中央趁势捡便宜,也并非不可能啊……!
有这么多的好处,不参战那是傻子!拼命送死的是别人,得了好处全归自己,这种事不干对得起自己么?
中国对日本宣战!这个消息在列强当中并非惊天动地,对日本同样如此!这都在大本营的意料之中,实际上,日军正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讨回公道呢!而中国人呢?蒋委员长的宣传口号是:“我们从未放弃对东北主权的夺回,对于日本带给中国人民的创伤和残害,必须要得到偿还!”
但是日本仍有一丝顾虑,便是不希望在这个节骨眼上,看到陈晓奇势力的北上攻击。虽则中国参战,到底有多大的力度不得而知,在日本占领东南亚之前,东北不能乱!因此,他们秘密派出人来联络陈晓奇,希望可以秘密缔结一个互不侵犯协定,保持克制不要造成东北地区冲突!
陈晓奇的回答很暧昧,他的代言人通过商业途径传出来的话一点诚意都没有,给日本人的感觉却是有些犹豫不定。而通过某些渠道传来的消息,则是陈晓奇似乎对攻击外蒙的兴趣更高,因为看起来,受到两面夹击的苏联的长远威胁更大,而其在远东的军事力量也比日本要小。
这样的混淆更令人难以捉摸,日本一方面要求关东军全力警戒以防中苏突然动手,一方面抓紧时间攻略东南亚,就在轰炸珍珠港成功的消息传回国内之后的下一刻,早就准备多时的南方派遣军突然冲出巢穴,兵分五路直扑各个目标!
第一路日军直扑香港,趁着中英之间没有达成任何确定的协议,香港事实上在英国人占领的情况下,他们打着驱逐英国人解放香港的口号杀过去,大有一击必取的架势!
第二路日军,以15、25军军山下奉文为首的三个师团攻击新加坡和马来半岛,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这个战略要地,封锁英国人的太平洋通道。
第三路日军,以第14军在第3舰队、第5飞行集团的配合下,第48师团由台湾出海,在菲律宾吕宋岛西北部仁牙因湾登陆;位于奄美大岛的第16师团,出海后在马尼拉以东之拉蒙湾登陆,协同第48师团,攻占马尼拉。
第四路日军,以16军从柬埔寨出发,经泰柬边境借道泰国,北上攻击缅甸,截断中缅大通道,防止中国派遣军队支援英国人,也防止英国人败退进入中国,形成对印缅地区英国军队的两面夹击。
第五路日军,以越北为基地,警戒中越边界地区,驱逐当地反抗力量,伺机从老街口反攻云南广西,牵制中国军队兵力。
此外,日本在中国宣战之后的同一天,也对那些跟他宣战的国家宣战,同时声明从即日起,全面封锁中国沿海一切航道,并派出数支舰队对中国沿海各大港口城市作出攻击威胁,截断中国外部运输线,却对陈晓奇方面的各种舰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摆明了区别对待,挑拨离间!
陈晓奇岂会上他的当,第一时间声明响应中央的号召,绝对不会对日本侵略者妥协,从即日起开始厉兵秣马准备作战计划,势将不会落在中央各部的后面,绝不会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为了证明他的态度,部署在平津地区的第三集团军立刻大张旗鼓的从各地聚集到来,在第三装甲军团的领导下,气势磅礴的给华北父老上演一场壮观的阅兵秀,让所有人都看到,他们正在努力准备这场战争。同时,社会各界也紧急动员起来,在北方区政府的号召下逐步进入战时动员状态,全体人民同时参与准备当中,择日对日军发起总攻击!
这样的大好机会,凡是有心的人谁都不会错过,陕北方面在得知日军攻击珍珠港成功的消息之后,m主席当场激动的雀跃而起,吟诵一首好诗,神采飞扬的对中央各主要领导说:“同志们,决定我们未来的大日子到了!”
中国参与世界大战,占据主要地位的中央军和陈晓奇军就必然要动员起来,南下北上东进部署,全力对日本展开防御攻击。中央军的防御线太长,从江苏到广西,再到云南的漫长国境线上,日军必然要发起连绵不断的攻击,即使是他们发挥各大舰队的袭扰,也足以让中央军无暇兼顾,不能分出力量来对付陕北,此其一。
其二,陈晓奇面对日军在东北的强大军力,必须要全情投入对抗,压制g党发展的力量必然大泄,若是包头方面军调兵东向攻击,则绥远防守松散,打通与苏联的联系也就方便了许多。受到重大攻击的斯大林必然意识到陈晓奇的威胁有多大,如果陕北可以迅速壮大以牵制陈氏军队,必然减轻其进攻势头,减轻压力。那么陕北得到的支持将是前所未有的大,军事壮大的契机就在眼前!
其三,日本与陈晓奇相互争执起来,即便立刻发动战争,他们彼此也没有余力关心北进的115师的发展,那么北进军队就可以在夹缝中迅速壮大,借着全国反日的潮流顺势壮大,谁也说不着他们。
其四,南下129师可以趁机完全占领汉中,对于表现出敌意的西北三马,特别是马鸿逵和马步芳两个口碑极差作风恶劣的军头,更是可以名正言顺的予以铲除,顺势将控制区扩张开来,获得足够大的生存空间,图谋川鄂,一举数得!
有等等的诸多好处,一番行动下来,等中日战争打出个子丑寅卯来,g军的兵力就不是现在这十万冒头那么简单了,往小里说,每一方面军发展到十万都是轻松的事情,有三十万主力军,再加上星罗棋布不计其数的根据地游击队、独立团等等队伍,甚至在广阔的白山黑水之间吸收两千万东北同胞的精英分子,拉上仍然幸存的那些义勇军游击队,一旦陈氏军队打破日军统治获得胜利,紧随其后的他们扩张到什么样子都难说得很!那样一来,整个棋盘就活过来了,最糟糕的局面,也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这样的好机会不能说QB5难逢,至少在当前无比艰难的情势下,是唯一g军可以扩展的机会,抓住了这个机会,就一切都有可能!凭着已经完善的各项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等体系的建立完善,g党上下已经有了事实上建立稳固政权的资本。这几年,他们学到的东西那是太多了!
如果英美日俄等国的人知道中国的三大势力都在盼着战争的爆发,不知道心里头做何感想!他们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中国人其实都在等着一个可以打破僵局的契机,这个契机必须建立在足够搅乱全局的强劲力量支撑下,日本的开战,中国的参战,竟然是一场求之不得的大事!
蒋介石亲自召见英美俄三国大使,极力要求在近期内召开四国联合军事会议,讨论四国建立同盟军,共同针对日本在亚洲的极度扩张采取联合军事行动,而不是各自为战。当然他的真正目的,不过是借三个大国的力量来壮大自身,正所谓“借棍打狗”是也。
美国驻华大使高斯当即将他的意见反馈给罗斯福,罗斯福经过短暂的考虑后,答应了这个建议,并敦促蒋介石主动承担起四国联盟的具体军事行动组织工作,商定在近期内于南京召开磋商业协会议,共同讨论对日作战的各项分工职责。
蒋介石的小算盘罗斯福一眼就看了出来,不过他并不在意,美国已经正式参战,国民情绪已经调动起来,这个重新划分世界权利的重要时刻他们总算是赶上了,这才是最关键的!失去了太平洋舰队并不是大问题,只需要一年的时间,美国就可以重建一支更加强大的舰队出来,日本的那点子力量根本看不在他眼里,将其覆灭,是迟早的事。
不过在那之前,必须要有人拖住日本人的脚步,必须要有人付出巨大的牺牲来消耗日本的军力,说白了,就是流别人的血,为美国的胜利赢得时间!花多少钱,那并不是大问题!
因此他很爽快的同意了这个提议,同时给蒋介石的另一个提议就不那么的令人舒坦了,他要求陈晓奇那边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参与到这项联合行动中来。
罗斯福提出这么一个建议或者说要求,并非无的放矢,事实上就在日本轰炸珍珠港的那一天上午,正在安享周末的他其实正在招待一些比较特殊的客人,其中有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也有一个代表了陈晓奇的举足轻重的人,正是这两个人的到来,让他在接到日本宣战的消息时,有了更深一步的感触和看法。财团,的确是这个世界上最混账的家伙。
特别是那个中国的代表孟庆后,甚至比美国军方的情报部门更加准确的预言了战争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