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在不停的收缩,横行霸道的人少了不少,处处一派蒸蒸日上的好景象!战争过后百废待兴,各式各样的就业机会纷纷出笼,民生经济正在急速的恢复,总之,看起来是否极泰来了!
但是在中枢要地,掌握着天下亿兆苍生安慰福祉的那个人,却没有这样好的心思。随着战争阴云的远去,他的脑门子上的皱纹却在一天天见长,此时就算有头发,只怕也要都愁白了。
蒋介石最近过的非常不好。要在别人看来,他成功打退了日本人,签订了占优势的条约,废除了小日本在中国的各类特权,借着开战的机会梳理了各方诸侯的军事力量,其中将刘湘搞死之后,心腹大患川军群雄束手,被他轻松掌握,龙云已经向他效忠,贵州方面也早已理顺,整个南中国看起来已经是国府一统天下的架势,恰可与北方陈晓奇和g党联合力量别苗头,少了那么些掣肘的家伙,他半生操劳的结果如今也该到了安享太平的时节了!
经济上,南中国各大财团组成的工商业联合体已经泰半被四大家族掌控,中央财政更不必说,单只是法币的发行这一项上,就足以每年给他们贡献十几亿元的利润。虽说上海的进出口大权没能抢下来,然一番明争暗斗之后,起码官面上的权利都拿到手了,有些人也比较识趣的放松了手脚指头缝里渐渐的露出些金银来。再加上来自德国和美国的各类资金款项,貌似现在也没了捉襟见肘的难堪。
军事上,整编没完成的德械。师和中央军主力虽说在上海折了二十多万,在华北打散了十几万,但现在却还没伤及元气,如今经过一年的恢复,业已达到开战前的水平,预计在三年之内,当能建成整整八十个师的甲种师,再加上美国人援助的空军力量,和从德国弄来的装甲部队,中央军必定要脱胎换骨,虽不敢言可以强过陈晓奇的山东军,但起码要比侵华的日军不差!数量上嘛,那就大有可观!
如此看来,似乎一切尽在掌握,可。他老人家就是感到不爽利,这真正的原因,还是在国内这些对手上面。首当其冲的心腹大患,便是陈晓奇这个家伙!
借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号角,陈。氏一举奠定了自己国战英雄的地位,成就了无人可以挑出毛病来的口碑,而他趁机将所谓的“复兴党”高调抛出,加上此时仍旧算作合法组织的g党,三足鼎立,直逼此前一支独秀的国党政府,眼瞅着这是要打破一党专政的局面,要夺权啊!
当初这风声放出来可是吓了他一大跳,可这一年。来,干打雷不下雨的行动,让蒋介石回过味来,陈晓奇压根就没有把g党捧上台的意思,他不过是声东击西,敲山震虎的把戏!明面上让他集中精神去应对随时可能造成烦的心腹大患g党,实则自己偷偷摸摸的将吞下来的地盘和兼并的各方诸侯力量都理顺了,有一年的时间,他已经消化完毕,眼瞅着华北大局已定,南北对立分庭抗礼的局面已经呈现,下一次的发动也不知道在何时,但他可以肯定,绝不会很轻松!
这是蒋介石比较闹心的问题之一,另一个麻烦,却。是出在南面。抗战的意外提前告一段落,令很多人措手不及,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就是汪精卫。
汪精卫被蒋介石排挤下台之后很不得意,以他。的自负,绝不认为自己的水平会比蒋光头差,若论的资格之老,追随先总理孙中山之早,关系之亲密,蒋介石跟他没得比。若不是蒋某人办理黄埔军校卓有成就,继而北伐成功功勋卓著,中央大权也断不至于落在蒋某人手中。
而后蒋介石以。军权制霸政权,两下捭阖掌控中枢,拥兵自重不受节制,这才让汪精卫无能一展所长,憋屈多日不得发愤。
1937年7。7事变,对中华民族来说不啻是一场覆灭之灾难,然汪氏却从中看到了希望!战前通过日本友人的良言相劝和悉心分辨,令他明白中日实力差距有多么的大,故而从8月开始,他便一心一意的准备促成和谈,息止干戈,从而成为挽救国家民族之大业。
这一番“伟大”的情操和“悲悯”世人的情怀,在他和手下的追随者看来无疑是高大伟岸的。后世数十年后,更有无数人“幡然悔悟”,历数汪某人此时是如何的“忍辱负重”,一旦与日本人义和成功,又是怎样的好处多多,只不过,就如同汪某人自己所说,:“和呢?是会吃亏的,就老实承认吃亏,并且求于吃亏之后,有所抵偿。”
换成老百姓的俗话,便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跟日本人和谈了,吃点亏是情理之中的,总比死掉很多人,打得一片废墟山河破碎要强吧?大略日本人也不至于让中国亡国灭种,不过是又一个“满洲国”罢了!
这一番计较的苦心,可惜无人识得。德国大使陶德曼两次促成和谈,都没有他汪兆铭插手的份,这叫他急的百抓挠心火烧火燎!他的良伴陈璧君果然不负当年是英雄重英雄的智慧头脑,领导一众干才,诸如周佛海策划高宗武、梅思平等人早早与日本人商量妥当,只要日本在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则汪氏就可趁势挺身而出与日本议和,如此一来,可成就无人能及之绝世功业!
那时候,正是日本撕破脸皮,集中全部力量从华北、上海倾力而出,试图一举摧垮中国军队的前夜!在汪精卫和他的智囊们看来,这一遭日本人拿出看家的本事,蒋介石肯定是挡不住的,一旦兵临南京城下,那么他祭起手中法宝的好机会就要来了!
可惜天不从人愿!关键时刻,陈晓奇也拿出来看家的手段,摧枯拉朽一般的在南北两个战场分获大胜!不但日本人的野望没有达成,且还踏踏实实的吃了个大亏,他的算盘打不响了!
若要放在别人,眼瞅着大势已去,日本人卷土重来的机会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来,只怕要偃旗息鼓的。汪精卫本人的性格,只怕也就这么办了。他优柔寡断“无担当、无果断”的脾气早为周围人所熟知,否则怎么会被蒋介石耍的乱转?
但是,他身边有贵人襄助啊!第一号智囊便是夫人陈璧君,第一号干将便是周佛海,有这二人在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汪精卫想停下脚来歇歇都不成。
眼瞅着日本人溃退消停了,陈璧君和周佛海马不停蹄的拿出了“B计划”,时机没了,那就自己创造时机!
今井武夫、犬养健等日本高级特务前面都把事情做得妥妥当当,却没想到军部不争气打输了,他们草签的各类计划协议全部没了施行的条件。不过他们并不气馁,与同样雄心犹在的陈璧君两厢合谋,新的计划很快出炉!不久之后,汪精卫的代表就到了两广,操起三寸不烂之舌,说动陈济棠和李宗仁,再次挺起反蒋大旗,把中央之政权形式改天换地!
要说这两人原本也都是反蒋的干将,在1936年,若非西安事变和抗日战争的爆发,一场新的内战便要发生。抗战开始后,陈济棠回国,李宗仁携军北上徐州,干的都是救国救民的正事。但战争迅速结束后,他们便也立刻回归本位,广东现在已经被老蒋摆平,但广西却牢牢把持在李宗仁、白崇禧手中,可谓江山稳固之至。
有外敌当前,则为了国家民族之大义,所有人还能暂时兵合一处抛头颅洒热血,但如今外虏退让,这内部斗争的大戏便再次拉开帷幕,陈济棠好歹也有当年的老威风在,加上李宗仁白崇禧内外一番折腾,立刻又能拉起不小的架子,再加上有汪精卫这杆大旗在前面挑着,趁着老蒋中央军疲敝之时发难,立时便是一个风云再起的局面!
如今蒋介石头疼的,也正是这个!
汪精卫一伙人上蹿下跳的搞得那些事情他知道的不少,大体也能猜到他们想要搞什么文章,但自恃有抗日救国的功名在,他不在乎这些人的鬼蜮伎俩,估量他们也奈何不得自己。但是,这帮党棍加上实权在握的地方诸侯,这立刻就不一样了!李白二人的实力和号召力向来有的说,而陈济棠对粤派的人影响力甚大,若在加上避居香港的李济深等人,立刻又是一片能够翻转江山大局的强硬派系!
这年头,要搞大事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是做不到的。蒋介石原也以为掌控了财政大局便可高枕无忧,那些人要当跳梁小丑只怕也有心无力,万没想到,汪精卫居然有本事从别的地方搞来大笔资金解决这个难题,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些人,到底要闹到何种地步才得甘心啊!”在自己的府邸中,蒋介石满脸疲惫的躺在檀木椅子上,以手扶着额头,黯然叹息不已。
自从抗战结束以来,陈平没少了见蒋委员长作出这样的表情。似乎那铺天盖地汹汹而来的日军,还比不上这暗潮汹涌当中那些勾心斗角者的危害更甚!其实他大略也能明白,外敌再强,终究可以团结大部分人应对,横下一条心也干得利索,可这内部纷争,不是举起屠刀就能解决的,的确令人头疼!
主辱臣死,这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为人臣之道的德操。陈平深受蒋介石的提拔重用,身为校长的得意门生,在这个时候,他不能置身事外默不作声。
“校长!是不是由学生派人去看一下?”即使这样委婉的说法,在他身上已经是少有的主动了。
蒋介石摆摆手,闭着眼睛慢慢的说:“不急!不急!有些事总要发生了才好计较,否则我们冒然动手,岂不是要授人以柄?他们要闹,就让他们闹个够,天还塌不下来!”
虽然是这样说,陈平却轻易就能听的出来,他根本是言不由衷!真要闹起来,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在里头搞风搞雨?此时北方的陈晓奇搞得动静已经够大了,眼见得一个独立小朝廷就要在北方发号施令,将中央大权分出一半去,谁也奈何不得他,若此时南方再折腾起来,如何得了?
不过,校长说的却也有理,脓疮总要鼓出来之后才好挤破,野心家们不主动跳出来,怎么抓他们的把柄?
旁边,宋美龄给他泡上一杯清茶,很关心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