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有人来问,我们能不回答么?

日本经济行将崩溃。  能救者唯有对我国侵略,如此既定事实,多方佐证即可查明所言不虚,那么既然已经知道会发生这样地事,我们身为党国首脑,该不该作出准备?国际上该不该寻求解决?无所作为或者师老无功,会不会遭受国民之谴责。  算不算是尸位素餐!

一旦事情无法阻止,战争爆发,我们打还是不打?打赢还是打输?赢了如何输了怎样?我们所作所为会不会伤及国体损我民意?一旦解决不妥当,谁该为此承担责任?我们会不会被骂成慈禧、李鸿章?”

何应钦听得大惊,区区一篇小文,内中居然有这么多地阴阳道道,炮制此文的人在这个时候抛出来,为的是什么?蒋主席一眼看出这么多问题。  凭的又是什么?

他那里知道,在发表之前,陈晓奇已经事先通知蒋会有这么一篇文章面世,内中不言,其实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这件事一定要说。  还要说的明白,在这个时候,你要何去何从?如何处置?必将关系到未来格局。  用这么一篇文章,不痛不痒的来这么一下,最核心地意思,却是他陈晓奇从现在开始,要问政!要参与博弈了!

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身后同样有着英美资本的支援,特别是在商业上拥有无可比拟地天然优势,通过山东一地的民政已经表明其所具有的治国之策,强大之略。  人望、实力、政治资本皆已足够。  渗透拉拢各地士绅已经成功,以经济诱惑勾连各处已然完毕。  挟此等大势次第登顶而来,蒋家王朝,黄埔大业究竟能不能挡得住,这都是未知数!比起阎锡山冯玉祥的威胁,这些新兴的力量才更难以处置!

蒋中正所忧心者,实在在次!何应钦不在其位,哪里知道王者的心思!他百思不得其解,疑惑问道:“以文中所写看来,便是一旦发生战事,我们若早有准备却也不见得能打得过日本!战胜俄国之后的日本陆军,其强大已是人所共知,动员起来百万雄兵,以今日我们黄埔铁军,只怕也难与之争锋,只怕败不可免啊!既如此,那么我们大可以不必理会,专心剿匪,平定国内政局,十年绸缪,以图将来雪耻也就是了!”

蒋中正摇头叹道:“定然还有人能从中地出结论,便是日本一旦发动战事,则因为国家工业凋敝财政吃紧,这场仗打不下去,打不长久!我们中国虽则实力不济,然人口军力众多,若团结一致誓死决战,未必不能打败日本,能战而不战,那就是我们的错处了!既如此,我们知道战端将开而忙于内斗,国人将如何看待此事?我们的又将国家之尊严利益置于何地?质问起来,又该如何回答?”

“这岂不是两难之事?无论如何,责任都在我们这一方!这样的指责未免太不公平了吧!居心若此,发表此文者用心极其险恶啊!莫非是叛匪一党不成?!”何应钦听的头大,这样的圈套摆了出来,你是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此时此地这么做,不是居心叵测还有何因由?

“山东,陈晓奇!这篇文章是他指使人炮制的!事前还跟我打了招呼!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通匪,但这样的事情他问得出来,却是一点毛病都没有!你不能对他有任何地指责!身为国家主脑一省大员,身负首位国家防卫之职责,他有权这么问!我们却不能不作出解释,否则,他定可以轰动舆论推波助澜!”

蒋中正说出实情,心中却是难以掩去烦躁,匆匆将何应钦从剿匪前线拉回来便是要交代此事,然而俗话中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此时却不总是有效!关键在于瞅准了天时,天时一到,顺势而为,什么都不再是问题!

“他就如此笃定,中日之战一定会发生?日本人,就真的要在最近发动这样的战争?若是料事不准,不出三月。  这样地传言便不攻自破,届时我们也可以反诘于他!”何应钦仍在做最后的挣扎,他难以接受在此时此刻,居然有人会突然跳出来做这样地事,说这样的话!

蒋中正叹道:“若无十足把握!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发话的!便是真的有万一没有说中,你又能拿他如何?心忧国政是正行正举,谁也说不出他地不是来!正所谓进退裕如。  他把握的时机太好!而我们就必须要拆解此招,否则不论怎么做。  最终获利地只有他!”

何应钦紧皱着眉头权衡再三,最终提议道:“既然事已至此,我们便不能束手待毙!此事牵扯的不光是我们,那张汉卿可是首当其冲!若不然……?”

蒋中正摇摇头叹道:“只有如此了!”

9月12日,蒋中正与张学良会面于石家庄,蒋非常恳切的对张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本人在东北马上就要动手。  我们地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提请国联主持正义,和平解决。  在这之前,你一定要严令东北军,凡遇到日本进攻,一律不要抵抗!”

同一日,张学良接到中国驻日大使馆密电,称“日本政府已经决定通过对‘满蒙最后地方针’。  命令满铁沿线日军‘相机为紧要有效的处置’”!

同日,东北边防军代理长官张作相在获知日军即将借故挑起争端,准备对东北下手地消息后,派手下李济川到北平警告张学良,此事刻不容缓!

而少帅张学良,却根本没有做出什么实质举措。  只是命令张作相本人前去沈阳坐镇中枢,主持政务,并一再叮嘱其,要在“日军发动攻击时,一切军警不得抵抗,枪械子弹锁入库房!”

张学良不知道日本人要下手么?他知道!但是他不相信日本人会真地要将东北彻底占领,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一点机会都不给他留,他还以为,日本人是想要借着事端在东北进一步残食。  谋取某些利益。  而不是要直接的将那片广阔肥沃的土地直接变成日本人的第二故乡!

一旦开始抵抗,这就意味着对日本的开战。  那么后果又是什么?从他父亲那一代开始,他们就没有对日本的必胜信心,连打一仗的决心都没有,能逃避就绝对不要对着干!从心里面他就不认为自己能够干的过日本!

而更重要地,是一旦开战,国内那些人也不一定就对他表示支持!擅开战端挑起国难的口实,那些无耻的家伙们不是造不出来!一旦战事打得胶着,则整个东北顿时糜烂不可收拾,最终倒霉的还是他的地盘他的兵,被强大地日军消耗掉所有实力之后,他还有什么可依仗的?失去了地盘失去了军队,他张少帅凭什么还能坐现在这个位子?他父子两代辛苦经营的地盘,人脉,地位,权势,一扫而光,这样的后果,他怎么受的了?

这一仗,不能打!

9月12日,日本。

陆军大臣南次郎在拜谒天皇时,被问得汗流浃背措手不及,一连串他根本都不知道没掌握的问题从那张平和的嘴巴里丢出来,犹如一颗颗的重磅炸弹一般,令他不得不绞尽脑汁百般开拓,想方设法的将事情搪塞过去,回过头来,他还必须要将那些谕令落实下去,以免到时候自己搞得太难看!

“这些狂妄的家伙们啊!怎么总是要在这样地时候搞出事情来!为什么年轻地军官们就是不愿意服从上官的安排,一定要自行其事,一定要让人这样地难为!”出来之后,南次郎心中的郁闷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事情天皇都听到风声了,而他还居然不知道,这样荒唐的情况,太不可原谅了!

关东军在蠢蠢欲动的事情,他是知道的,针对“中村事件”和“满蒙问题”的扩大化,这本身都是陆军部制定执行的政策之一,并不存在任何问题,若不支持这样的政策是不可能上台的,现在的问题只在于,具体要怎么执行这样的行动,必须要通过他和诸位大臣们的商讨决策之后才能够执行,但是现在,很显然有些人等不急了。  他们必定有什么即将要发动的大行动在谋划着,这样地举动将很有可能把现在正在进行着的全盘计划给打乱,而他本人,却还不知道具体是谁在做,在做什么,什么时候做!

这样的事情是不可原谅的!身为陆相,他有权并且必须知道这些详情。  否则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后果,承担责任的也一定是他!就像今天这样。  天皇不会去质询其他的人,作为陆相却不知道手底下地人在干什么,这本身就是很失职的行为,被人当面问出来,情何以堪!

因此,在被问到节骨眼上地时候,他不得不作出那些无谓的承诺。  诸如“限制年轻军官们的胡言,严格他们的军纪、限制军官发表政治言论,不得随意干涉外交”等等之类的事情,以此来遮掩过去,避免被天皇追问的太过,弄出些他根本不知道详情的事情来,那就太难看了!

但是,南次郎很清楚。  这件事没那么容易就过去地!国内言论已经把需要的氛围给煽动起来了,这时候他们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要善用这样一股风潮顺势而为,则定可以取得辉煌的成就,届时不管外面怎么议论,在国民当中。  他都是确凿无疑的英雄!在明治之后五十年,重新铸造皇国大业的雄图,这是身为军人最无上的荣光!而今,有人却要破坏着好不容易才做成的大计,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现在,关心这件事地绝不仅仅是天皇一个人,在诸位元老当中,西园寺公望公爵大人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一员,尽管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但是作为明治诸贤仅存的人物之一。  他的意见是绝对不能不理会的。  因此,在一切都闹得不可收拾之前。  南次郎必须要想办法把这位老人同样给应付过去!否则,在不久地将来,谁知道前脚发动了,后面这些人会怎样的去说呢!

在拜谒天皇之后,南次郎马不停蹄的直接赶去拜会西园寺公望。

看着南次郎如同背书一般面无表情的将天皇询问的事情给叙述出来,顺带着依样葫芦的将他关于对年轻军官们的一些不良作风作出的批评和保证,西园寺公望突然有一种深重的无力感。

从明治时代开始,他和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