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晓奇笑道:“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如今所有的军事理论皆是空泛而谈。  不过是一些条目框架,如何丰满起来,详尽规划,如何将未来之先进武器和战术韬略糅合成一门战略性地国家防御指导性学问,那是一定要有您这样的人来统帅制定的,我们这些末学后进但有些机巧而已,战略高度上的谋划。  实比不得先生之宏阔。  ”

此时蒋百里心中感慨无限,他是一个学术上的高人。  平生没有指挥千军万马打仗的经历,但是对于世界格局和军事战略却独具匠心视野开阔,数年后他的面世,便从侧面说明了他地大局观在当时的中国是多么地高,而他对德国军事的夸奖虽然被人说成是“糟粕”,然了解二战的人又有谁能说那时候的德军不够强大的?

蒋百里岂是那种在困难面前退缩的人,这种全新的军事战略战术和军事思想让他更加振奋。  他设想若是真地有一天实现了这一切的构想,那么必将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在世界上,那是他毕生的夙愿啊!

因此他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一重任。  蒋百里走马上任,作为山东军总参谋顾问,山东新建之国防大学校长,这一任命,天下震惊!

将百里之才,天下军务之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若不是他的性格特立独行不畏强权不图富贵不媚权贵。  让那些志大才疏的军阀政客们一个个的很没有脸面,单凭他地才智无双,是任何势力都想要的绝佳人才,只可惜这些年他东奔西走碌碌无为,恰如当年奔波诸国一事无成的孔夫子一般,大道无人肯听啊!

但是他今日加入陈晓奇的阵营。  用中国军人的话说,这是“游龙入海”、“猛虎归山”!一个有着无比才能的人碰到了陈晓奇这样强势强大疯狂地人,他们之间将会碰撞出多么巨大的火花来?谁都难以说清!

日本人对这个消息同样震惊,蒋百里、张孝淮、蔡锷三杰当年力压日本精英,独揽倭皇授剑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这些天纵之才惜乎生错了时代,在那个群雄并起风云鼓荡的年代,却是没有一个胸怀天下的高人出现,却都在蝇营狗苟争权夺利图谋眼前的那一点狗剩下的骨头,浪费了这些大有作为的良材美质。

而今蔡锷早亡。  张孝淮猝死。  三杰只剩一个不得志的蒋百里,其后的留日学生中鲜有如此声名卓著者。  也少有真材实料地青年俊才,想必那时候日本已经警觉到中国人骨子里从来都不缺乏地优秀,故而在人才培养上面,转道蓄意培养为他们说话办事的鹦鹉喉舌,甚至汉奸卖国贼上头。

如此虎入丛林蛟龙潜海,陈晓奇固然是如虎添翼,蒋百里则是如鱼得水两厢交流之下得出来地碰撞结果那简直是一场彗星撞地球一般的灿烂!

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一个人才,一个英雄到底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因为一般人都不大会相信,尤其是在西方文明深入到东方世界的每个角落之后,绝大多数有能力关心这些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套用“科学”的标准来论断此事,得不出他们想要的结论来决不罢休。

但是这些看法不管是褒贬好坏,无人可以影响陈晓奇的决定,无人能够动摇蒋百里的决心,他们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的是一种对整个世界都将产生巨大影响的合力,其力量之大现在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迷,但是结果人们总会看到的。

1928年6月4日,秘密乘火车潜回东北的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弹炸死,日军当即声称此事是南方北伐军所为,试图以此来挑起南北之间的大战端,制造借口加大力度介入中国事务之中,谋取满蒙利益。

这件事情可谓影响深远,据称做成此事的人是日军大佐河本大作,张学良不久后秘密潜回东北,迅速联系蒋中正谋求易帜,使得这件事看起来愈发的扑朔迷离。  在战后,战犯河本大作声称是他所为,而关东军上层决策者默认,但是没有得到首相田中义一内阁的授权,是他们自己揣摩上面地决策后自行决定的事情!

但是后世的解密档案则显示另一种结果。  是苏俄国家政治保安总局外事局住哈尔滨特工人员埃廷贡和曾参加过一次暗杀行动的萨尔嫩联手制造了“皇姑吞“事件,将 “东北王”张作霖炸死,并嫁祸给日军。

对于这件事,陈晓奇却相信可能性是后者大于前者,在当时的情况下,张作霖尽管没有在日军的威逼下签署协议,但是雄心已去毫无斗志。  妥协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况且他也根本没有能力和信心去阻止日本人的所作所为。  因此日本人将他炸死不会得到任何地好处。  这只能加深东北军与日军之间的对抗仇视,这跟日军上下地利益诉求根本不相符,所谓的嫁祸栽赃根本都不靠谱,做出这样的事情,除非关东军高层上下脑袋都坏掉了!更何况里面还有大名鼎鼎的土肥原贤二这种智囊。

另有一种说法,是美国人掺合进去之后支持张作霖,给了大量的贷款让他发展。  这导致的日本人对张极其不满,因此才下手干的。  这样地理由也同样没有说服力。  苏俄有的前科在那里摆着,陈晓奇又恰好知道这件事情,而张作霖当时的一些做法是明白着跟苏俄过不去,查抄大使馆的事情在全世界开了个头,其后更有张学良的“中东路”战事,难道仅仅是出于年轻的少帅一片爱国心,为收回路权而不是为父报仇所致?这个很难判断。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陈晓奇之所以选择他愿意相信的,是因为从他那一时空的了解,老毛子地可恨程度丝毫不下于日本鬼子,而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怎么可能对毛子先抢占了唐努乌梁海、海参威大兴安岭的大片土地。  又侵占新疆制造蒙古分裂,其后核讹诈中国,支持越南战争,种种劣迹斑斑可见,海兰泡屠杀,二战前大量中国人遭难,这都是他们干的好事,陈晓奇能对他们有好感才怪!

但是他现在惹不起这头北极熊,他不能在惹恼了日本人之后再去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在有能力之前还是老实一点好了。  因此他暂时。  秋后算账总有时!

但是张作霖的死讯被秘而不宣,在张学良接替之前是不易向外面宣布的。  否则将会导致整个东北军乃至整个中国局势地大变动,这一点上,张学良的庆幸自己的父亲当年还算弄下一个比较忠诚的班组,没出现树倒猢狲散的恶劣场面。

只不过当张作霖的死讯传出,张学良上台的消息传遍全国的时候,人们是震惊的,很多人是惊喜交加的,特别是蒋中正,他地梦想终于实现了,从形式上统一全中国,在他手里短短地几年就做到了,他甚至可以神驰想象,这是千古功业,必将载入史册!

日本对于山东的作战已经失去了兴趣,这么拖下来之后他们没得到任何期望中地东西,炸死张作霖导致他们原先已经初步达成的协议付诸流水,他们图谋通过威逼压迫的手段来得到东三省和内蒙地界的计划破产了,年轻的张学良被复仇的念头冲昏了头脑,根本不会接受他们的任何威胁和建议,义无反顾的通电易帜。

济南围成下的第六师团还活着,挺过了伤病之后的可怜的少数伤员和大多数肢体健康的士兵们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苦捱时日,每天从济南城里定期供应的少量粮食能够保证他们饿不死,但是绝对没有作战的能力,就算他们曾经想过集中粮食保证少量人员突出作战打开一条生路的计划,也在济南军的阴谋诡计之下没有得逞。

原因是,他们除了喝一点可怜的稀饭之外,没有盐分摄人。

人长期不吃盐,身体严重缺盐缺碘,将导致浑身无力血压偏低甲状腺肥大,甚至可能出现“白毛女”那样的恐怖变化,一个长期不吃盐的不对不管他原来的素质有多么的高,几个月之后肯定是没有任何的战斗力的,这个不是意志就能解决的。

所以到了1928年的8月,整个第六师团幸存的五千人中,能够扛着枪不哆嗦的人绝无仅有了,他们就像一群病入膏肓的人一般,整天在济南炙热的天气折磨下半死不会的硬挨着,若非济南地下的泉水始终不断涌出,他们将会跟沙漠中的旅人一般饥渴而死。

胶南县战事已经趋向于平静,双方之间安于现状不进不退,整个青岛因为战争造成的混乱早已经平息,外国人该怎么过日子还怎么过,但是中国人的处境就比较悲惨,因为最关键的粮食是那样的稀缺,在封锁了胶州湾之后,以沈鸿烈为首的“渤海舰队”面对日军联合舰队连扎刺的资格都没有,小心翼翼的在人家那巨舰大炮之下“韬光养晦”以待来日,全体放大假等着事态变化。

因此上在青岛地面上,数十万人的生计就要靠其他的舰船往这里运送补给了,在这其中,隶属于美国人和英国人的货船仍在源源不断的将各种货物运到青岛的仓库油库之中,不管日本人多么的嚣张,他也是绝对不敢去轰炸挂在美国“联邦快递”名下的大型仓库和黄岛油库的,挑战两大巨头的事情他们现在还做不出来。  只不过这些东西只能暂时积压无法运出去就是了,关键的道口正是战场呢!

最后一天了!求票啊!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上海 杜月笙

数万大军和十数万老百姓的吃喝,就全靠挂着英美法德等国国旗的舰船运来了,但是这些难得的粮食用品的价格,那可不是平时一般的样子了!因为战争影响,一切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至少翻了三五倍!

这样的价格一般人是承受不了的,就连收入较高生活优越的外国人都难以忍受,他们纷纷乘船离开青岛奔赴天津或者上海,最近的也跑到了威海和烟台等地,反正不愿意在青岛呆着了。  

而一般怕事的老百姓早都跑光了,剩下的一些亲日的商民货店以及日本人的产业就算开工也是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整个青岛的基本生活用品价格高企,日军想要做本地补给都不方便,不过比起从本土运输大量的物资来,显然从当地采购要合适的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