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太容易生产和成本非常的低!经常看好莱坞大片的人,往往能看到那些牛人们从超市或者厨房里倒腾一大堆东西就能造出炸药来,说起来有点玄幻,但是后世很多人买了硝酸铵来**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开山铺路挖矿用的最佳炸药,其销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一切的实验他都借助学校的仪器设备经过亲手操练搞定,为了赚钱冒着将整个实验室炸上天的危险,冒着自己被炸得粉身碎骨的危险,他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挣钱不要命的境界,真不知道他的导师和教授们在知道他打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幌子在造危险的高爆炸药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

在学校里做完了试验弄出了试验品后,陈晓奇马上把自己那个简陋的实验室中缺少的关系到两项发明的实验仪器补充上,尽管全是简易版和二手的,但是你不能证明他的实验环境不充分,反正也不会有人敢站在这里看他重复整个实验,万一出了问题就要了命了!

现在,陈晓奇拥有了这两项发明专利!看到这个的时候,斯特恩明白陈晓奇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能发财了!他想不发财都难,就凭这两项发明,单是专利使用费就海了去了!“黑索金”一出,世界上各大强国必然要更新自己的弹药库,就算大战刚刚结束不需要储存大量的军火,单是储备用的炸药也是数以万吨计的。

而“铵油炸药”的用量就没法估计了,20世纪20年代,正是全世界各大国家蓬勃发展的时代,光各种开矿用的炸药不知道多少,举例可以说明,杜邦公司在一战前还只是个总资产七千五百万美元的富商,但是在一战后便成长为资产六七亿的财团,他们的主要产品,就是炸药!而在二战中,杜邦公司获得了二百多亿的美国政府订单,绝大多数是炸药和化工产品,他们垄断百分之七十五的硝酸铵市场!

这分蛋糕太大了,陈晓奇不愁没有人上门。现在他已经名声在外了,随着zippo打火机的热销,他已经成为上层人物耳熟能详的somebody,特别他是一个华人的事情成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而随着丹尼斯从法国来了一趟,将新出的精工制作系列zippo打火机带到了欧洲,在已经打开名号的“ck”专卖店中重点推出之后,他的名字也迅速传到了欧洲。虽然还不是广为人知,但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若不是他一再反对,丹尼斯甚至想将已经在上流社会站稳了脚跟的“ck”品牌的创始人是他的消息放出去。反对的理由很简单,一切为了市场。欧洲人的高傲,使得他们未必能够接受一个中国人设计的服装。

炸药专利没有马上就下来,审核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但是陈晓奇并不着急,他按部就班的顺着自己的计划在将一个个的产品做出来。他的“美华实验室”下属的“化学实验室”开发出一系列的日化产品,包括牙膏、洗衣粉、肥皂、洗发水、沐浴露、洗洁精、洁厕净等等,与其他已经存在了许久的产品不同的是,他的产品无一例外的气味芳香,去污能力强,价格还不太高,包装还很精美,为了解决包装瓶的材料高昂的问题,他顺道还解决了塑料生产中某几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却获得了生产厂家的认可。

这时候,宝洁和利华公司都已经是大公司,但是他们还远远没有达到后世那种称霸天下的大气魄大规模,日化产品也远远没有后世的那么多花样,毕竟现在这些东西还属于高消费类的,在中国根本没多少人用的起他们的产品。陈晓奇领先时代的在产品中掺加了号称是纯天然植物高分子成分,不仅健康,去污能力强,还气味独特。

西方人普遍的体味比较重,所以他们用的日化用品和香水什么的无一例外在东方人闻起来都是很冲的味道,很多从国外直接买回来的产品中国人用了不但没有好的效果,反而令人敬而远之。但是到了美国,陈晓奇就得入乡随俗,反其道而行之,各种添加剂大肆的使用,经过报纸和电台的宣传之后,一时之间俘获了大量家庭主妇的心。

陈晓奇有时候很感叹,这时代的人在广告上的投入还真的很小心谨慎啊,保洁公司在三年后才考虑在电台投放广告,报纸宣传则少得很,更没有所谓的策划,也没什么研究,直板板的没甚美感,这让他觉得很没有挑战性。

日化生产投入不是很大,陈晓奇也没打算自己去生产原材料,除了一部分去污剂和芳香剂是自己实验室调配出来的外,其他的只需要买现成的原材料就可以了。工厂嘛,就是那两个破烂棚子了,暂时他也没钱搞正规的生产车间,一切因陋就简,再说初期没有打开市场,光是芝加哥和春田市的数百万人口就够他忙活的。真要大规模生产开了,他那点实验室产量的添加剂怎么能够用啊!

日化公司的建立,陈晓奇给当地解决了上百人的工作就业,这是一件大事啊!一战期间被挖掘出来的巨大产能在骤然失去了市场后,除了汽车、石油、钢铁矿产以外,很多的民用产业都萎缩了,陈的这些新工厂的建设解决了数以百计工人的饭碗问题,连尚佩恩城的市长都亲自登门拜访,感谢他这位年轻的老板为他的工作带来了帮助。

1920年十月份,从德国运到的枪械生产设备全部到达,随行的有十几位德国工程师,他们将负责这整间工厂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真正进入到实际生产可能要到1921年初了。不过这并不在陈晓奇担心的范围内,他真正感兴趣的,是同时抵达的一百多位各行各业的德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为了让这些人痛痛快快的来美国重新就业,陈晓奇可是给足了安家费,并且还承诺了决不低于他们原来的工资待遇,且还有一定程度的加成,其实比较起来,美国的工资收入本就比德国高一些。

这些人当中,有宝马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有巴斯夫化工厂的技术人员,有西门子电气的科研人员,有莱茵金属甚至克虏伯公司的技术人员,但是无一例外他们没有一个是核心工程师,想想也知道,就算德国怎么战败了,人家也不可能轻易放自己的核心工程师出来给别人赚钱啊!破产也得养着!

但是陈晓奇要的还就是这些人,这要是来几个牛人,他还养不起呢,人家也没有理由贸贸然就跑到他这个现在还不怎么知名的实验室工作啊!有了这些人,陈晓奇的很多课题就可以展开了,在取得一定成果之后,他就不信吸引不来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人员,等他有了钱之后!

很快,他的机会来了。

 第二十五章 杜邦公司(修)

一周后的上午,陈晓奇刚刚忙活完将那些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来的技术人员们安顿下来的工作,在自己的破实验室中画着化工机械草图,斯特恩急匆匆的冲了进来,一把将他手中的笔抢下来扔在桌上,满脸紧张又兴奋的表情,双眼中热切的放射着光彩,直愣愣的盯着陈晓奇说道:“快走快走,有人来见你!”

陈晓奇一边揉着自己的眉头,一边解开白色工作服的口子,有些不情愿的说:“是什么样的客人至于让你这么失态?我今天的工作还有很多没完成呢。//”

斯特恩激动的说:“是杜邦家族的人。”

陈晓奇眼睛一亮,兴奋的用力一挥手:“yes!我等的就是他们!他奶奶的,他们可真沉得住气啊!到现在才来!”激动之中,他中文英文混杂着,斯特恩听的莫名其妙,但是能看出来他对这个结果非常高兴。

斯特恩还是有些忐忑和紧张的说:“陈,你知道他们要来吗?他们是有什么目的?我是说,作为一个全美有影响的大财团,他们到这里来,难道是为了你的发明?”

陈晓奇嘿嘿笑道:“我不管他们为什么来,我只是知道,我们发财的机会来了!如果我猜的不错,他们应该是给我们送钞票来的,嗯,或者是一张巨额支票?不管是什么,总之我们马上就有钱了!”

他说得这么肯定,斯特恩心里却是一点底都没有。人人都知道杜邦公司这些大鳄的威力在这个时候有多么的惊人,除了罗斯福,几乎没有人能够有那个魄力跟他们对着干,洛克菲勒被肢解是有代表性的一件大事情,但是目前看来,政府对于大财团的约束力实在小的可怜,所以作为一个小商人,斯特恩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是福是祸。

两个人来到会客厅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三个人坐在那里,早有内勤人员给冲上咖啡,三个人一声不响安安稳稳的坐在那里,有意无意的关注着门口来往的工作人员。

陈晓奇注意了一下中间的那个大约三十多岁的高个子男人,这个人身材修长瘦俏,穿着一身黑色的长西装,系着领带,面容惨白,目光深沉阴冷,略微卷曲的黑色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胸口挂着一根金色的表链,手里面拿着一只精致的烟斗,烟斗点燃了,青烟袅袅,一股烟草的清香味道透出来。

从斯特恩那里得知,这个人叫赫德。杜邦,是现在的杜邦化工厂技术总监,也是杜邦家族第三代里面的年轻佼佼者,但是因为一直负责技术方面的事情,一向不大为人所知。另外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一名杜邦公司御用的大律师,另一名时赫德的助手。

陈晓奇走到门口的时候,赫德。杜邦眼神已经很及时的跟了过来,那两只略显灰色的眼珠子放射出来的犀利眼神让陈晓奇心中一紧------冷飕飕的感觉!

两个人只是简短的互相打量了一下,陈晓奇脸上绽开笑容,老远就招呼道:“非常欢迎您的光临,杜邦先生!”

赫德。杜邦站起来,瘦长的上半身略微前倾致意一下,点点头回答道:“您好!陈先生,很冒昧没有预约就突然前来,希望您不介意。”

陈晓奇呵呵笑着走进去,冲三个人点头问候,说道:“我怎么会介意呢?您可是请都请不来的稀客啊!我想这个世界上不会有谁能拒绝杜邦公司的青睐,欢迎还来不及呢。哈哈,各位,请坐。”

分宾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