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此时根本无暇去关注其他人在说什么,这年头纯粹就是拳头大的说了算,谁跟你讲道理!他整天忙着跟疯疯癫癫的老中医张老太爷鼓捣一些神秘的东西,又或者在莱芜基地不断的巡视各个研究室与新建工厂的进展,军事方面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1927年底,“复兴军”莱芜基地钢铁工业区建成投入使用,与济南区不同的是,钢厂一期设计规模为一百万吨钢产量,新上的三座三百立方炼钢转炉和一座电渣重熔钢试验炉先后投产,集团自行设计的万吨水压机和大型轧辊也次第投入使用,莱芜区内积攒了三年的铁矿、煤矿等等原材料此时跟山一般地填平了山谷似的场地。
附属机械厂内。 新建成的吉普车生产线、挎斗三轮以及重载三轮成堆的往外生产,各种重型工程机械也开始试生产,第二代重型卡车也纷纷出厂,相当一部分被改装成装甲汽车,上面布满机枪射击孔。
新建于山中的兵工厂内,各种常规口径大炮在新的冶金技术投入下,开始常事更大口径也更长身管的试制。 其中已经成熟地105毫米炮,以及新研制的122毫米榴弹炮开始生产囤积。 并与特种车辆厂提供地重卡形成新的机动炮兵,60毫米到二百四十毫米之间口径的迫击炮也成批量的生产。 至于研究了多时的仿制sks,则已经试制出一批成品,与之相配套的7。62x39毫米步枪弹也已经生产出来,尽管钢材还是不太合格,但是作为初期验证已经足够,此时正在秘密测试之中。
陈晓奇非常关注的低温试验室中。 大功率空气压缩机和工业制氧机地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得进展,已经顺利将国外技术吃透,完全能够生产每小时500立方氧气的制氧机,但离着给炼钢炉使用的3000立方米每小时产量还差得远,更不用说他后世见到那些动辄数万立方的大型工业制氧设备的。 不过有些核心技术,突破也不是多么的遥远了。
同期间,美华集团斥巨资分别在日照、岚山、大珠山下小口子、青岛沙子口以及烟台青岛周边共八个地方建立造船厂和港口,每个地方摆出来的架都非常的大。 令人分不清是真是假,各种基建工程也都很快地破土动工,山东有的是人力!
而这一切烟雾弹的背后,是掩藏了复兴军真实的目标所在大珠山军事基地,和小口子潜艇基地的建设!
这个时代,不发展海军将会活活的困死。 而大力发展海军一则需要强大地经济实力,二则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的人员队伍建设,三则不可触动列强特别是日本人的神经,所以陈晓奇和他的团队没有办法之下,除了小心翼翼的在家门口搞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吨位驱逐舰来锻炼生产建造技术队伍之外,不敢跟列强一起在山东沿海大规模制造航母和战列舰这样的大家伙,战列舰不是他们这时候能玩得起的。
而陈晓奇很清楚的是,战列舰其实已经落伍了,在大空军时代来临的时候,这些号称不沉地钢铁怪物就是最显眼地靶子。 即便是拥有了导弹和雷达乃至各种先进技术职称的“密苏里”终究也是被淘汰地命运。 因此有那么钱来花,还不如搞点实际的东西。
因此他的海军建设团队。 一部分人在美国始终跟踪军舰制造技术和各种钢铁、动力、火控等等技术的发展,另一部分国内的除了在青岛造船厂搞搞小规模的实验之外,便是在莱芜基地的“雪野水库”边上搞潜艇研究,在1927年底的时候,他们终于拿出来全尺寸的建造模型,并建造了十分之一尺寸的艇体在实验室内获得了通过。 这种陈晓奇给出建议、完全模拟后世德国经典u艇viic的新一代潜艇,终于有了走上船台的机会。
而要造潜艇,除了设计之外,关键技术都是绕不开的难题,第一个就是壳体钢材问题。 即便是以这时代的最先进的冶金技术造出的钢材也不合格,纵然陈晓奇知道后世济南钢厂出的一种船用钢板屈服度最高550mp完全可以胜任这时代所有的舰船制造,也知道各种成份的配比,但是如何炼制出这样的钢材,那是需要无数次的实验才能成功的,而今以他们的炼钢厂技术,还没有做到,而知道各种成分含量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了,要想实现,需要时间。
而在这之前,他起码还得需要制造潜艇的基地,停驻潜艇的基地,能够抗得住重炮轰击,特别是战列舰动辄三四百毫米巨炮的轰击,以及超过250磅航弹的轰炸的窝。
这样的地方,在山东周围要建立的话地方很多,山东沿海靠山的不少,水深也足够,但是要想建立起来而不被日本人发觉,这就很难了,起码胶州湾附近是别想了,日本人把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摸清了。 烟台周围,则有英国人整天在转悠,也不容易掩饰,在经过仔细考虑之下,陈晓奇选择了后世传闻要建立航母基地的好地方大珠山下,古镇口湾的小口子。
第一百四十七章 四大家族
第一百四十七章 四大家族
后世建立的亚洲第一军港,如今还没人认识到它的价值有多么的大,而作为胶东地区最大的土匪窝之一,大珠山地区则曾经是生人勿近的险恶所在。 复兴军光明正大赶走了土匪之后,就顺道将这一片地方彻底占据了,整个沿海区域的老百姓都跑得差不多了,剩下来的也没多少,马上被动迁到了内地相比起在海边风吹日晒的大鱼挨日子,那里有到内陆去当富裕的农民和工人好啊!
所以很简单的,复兴军就将这个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意义重大的地方给占了下来,紧接着,第一批的军事物资就运了过去,在大珠山中建立永久性军事基地,并开凿山洞建立兵工厂,至少能够提供上万驻军所需要的物资给养储备。
而后,他们在港口建立的大潮中,秘密建造潜艇基地。
后世德国人制造的那种能够防御空军轰炸的潜艇洞库给陈晓奇留下深刻印象,以他的性格,恨不得自己的这些宝贝能够藏的更严实、更安全一些,因此除了用钢筋水泥构建厚达37米的超坚固洞窟之外,他更发动自己手下那帮已经在莱芜山中打洞四五年的工程部队,直接在山体里面开辟永固性的洞库,这种出口都在水下的隐蔽所在更符合他的需求,起码初期是绝对需要的。
要养鱼,得先造窝,这是基本的套路。 相对于已经被列强都弄得一清二楚地胶州湾和烟台沿海,陈晓奇更希望将来在大珠山下。 建立一个超大型的造船、修船、停驻为一体的海军基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步走的必须要稳妥。
造船,特别是军舰,那不是说说就行的,即便是这些年来,他们从德国断断续续弄到了一战期间许多的技术资料。 也在美国和青岛分别进行尝试实验,但要建立一支真正的军舰制造大军。 那不是三两年地事。 两年来,他们几乎把中国造船业的先驱中那些有经验地老前辈们,能挖来的都搞到了,但是离着形成规模,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更不用说制造先进的舰艇了,时间。 技术,一样都不能缺。
而在折腾完了这一堆事情之后,临近1927年即将结束的一天,陈晓奇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这个人,就是后世大大有名的四大家族中代表之一宋子文。
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23年任孙中山英文秘书,后主管国党财务。 1924年在广州创办中央银行。 任总裁。 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 1927年宁汉合流逼着老蒋下台后,他在孔祥熙地劝说下投入了蒋家怀抱,并促成了蒋中正与宋美龄的婚姻,自此四大家族逐渐掌控中国之军政经济,为一时传奇。
此时的宋子文已经应邀加入到蒋中正的核心团队之中,负担起至为重要的财政部门。 陈晓奇知道自己早晚得跟四大家族的人打交道,但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主动前来找上他的人确是宋子文,而不是陈氏兄弟或者孔家的,更不是蒋某人身边那些铁杆幕僚或者军官们,或许他觉得跟陈晓奇这个商人打交道,年龄最接近地宋子文会更好一些?
宋子文来之前,是在上海跟美华集团陈晓奇的代理人金学友见过面的,事前也通过了气,当然具体要谈什么。 还得看他们这些大佬见面之后的事情。
此时的宋子文不过三十多岁。 风华正茂雄姿英发,光洁的额头和睿智地眼神。 看上去分外有男子魅力,比较起来,陈晓奇或许多了一份英俊神武,但避免有些不够成熟和内敛。
陈晓奇对于这些后世都甚为隐秘的传奇人物另有一番好奇心在里面,见面之初,二人先相互打量一番,继而哈哈大笑着相互致意。 陈晓奇说:“宋先生身担大任,日理万机,却不远千里亲自登门,却是不胜荣幸之至啊,欢迎欢迎!”
宋子文微笑道:“久闻陈老板财雄势大,志广名宣,可谓今世国人之中的年轻俊杰也!宋某却是久仰了!今日得见,何其幸甚!来的唐突,还望陈老板不要见怪啊!”
陈晓奇哈哈一笑,礼让一番分宾主落座,自由服务人员将茶水奉上。 宋子文看着陈晓奇道:“来此之前,只听说陈老板的生意做的如何兴旺,场面如何气派,真正亲眼看到了这座工业城的好大规模,才知传言还是太过小觑了陈老板的实力啊!单论此时济南工业之强大,绝不下于鄙人于西方见过的那些工业重镇,此当足可为我中国工业之动力源泉啊!”
陈晓奇摆摆手笑道:“宋先生过奖了!陈某一介商民,不过是凭一些小机巧加一些小机缘偶的成功,算不得什么大业,那里比得上您和蒋先生等军政要员身担国家之大计来地重要啊!”
宋子文摇摇头道:“庸碌度日而已,比不得陈先生骈手抵足白手起家,数年之内肇造地如此大好基业,如今正可以将山东如此形胜之地掌控在手,雄视一方,放眼天下,谁也是不敢小瞧的。 我等碌碌之人,却是仰赖之处甚多啊!还望陈老板不吝襄助才是!”
客气话过后,这就要进入正题了。
陈晓奇手把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