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位则是一名身材高大穿着严谨的西方人,略微卷曲的黑发往后梳着,连鬓胡修建的一根不乱,高鼻梁蓝眼睛,腰板跟插了标枪似的绷直,上身是密排扣的紧身马夹,黑色西装,下身是紧身裤外加高筒皮靴,嘴里叼着个大烟斗,看谁都是冷冰冰居高临下没什么感情的样子,仿佛给你打交道只是完全出于礼节需要的应付,而这应付也是一丝不苟的。
苗先生对陈晓奇道:“这二位朋友都是你以前没有见过的。 这位是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来自英国,曾经在大英帝国驻华总领事馆工作,现在是自由投资人,在印度有着相当不错的产业。 ”
陈晓奇面带笑容捂胸、躬身、姿态优雅的给对方致礼,而后说道:“很高兴见到您尊敬伯爵先生!很难得在这里见到一位真正的英国绅士。 ”
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矜持的微笑着给他回礼,用其非常优雅甚至古板地英格兰腔男中音说道:“很高兴见到你。 天才的发明家先生!您的年轻和您的伟大发明同样令人不可思议!相比之下我们简直是太老了一点!”
想不到这个看起来很死板的英国人还有些幽默感,陈晓奇等呵呵一笑。 苗先生介绍那位中国人道:“这位是余灵化先生。 余先生的家族在美国西部有着很久的历史和影响力,你们之间可以有很大地空间啊!只可惜没有早一些介绍你们认识。 ”
陈晓奇笑道:“现在认识也不晚啊!不过若是能早一点认识余先生的话,兴许我也不用搞得那么辛苦了!呵呵!”两个人相互抱拳行礼。
余灵化好像有些慢一拍似地,也笑着说:“不可以这么说啊!你是少年英才后起之秀,我们这些老家伙可是帮不上你多大的忙啊!倒是你现在风生水起的,有机会多多提携一下这些老哥哥们就感激不尽了!”
大家哈哈一笑。 这时有侍应生过来给陈晓奇宽了大衣,顺便送上一酒来。 陈晓奇选了一杯清澈的香槟,先跟两个人示意一下去跟周围认识的老朋友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兜回来专门与苗先生一起跟这两位新朋友细谈。 陈晓奇已经明白今天的主要议题就是这二位分别有着不同身份和背景的重要人士了。
闲谈之中,苗先生对两个人地身份重新加以介绍,陈晓奇这才知道这一趟来的有多值。 先说这位伯爵大人,全名很长,叫格吕克斯※#8226;弗雷德里克※#8226;恩斯特※#8226;萨克森※#8226;温莎。 乃是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皇室旁支,小时侯居然是和乔治五世一起长大!只不过本身是旁系远支,再加他本人除了有点傻大胆式的冒险精神之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乏善可陈毫无建树,因此混到现在除了一个伯爵的贵族封号以及印度的部分产业之外,不太受人重用。 当然这是陈晓奇自己作出来的判断,否则以这么一个显赫出身,怎么也不至于混的在远东当自由投资人。 至少也得是身负要职吧?顺便的陈晓奇还听出来了,这个英国人也曾当过一阵地鸦片贩子。
而余灵化此人的出身也是不凡,其祖上移居美国的时间不比美国建国的历史短,属于第一批在西海岸淘金的华人,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有些盛极而衰的意思了。 不过余本人也是不凡,他毕业于著名地阿姆斯特丹商学院。 在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积极参与了城市重建工作,在当地很是受到很大的好评,并且跟现在的美国驻华公使舒尔曼因为家族关系而很熟识。
1917年的时候,因为美国排华风潮越演越烈,加上中国这边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后的动静搞得越来越大,曾经帮助过孙中山的家族长者以为是时候回来做一些布置来规避风险,防止家族事业被美国人一锅端。 于是在这种情形下余灵化回到国内,通过舒尔曼认识了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
不过令余灵化感到郁闷的是,从他回来到现在已经七八年了,他想要搞得事业在中国仍是举步维艰难以扩展。 他在商学院学到的那些正规的技能在今日的中国环境下完全行不通。 而孙先生地关系好像也不是那么管用,不知道撞了多少次地南墙吃了多少次的亏。 到现在才四十冒头地年纪居然有些要颓唐了感觉。
谈到时局,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很是不满的说:“我简直无法想象,中国居然会混乱到这样的程度,那些无法无天的军阀居然敢用大炮在上海乱轰,完全没有秩序可言!我想应该有人出来制止这种局面的恶化!”
苗先生叹道:“这恐怕不太容易啊!中国历史自来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一次长达数百年的大一统政权崩溃之后,总是要混乱上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概莫能例外,方今正是乱象初起,要太平盛世真的需要迁延些时日了。 伯爵先生,您在远东地区也呆了很多年了,对于这种现象早应该习惯了吧?”
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道:“不!一点都不!我承认这样的时局更利于冒险家们攫取巨大地利益,但他不利于长久的贸易和金融投资。 这对我和余而言都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余灵化对此表示同意,他说:“我回来也有些年了,但是很失望的发现这里真的不是做商业的好地方,没有那一个势力是靠得住的,甚至没有那一个组织是说话算数地。 这样的投资环境,怎么不令人心寒?说起来,陈老弟地胆魄不小啊。 居然在这种时候逆流而上,投入巨资在山东经营。 你就不怕有朝一日毁于战火么?”
陈晓奇笑道:“我也是无奈啊,大家都知道现在美国的环境是怎么样的,我的事业在那边已经临近顶峰,不适合过分的冒尖出头,因此上回来奋力一搏也是无奈之举罢了。 不有那么一句老话,叫富贵险中求嘛!如果能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作,我们未必不能拓开一片新的局面。 在这个时代。 光有商业头脑还不行,我们这些兜里面有钱地人,手里面也得有枪,如此才能保证自己财产的安全不受侵犯。 ”
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对此却是深以为然:“没错!在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时代,大英帝国的商船可以航行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不必担心受到攻击,大英帝国的商人可以在任何一个国家安全的从事商业活动和投资,这一切都是因为帝国不可战胜的皇家海军和陆军地巨大威慑力。 一个强有力的、合理有序的组织将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有秩序,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在中国重建这种秩序。 这应当由英国这样的强国和苗先生这样的绅士来组成他!当然,陈先生这样的年轻力量也是必须地。 ”
陈晓奇心中暗自嘀咕:“这些该死的鸦片贩子,念念不忘自己那点已经日薄西山的荣光。 中国搞成这样不都是你们这些‘强国’的功劳么?一次大战已经耗尽了你们的精力,再来一次大战,日不落也得落了!”
脸上却一副“言之有理”的表情,道:“伯爵先生说的是!中国的未来需要尽快的平复政局。 更需要跟上世界强国的步伐,这其中工业技术是根本。 维多利亚时代地辉煌已经向世人证明了科学技术与工业发明地巨大力量,中国也必然要走上这条道路才能成功。 在这方面,不知道伯爵先生有没有兴趣参与一下,提供一些小小的助力呢?”
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理所当然、当仁不让地板着脸点点头:“能够给朋友一点帮助,是身为一个绅士必须要做的事情!尽管是我这么一个有点年纪的人。 那么,我年轻的朋友,你已经有了暴发户的美国人当盟友,还需要我做些什么呢?”
这事感情是尽人皆知了?!陈晓奇如是想着,一本正经的道:“因为种种原因。 我必须要跟美国的财团合作才能保证我的利益。 同样也符合美国人的利益,因此这种合作是必要的。 但是作为我的事业中很重要的一环。 资源是个麻烦的问题。 您知道,伯爵先生,在中国很难找到大量优质的铁矿石和焦炭,即使已经发现的,绝大多数受日本人的控制,这不利于我们的工业生产,因此一个稳定的、持续的资源供应商是我们必须要寻找的。 很显然,作为在远东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您,恰恰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女王陛下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印度,以及澳大利亚。 ”
印度和澳大利亚,有着世界上最优质的铁矿石和焦炭资源,储量巨大且开发较早,后世成为中国钢铁工业中避不开的大供应商,并且在他们的铁矿石上栽了不止一次跟头。 而现在,他们都控制在大英帝国的手中。
中国的优质铁矿石是有的,东三省包括绥德一代的目前被日本人控制了,攀枝花还没发现,山东的只有不到百分之十极难开采的优质铁矿石,其他的在山西阎老抠那里,这乱糟糟的局势下,陆路运输根本保证不了!
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眼前一亮,但紧接着恢复平静。 道:“据我所知,在山东有相当不错的铁矿石和煤炭矿藏存在,陈先生为何要舍近求远呢?”
陈晓奇道:“开采难度、产量、熟练工人等等都是现在无法解决地难题。 而且对于我将要做得特种钢材冶炼工业来说,这些含硫含磷太多的矿石都不合适。 ”
“特殊钢材?陈先生可以说的更详细一些么?”格吕克斯※#8226;温莎伯爵对此非常感兴趣。
陈晓奇直言不讳:“是的,我的这个钢铁厂将主要生产发动机、轮船、农业机械所需要的优质钢材,您知道,中国的农业技术水平还处在17世纪。 他将需要大量地农业车辆和相关机械,此外。 我们公司与洛克菲勒以及摩根合作的世界性物流公司需要大量地专用船只,包括最新的万吨集装箱货轮以及油轮等等,这都需要大量的优质钢材,我打算在青岛开造船厂制造他们。 但是很显然山东目前的铁矿石质量和产量都不能保证。 在远东,唯有英国和法国可以做到持续、稳定的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