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嶷的话让拓跋猗卢心头蒙上一层阴影,大晋如此强大,将来驱逐了匈奴人之后,肯定会北伐草原,到那时拓跋部落该如何抵挡?
场中终于平静下来,左贤拓跋普根接着宣布,“第一场胜者,大晋国勇士司马智。”场上又响起震耳的掌声。拓跋普根又道:“第二场比试射箭开始。”
场中这次站出了三十余位射手。胡人最重射击,作战时,若箭术精良,纵近身肉搏不济,也可远距离杀伤敌手。各部落均派出射手,来争高下。
场子上抬出来十余只箭靶,一个个放在五十步外。司马智试着拉了一下弓,正中红心。
鲜卑射手果然身手不凡,大部分射中靶心,于是箭靶又移至六十步远。这次有十余人脱靶,便失去了机会。淘汰了下来。
箭靶逐渐移远,八十步,九十步,最后停在了百步之外。场中只剩下三人,除司马智外,尚有巴图,哈达。一个射手能百步穿杨,已是神乎其技,神箭手的称号也可得之无愧了。
瞄准靶心,巴图,哈达各射出一箭,马巴图脱靶,哈达正中红心,场外喝声一片,众人均大声叫好。
轮到司马智射了,他看了看靶心,张满弓,正欲射去,天边忽飞来一群大雁,八字排开,为首的头雁,带着一群北徒的伙伴,南面而来。司马智鼓足劲,拉满弓,“嗖”的一声射出一箭,领头大雁哀鸣一声,跌落下来,却见司马智的箭正穿过雁首。
“好箭法!”
“好!”
只剩下最后一场比试了,鲜卑人已经连输两场,这次大单于拓跋猗卢亲自下达了将令:要求必须扳回一局,为拓跋部落挣回点颜面。在这种情况下,各部落尽挑精锐组成一百人,由一名万夫长统领,准备与大晋宿卫军比试一番。
可惜鲜卑人这次注定要悲剧了!可以说这场比试是三局中宿卫军赢得最轻松的一次,晋军最擅长的就是战阵厮杀。自从司马遹在新城成军之时起,晋军就抛弃了以往注重个人武勇的训练,而专注于协同合作。
眼看鲜卑三场惨败,有些人脸上挂不住,拓跋比延甚至都有暴起杀人的冲动,不过没有大单于的命令,众人皆不敢乱动。
“哈哈哈哈!”拓跋猗卢果然是个枭雄,大笑之后,他高声宣布道:“大晋勇士果然厉害,本单于输得心服口服,我拓跋部落虽然是化外番邦,但也不是言而无信之辈。来人,把本单于的坐骑牵来,这匹马乃是大宛名驹之后,今日就送给司马都尉了!”
司马智谢过拓跋猗卢,上前牵过宝马退到一旁,这个时候提心吊胆了半天的裴嶷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一群鲜卑族少女,手捧鲜花,来到场内,将司马智簇拥起来。少女纷纷向他献花。司马智两手已捧满了花,仍有少女往他手中硬塞,叫他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张开口吃吃傻笑,样子十分滑稽。
又有一位少女,硬抱住司马智,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留下一道深深的唇印。少女手捧一杯酒,说道:“我亲爱的勇士,勇敢的雄鹰,请让我为你献一杯酒。”司马智哭笑不得,眼光向裴嶷扫来。裴嶷示意无妨,随后他才放下手中的花,接过酒,一饮而尽。
在比武之后,拓跋猗卢对裴嶷等人的态度大变,他甚至亲自参与到与裴嶷的谈判当中,大晋与拓跋部落南部就合作问题展开深入而坦诚的谈判!

第一百七十九章 找到棉花了

正当裴嶷、司马智二人在大漠草原纵横捭阖的时候,身在洛阳的司马遹突然接到凉州刺史张轨的急报!
天气越来越炎热,这天司马遹正领着妃嫔在华林园内乘凉,如今他也算是儿女双全了,自从今年二月份羊献容诞下一个儿子,被他取名司马虨外。到了四、五月份皇后王惠凤、贤妃绿珠先后诞下一个儿子(司马臧)、女儿(司马芳)。
而现在淑妃王惠莹也怀孕了,眼瞅着他第四个孩子就要出生了,他怎能不高兴呢?他躺在摇椅上,身边站着扇扇子的宫娥,惠妃裴瑾在一旁拿着瓜果殿下亲自喂他,另一个昭仪蒋俊也陪侍在一旁。
提到这个蒋俊司马遹心中不由得对其怜惜万分,历史上她是司马遹的宠妾,被封为美人、保林,为司马遹长子司马虨的生母。司马遹被囚禁之后,司马遹的岳父王衍连忙宣布女儿与其离婚,太子妃王惠风痛哭而归,蒋俊和太子的生母谢玖则被逮捕并拷打而死。
本来他以为这一辈子不会与对方相遇,哪儿曾想到,登基时他才在大臣们选的妃子中看到对方的名字。想到前世的因缘,他毫不犹豫的点了对方的名字,就这样蒋俊又成了他的妃子。只是这一世注定要比原来好得多。
“陛下,还在为纺织厂的问题担心吗?”裴瑾看着司马遹微微皱着眉头,轻声开口问道。
“唔,有点儿,这都两个多月了,朕交代的事,也不知张轨办的如何了?”司马遹闭着眼睛。一边享受美人们的服侍,一边随口答道,他可是对棉花寄予厚望。
“陛下,这图上画的是什么类型的花啊?”惠妃裴瑾拿起司马遹随手放在桌子上的图画看了一眼,发现是自己从未见过的一种花。轻声问道,“唔,爱妃,这是棉花,是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物。”司马遹眯着眼睛回答。
“陛下,棉花是什么?”
“呃。这个,棉花的花朵应该像蚕丝一样。”
“哦!陛下是不是打算用这个缓解羊毛危机?”
“嗯,爱妃聪慧,朕确实有这个打算,只是棉花不太好找啊!早在两个月前朕就吩咐凉州刺史府留意了,可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回音。看来情况不太妙啊。”对此司马遹有点小失望,本来他以为很好办的一件事,没想到拖了这么长时间。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
大约9世纪的时候,摩尔人将棉花种植方法传到了西班牙。
15世纪,棉花传入英国,然后传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而其实中美洲原住民也早已懂得用棉花纺织衣服和毯子。
16世纪西班牙人进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发现当地植棉业已很发达。岛民将彩色棉纺成土布,做成当地人的服装。
华夏至少在2000年以前,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但是在中原地区,起初人们只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
9世纪着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今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
《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由此可见。现今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当作花、草一类的东西看待的。
棉花传入华夏,大约有3条不同的途径。根据后世植物区系结合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
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据史料记载,至少在秦汉时期,之后传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
第二条途径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
第三条途径是非洲棉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北路即古籍‘西域’,宋元之际,棉花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
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比中原早,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珍贵。
唐宋时期,棉花开始向中原移植。大约在南宋的时候,棉布逐渐替代丝绸,成为华夏百姓主要的服饰材料。
元代初年,政府设立了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
元以后统治这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
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知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
事实上司马遹并不清楚棉花在华夏的种植历史,他只是单纯的认为凉州地区接触的各国商人比较多,有可能会有人见过棉花,所以他才托张轨在凉州尽力寻找棉花。
不过,还真别说这事真成了!
当两个月前张宾上任凉州刺史的时候,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皇帝交给他的棉花画像誊抄数份,然后交给心腹之人,分数路去寻找。就这样过了一个月之后,仍然没有一丝有关棉花的消息。
张轨对此非常着急,毕竟这是皇帝亲自交给他的任务,而且看起来司马遹非常重视这件事,若他不能办得让皇帝满意,岂不是要在皇帝心中大大丢分?这对于一心想要入内阁的张宾来说打击太大了。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神奇,就在张轨渐渐绝望的时候,一个来自贵霜国的商人突然告诉他这种棉花他在贵霜国见到过。张轨闻言大喜,亲自派人将那个商人接到府上询问。贵霜国商人诚惶诚恐地来到刺史府。
“小的拜见刺史大人,不知大人唤小的前来有何事?”贵霜商人伽米罗规规矩矩给张轨行礼,眼下贵霜国实力大损,使得他们的百姓走到外面腰杆子也不硬。
“阁下不用紧张,本官这次找你前来。是为了向你求证一件事。”张轨好言抚慰道。
“刺史大人请讲,小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来,你看看这个画上的东西,见过没有?”
伽米罗小心翼翼的接过纸张,仔细瞄了一眼。抬起头看着张轨道:“大人,这不就是棉花吗?这种植物在我们贵霜国非常普遍,大家都是用此物织布。而且若是小的没有记错的话,在高昌地区也有,只是那里称这种东西为白叠子。”
“真的?你能确定?”张轨闻言大喜,寻了近两个月了终于有了眉头。
“小的怎敢诓骗大人。而且凉州有些大户人家里面估计也有,只是他们都是把棉花当成一种花卉。若是大人需要,小的可以从贵霜国引进一批。”伽米罗看到张轨是真的对棉花感兴趣,遂生出想要讨好对方的心思。
“好,若阁下能帮助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