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阳公主-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六品的县令之职。”
  她唇角勾出一丝冷笑,落在沈孝的青碧色官袍上,“青色可比红色更适合你。”
  沈孝捏紧了袖中玉簪,哑着嗓子开口,“……这不是完全的死局,雀奴,你听我解释。”
  “朝中势力基本被太子和二皇子瓜分,七皇子想在朝中拉拢人才,同时不招人嫉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另想办法发展势力。”
  “黄河沿岸的河南道河东道因为灾情导致官场重组,太子和二皇子的手一时半会儿都没有伸进来,七皇子领了治水的差事,近水楼台,正好可以将这两道的官员拉拢入麾下。与此同时,治理黄河也是最得民心的事情,所以黄河差事对七皇子而言非常重要,一点差错都不能出。”
  “我去河南道,虽只是县令,但洛府自高进问斩后,郡守之位暂时空缺,我的权限其实很大。我可以和七皇子互相配合,他治理黄河,我负责赈灾,彻底将黄河岸边的势力吃进去。”
  “皇子上位,只靠陛下的宠爱是行不通的。能让七皇子稳定立足于朝堂不倒的,只有政绩,只有民心。”
  “我若是真想单纯为了避婚而自请贬官,可以外放的州县那么多,我为什么偏偏挑了河南道。”
  沈孝捻起一枚棋子,“雀奴,你信我,我走这一步固然是下下策,要花费许多努力,可却并不是一步完全的死局。”
  “我之前看似风光,升官速度比谁都快,可陛下越捧我,我反而越处在风口浪尖上。我被陛下当成一把肃清朝野的刀,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就算我尚了金城公主,官位更进一步,成了天下寒门的典范,我也只能更加依靠陛下,可天子恩宠,是最抓不住的东西,我不能只靠陛下的恩宠活着。”
  “我要沉下去,到地方上去做出一番实际的政绩来,到那时我功绩加身,再回朝堂,七皇子也收拢了许多势力,那时候我们跟今天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
  沈孝半倾身体去看李述,“你信我,这真的不是一步死局,雀奴。”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

  ☆、第 79 章

  #79
  李述闻言; 脸上却丝毫不动; 一双眼直视沈孝,“你说得都对; 我只问你一个问题。”
  “这一切要花多久?三年?你凭什么认为你三年考课之后就能回京,就算你做出了能上天的政绩,只要太子让吏部的人动动手指头; 你一辈子都要沉沦下寮; 永远都爬不上来。”
  “沈孝,明明有一条更平直的青云路等着你,你为什么要选这么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
  如果有第三条路; 难道她李述就蠢到如此地步,非要把沈孝逼到那种境地吗?
  这件事,不是上上策,就是下下策; 根本就没有中策可言。
  她选了上上策,沈孝选了下下策。既如此,还有什么合作的必要。
  为什么要选一条更艰难的路去走。
  沈孝满口都是涩意; “雀奴,无论这件事背后有多少政治筹划; 说一千道一万,其实我只有一个理由……你知道的。”
  李述冷眼看过去; “我知道什么?沈大人,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一个从六品的官,可却妄图肖想本宫; 你不觉得你很可笑么?”
  沈孝听得一窒。
  可笑。
  李述用这样的词来形容他的感情么。
  那一日,那一时,就在金玉阁里,就在这张罗汉榻上,她点过头,承认了她喜欢他啊。
  为什么她能将感情这样干脆地弃之敝履,连一分一毫的留恋与犹疑都没有。
  难道她的心就是铁石做的,没有任何感情纠葛,只有纯粹的政治利益。
  从前他有用,所以她对他笑,如今他彻底失去了利用价值,所以她就收了那些情谊,再也不屑于看他一眼。
  袖中的玉簪贴肤放着,玉质明明温润,可沈孝只觉得浑身都在发寒。
  这样的李述,他不知道要如何面对。
  他慢慢地退了一步,自嘲地笑了一声,“是,下官只是个从六品的县官,怎么敢奢望公主。”
  他从袖中取出玉簪,放在棋盘上,“公主,这是贺你生辰的礼。”
  李述垂眼去看那根血玉簪,沈孝默了片刻,还是忍不住想劝她,“我明日就走了,有些话你或许不爱听,可我还是想对你说。政治上一昧往上冲,并不是好事。这三年我不在你身边,你尽量收敛一下,权势太过,恩宠太盛并不是好事,因为这样就将自己摆在了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太过显眼,就容易出错。如果可以,我反而建议你藏拙,顺着这件事也沉下去,避府不出,等我回来。否则我怕东宫会嫉恨你,皇上也容易利用你。”
  李述安静地坐在罗汉榻上,垂眼看着那根簪子,一时之间不说话。室内非常安静,竟有一种温馨的氛围。
  这是他们俩的最后一面,沈孝想,三年里他就要靠着这一眼印象让自己坚持下去。如果只是记得她冷淡的侧脸,让他怎么能熬的过去。
  沈孝朝李述走了一步,伸出手去想要去握住她的肩,想要将她揽在怀里。可李述却好似被蛇咬了一般,直接将他的手打开。她噌一声就从罗汉榻上站了起来,想要避开沈孝的怀。却因动作太急,不小心将榻上小几都撞在了地上。
  那玉簪就直直地跌在了毯子上,李述一退,没留意,竟然就直直地踩了上去。
  玉碎的声音该是清脆的,可因被她踩在脚下,埋在毯里,声音反而显得非常沉闷。
  李述一愣,连忙退了一步,低头一看,那簪子已经被她踩成了两半。
  沈孝低下头,愣愣地看着地上。血玉簪,与宣城红毯融为一体,落在地上若不仔细看,几乎是看不见的。
  沈孝朝李述的方向走了一步,半跪在地上,低下头去将簪子捡了起来。
  浑然一体的血玉簪,骤然就这么断成了两半,断口处锋利,伸手去摸,仿佛能将肌肤都割破。
  他挑了很多礼,最终才挑中了这根簪子。这还是他亲手磨的,因为技术不好,所以没有雕花纹,但他也觉得比经过玉匠人的手要来的诚心。
  他弃了一生所求的权势地位,末了的结果,就是这么一根被摔碎的簪子。
  沈孝只觉得一颗心彻底沉了下去。
  李述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时沈孝已经站了起来,他就站在李述面前,可却没有直视李述的眼睛,反而去她发间搜寻那根金钗。
  他沉默的看了她片刻,忽然道,“李述,我以为你和他们不一样。”
  这话仿佛一记闷棍,李述当时就听得脸色一白。
  我以为你和他们不一样,我看错你了。
  李述的唇颤了颤,想要说什么,可沈孝却径直略过她,就往门外走去。
  “沈孝。”
  李述忽然开口叫了他一声,沈孝的身体立刻停住了,可却没有转过身来。他脊背绷得很紧,右手紧紧握着,手心里透出一点玉簪的尾巴,仿佛一点血迹。
  李述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是一盘死局,他们俩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就注定不能携手。
  他很好,只是她配不上他。
  李述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你我的合作就到这里吧。”
  沈孝还是紧绷地站着,没有做出任何回复,他只是右手将玉簪握得更紧,努力让自己不要回头。
  他迈出门槛,下了楼梯。
  沈孝没有看到,身后李述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直到他青碧色的袍子消失在楼梯口,再也看不见。
  可她还是睁大了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看向楼梯口。她都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
  看一眼少一眼,此后二人相隔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千思万念。
  看一眼少一眼。
  诸事保重。
  李述在心里说。
  *
  次日。
  朱雀门外,天刚亮沈孝就牵马出了城,可站在城门口,却牵着马没有动弹,就这么一直等到了辰时。
  因要赶路,他便穿了身家常衣服,一身灰色布袍,恍惚间又是当初进京赶考的样子。
  彼时进京,意气风发,觉得天下都在他手中。如今却为了一桩痴念,甘愿将天下都让出去。
  可没有人看重他这腔痴念,甚至都没有人来送他。
  也是,一个从六品的县令,怎么配得上平阳公主亲自来送呢?
  沈孝摸了摸袖中端成两半的玉簪,他到底还在奢望什么。
  侍从催促了很久,“大人,再不赶路,天黑时可赶不上驿站了。”
  沈孝几不可查地叹了一口气,收回目光,“走吧。”
  正要翻身上马,忽然城门口传来一阵马蹄声。沈孝心里一紧,连忙望过去。
  是她么。
  他竟有些没出息地屏住了呼吸。
  他昨天不该那样说她的。
  可来人却是一人一马,一身黑衣。那是崔进之,他一身劲装,显然要出城做什么事去。
  看到路旁沈孝,崔进之调转马头过去,但却并不下马。
  他的马是最优品的大宛良马,极为高大,骑在马上俯视人的时候,有一种极为凌厉的压迫感。
  “沈大人,这是要干什么去?”
  崔进之在马上,无论如何沈孝都得仰头看他,气势上二人明显就分了胜负。
  可沈孝却并不正眼看崔进之,只是微微偏头,以一种斜睨的方式瞧着他,就显出几分不屑。
  “崔公子何必明知故问。”
  崔进之的目光在沈孝身上落了片刻,忽而就笑了一声,“沈大人当真是来去赤条条,好歹做了这么久的官,如今外放了,竟连个相送的人都没有。”
  这话一出,崔进之明显看到沈孝薄唇抿紧,很明显,这个话题让他心中不悦。
  崔进之转头往城门口方向看去。
  空空如也,根本就不见李述的影子。
  你们不是互相信任的政治伙伴么,怎么,如今就因为我一封弹劾折子,这么容易就闹掰了?那这个感情基础也太差了。
  崔进之捏紧了手中马鞭,目光凛然。
  沈孝他算什么东西,跟雀奴才认识了多久,就想跟她成亲,共度一生。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