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却是陈述的语气。
陶令薄唇微扬,眼底已有暖意流溢,道:“何其有幸。”说罢,便要负手离去。
楚玉珩慌忙追了两步:“你竟不想知道我要如何?那你来此又是为何?”
陶令离去的身形却未有半分停顿,只轻飘飘的传来一句:“你想如何有什么要紧?”却不知,是不是提醒?
楚玉珩这才默然叹了口气,是啊,陶令何时想过别人要如何。现在看来,却是那个小姑娘想要如何吧!
楚玉珩回身,正欲灭了房内的烛火,忽然外面敲门声响起。他大步走去开了门,瞧见一个眨眼微笑的小姑娘,陡地明了,方才陶令出现,果就是一记警钟。
“楚公子。”苏夭夭以江湖人的姿态双手抱拳,微微躬身,以示谦和。殊不知,她方才本预备跳进去,谁料想里面烛火明丽,她只好走了正大光明的路子。
“你是……”楚玉珩作出微微惊异之色,“白日里客栈的那位姑娘?”
“正是!”苏夭夭颔首微笑,“小女子苏夭夭,多谢公子相救。”
“路过而已。”说罢,便将她迎进了门。
及至两人在正厅坐下,苏夭夭才将这位衣着长袍的男子看得真切。他是与师兄完全不同的男子,师兄那人即便笑起也是深邃不可知。这人却是有着浓厚的书卷气,面目俊逸儒雅。容颜虽不及师兄,气度却还不错。也算得一个温润如玉翩翩公子了。
果然,师兄虽万般不是,与这镇子上的人相比,容颜姿态竟还是个中翘楚。
楚玉珩为她倒了茶,苏夭夭未饮,直接便道:“我听人说,公子救命之恩,承恩者当以身相许?
第3章
楚玉珩抑制不住的轻咳,他知她面目清纯无辜,在山上被困顿了十年,对世事多半也是不解,自是将她的话做不得真。可有陶令警告在前,他怎敢要她以身相许?
“不必不必。”楚玉珩正经思索道,“我不过偶然路过,瞧见了,也还未曾出手。姑娘如真是要求一个心内安宁,可否随小生去一趟王城?”
“王城?”苏夭夭不解道。
“过些日子便是家母忌辰,我需回王城拜祭母亲。如姑娘愿意随行,我也好告知她有女子中意于我,以慰藉母亲在天之灵。他日,必当明媒正娶不辱没了姑娘诚心。”
苏夭夭一双眼睛陡地瞪圆了些,暗暗抽了口冷气,他这般情形,怎似从未有女子中意过他一般?怪哉怪哉!
然她被陶令教养过年,一惯知轻重,知主次。她要脱离望岐山寻求自由,至于成亲,不过途径罢了。遂言笑晏晏:“那我们……可否尽早出发?”她下山之时,师兄正是闭关,算日子,便是再不警醒也该察觉她消失不见了。
“嗯?”楚玉珩眉头微锁,“姑娘可是在避讳什么人?”
苏夭夭一时无言,心下措辞,正想说“她是自家中逃出,唯恐兄长将她捉回去。”楚玉珩已是分析道:“这方圆百里貌似唯有望岐山上的那位陶公子令人望而生畏,姑娘避讳之人如是与他相关,大可放心。我听闻多年前陶公子便立下誓言,此生不入王城,姑娘可放心随我前去。”
“果真?”苏夭夭一双眸子陡地亮起,到底是没隐住心中所想。
楚玉珩温和的笑笑,看破却不拆穿:“正是。”
“那便多谢了!”苏夭夭抱拳,心下自是安然,说着,便是要起身离去。
“明日启程,我去你处寻你。”
“好!”
长街清冷无人,苏夭夭几是一路蹦蹦跳跳的走回去,她心知那楚玉珩虽是书生,却也是个坦率之人,日后相处,想来也不会多出事端。如此看来,正经是无可挑剔。
只她推开自己的房门,瞧见于一片乌黑处端坐的那人,那大片的白随着窗口进来的风恣意舞动着,立时没了一丝的好心情。
那人瞧见她来了,立时挥手,烛火顷刻亮起。
苏夭夭立马堆起满脸的笑意,凑上前伏在他的膝上:“师兄,你出关啦!”
陶令拔下她的发簪,一头墨发顷刻散下披在身后,然他将一开口,说出的话却不似这动作一般随意:“我不过晚来两日,你便要和别人跑了?”
这话……怎说得她好似一个红杏出墙的女子,且还被夫君逮了个正着?
苏夭夭面有囧色,深吸了一口气方才仰起脸,满脸骄纵的哼了哼:“我不过是恃宠生娇罢了,你奈我何?”
陶令捏捏她的脸颊,略用了些力气,瞧见她吃痛的模样,紧抿的唇立时绷不住,遂轻笑:“是,我将你宠成这般模样,自是我自食苦果。”
“你要嫁于他?”陶令俯首凝着她随年纪愈涨愈发纤瘦的面颊。
“我……”苏夭夭迟疑了片刻,遂果决道,“是!他救过我。”面对师兄,狡辩等同自寻死路,倒不如将话说开,反有一线生机。
“你何须旁人来救?”陶令果断拆穿她,不待她反驳又道,“你喜欢他什么?”
“我不喜欢他!”
陶令一侧的身子微微后仰:“你倒是一样坦率。”
苏夭夭咕哝着嘴,不满的哼唧:“我说喜欢你便信了?”
陶令眉梢轻挑,那是自然,我一手将你养大,岂能如此就便宜了旁人?
陶令扶了她的手腕,微微用力,她便站起身,他顾自走至窗前,声音缥缈丝毫不似他往日的作风:“我许你十年自由,去王城还是别处都随你。但有一样……”他回过身,眼底已是一片肃杀,“不许嫁人。”
“当真?”苏夭夭雀跃的跳起,转而又是凑上前巴着他的衣摆晃悠,“可是为何仅是十年呢?”
陶令摸摸她的脑袋,目光不自主的柔和下来:“你今年十六岁,到二十六岁这十年是一个寻常女子最好的年华,至于剩下的,总要给你留些岁月来报答我的养育之恩。”
“哼!”苏夭夭甩掉他的手,瞧见桌上摆着长剑,走过去拿在手中端量,只听身后之人言道,“你的佩剑落在了山上,日后可不许丢了。”
苏夭夭看着剑柄之上刻着的“令”字,正犹疑要不要弃了它。毕竟,一年前她便学会了于指尖凝结剑气,无刃胜有刃。此时拎一把剑,委实拖累。
然不及应对,身后的声音便仿佛从远处传来一般,她回转身,哪还有师兄的影子?
唯留下的那句话,在往后的日子里,随时随地都能激起她心内千般不安。
他道:“待我逝世时,总要有亲近之人守在身侧。”
那声音极为沙哑,仿佛只这一声便道尽了十年后他三十有六凄清孤寂的光景。
苏夭夭甩甩脑袋,到底是不情愿的将他留下的剑收下。次日,便同前来寻她的白面书生一道出行,漫漫长路,一人一匹马,倒也不算寂寞。
只是三番五次被人暗杀,且在她本该安眠的时辰。因而楚玉珩不曾提及,她也做一个浑浑噩噩,当做不知。
直至抵临王城脚下,对方似是愈发迫不及待,分了好几拨人刺杀,楚玉珩连同暗中保护他的人都无法顾及到她,她只好起身杀了几个蒙面大汉。
亦是这一夜,她凝着巍峨的城墙,到底是抱着剑双手环胸下颌高昂道:“楚公子,时至今日我也不好隐瞒,家兄传信,允我自由,但不允我嫁人。”说着,便转眼看向他,姿态自是一片坦然,丝毫也不怕楚玉珩误会了去,她是因了不想十年之期未到便早早被牵连致死。
只道:“抱歉!”
方经历一番肆杀,楚玉珩额上的汗还在下坠,眼见得苏夭夭竟是一丝气息都不曾错乱,她的身手果是远远出乎他的意料。这时不由愣怔了片刻,方微笑道:“无碍。这本是姑娘的自由。”况且,这本就与他所料无差。如若陶令允了,那才天大的惊奇。
“今夜之事,原本是……”楚玉珩说着,略有一丝犹疑,苏夭夭立时摆摆手,“不必多说,我对旁人的私事不感兴趣。”说着便是仰望着城墙的高度,似在暗暗丈量什么。
“我们今晚便入城吗?”她转眼看向他,“还是明日正大光明的进?”
“今晚?”楚玉珩眉目微蹙,城门早已关闭,如何入城。
苏夭夭不以为然的勾挑了唇角:“跳上去不就好了。”她说着,便要纵身一跃,楚玉珩忙拉住她,他们方才解决了那些人,也不知这时可有人在暗处观察。苏夭夭天真无知,现下还不是那人的注意对象,这般露了身手,确是不妥。
苏夭夭不解的凝向他,楚玉珩这才附在她耳边低声道:“姑娘不知,在这世上,能够如你这般轻松跃上城墙之人,屈指可数。”
“原是这般。”苏夭夭了然,遂又眨着眼无畏的看向他,“那既是这般,日后公子遇险,便由我来保护公子吧!”也算报了他的救命之恩。
楚玉珩一张脸猛地僵住,两人本就距离极近,这会儿她猛地仰头,两人竟是咫尺之离。他喉头微动,良久方才收了视线后撤一步道:“不必不必,姑娘盛情,小生惶恐。”
楚玉珩悄然长舒一口气,他果然是活够了。方才那一幕若是让陶令瞧见,便是十条命也不够他丢的。
只是,陶令那样的性子,竟能教出这样的女子,委实是稀奇,稀奇的很。
“姑娘心思纯善,小生不胜感激。但姑娘这般好心,小生却是不能安然接受。”楚玉珩缓缓道,“原本,你能随我去拜祭母亲,我已十分开心。”
“无妨无妨。”苏夭夭摆摆手,然她侧过身,唇角勾起的,却是小狐狸一般狡黠的笑意。她哪是好心,不过是自负罢了。
次日正午入城,正赶上王城繁华盛景,苏夭夭被迷了眼,街上各式各样的小摊都要逗留许久。然楚玉珩来王城本就有要紧事,自是不能随她这般耽搁,遂叫了身侧一男子,令他跟着苏夭夭,护卫她的周全,便同苏夭夭道了别,晚间再见。
然她不过在一间买衣裳的铺子换件衣裳的工夫,那个方块脸就不见了踪影。她只当是楚玉珩又将他唤走了,也不曾在意,只在铜镜前转了一个圈。
身上这件锦衣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