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工-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爽!”

    徐英刚刚接过凉茶, 闻到味道的时候,表情有点发苦。他长得比别人都胖,最怕热了。以前这种时候,他喝的都是冰镇的饮料,结果这茶竟然是热的。要不是看在苏进和老太太的面子上,他肯定不会在这么热的时候喝热茶。结果一杯下去,感觉比喝冰饮料爽多了。他立刻亲热地凑到老太太身边,问道,“奶奶,这是什么茶啊?喝起来好爽!”

    老太太笑得眯起了眼睛:“还不错哦?这是我自己熬的,加了金银花、菊花、夏枯草……”

    她一一历数出来,徐英认真地听着,道:“我记下来了,回头也让我妈帮我熬!”

    老太太笑得更高兴了,连声道:“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没一会儿,大半壶茶就被大家全部分光了。学生们非常自觉,喝完茶立刻回去继续干活。

    老太太爱惜地看着他们,对苏进说:“勤奋工作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苏进帮她把茶碗和壶全部收好,问道:“奶奶,您住哪里,我帮您送回去?”

    老太太连忙说:“不用了,不用了!”

    苏进非常坚持,最后还是拎着壶,跟老太太一起走进了南锣鼓巷。

    老太太住在巷子中间的一个四合院里,门口有一棵老槐树。这棵槐树一看就有很多年了,树荫浓密地遮下来,苏进一到这里,立刻感觉到了一股凉意。

    他抬头看了一眼,笑道:“这树可真好。”

    老太太跟着他一起抬头,微笑道:“是啊,我小时候,它就已经在这里了,转眼就几十年过去了……”

    苏进随口问道:“奶奶,您从小就在这里长大?”

    老太太点头道:“我姓纪,你就叫我纪奶奶吧。对,我就是出生在这条街上的。十多岁时离开去上学,直到二十年前,才重新回到这里。”

    苏进专心地听着,突然感觉到背后有一束目光,转过了头去。

    四合院的对面也是四合院,一扇扇门延伸到巷尾。斜对面的两扇门后,有一双眼睛正看着这边。那也是一个老人,满脸皱纹,拉着一张脸,警惕地盯着苏进,好像惟恐他做什么坏事一样。

    苏进友好地向他点了点头,老人一个转身就走了。

    “来,这里有道门槛,小心别绊着了。”纪老太太的声音从前面传过来,苏进回过神来,连忙应了一声,跟着她走了进去。

    现在的四合院,很多都是好几家一起合住。纪老太太家的这个也是。

    她一个人住着向东的两间房,房间宽敞明亮,打理得非常整洁。

    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很有修养、也很有文化的老太太。窗边的台几上铺着一层镂空的白纱,纱上放着一个梅瓶,里面插着一枝堆纱的杜鹃花。虽然是假花,工艺却非常精湛。娇艳的鲜花映着后面窗户上的剪纸,别有一番情趣。

    纪老太太让苏进把茶壶放在一边的桌子上,苏进很有礼貌地问道:“厨房在哪里?我顺便一起洗了吧?”

    纪老太太连忙说:“不用了,一点小事,我自己来就行了。”

    苏进笑着说:“就是,一点小事,纪奶奶也不用跟我客气了。”

    他说得爽快,纪老太太也笑了,爱惜地拍了拍他的胳膊:“行,那就麻烦你了。”

    大部分四合院的厨房都是共用的,但是纪奶奶家的却是个独立间。苏进按照她的指示,把壶和碗都放进厨房。他在厨房里张望了一圈,有些疑惑,纪老太太是一个人住的吗?屋里屋外的痕迹都只有她一个人的。

    苏进索性直接问出来了:“纪奶奶,您的家人呢?”

    纪老太太温和的声音从外面传过来:“老伴儿过世了,女儿在别的地方住,这里就我一个人。”

    苏进“哦”了一声,道:“那您得小心门户啊。”

    纪老太太轻轻笑了:“谢谢你的关照。不过这里都是老邻居了,大家都相互照应着呢,不会有事的。”

    苏进应了一声,把碗放进水槽,清洗了一下,又放回旁边的碗架。

    这时,他看见碗架上的一件东西,突然轻“咦”了一声。

    纪老太太在外面问道:“怎么?”

    碗架上有一对倒扣的碗,苏进伸手拿起一个,更加惊讶了。他扬声问道:“纪奶奶,这个是……”

    纪老太太走到厨房门边,看了一眼,微笑道:“这个啊,是这是我老伴儿留下的饭碗,怎么,看着还不错?”

    何止不错?这碗直口平切,内里白色,外壁四周画着粉彩的折枝石榴、桃、荔枝三种水果。白釉青白光润,彩绘釉彩鲜丽。碗底上写着“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体字,六字三行。

    苏进的手指在碗面上轻轻抚过,玉脂一样滑/润的感觉透进皮肤,带来清凉的感觉。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真货!这的确是乾隆时期的古董,官窑出品!

 0077 吃饭的碗

    另一个碗明显是同套的,形状大小、烧制方法都是一样的,只有碗壁上的水果换成了佛手、柿子、寿桃。

    这碗在他那个世界,叫清乾隆粉彩三果纹墩式碗,工匠在上完白釉之后,先剔出三种果实的轮廓,再在轮廓里填充高温铜红釉。烧成之后,红宝石一样的三果纹在白釉的衬托下鲜艳醒目,称为“宝烧”。

    这一对碗比苏进以前见过的官窑瓷器更出色,它们的碗壁薄得像纸一样,在光线的照耀下如玉生辉,美得惊人。

    这样的碗,在他以前的世界,单只估价大概是80万到100万之间,两只成套价格更高,绝不会低于200万。

    而在现在这个世界,文物古董的价格还要高出至少三倍……也就是说,这两只碗,至少能卖到600万!

    这一对碗保存得非常好,品相很高,至少在八品以上。但是同时也能看出来,两个碗都有明显的使用痕迹,石榴那个甚至今天还用过……

    他有点不可思议地问道:“你们真的在拿它吃饭?”

    纪老太太幽默地道:“饭碗饭碗,不用来吃饭,难道用来上香?”

    苏进转身问道:“纪奶奶,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纪老太太气定神闲地笑着:“乾隆的也好,现在的也好,饭碗被做出来,始终都是用来吃饭的。”

    原来她知道……

    苏进凝视着这两个碗看了半天,感叹道:“您说得对,饭碗被做出来,就是应该用来吃饭的。”

    纪老太太像个小女孩一样,高兴地笑了起来。笑了一会儿,她感叹道:“好几十年了,你还是第一个认出来的。”

    苏进摇了摇头:“大部分人看到你们这么用,都会以为是假货吧。”

    他又欣赏了一会儿,把瓷碗放回了原位。纪老太太走过去,拿起绘着佛手的那个,轻轻抚摸了一下。她的睫毛微微颤抖了一下,像是怀念着什么一样。

    这个碗已经很久没人用过了,应该是自从她丈夫死后……

    苏进没有打扰她,而是静悄悄地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苏进抬头看了一眼,又在门缝后面发现了那个老人。他警惕而冷漠地跟苏进对视,苏进微笑着点头致意,转身离开,直到彻底离开这里,背上视线的刺疼感才彻底消失。

    这是纪老太太对门的邻居?他这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

    咦,对了!

    苏进突然停步回头。

    这老人家里所在的位置……南锣鼓巷七号院?

    苏进盯着那边看了好一会儿,才回过身,继续往前走。

    这个南锣鼓巷跟他记忆中的那个完全不同。

    南锣鼓巷是从元都时代就留下来的老/胡同,以前名叫罗锅巷,从乾隆时期开始改叫了现在这个名字。

    它曾经是国家定下来的3A级景区,之后受不了游客太多,主动取消了。

    这条胡同及周边区域在元朝时候就是中心区域,明清时代更是达官贵人的聚居地,胡同里有四合院,也有大宅门,基本上都是古建筑,带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他以前的世界,这算是一条半步行街,也是民俗文化和酒吧的聚集地,非常繁华,长年堵车。

    苏进以前去过好几次,它经历过严格的修葺与维护,保留了原有的风格,但也并不陈旧。

    他现在眼前的这条胡同就不同了。它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风格,修葺什么的就谈不上了。在里面住的基本上都是住家,还不是特别富裕的那种,不少人家屋上的瓦片都残缺不全,门口的石狮旁边堆满了垃圾杂物,门上的漆斑驳脱落……苏进这样的人,当然能从一些细节看出原有的古韵与珍贵,但大部分人眼里,估计就会把这里认成是一个普通的贫民窟。

    这估计也是文化保护不利的结果了……

    他走了一会儿,突然抬起头,看向右边。

    透过房顶可以看见,南锣鼓巷外面,更远一点的地方,已经是高楼林立,全部都是新建起来的。它们几乎包围了这里,就单只留了这一片出来。

    苏进向四周各望了一圈,沉吟不语。

    如果从高空看下来,估计会发现,高楼中间有一块空地,像是特地被留下来的一样。

    真的不是特地的吗……

    南锣鼓巷不长,纪老太太住得也不算太深。没走一会儿,苏进就到了巷口,看见了那座牌坊和牌坊下面的人群。

    他离开这么一会儿时间,牌坊下面聚集的人群更多了。围在这里的不仅有老太太们,还有几个老头,甚至还有两个中年人。

    他们高高举起手里的东西,对着里面大叫:“洗我的,洗我的,现在轮到我了!”

    人群中央,一个声音稍微抬高了一点。这个声音非常清朗,算得上好听,但严重缺乏抑扬顿挫,几乎每一个停顿都是固定的。苏进马上就听出来了,这声音是方劲松的。

    方劲松冷静地对周围的人道:“你们这样挤,结果就是耽误我们干活。不如这样,我这里写了一些编号,你们先领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