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现在学的这些东西只是基础,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要把这些内容跟文物修复结合也是需要一些门槛的。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以前跟田鸿关系不错的学徒过来找到了他。
田鸿当初是跟贝则铭一起加入文修专业的,在此之前正经读了小学初中高中,高分考上京师大学,受过专业的教育。而且他也在文修专业学了一段时间,加入天工社团之后跟着学了另一套系统,算是对两边都有过了解的人。
他为人圆滑,跟这个学徒关系也的确不错,真的利用空闲时间费心费力地教起了他。
田鸿加入天工社团算是比较早的一个,曾经接受过苏进亲身的教育。他擅于思考,对这套体系的理解非常深刻。
在他一对一的教导下,那个学徒的进展一日千里,从班上的后进生渐渐走到了前列。
最难得的是,因为苏进的遗泽,天工社团身一个社团,修复资源和人脉都比文修专业强多了。
这个学徒利用业余时间加入了一些这样的活动,甚至还在两次修复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来可真让文修专业原来的学生羡慕嫉妒恨了,以前有石家在,他们不好跟天工社团套近乎。现在石家不在了,文修专业重归学校管理,他们头上的大山被移走,于是在天工社团招新的时候,一股脑儿的蜂涌而至。
反正天工社团也没说不招文修专业的学生不是?
他们想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知识,也想要修复的机会,想要积攒自己的资历!
结果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在招新中并没有特殊的优势。
他们的确学过传统文物修复,比一般学生更清楚文物是什么。但同时,他们在现代化的基知识上极度欠缺,这成了他们巨大的短板。
于是,整个文修专业的学生一共500多人申请入社,最后只有80多人正式加入,其余人全部倒在了现代科学知识上。
其他人倒也没丧气,招新考试是公平的,他们终于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回去重新认真学习去了。
这次招新没上,还有下次、下下次机会!
文修专业的学生,京师大学其他对文物修复感兴趣的学生的加入,使得天工社团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
方劲松是他们的管理者,但他在社团里的地位就像是一个大管家一样,真正令人敬仰的还是苏进。
十九岁的八段,与九段大师平起平坐,平辈论交。规划慈恩公府的修复,拟定南锣鼓巷的方案,主持马王堆汉墓的开掘,还有那令世人震惊的惊龙会,无一不给苏进身上笼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彩。
“能见到社长一面就好了……”好多新人入社时,都许过这样的愿望。
于是,临时暑假的期末考试前,就有好些学生试探着问了方劲松:“暑假时我们有什么活动吗?”
承恩公府的修复进入最后期,到这个阶段,就算是最早加入天工社团的那些学生也帮不上忙了。
虽然从文安组那边还是可以接到不少修复的工作,但就算是贺家徐英这样极具天分的第一批社员也觉得,还是跟苏进在一起的时候收获最大。
所以,大家这样一提议,方劲松也动了心。
他一边要求社员们老老实实回去搞定期末考试,一边琢磨着写起了规划。
期末考试成绩刚一出来,方劲松就给苏进打了电话,提出了这样的申请。
苏进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一个文物修复师来说尤其如此。
很多文物,你在书上看过一百遍描述,一万张图片,也不如亲眼见一次实景。
于是暑假刚到,天工社团大半团的人,一共336人一起成行。
“好,好多人啊……”
冯秋易看着周围的同学,第一百零八次地这样想着。
他是文修专业加入天工社团的那80多人之一,期末之前,他就知道有人去跟方劲松说了见苏进的事了,没想到真的能够成行,还是这么多人一起!
300多人,就算组成旅行团也是一个大团了,交通就是个大问题。
现在方劲松正跟徐英几个人一起跟火车站的人交涉,怎么组织300多人一起进站一起入座。
——托文安组的福,他们直接集体团购了火车票,所有人全部被安排在了前后相连的两个车厢里。
不然,方劲松想要管理,可能还会有点费劲。
没一会儿,方劲松他们就折返了回来,招呼他们跟着铁路的工作人员走。
学生们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守规矩的,听见招呼就开始很有秩序地移动。冯秋易压了压头顶的小帽子,老老实实地跟在了后面。
他觉得这顶红色帽子有点可笑,看上去像个旅行团一样,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顶帽子的确很鲜明很好看。
说起来,他们的确也是旅行团,只是他们要去游览参观的目标跟普通人不太一样。
除了龙门石窟这个只在书上看见过的历史古迹以外,还有苏进这个人……
想到苏进,冯秋易的心情顿时有些复杂。
以前石家还在的时候,冯秋易在文修专业绝非那种只能打杂、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底层。
他家里跟石家有点曲里拐弯的联系,他爸跟石家的某个人关系不错,所以他十五岁就进了石家,拜了一个客座老师为师,后来又跟着一起进了京师大学文修专业。
那时候,文修专业在学校里颇有些特权,这种特权外人觉得很难受,自己身在其中其实是很享受的。
只是,偶尔看见同专业的石家人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时候,冯秋易心里总会有些淡淡的羞愧,很难跟着一起高兴得意。
后来出了一点事,他拜的那个师父提前离开了京师大学,并没有带走他,把他们这帮弟子全部留了下来。
再后来石家撤走的时候,他爸打电话给他问他的打算,冯秋易思考良久,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
他不是石家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家伙,很清楚京师大学这样一个招牌对他未来的好处。既然托了石家的福进来了,学校也没有因此清算他们的意思,那就呆下去混个学历好了。
石家走了,所有的老师几乎全部跟着撤走,但大部分学生还在。
那么接下来,谁来接手文修专业?
当时,文修专业剩下来的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情。很多人避而不谈,但冯秋易却总是能在他们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个名字。
——苏进。
学校会不会派苏进来负责他们文修专业?
不可能吧?
苏进是很厉害,但怎么说也还只是个学生。
而且,就冯秋易个人的立场来说,只要想到苏进,他的心情就很复杂。
因为当时他在石家所拜的那个客座老师,就是——冯剑峰。
是的,就是当初上公开课教授修复敦煌壁画,被苏进当面指责,最后愤而出走的那个四段修复师。
0719 集体出发
“你来了!”
冯秋易前方传来一个声音,他抬头一看,正好看见一个女孩高挑苗条的背影。她背着一个登山包,拖着一个行李箱,正好走到方劲松的面前。
虽然只有一个背影,还背着沉重的大包,但仍然掩饰不住她矫好的身材与优雅明快的气质,明显是个美人。
冯秋易立刻意识到这是谁了。
柳萱,京师大学的第一校花,传说中蒋志新学长曾经暗恋过她,但很明显,柳学姐是喜欢苏进的……
冯秋易忍不住在人群中捕捉蒋志新的身影。
蒋志新学长正在跟田鸿说话,听到另一边的声音,他平静地转过头去,目光与柳萱交汇,点头示意了一下,继续说起话来了。
柳萱回头继续跟方劲松说话,冯秋易很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车站很嘈杂,他又在人群中央,完全听不清楚。
片刻后,方劲松突然提高了声音惊讶地问道:“真的?”
他声音一高,周围顿时安静下来。柳萱的声音很清楚地传过来:“当然,已经征求苏进的同意了。”
“……老大既然同意了,我也没什么可说的。”方劲松说。
他想了想,转身招呼大家暂停下来,提声道:“刚才柳学姐通知了我一件事情。天空电视台已经派出了摄制组前往龙门石窟,准备拍摄当地的修复情况。到时候我们过去,也可能出现在镜头里,请大家做好准备——思想上的准备。”
“啊?”冯秋易的身边立刻嘈杂成了一片。
“要上电视?”
“糟了怎么不早说,早知道我多带两件衣服来了!”
“我得抽空理个发啊看我这胡子拉碴的。”
大部分人都没经历过惊龙会这样的事情,立刻都开始紧张起来了。
这次天工社团还加入了一些女社员,她们的反应更大,马上就拿出镜子或者调到手机自拍,看起自己的形象来了。
“其实也不用太在意。”徐英早已减肥成功,但看着还有点婴儿肥的感觉。他笑呵呵地说,“想想我们要去什么地方,龙门石窟耶。石窟正在修,可不得飞砂走石满天灰尘。到时候灰头土脸的,谁看得出来是谁啊!”
这话说得有理,但立刻被旁边几个相熟的同学掐得闭了嘴。
“不行,形象不好怎么上电视,到时候被人看见了就太丢人了!”
大家一片吵闹,还有人向方劲松请求,等到了洛阳之后安排半天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好好收拾一下自己。
三百多人一起行动,方劲松最怕的就是无组织无纪律不小心出事,理所当然残酷地拒绝了他们,顿时又引起了一片哀声叹气。
相比之下,冯秋易就表现得很平静了。
“阿秋,你不紧张吗?咱们要上电视了!”旁边一个同学问。
“还好,我这么上镜,怎么拍都好看啊!”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