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刚才天空电视台访谈里也看到了,在外观上面,天工社团的做法跟文大师的根本没什么区别。这又对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有什么损坏了?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做法吗?
掐架时间一长,文昌明在访谈里埋的一些钉子就显示出了威力。
有人跟着冷嘲热讽,你天工社团的方案还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呢。一群学生而已,还都是新手,怎么可能做得出“两全其美”的方案?真正关于古建筑修复的部分,还不知道是从哪里抄来的呢。没听见吗?人家文七段都在不满了。
另一些人则开始质疑钱的事情。
你天工社团发公告表示,停工期间的钱你们付。一天一百万耶,你们有这个钱吗?如果真有,钱从哪里来?
不要告诉我们是掏的私人腰包,一群穷逼学生,也能有这么多钱?
不过大体来说,这样的质疑只能算是争论过程中的一些杂音,并没有起到动摇大局的作用。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事件本身上的。
尤其是帝都人,这件事从网上传到网下,更多的人关注了起来。
南锣鼓巷,是帝都著名的街道,不说人人都能说得上来历,至少名字是都听说过的。
他们很轻易就能打听得出来,南锣鼓巷改建组的确确有其事。那片区域被保护起来已经很久了,不允许随意拆迁,就是在等着改建方案下来。
不过方案一直没能确定,到底要怎么做,上面还没拿定主意。但很明显的一条就是,文昌明的确是南锣鼓巷改建组的高级顾问,他的意见就是:这么珍贵的传统历史区域,必须“修旧如旧”,原样保护下来,成为一个文化保护区。
这意思就是,将来这里的居民都要迁出,由国家出资,进行大规划改建修复过后,隔离保护起来,不允许、或者限制人们的进出。
就是说,如果照他的说法来做,南锣鼓巷以后就不能随便进了?
对了,在此之前,还要花大价钱来修呢!
说来说去又说到这里来了。文大师自己都说了,修个古宅子都要两亿元,这么大片古代街道,以及上面的房子,一共得花多少钱?
还有后续维护投入……那可是真正的无底洞!
不行,不能这么修!
…………
“这件事现在吵得很厉害,要想办法控制一下吗?”
南锣鼓巷改建组的办公室里,杨晋原正皱着眉头,在跟周景泽说话。
虽然还在元旦假期内,但改建组的人一直就没怎么休息过。他们的周围堆满了小山一样的资料,都是这段时间翻出来的。
周景泽身边,好几个不同年纪的人正伏首案头工作,紧张地或翻阅资料记录,或拿计算器计算着什么数据。他们听见了杨晋原的话,却没一个人抬头多看一眼。
周景泽面前的电脑打开着,难得显示的是微博的页面。
以他的身份,当然没有玩微博的习惯,但这几天,他电脑上的画面一直停留在这里,还不时刷新,点点热搜榜,看看数据与现在正在热烈讨论着的话题。
这时,他的目光也正注视着微博上最新显示出来的消息,不以为意地道:“有什么可控制的?随他们去说吧。”
杨晋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道:“但现在不光是网上在讨论了。据调查,现在帝都的普通市民对这件事情也非常关注。”他轻笑了一声,道,“简直有点不讨论这件事,就跟不上潮流的感觉。”
周景泽这个倒是比较关注:“哦?他们站在哪一边?”
杨晋原跟了他很多年,马上就听出来他指的是什么了:“他们没有明确地支持哪一方的意思,不过很明显,他们不同意文大师南锣鼓巷‘原样改建’的提议。”
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什么的,普通市民基本上都不会怎么放在心上。他们在意的是,自己的生活便不便利,还有,国家为会此花多少钱。当然,那是国家投入,但他们也不会介意对此指手划脚一番的。
周景泽往椅子上靠了一靠,颇为轻松的样子:“但我们本来也没打算像那样改。”
杨晋原道:“是这样的。但是现在还有一个舆论趋势正在起来……”
“是什么?”
“有一些人建议,既然要花这么多钱, 那还不如维持原样,不改了。”
“哦……”周景泽只是笑了笑,点头道,“这个想法倒是有点意思,不过不用在意。”
杨晋原还想再说什么,周景泽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周景泽的公事电话在杨晋原手上,通常都要由他来过滤一番,再交给自己的领导。但这支是周景泽的私人电话,只用来跟亲友以及一些关键人物进行联系。
杨晋原眼尖,一眼就看见了上面隐隐约约闪烁的一个“进”字,顿时意识到是谁的电话了。
面对这个电话,周景泽的态度却非常慎重。他敛了笑容,直接接了起来,问道:“情况怎么样?嗯……好的……”
他没有多说什么,连续应了几声之后,挂上了电话。然后,他抬眼看了看杨晋原,从容地一笑道:“去做事吧,下星期内,东西就要拿出来了,能做到吗?”
杨晋原条件反射一样地道:“能!”
他转过身,深吸一口气,走出了上司的办公室,到达外面的大厅里。
走到这里,才会知道为什么刚才周景泽的办公室会有这么多人。
虽然是元旦放假期间,但大厅里却挤满了人。改建组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部都到了,他们正跟里面的人一样,紧张地翻着资料、打着电话、在纸上写着什么,一副忙翻天的样子。
看着眼前的一切,杨晋原微微有些恍惚。
谁能想到,这种情况,竟然是一个大学生——一个大学新生一手造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叶曦大帅比的七连发!感谢yetalpha的捧场,感谢fatfox911、书中半日闲、北天冥河、fou4v的天天支持~~
0350 水花
元月四号。
难得的元旦假期终于过去了,人们带着对假期的怀念,意犹未尽地去上班了。
王亮也是其中一员。
元旦小长假,王亮跟女朋友还有一对同事夫妻一起,来了趟短途旅行。
旅行对精神来说是一场放松,但身体还是不免会觉得疲劳。他打了个呵欠,走到办公室前台,随手抽了份公司订的报纸,走了进去。
他一进办公室,就看见另外三个同事聚在一起,正激烈讨论着什么,完全没留意到他进来。
只有跟他一起外出旅行的那个同事看见了他,抬手跟他打了个招呼。
王亮跟同事关系不错,凑过去问道:“怎么了?”
另一个同事看着他手里拿着的报纸,眼睛一亮,道:“帝都日报到了?我看看我看看!”
王亮有些茫然地被他把报纸抢了过去,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人有看报纸的习惯,其余的人长年沉迷于手机微博,号称从那上面就可以看见全国的事情了,何必看一个地方报纸?帝都的也不行!
王亮茫然地问道:“究竟什么事啊?你们搞得我感觉像脱离时代了一样……”
另一个同事问道:“你没看微博?”
王亮喝了口手里的豆浆:“没啊,我跟老程两口子出去玩去了,哪有空看什么微博。”
那个同事说:“啧啧,那可不是脱离时代了?元旦三天,微博上就吵了三天!你快去看看热点话题吧!”
王亮从善如流地拿出了手机,打开一看,顿时更茫然了:“南锣鼓巷改建?婉容故居改建?你们说吵的是这个事?不可能吧,这也太高端了!”
传统文化复兴运动的确搞得轰轰烈烈,人人提到这种事情,都要讨论几句,简直比当下的娱乐圈还要热火。
但大部分人更在乎的,还是身边的鸡毛蒜皮,时时关注娱乐圈的都不多,更何况这种高端的知识。
他们这个办公室的人属性大概差不多,也就是有大事情发生的时候,当八卦聊一聊,平时其实是不太会主动去关注的。
所以,王亮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带了些半开玩笑的意思。与此同时,他的目光还在往上搜索,看看热点榜上是不是还有其它他没注意到的话题。
“古建筑修复”、“末代皇后”、“京师大学新年晚会”……这些都是什么啊?
热点榜一共八条,有五条都是这样的内容,王亮看得一脸懵逼,完全不明所以。
这时,抢报纸的那个同事突然叫了起来,大声道:“头版头条,头版头条!”
他把帝都日报铺在桌子上,招呼大家过来看。
王亮跟着凑了过去,眼睛顿时睁大。
只见刚才他在微博热点榜上看见的关键词,如今全部出现在了帝都日报的头版头条上。
《价值何在?南锣鼓巷改建当何去何从?》
头版旁边稍微次一点的位置,又有一条明显相关的文章标题——《一场晚会引出的历史——婉容故居的前世今生》。
“我靠,第二版也是这个!”
同事再次惊呼起来,声音比之前低了一些。
王亮看着他翻开第二页,展示出上面同样显眼的标题——《古建筑修复专家谈》
这是怎么什么?
什么事这么大阵仗,占据了一大半的微博热点不说,连报纸上也用头版和二版同时刊载文章?
王亮这时越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不久前说过的话——
我真是脱离时代了啊!
…………
有他这样感觉的人还不止一个。
这一天,很多人从各个渠道了解到了南锣鼓巷改建的相关事宜。
是的,到现在为止,事件已经升级,不再只局限于婉容故居一栋古宅,而是延伸到了整个南锣鼓巷区域。
毕竟,婉容故居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