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文物不断的切换中,礼堂的灯光彻底熄灭,学生们却毫无所觉,已经彻底被带入一个奇妙而精美的世界里。不知什么时候,蒋志新已经走到了舞台正中央,他回过头,跟他们一样无比沉迷地看着这些艺术品。
片刻后,他终于转过头来,开口道:“华夏文物保护技术,从三千年前开始就已经存在,一代代延续至今。”
就算不说成绩只论外形,蒋志新被称为校园男神也是有理由的。他身材瘦高,相貌冷峻,声音低沉而有磁性。这时一开口,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只有某几个幽暗的角落,传来几声女生低低的尖叫声。
蒋志新面无表情,语调也没什么变化,继续道:“从已出土的文物看来,三千年前的文物上面,就已经有修复的痕迹。可见人类从学会制造物品开始,就已经开始研究怎么把它们修整复原。早在《吕氏春秋》里,就已经有鲁国复制青铜鼎送给齐国的故事。这也是文物修复最早的史实记载。”
他在台上踱了两步,道:“大家可能有些奇怪,这不是伪造的记载吗?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修复的历史?事实上,在古代历史中,文物伪造、文物修复从来都不分家,甚至可以称作为一根枝条上开出的两个花朵。”
“……”
蒋志新对这些事情都非常熟悉,此时娓娓道来,倒也挺引人入胜的。
苏进转过头,细细观察周围人的表情。
灯光全灭,只有前方舞台传来的一点光亮,让他能隐约看见周围的一些人。
不过就这样也可以看出来,每个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在蒋志新身上,非常专注。其实他的语气很平,讲的内容也有些枯燥,但学生们似乎一点也不在意。这一刻,他们全部都表现出了对文物修复莫大的热情。
这也是可以想像的,一方面,现在华夏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搞得如火如荼,社会上都有广泛的反响,更别提像学校这种先端思潮最集中的地方。另一方面,这次公开课是限制人数的,能抢到票的,本来也是对此最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学生。
两者相加,此时课堂上的热情也可想而知了。
不过,苏进还是很感动。自己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如今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共鸣!
前半节课,讲的基本上都是文物修复的历史。学生们一个个都听得津津有味。
公开课一共一个半小时,四十分钟后,蒋志新的课程暂时告一段落,学生们可以先休息十分钟,再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
蒋志新礼貌地点头示意,走下了舞台。
他刚一离开,下面就是一片哗然,学生们像是炸开了锅的蚂蚁一样,迅速聚成一堆,热烈讨论了起来。
一个学生开始畅想:“妈的,文物这么值钱,要是我能仿一件出来,那不得赚翻了!”
另一个学生说:“少瞎说了,刚才没听见蒋学长说吗?制造赝品是违法的!就算是因为工作需要进行的仿造,也需要做上标记,严格登记。”
前面那个学生哼了一声:“我就不信,没有人偷偷地做!”
不过,像这样剑走偏锋,首先想捞歪门财的始终只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在讨论文物修复本身。
很多人都被这堂课——尤其是课程之前切换的画面吸引住了,兴致勃勃地交谈着。苏进身边的三个室友也聊得眉飞色舞,这会儿,就连郭天也忘记了他对计算机系的一片耿耿忠心。
苏进没有加入谈话,他一直在观察同学们的表情,看见他们的激动和兴奋,他高兴极了。
突然,后面不远处传来两个人说话的声音。
一个同学感叹道:“唉,这样的大课不可能讲什么很深入的东西。要是文修专业能辅修就好了,我一定选它!好想从头开始,好好地学一学啊。”
“是啊,我也好想学。不过想想也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
“你不知道吗?文修专业招收的这些学生,全部都是有关系的!”
“关系户?不可能吧?!大家都是高考进来的,分数线摆着呢!
两人压低了声音,苏进忍不住往那边靠了靠。
“你不知道吗?进文修专业的,基本上都要通过额外的体验和考试。”
“没听说过啊……”
“我打听过了,多半是真的。体验也就算了,关键是那个额外的笔试,考的就是文物修复相关的内容。”
“咦?没学过怎么考啊?”
“所以说啊,他们招的就是以前学过的,有底子的。像我们这种没有初始技能的菜鸟,连进新手村的资格也没有!”
两人对视一眼,一起遗憾地叹了口气。
老实说,苏进一点也不意外。
早在报到的时候,看见那些老师和学生,他就已经有了这样的预感。
那些人的气质、动作、仪态,全部都是经过训练的。那些学生中的绝大部分,在入校之前就已经入行了。
真正的新手,可能只有像公鸭嗓范鲁那样的学生,照这样的说法也是托了关系才能进来的。
苏进之前就专门去了解了一下京师大学兴办这个专业的历史,然后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在国家正式重视这门行业之前,文物修复一直是以家族和作坊的形式进行传承的。
之后国家要发展,人手却又不够,该怎么办呢?
京师大学办文修专业可以,老师从哪里来?
这样一想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直接从这些家族或者作坊请的人,甚至来说,是直接把他们搬到学校里来的!
技艺比较成熟的老师傅当老师,还没出师的学徒当学生,先把专业的架子搭起来。
但只有自己的学生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肯定还是要对外扩招的。
所以,就算没有其他事情,文修专业也迟早会开这样的公开课。
只是有一点很奇怪,京师大学的文修专业已经成立了五年了,为什么今年才开课?
0031 分组
苏进正在奇怪,突然隔壁传来一叠纸,示意他继续往后传。
苏进接过来一看,是一份调查问卷,满满一张A4纸的选择题。
前面又传来了通知声,让他们赶紧填完表格,在上课前交上去。
这是实名问卷,一共十来道题,第一道就是“你对文物修复行业的兴趣如何?”
下面几个选项分别是“非常浓厚”“浓厚”“有点兴趣”“兴趣一般”。
前面五道题基本上都是这样,苏进格外留意的是第五道。
“如果有机会,你愿意以进入这一行业为目标,进一步学习文物修复吗?”
苏进的手一顿。他不久前的想法在这道题上得到了完美的映证。
果然,这次公开课的真实目的就是这个。文修专业决定从前来上课的学生里选一部分,进行隐形的扩招!
如果不是以前的苏进考上的是古代史专业,换现在的苏进自己来选的话,他肯定还是要选文修专业。
毕竟,学无止境,两个世界又有很大的不同。能进入一个专业的环境,重新学习,那还是很不一样的。
下面有三个选项——
“愿意”“考虑考虑”“不愿意”。
苏进拿起笔,在第一个选项上面打了勾。
一共十五道题,前五道统计的是学生们对文修专业的兴趣程度,后面五道询问的是学生们以前对这个专业的了解程度,最后五道有点奇怪,它问的是一些与文物和修复毫无关系的问题,只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选择。
苏进在文修方面何等全能,他的眼睛一亮,恨不得马上去找文修专业的问一下,这份问卷究竟是谁设计的!
他一眼就看出这五道题的目的了!
它们其实是性格测试,每一道其实都关乎文修专业真正的需要——热情与耐性。
很多人都是三分钟热度,喜欢一样东西的时候可能非常热情,但是没过多久,热度过了,就懒得再继续了。
还有一些人,可能是真的喜欢,但更适合做一些外向性的、挥洒自己热情的事情,很难坐得下来。
而文物修复,是一项长时间的,大部分时候可以称得上枯燥的工作。
它一方面需要从业者对文物以及修复真正的热情,另一方面,需要他们耐得住性子,坐得下来。不然,一个急躁或者不耐烦,手下就有可能出错,很有可能就把该修好的东西破坏得更厉害了。
十五道选择题当然耗费不了多少时间,没一会儿苏进就填完了。卷头需要写上自己的学号、专业和姓名,苏进非常认真地填写了上去。
片刻后,前面要求回收问卷,苏进把A4纸递还回去,还顺便看了下其他三个室友的答案。
三人的答案都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在对文修专业的兴趣上,方劲松填写的是“非常浓厚”,郭天和程文旭都是“有点兴趣”。
而在第五题的专业选择上,只有方劲松填的是“愿意”。其他两人的笔触明显有点犹豫,但最后还是选了“不愿意”。
苏进笑了笑,又关注了一下方劲松的最后五道题。
然后,他轻轻叹了口气,有点遗憾。
他果然没猜错,方劲松是一个性格非常沉稳,有计划性、耐得下性子的人。如果不是他的手指天生残缺,这样的人是最适合从事文物修复行业的。
现在,就算苏进给他制定了方案,他照着训练下去,也只能剑走偏峰,没办法到达最顶峰。
苏进看完,把几张纸传递了出去。表格一节节往前传递,没一会儿就全部收齐了,递到了蒋志新的手上。
蒋志新匆匆翻了一遍,拿起话筒,扬声道:“谢谢各位的热情参与,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分一下座位。”
学生们骚动起来,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蒋志新道:“前五道题,选择A的加五分,选择B的加3分,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