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5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龚香笑道:“那刘箐该发愁了。”
  新鲁字现在已经成了下流的代称,而纪字则是高贵的象征。
  因为使用和学习新鲁字最多的就是普通的百姓、商人。他们是对新鲁字适应最快的人群了。
  而世家,特别是乐城之外的世家,他们鄙视新鲁字,不愿称其为“字”,使用它会被认为是羞耻的事。
  乐城之内的,大概因为离大王太近,不太好意思反对大王的主张,所以对新鲁字的接受反倒没那么抵触。
  越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越排斥新鲁字。
  这是她早就预料到的。应该说在她的预料中,对新鲁字的反对会和世家的反抗一起到来,现在已经比她预想的要晚上许多了。
  因为最重要的“传播”已经完成了。至于世家接不接受,她并不在乎。这本来就不是让他们用的。
  他们自认为是这个世界“知识”的主宰,由他们来制定规则。
  他们太自大了。
  知识不能被任何人垄断,“学习”也不能成为一小部分人的武器。只有一部分人才能“学习”,这本来就是错的。
  “想怎么反对都行。”她说,“就说大王冬日取暖要烧炭,让开元城交三千万斤炭上来。”
  龚香一边记录一边说:“后面呢?”
  “冬天,要炭就够了。”她道。
  开元城想要取够这三千万斤炭,只怕开元城附近的炭要一扫而空了。
  别处可没有乐城这么大的市场,没有这么多煤,除乐城外,底下的城市远远没有习惯用煤取暖。百姓们用柴,世家用炭。
  而在乐城,已经有匠人造出像蜂窝煤一样易烧的东西了。
  到时刘家交炭,商人去开元城售煤,赚得钱来,开春后要开元城交青壮,夏天后要水果鲜鱼,秋天要粮,到了冬天,又要炭。
  如此几番下来,她就不信开元城不怒。
  这都是刘箐的“工作”,他要负责督促开元城和刘家遵照大王的话去做。
  如果他敢阳奉阴违,姜武派兵捉拿;
  如果他没有阳奉阴违,刘家与他为敌,姜武派兵支援。
  总之,怎么操作都行啊。


第442章 路在何方?
  蓝田出发了; 蓝家其他人却没有轻闲下来——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在紧张什么,着急什么,但他们也停不下来。
  蓝如海说:“你们进城去吧; 多去打听一些事。我们来的时候花了三个月,阿田独自回去,至少也要两个月的时间; 一来一回,就是将近半年。这半年里,我们不能什么都不做。”
  “可是; 叔叔,陛下和大人们是不会选我们的公主的。”一个侄子轻松的说。
  这一点倒是蓝家人的共识。世人选媳总脱不去那些要求,他们的摘星公主哪一条都不占。
  “那也要打听。”蓝如海说; “虽说是选皇后,但陛下最后不会只娶一位皇后。从以前的经历看,各国淑女只要来了这里大半都会留下来; 除非有很大的缺点。其中一人为后; 其余为妃。”
  那个侄子说:“那我觉得我们的公主就是那个被送回去的……”
  “闭嘴!”蓝如海大怒,严厉喝斥他:“你怎么可以如此评价我国的公主?公主仁和慈爱,在国中广有善名!快出去跪着!”
  那个侄子吓了一大跳,连忙到外面阶下跪好; 过了一会儿; 他的一个兄长手举竹板过来,小声对他说:“别绷着劲,我打轻点。”
  他只得放松; 紧跟着一阵风拂下来,背上就是一下激痛,他咬住牙还是忍不住叫了一声,赶紧把袖子塞进嘴里。
  门外一下下打着,门里,几个长辈开始劝蓝如海,刚才一发火,他就咳嗽起来了。
  “你消消气,小孩子不懂事,打一顿就懂了。”一个长须花白的人慢吞吞的说,又转过头对在座的其他小辈道:“我们是鲁人,怎么能说我国公主的坏话?难道她的名声不好,我们的面上很有光采吗?何况公主哪里不好了?她聪慧机敏,远胜尔等庸碌!如果易地而处,你们中有几个有自信能像公主一样得两王欢心偏重?”
  底下的小辈唯有诺诺,有心里嘀咕“男宠”的也都不敢开口。
  长辈们倒是都明白这些小家伙在想什么,道:“不过是年轻调皮而已。青春少女,爱慕美色,乃是人之常情,你们难道宁愿要丑女侍候而不要美婢?公主也是人,位高权重,又身具王宠,蓄奴算什么?少见多怪!”
  另一个长辈笑道:“帝国公主只会比我们的公主玩得更厉害。你们年纪小,不知道,早年有个公主把健奴带进寝宫,宫女早上才发现榻上多了一个人,嚷出来也不过引为逸事笑谈。”
  一群小辈面面相觑,没料到在他们眼中公主最大的罪过竟然在长辈们眼里不算什么。
  外面的人还在挨打,又有长辈们的话,他们开始转变想法,说不定,他们的公主真的会留在帝国呢。
  这样一来,他们蓝家的未来就更有希望了!
  有这个铒吊着,蓝氏小辈们都意气风发的去前面的帝都了。只是送他们过去的车全在城门前被拦下了,几人只能或牵马,或步行,带着行李和下人走进城门。
  上回他们来,根本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因为没有可靠的人介绍,连客栈都不让他们留宿,租房子也需要有人引见。
  蓝家在这里找不到亲友,只能到城外安家。现在他们在这里,只能装做是求学的他乡学子,在草棚马房等地方暂且栖身,等找到能替他们做保的人之后,再搬家。
  现在这么辛苦,为的就是蓝氏的日后!
  蓝如海把小辈们都送到帝都去打听消息,也是为了不让他们在家中捣乱。
  他与蓝家的其他几个长辈需要商量出蓝家接下来要怎么做。
  有件事,蓝如海一直没跟别人提过,仅是他的猜测,特别是在蓝家被赶出鲁国之后,他越来越能确定。以前不敢说,现在不能不说。
  他说:“我观公主,乃非常人。”他顿了一下,轻声道:“姜奔几次入瓮,都是公主的手笔。”
  一人道:“你当时在将军府上,日夜与姜奔相伴,你这么想,有几分把握?”
  蓝如海轻声道:“八成。”
  剩下的人想了一下,接受得很快。
  本来在他们这些历经两朝的人眼中,摘星公主就不会是传言中的爱痴爱财的愚妇,现在蓝如海只是说她比他们想的要更聪明一点而已。
  蓝如海叹道:“有时,我甚至会觉得,姜氏三人,大王、将军,都听她的。都是她的掌中物。”
  屋里一静。
  一人问:“姜大将军……听公主的?”
  蓝如海点头:“嗯。”
  “你没跟大将军打过交道,怎么会这么想?”
  他们多数以为,莲花台上的姜氏三人中,以姜大将军为首,大王与公主两人合力,可与姜大将军力敌。在对待外人上,姜氏三人会合作,但私底下这三人也在互相争权。大王与姜大将军争,公主左右逢源。
  这才是莲花台上的情形。
  照蓝如海这么说就太不可思议了。
  蓝如海说:“一家之中只有一个主人,若有两人,则家族必乱。”
  这是真的。
  “我观姜氏行动,数年来未曾有一次误算迟滞,若是两人,姜氏三人不会还是现在这样,早就反目成仇。以前我以为必有大能在背后替姜氏周旋。”他叹道,“但什么样的人,会一直不露真面目?除非……”
  “他就在这三人之中。”
  一人问:“难道不是龚四海?”
  他们都猜是龚香啊。
  蓝如海摇头:“先王在时,龚四海可未显出如此手段。”他顿了一下,轻声说:“谋一地与谋一国,眼界不同。断不是龚四海。”
  “为何不是姜大将军?”一人已经是信了,只是仍有不解。与其相信是摘星公主在幕后操盘,不如相信是姜大将军。
  蓝如海:“姜大将军……确实精明能干,但摘星公主离开乐城,他就不再有丝毫建树。反倒是公主前往的辽城……变成了商城。”他看众人仿佛刚刚想起来,就知道没人注意那个小城,他道:“杨氏的下场,与蒋、龚、冯,何其相似?与我等,何其相似?”
  蓝如海也是在怀疑摘星公主后,倒推回去,竟然一切都能解释通了!他越想越害怕,夜里都没办法入睡,一再的推演,结果都是……如果不是公主,就真的没有第二个人了。
  一人击掌:“我想起来了!是杨氏!涂河杨氏!”后来这个人就带着杨氏一家跑到辽城去了,武将据城,半文半武。
  “这家人呢?”另一人也想起来了,问。
  蓝如海:“在公主到辽城后没几年就没了,全家连个人都没留下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杨家留下的兵,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可能还在商城,也可能在姜将军手里。”
  他派人去商城打听,没有一个人还记得杨家,连杨家的坟在哪都说不清。现在商城只有公主府,商城人只记得摘星公主。
  而且,商城的繁华更胜乐城。
  这是他派去的人说的。有更多的人,更大的市场,更多的房子,还都不是草棚,当然,郊外有草棚房子,城里可全是木石房子!好像商城全是有钱人!
  没有人注意到商城。在蓝如海的印象里,那还是一个不足十万人的小城,什么时候变成了能和乐城相比的大城了?
  他一直记得姜将军有个盐城,却不知道公主有商城。
  他把这一切合盘托出,眼前的蓝家人仍有几个面露疑虑,只觉得浑身冒寒气,汗毛都竖起来了。他们不是不信他的话,是不敢信。
  会吗?
  蓝如海说:“我记得,当年先王欲嫁公主,公主回来后,先王就驾崩了,蒋、龚、冯一天之内就都不见了。”蒋家死绝了;龚家,龚四海假死多年,累得要旁支入都占据嫡脉;冯家到现在还闭门不出。
  公主呢?
  她让两个弟弟继位为大王与太子,隐在幕后。她还有姜大将军在手。
  最可怕的是,直到现在,外人仍然不知她的存在。
  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