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天骄-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九歌大手笔的,把整个江南上下都摆平了,别说皇上已松口,不再拿江南的事针对楚九歌,就是皇上没有松口,就凭现有的证据,袁家也奈何不了楚九歌。
  袁家没有办法证明,那些被告是小安山的人、是受了灾的佃农,而袁家所说的受灾实证,也被楚九歌以稻田养鱼法攻破了。
  稻田养鱼法有没有效果,他现在还不知,但他从楚九歌递交来的证据中,得知古书里确实有此记载,小安山的人用此法并没有错,也不是天方夜谭。
  “你,你……”袁大人被问得哑口无言,根本不知如何回答。
  那些佃农的身分没有问题,但现在……他却证明不了他们是他们,这简直是好笑。
  “袁大人,如若你拿不出证据,本官只能定案,将案情呈于御前,请皇上定夺。”没有文书身份证明,没有乡村的指认,谁能证明自己的身份?
  秦大人一点也不怕袁家翻案,见袁大人半天说不出话来,便让师爷将袁大人所写的口供拿上来:“袁大人,你看看……如是没有问题,还请画押。”
  “我画个屁,你们这是联手诬陷我。”盛怒之下的袁大人,飙了一句脏话,愤怒的将口供撒毁。
  “楚九歌,你给我等着,我不会放过你。”袁大人将手中的碎纸片,狠狠掷向楚九歌,大步离去。
  “输不起。”楚九歌抬手挡了一下,将碎纸打向袁大人。
  秦大人看了一眼淡定的楚九歌,暗暗提醒自己,以后离楚九歌远一点。
  要换作他是袁大人,他也输不起。
  楚九歌这一招太狠了!
  任谁也想不到,楚九歌会直接将整个小安山的人换了,这简直是……太可怕。
  他们浸淫官场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想过,事情还能这么办。
  太不讲规矩了!
  但不知为何,就觉得很爽!
  袁家这是害人不成终害己,事情传出去,袁家的脸,怕是没了……


第785章 幼稚,谢三岁
  江南良田遭受天灾一案,袁家人谋划了大半年,自然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袁大人回去后,立刻命人去江南查消息。
  他就不信,短短数天,楚九歌能把事情办得那么漂亮。
  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布局,先前一直让人盯着江南的事,他可以肯定北王先前没有任何动作。直到前几天楚九歌示弱,他才放松警惕,北王真要动手,也就是在那几天。
  短短几天,就算北王能把事情办成,也不可能办得毫无疏漏。他只要找到了疏漏之处,就能要了楚九歌的命。
  袁家被皇上打压一番后,势力大不如前,手上能用的人越来越少,但江南良田遭受天灾一事,是袁家翻身的唯一机会,为了抓住这个机会,袁大人将手中所有可用的人,全部派往江南。
  此事,只许成不许败!
  不仅仅是袁家,皇上也在第一时间,派人前去江南探查事情经过。
  江南的消息,他事先并没有收到!
  大理寺卿提交上来的证据,他也是第一次看到,也正因为看到了那些证据,皇上才决定卖沈卿,现在的西凤太子一个面子,放过楚九歌。
  他也不想轻易放过楚九歌,但……
  小安山县衙被烧,小安山村民俱在……楚九歌在袁家不知的情况下,已成功翻盘,占据了主动权。
  现在,袁家别说拿江南的事,威胁楚九歌,让楚九歌服软低头,楚九歌不拿此事弄死袁家,就已经是万幸了。
  江南良田遭受天灾一案,因皇上的私心,在民间并没有传开,知晓此案的人非富即贵,这些人自有一套探听消息的本事。
  袁大人前脚从大理寺出来,后脚那些贵人就知晓了事情始末。
  “好好好!难怪能引得北王动心,让北王不顾一切承认她的身份。楚九歌不愧为是他们二人的孩子,这份急智,常人难及也!”老丞相虽然帮了楚九歌,但并不知事情始末,他也是在大理寺卿审完袁大人后,才知楚九歌在江南做了什么,顿时拍桌叫好。
  旁人不知,他却是很清楚,江南那地方被四大世家把持着,北王的势力根本涉透不进去。要不然,北王也不会让袁家做出假的天灾,且事后半点不知。
  北王的势力不在江南,自然也就没有办法破江南的局,显而易见的,破此局的人就是楚九歌自己。
  “楚九歌……我们倒是小看她了。”王家主得知消息后,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先前,楚九歌被袁家冷落、羞辱,他还在想,要怎么做才能让楚九歌欠他们王家一份大人情,日后甘愿为王家所用,结果……
  人家根本不需要他们王家。
  “楚九歌身陷危难,被袁家奚落嘲讽之际,我们没有出手相帮,也不曾为她说一句话,现在……我们王家有求于她,她会出手吗?”王家主想到至今还昏迷不醒,完全靠大夫拿药吊着命的王梓钰,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他的儿子,还有救吗?
  萧家主一直关注着楚九歌的动静,得知楚九歌没有淹袁家的良田,也成功翻了案,顿时眼睛都瞪直了:“这不可能……皇上会让她轻易的脱身?是北王私下与皇上做了什么交易吗?”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萧家主比任何人都清楚,江南良田遭受天灾案,明面上看是袁家与楚九歌斗法,实际上是皇上与北王斗法。
  皇上一直想以此为突破口,好制服北王,怎么可能会轻易松口?
  萧家主想不明白,独自在书房想了一整天,也想不明白,皇上怎么可能会松口放过楚九歌?
  除去萧家外,余下那些没有掺和,从头到尾都在观望的人,心中的猜测与萧家主差不多。
  这种案子怎么判,证据重要,但也不重要。怎么判,偏向谁,全靠暗处的斗法。
  显然,这一局北王又赢了,让皇上高高拿起,却不得不轻轻放下。
  远在北域的北王,也在第一时间收到暗卫的飞鸽传书……
  看到暗卫报来的消息,北王不由得笑了:“遇到一个不按常矩出牌的女人,算袁家倒霉。”
  六皇子的消息,是北王给沈卿的。有这个消息,他有七成的把握,皇上不会动楚九歌,余下三成就要看沈卿和王梓钰出力了。
  但没有想到,不等沈卿与王梓钰出手,楚九歌自己就把事情办好了。
  楚九歌在江南小安山的手笔,北王还真不知。
  看到暗卫说,楚九歌曾对萧景安提议,赶在新年前一天,把袁家所有的良田都淹了,北王不由得摸了摸下巴……
  小安山的事他没有出力,淹田这种事他还真能办到。
  “来人!”连一秒也没有多想,北王招来暗卫:“给黑雾森林传个消息,本王要见谢玄。”
  世家的事交由世家来处理,他的人手够,但短时间内要查出,袁家有多少良田着实不好办,这事……
  还得麻烦谢玄。
  次日,子夜时分,谢玄踏着月色,脚踩积雪,如约而至。听到北王要他帮忙,去淹袁家良田,谢玄嘴角微抽:“北王,你不是孩子,能不能别这么幼稚?这种报复手法,我三岁的时候就不用了。”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不惜暴露埋在袁家的探子,就为了把袁家的田地给淹,北王还能更无聊一点吗?
  他真不知北王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才会想出这么费时、费力却不讨好的报复方法。
  “这是九歌的要求。”北王老神在在的坐在椅子上,左手拇指漫不经心的,摩挲着右手拇指上的了指环,只等着谢玄的回答。
  “九歌……”谢玄被噎了一下,顿了一下才道:“这法子不错。袁家已经没有活路,我们虽不至于落井下石,但也不介意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呵……”北王嘲讽的哼一声:“谢三岁,你还要脸吗?”
  “我都丑成这样了,还要脸干吗?”谢玄没有一丝尴尬,淡定的反击回去。
  要脸?
  他就是太要脸,才没能在楚九歌离开前,见楚九歌一面。
  现在,他真不想要脸了,却不知,日后还有没有再相见的机会……


第786章 主动,被轻贱
  临近年关,朝廷各部门都十分高效,大理寺卿当天就将案情决断呈到内阁。
  内阁原以王相与袁相为首,皇上革了袁相的职,也没有点旁的人进来,现在内阁的事务,几乎是王家主王相说了算。
  王相看到大理寺卿提交的案情,有证据、有详细经过、有证人供词,除去袁大人外,所有人都在自己的供词画了押,便知江南良田遭遇水灾案,基本上定了,袁家翻身无望了。
  王相也没有耽搁,单独将此案拎了出来,呈到皇上面前。
  王相准备了一大堆说辞,好说服皇上尽快处理此案,还楚九歌清白,不想……
  皇上扫了一眼,就道:“让大理寺按规矩办,这等小事不必再呈报给朕知晓。”
  不过是淹了几百亩良田,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要不是涉及到楚九歌、北王等人,皇上压根不会管。
  天下这么大,在他看不到的地方,每天都有违法的事情发生,每天都有人受灾、受委屈,他要是事事都管,他还做什么皇上?
  只要天下不乱,只要不是整个江南被淹,皇上都不会花太多精力在上面。
  “臣领旨。”王相不知皇上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但有了皇上的准话,他着实是松了口气。
  楚九歌无事,待事情平息后,他便能悄悄找楚九歌为梓钰医治了。
  解除了压在心头的“大事”,王相这才提起他今天来的另一个目的:“圣上,小安山上报的水田养鱼一法,臣详细的寻问过农业司的人,他们说此法可行。稻田养鱼,稻田里的害虫可为鱼食,鱼类排出来的粪便,可为稻谷提供肥料。此举不仅能不用鱼塘养鱼,还能让稻谷增产。”
  身为朝廷命官,王相并不是那么贪图权势,他更多还是想要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最好能让王家声望越来越高
  看到大理寺卿在折子上写的水田养鱼法,王相顿时眼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