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天骄-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北王,你们摸摸自己的良心,不会痛吗?”
  “那些人的死……真的全是北王的责任吗?北王真的要负主要责任吗?这么说……民间发生杀人案,都是官府的错,都是刑部的错了?官府没有救下被杀的人,刑部没有先一步判决杀人犯,难道不是错?”
  “杀人案是随机和未知的事,北王这事却是能看到的。官府明知有人要杀人却不阻止,自然有错;刑部明知那人凶残嗜杀却不判决,自然有错。同样,北王明知北林三国,要杀城中无辜的百姓,却冷眼旁观……他就没有错吗?”
  “北王有错什么?阻止?怎么阻止?退兵?将我东林的国土拱手相让,就像先前那几位将军一样?守一座城让一座城,让北林三国的兵马,将我东林的百姓当成俘虏,任意残杀?”
  ……
  两方人马你来我往,唇枪舌战,谁也说服不了谁,谁都有理,一时半刻难分高下,但就在这时……
  一白发苍苍的老臣,突然站出来道:“我们先不谈北王的功与过,只说……北王不将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北林、南凉和西凤的人,得知城中的百姓毫无利用价值。在吃了败仗、保不住城池的时候,会不会将余下十四城的百姓全部屠尽,以泄心中的不满?”
  此言一出,满殿皆静,为北王争辩的文臣们,嘴巴微张,却说不出话来……
  吃了败仗,北林三国会不会再次屠城?
  这个谁也不敢保证,他们还有十四座城中的百姓,在北林三国手中,如若那些人为了报复北王,尽数屠城怎么办?
  那位老臣见状,继续说道:“陛下,北王不将人命放在眼里,无视人质生死,如若别的将军也有样学样呢?”
  “陛下,北王有功,有大功,但北王也有罪,有大罪……数十万百姓因他而死,这消息要传出去,日后我东林的百姓落到敌军手中,自知死路一条,他们会怎么做?”
  “陛下,我们还有十四座城在北林三国手里,还有十四座城的百姓在他们手中,我们在为北王着想的时候,是不是也要为那十四座城中的百姓想一想?”
  “那十四座城的百姓,要知道有一城的百姓因北王而死,他们会怎么做?他们会不会为了活命而叛国?”
  “陛下,北王此举动摇我东林国本,说他是千古第一罪人,也不为过。为了那十四座无辜百姓的命,还请皇上下旨,处死北王!”
  那老臣一句接一句,到最后……
  竟是说北王不死,那十四座城中的百姓便活不了……


第593章 毒计,北王进退不得
  老大人的话诛心了,但他提的问题,确实值得众人思考……
  他们还有十四座城在北林、南凉和西凤三国手中,这十四座城内的人口再少,也有几十万人,牺牲一人,就能换回数十万人的生,值不值得?
  不牺牲北王,不平天下怨,百姓会不会对朝廷不满?天下会不会大乱?
  老大人这话一出,为北王说话的几个文臣也沉默了。
  他们在心里可以说,和几十万普通人相比,自然是北王的命更重要。北王能守住家国天下,那几十万普通人能做什么?
  这世间之事就是这么残酷,被牺牲的永远都是没有利用价值的普通人。没有那几十万人,他们可以从别的地方迁居百姓过去,但没有北王,他们东林还有人,能挡住北林三国的联手进攻?
  但,这话他们只能放在心里,不能在大殿上说出来,说出来……
  他们就失了道义,不是君子所为。
  文臣们有这个顾虑,武将却没有,他们先前还觉得北王为了取胜,不择手段,不够光明磊落,但听到老大人竟是要逼的北王去死,顿时就不满了。
  有一老将站了出来,指着那位老文臣,一脸嘲讽的道:“处死北王容易,可处死了北王,谁能收回余下的十四座城?谁能将北林三国的兵马驱逐出境?谁能保护我东林的百姓?你,你能吗?”
  “我是文臣,你让我一个文臣去打仗,我东林的武将都死绝了吗?我就不信,北王就不能在保住城中百姓性命的情况下,把北林三国的兵驱逐?说来说去,不过是北王不在乎百姓生死,为了取胜,不择手段罢了。为了一场胜利,牺牲数万无辜百姓,值得吗?”那位老大人一脸正气的看着右侧的武将们,严厉的质问道。
  “死几万人算什么?哪一次大战过后,我东林的儿郎们不要死几万。合着……我们这些当兵的人命贱,死了也白死?”那老将也是一个爆脾气,当即跳起脚就骂了起来:“不就是死几万人吗?打仗不死了,有本事你去打呀?你行你上,你不行就少瞎逼逼。”
  “你,你你……合着,那十四座城的百姓,为了北王的胜利,都该死了?照你这话说,北王不但无错还有功了?青成近十万百姓也是该死了?”那老臣顾不得皇上还在,气得从地上爬了起来,跟老将对骂了起来。
  “还真……”那老将张嘴就要承认,但关键时刻被人拉住了,忍了一下,憋屈的道:“我不跟你瞎扯,反正……北王不能杀,也不能召回,谁把北王召回来了,谁去前线打?反正老子没那个本事,能凭十万不到的兵马,能打赢北林三国几十万人。”
  “我们可以和谈,陛下……北林、西凤和南凉三国已经被北王打怕了,这个时候和谈,我们不废一兵一卒,就能将十四座城收回了,且不伤城中百姓性命。”袁大人抬头看了看皇上,见皇上没有不喜,大着胆子道。
  他知道,皇上并不想让北王立功,如若不是没有选择,皇上也不会派北王去前线,现在……
  北王确实立了大功,可也背了大过。如若现在战争中止,北王永远洗涮不掉,害死青城近十万百姓的罪名。
  诚如那位老大人说的,北王将会是千古罪人,永远无法翻身。
  “和谈?”一群武将都懵逼了,他们士气正高,打得对方落花流水的时候,朝廷要和谈?
  他们听错了吧?
  “对,和谈。北林三国早有和谈之意,我们此时与对方和谈,便能和平解决此事。且,众位想必明白,国库已拿不出银子,民间也筹不出粮,战事拖久了,对我们极不利。”袁大人忧心忡忡,一副为国为民的忠心样。
  他的话,得到了大部分文臣的认可,他们虽没有出言附和,但却是认同的。
  武将们不知朝廷艰难,他们管着六部的人却很清楚,再打下去,怕是三五年,他们都恢复不了元气。
  而且江南近年年年水灾,朝廷还要备粮备草去救灾,要继续打下去,把国库耗空,江南的百姓怎么办?
  为了一场战事的胜利,牺牲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百姓的性命,值得吗??
  为了说服皇上和谈,袁大人把这些一条条的摆了出来,他说的都是实情,没有半分夸大,武将们听着听着都沉默……
  只有少数几个,不甘心的道:“这怎么能和谈呢?我们失了十四座城,和谈了,不就是认输了吗?现在和谈了,我们以后在北林三国面前,还能抬得起头吗?”
  但不谈和,拿什么打?
  不谈和,真要让那十四座城中的百姓,成为北王大胜的牺牲品吗?
  死去的那几万人他们可以不在乎,但余下十四座城的百姓的生命,他们也能不在乎吗?
  真要用灭城的代价,收回十四座城,真的有意义吗?
  朝堂上,文武大臣从北王功过之争,转到是否和谈,皇上也不说话,每天只听众大臣争论,一副谁有理朕就听谁的开明样……
  文武大臣这一少,就是三天……
  之所以到第三天不吵了,不是皇上插手了,而是北林、南凉和西凤送来国书,说北王一日不回京城,他们每日就杀一万东林百姓。
  甚至为了逼迫北王早日做出决定,北林三国将诏书昭告天下……
  十四座城,加起来少说也有六十余万人,北林三国一日杀一万,也能杀两个月。
  换言之,北王执意要打,那么北王便是害死那六十余万百姓的罪魁祸首。
  消息传到东林,传到京城,朝野上下都沉默了。
  他们自然想要赢,想要看北王狠狠的将北林三国的兵马,杀个落花流水,但是……
  那十四座城的百姓呢?
  那是近六十万条鲜活的人命,他们何其无辜?
  楚九歌在半路上,收到前线的消息,不由得叹气:“这计……太毒了!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
  北王这次,要吃大亏了……


第594章 寒心,本王陪你们玩
  北林、南凉和西凤三国,在诏书上说的明白,他们这份诏书是写给北王的,是要北王自己决定去留,而不是要东林皇帝召北王回去。
  这个决定,要北王做,有有的后果也都要由北王一力承担……
  北王决定退,南凉、北林和西凤三国,必不会就此停兵,他们一定会再攻城,届时东林城池再失,就是北王的过错。
  北王不肯退,那六十万人的死,就要算在北王身上。
  北林、南凉和西凤这份诏书,就是把北王架在火在烤,不管北王怎么选择都是错,都将成为东林的罪人,除非……
  除非皇上肯下旨,以朝廷的名义把北王召回,或者支持北王继续打,但是……
  是个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先不说皇上与北王的关系这样恶劣,就算两人关系不错,皇上也不会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给自己找麻烦。
  要知道,这个决定不管谁来做,都不可能两全其美,皇上下旨,所有的后果都将由皇上来背。
  皇上不想背负骂名,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反正北林、南凉和西凤三国发的国书,又没有要东林做主,他们把事情推到了北王身上。
  “北王这次,栽了。”
  “让他嚣张……别人都打不胜的仗,就他能耐,看他这次怎么办。”
  “也是北林、南凉和西凤心善,没要北王死,要是拿那几十万人的命逼北王死,那才叫好玩,到时候你说北王是死还是不死?他不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