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话。
“本王怎能让你专美于前。”北王看着楚九歌气得通红的脸蛋,想到院外的王梓钰,强忍住上前掐她一把的冲动,“好了,你且好好休息,君子阁的人半个时辰后就到。”
说罢,上前替楚九歌拢了拢被子,见楚九歌眼睛瞪得大大的,双在她的眉心,轻轻落下一个吻:“离京前,本王会替你把太子解决了。”至少,不会像上次那般,留你一人面对太子。
楚九歌刚升起的怒火,就被北王这一连串的动作打散了,看着北王,嘴巴微张,想说什么却不知说什么,最后……
尴尬不已的楚九歌,别过脸,假装自己睡着了。
她,不太习惯北王的脉脉深情,许是心底仍旧对北王不满,所以她无法坦然接受北王的好……
安顿好楚九歌,北王就出去了,看到坐在树下的王梓钰,北王脸上的表情一收,冷淡的道:“你来干什么?”
“我来复诊,顺便送诊金。”在北王的威压下,王梓钰面不改色,淡然如顾,优雅依旧。
“不必。本王的女人,不差那点银子。”北王想也不想,就代楚九歌拒绝了,“至于复诊?你这病没得治,你自己还不明白吗?”
“北王,你管得太宽了。”王梓钰没有生气,但说出来的话却半点也不客气,“听闻你即将出征,你手上的粮草还够吗?”
“怎么?你要资助本王?”自然是不够的。
没有荣兰的粮草支持,他手中的粮草支撑不了多久。他原计划只需半年,就能将荣兰拿下,勉强还能赶上荣兰来年收获,不想……
南凉太子藏得太深,他的人没有发现南凉太子的势力,以至于计划出现了纰漏。
现在的情况,确实对他极不利。是以,皇上要他出征,他并没有摆出高姿态。
他必须尽快平息这场战乱,不然,就会让其他人看到他的弱点。
他纵是手握大权,暗中经营许久,但终是无法和一个国家相比。不管是东林、北林还是南凉、西凤,倾全国之力跟他打,他都……只有败的份。
甚至不需要打,就是耗也能耗死他。
“王家不介意投资你,但有条件……”王家从不参与皇权斗争,他们不在乎坐上皇位的是谁,他们只忠于家族,只为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办事,但……
也不是不会改变。
“什么条件?”北王自然清楚,这世间不可能有免费的资助,也只有楚九歌那个蠢女人,会无条件为他办事,无条件把药方呈给他。
“联姻!您的继承人……必须有王家的血脉。”联姻是常用的招数,虽说联姻并不可靠,但其他的承诺比联姻还要不可靠。
“你觉得……本王会为了王家那点资助而卖身吗?”北王眼中流露出一丝嘲讽和轻蔑,“王家的继承人,不过如此。”
所谓的联姻,不过是为了满足王梓钰的私心。
“我可以倾整个王家,助你上位。”王梓钰并没有因北王的拒绝而生气,他继续加大筹码,哪怕他知道北王不会应下。
“本王也可以毁了整个王家,你信吗?”北王抬手,接住一片落叶,手指一动,那片落叶变化为粉末,风一吹,飘飘洒洒落下,有大半落在王梓钰的膝盖上……
王梓钰看了一眼,抬手,将身上枯黄的叶末拂掉,轻轻叹了口气:“这么说,谈判破裂了。”
“平王是个不错的人选,他能给王家的更多,或者让王家女生个小皇子也不错。”北王给王梓钰指了另一条路,弹了弹衣袖上不存在的灰,高深莫测的看了王梓钰一眼,淡然离去……
门外,皇上派来的太监急得团团转,又不敢进去催北王,只能在原地打转。
在他转了一百零八圈后,终于看到北王出现了,顿时大喜:“北亲王,您可……”
“进宫!”北王连个眼神也没有给他,直接上了马车。
皇上派来的太监长松了口气,见车夫以正常的速度,赶着马车前行,太监不由得急了,在旁催促道:“快点,快点,皇上该等急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北王没有发话,车夫根本不可能加速,任凭地太监怎么催,马车仍旧保持不紧不慢的速度朝皇宫走去……
半个时辰后,天将黑之际,北王才赶到皇宫。
一进宫,太监就跑得飞起,一路通传,中途没有让北王等一秒。
北王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御书房,此时皇上和六部大臣,已等了半个足足两个时辰,再好的耐心此时也耗尽了。
看到北王进来,皇上强压下的怒火终于控制不住,但是……
不等皇上发脾气,北王进来行完礼,就先一步道:“皇上急急诏臣进宫,是为了商讨废太子一事吗?此事陛下不必过问臣,臣的意风太子必须废!”
“你说什么?”皇上正要发出来的怒火,被北王突如其来的话,给打了回去……
谁告诉北王,他们今天谈的是废太子一事了?
第494章 情痴,伤透了心的北王
“陛下,臣请……废太子!”
皇上那一句,显然不是没有听清,而是被北王气狠了,但北王却像是没有听懂一样,掷地有声的重复了一句。
御书房内的重臣,顿时倒吸了口气,一个个看着北王,张了张嘴,却又不知说什么……
北王让他们等了这么久,他们心中自是有不满的,但再多的不满,都被北王这句话给打散了。
废太子!
早朝时老丞相提了,被皇上带过去了,之后发生一连串的事,虽件件桩桩都与太子有关,但皇上却按了下去,摆明了不肯废太子。
满朝大臣虽有不满,但皇上拿出前线的战事,他们也无暇去管太子的事。
国难当头,先解决前线战事再说。
今日,皇上召北王进宫,也是为了此事,他们不认为北王不知道,但北王明知前线的事,还要提出废太子,这就有点……
耐人寻味了!
北王这是拿前线的事逼皇上废太子呢!
“北!天!骄!”几位大臣都能想到的问题,皇上怎么可能想不到。
此刻,皇上看北王的眼神,透着噬骨的寒意,御书房内的几位大臣一度怀疑,皇上一怒之下会杀了北王。
然,作为当事人的北王,却全然没没感觉,他双手作揖,恭敬的应道:“臣在!”
“你可知援军将领横死!前线失守!在北林三国的咄咄逼迫下,我东林百姓正饱受战火的袭击!”皇上是真得气狠了,但理智尚存。
他一句一句质问北王,每一句声音都越来越高,试图在气势上压下北王。
“臣不知!”北王回答的很淡定,淡定的不像是不知。
他这副态度,别说是皇帝,就是几位大臣也忍不住摇头……
北王这脾气也忒差了一点,这神情也忒欠揍了一点,要换作是他们,也会被北王气死,更不用提万人之上、从来没有受过委屈的皇帝陛下。
不过,想到早先那两年,北王对皇上恭敬有加,不管皇上的命令有多么苛刻,他都会做到的恭敬样,众朝臣又忍不住叹息……
当年的北王有能力又听话,可以说是皇上手中的一把利刀,皇上要他杀谁他就杀谁。
因皇上的命令,北王杀了北林摄政长公主的驸马,得罪了北林长公主;落了西凤公主的面子,得罪了西凤国;大伤南凉的颜面,得罪了南凉。
还有巫族、袁家、萧家、王家,应家,谢家,皇室宗亲……
总之,在皇上的命令下,北王把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全都得罪了,四面树敌,无处不是敌人。以至于,北王在东林没有任何朝臣支持,在四国之中也没有盟友。
北王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而也就是北王的鼎立支持,皇上才能迅速扫清障碍,甚至把四大世家都压得服服帖帖的,可惜……
好景不长!
皇上用北王这把刀,把敌人清理了一遍后,就开始清算北王。别说北王有本事有能力,就是再怂的人也不会甘愿受死,没有意外,北王和皇上闹掰了,双方的矛盾甚至摆到了明面上。
知晓当年事的大臣们,也不知北王与皇上之间谁对谁错。站在皇上的立场,北王势大,他要灭了北王实属正常,但是……
站在北王的立场,北王何其无辜?
更不用提,哪怕皇上让北王寒心了,北王仍旧没有反,他仍旧老老实实、战战兢兢的镇守北域,为朝廷守住国土。
是以,哪怕北王平日骄纵狂妄,不得人心,敌人遍布,朝中众臣对他也没有什么恶感,当然好感也不多。
直到前不久,南凉奸细一事暴发,不少人得了北王的好处,这才有人记北王的好,愿意为了北王说好话。
见皇上与北王又是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几位大臣面面相觑,交换一个眼神后,硬着头皮开口:“陛下,北王先前受了伤,一直在静养,想必不知朝中之事。现在,北王已经知晓了,不如我们先商讨对策?”
国难当头,皇上您就不能放下心中那点不满,好生跟北王沟通吗?
就算您对北王再不满,也得等北王,带兵把南凉三国的联军赶跑了再说。
不是他们说的,放眼东林,除去北王外,他们不认为还有谁,能有这个能耐,能带十几万兵马,挡住三国近五十万兵马。
要知道,北王手上可是有北域的精兵强将在,别的将领可没有。那几十万北域军,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没有那些人,他们东林必败无疑。
不是说他们东林没有良将,相反他们有良将,但是……
他们的兵马不够呀!
他们得用北王手中,那支被他藏在荣兰的兵马。
“咳咳……”有大臣从中周旋,皇上有了台阶下,脸色稍好了几分,语气却仍旧强硬:“北王,你现在听到了……朕命你带援军前往前线,你有几成的把握?”
“攘外必先安内,臣也不知有几成的把握。”北王仍旧是那副淡定从容的样子,并不受前线紧张的局势影响。
“安内?东林上下团结一心,何须安内?北王你且放心带兵去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