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连串的事情交待完,已有朝中大臣收到消息,匆匆进宫了。
半个时辰内,皇上召见的大臣陆续都到了,皇上让人把北域三地的情况说了一遍,一说完满殿的重臣都倒吸了口气。
皇上的心腹大臣,看皇上的神色,当即想也不想,就道:“北王才离开北域,北域就出事了,与之相邻的澜城与襄城也出了事,莫不是北王下得黑手?北王这么做也太过分了,这是把天下百姓的命当儿戏。”
皇上自然相信北王,知道这事与北王无关,但是……
听到这人的话,他却没有反驳。
真相如何有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已经发生并且不可避免的事,能给他带来什么益处。
“北王今天刚进城,北域就出事……要说两者没有关系,臣是不信的。皇上,不如召北王进宫,当面寻问北王。”其他忠心皇上的人,见皇上并没有反驳,附和了一句。
皇上今天召来的,都是朝中重臣、能臣,并不全是他的人,有几个就处在中立的位置,见皇上这态度,压根就不开口。
皇上也不生气,等着几个心腹大臣,你一言我一语讨伐完北王,才不疾不徐的开口:“此事到底是何人下得手,朕会让人去查。现在,朕要你们拿出一个章程,如何平息三地的事。尤其是北域,你们应该很清楚,北域失守的后果。”
黑雾森林失守,魔物便会北上、南下,届时东林必将尸横遍野,草木皆枯,百姓民不聊生。
而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北林、南凉和西凤,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就算吞并不了东林,也会从他们东林身上,狠狠咬下一块肉。
而经此一事,东林国力将会迅速倒退,怕是……百年也恢复不到现在的民强盛。
不是东林没有这个条件,而是西凉、南蛮三国,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东林恢复元气。
众大臣明白,现在不是内斗的时候,他们必须先一致对外。
攘外必先安内,他们现在最首要的,就是要安先北王!
在朝廷上,保持中立的官员,看了一眼皇上,犹豫片刻,终是站了出来:“皇上,北家世代镇守北域,北家所有的男儿都死在北域,死在魔族手中,臣不相信北王会谋逆。北王私藏龙袍一事恐另有隐情,还请皇上明察。”
这话,他们不说,那几个把皇上的话奉为圣喻,不管对错都只会附和的应声虫,更不会开口。
“北王今日进宫也提了此事,朕会让人详查。”皇上脸色阴沉沉的,面露不快。
难怪北王自请去大理寺大牢,原来是在逼他……
这群大臣也是废物,他让这些人进宫是商量的对策,不是来寻不痛快的,这些人对策没找出一个,居然要他堂堂帝王先给北王低头,简直是胡闹。
“皇上,北域的情况虽然紧急,但北王此举……无疑是居功自傲,挟才威逼,切不可注长他的威风呀。”皇上的心腹瞬间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当即站在道德至高点,抨击北王。
保持中立的官员一声不吭,一个个低头不去看皇上……
第381章 离间,覆手为雨的北王
北王挟功自傲又如何,他有这个本钱。
皇上费了那么大的心力,从北王手中抢走了北域,要是他派去的人能守住也就算了,偏偏皇上新派的那个什么巫族少主,连一个月都没有守住。
这真不怪北王恃功而傲,要换作是他们,他们也会如此。
至于私藏龙袍一事?
众大臣笑而不语……
看破不说破,才能在官场上走得更远。
几名保持中立的官员不再发表任何意见,任由皇上和他的心腹,用言语讨伐、贬低北王。
反正他们给的意见已经给出来了……
想要解决北域的困境,非北王莫属,而北域的危急解除了,澜城与襄城也就不成问题。
还是那句话,攘外必先安内。意见他们已经给出来了,至于皇上接不接受,那就是皇上的事,他们管不着,也管不了。
皇上明显没有重用北王的意思,对几位重臣的意见只当没有听到,继续与他的心腹讨论对策。
东林能用的将领不少,前不久被皇上换下来的应家老将,个个骁勇擅战,经验丰富,就算他们对魔族不熟悉,带兵过去肯定也能暂时稳住北域的局面,但是……
和不能重用北王一样,皇上也不可能再启用这些应家老将,来给程颐添堵。
且,相比北王,自然是应家军的威胁更大。
皇上的心腹,明显听出皇上想要动用应家军去北域,但不想用应家老将,于是开口提议道:
“皇上,应颐,应大将军虽然年轻,但经验一点不比老将少,且比老将精力旺盛,臣认为应颐将军可出战。”
“应颐不行,京城的安危离不开应颐。”程颐被认回应家后,就正式改名为应颐,也正式接手了应家军。
刚接手应家的应颐,需要一场大胜来树立他在应家中的威信,这一点皇上很清楚,但他更清楚……
要树立应颐威信的,绝不能用北域这一战。
魔族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应颐带兵前往,就算平息了魔雾森林的暴动,也没法赢得漂亮。
而一场惨胜,不仅无法树立应颐的威信,还会让他名声大跌。
再说了,北域是北王的地盘,作为军事天才,北王这些年在北域的表现可圈可点,对付魔族更是每战必胜,有几场胜得漂亮无比,别说应颐,就是东林史上那些名将在,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北王。
应颐的年纪与北王相当,把应颐派到北域,不就是拿应颐和北王对比吗?
皇上很清楚,应颐是有才,但远远比不上北王。
不比,应颐还是东林最杰出的年轻将领,一跟北王比,只会显得应颐其弱无比。
这种损应颐利北王,助长北王威风的事,皇上是绝对不会干的……
北王不能用,应家老将不能用,应颐也不有用,那还能用谁?
一干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我,一个个不由得面露苦恼之色……
皇上这要求,太高了。
东林有本事的将领是不少,但那些人跟人打还行,让他们带兵去打魔族,那就是送人头。
“皇上,不如先调驻守荣兰的司马将军过去,不行……我们再派兵过去。”一时半刻找不到将领,只能先让人过去,稳定一下北域的情况。
荣兰那有北王的兵马在,他们也不用担心荣幸会出事……当然,这是心照不宣的事,他们可以做,但不能说出来。
皇上没好气的道:“这事还需要你们说?”他第一时间就下令,让司马将军带兵去援助了,但是……
不够,也不行!
司马将军守守边境还行,要守住黑雾森林,几乎没有可能。
一众大臣被骂的灰头土脸,原本不打算开口的中立派,也不得不开口:“皇上……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皇上,苏家可用!”保持中立的大臣,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苏家?”皇上一时愣住了。
朝中,有哪个大家族姓苏吗?他怎么不记得?
那位大臣一看,就知皇上忘了苏家,不得不提醒道:“皇上,澜城苏家,与袁家来往颇深,苏家长公子定了袁家一个庶女为妻。前不久,嫡支搬来了京城,但基业仍在澜城。”
“苏家有人能带兵?便是他们有这个本事,军中的将领会认他们吗?”皇上终于记起了,那个在栽赃北王时出了一把力,以盗墓起家的澜城苏家。
“苏家有一后人苏慕白,他在北王身边做事,深得北王信任。他常年跟在北王身边,可见是一个聪明通透的人,我们不需要他有带兵的本事,只需要他跟随大军,为大军出谋划策,好让我们了解,北王是怎么对付魔族的。”
是人都想做人上人,苏慕白身为北王身边最得用的谋臣,虽地位不凡,但终归低人一等,如若能得官身,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步登天。
是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苏家?苏慕白!”皇上眉头微皱,陷入深思,殿中的大臣不敢打扰,一个个放轻呼吸,等着皇上定夺。
片刻后,皇上猛地开口:“去,宣苏家人进宫。”要说服苏慕白背叛北王,还得苏家人去做。
……
北王出宫后,很是配合,路过君子阁成衣行的时候,除了进去买一身干净的衣服换上外,再也没有别的要求。
北王在君子阁换衣服,也是由禁军在门外把守的,除了为了更衣的小厮外,北王没有接触任何人。
出了君子阁,北王便直接去了大理寺大牢,让护送的禁军长舒了一口气。
禁军把北王送到大牢后并没有离开,而是守在牢外,美其名曰保护北王。
北王也不多言,进入大牢后,随手拿起书架上的书,就翻阅了起来,这一看就是一个下午,也渐渐让禁军放松了戒备,只是……
他们不知,在北王进入大理寺大牢后,就有一群神秘人,将市面上所有医治瘟疫的丹药都买光了。
皇上派的人去各大丹药房买医治瘟疫的丹医,皆被告知特别不巧,止疫丹刚刚被人买走了……
不错,就是刚刚,特别的不巧!
第382章 做局,信了你的邪
刚刚卖完!
每一家丹药房的药童都是这句话,一次两次他们还相信这是巧合,全城所有的丹药房都是这句话,他们会相信才有鬼。
这明显就是藏着,不卖!
“确定是刚刚卖完?前后脚的功夫?我就比人晚了一步?买的人是谁也没有看见,对吧?”
跑了一整天,皇上的人把全京城的丹药房都跑了一个遍。无独有偶,每一间丹药房的药童,都是一样的回答,让皇上的气恼不已。
丹药房的药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听了这话立刻赔了个笑脸:“这位大人说的一点也没有错,可不就是刚刚卖完的,就比你们快了两步,大人要快两步就能买到了。买丹药的那人低着头,长得也不起眼,小人看了一眼……哎哟,还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