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春纤-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般也是好事儿呢。外头虽说也有不好的。但好不好,总归自个儿经历了,才是能明白呢。”由此,她又说了些宴请结交等事,顺口提了几句旁人家的琐碎事,不着痕迹点评了两句。
  探春见状,心里先赞一句黛玉精细玲珑,又着实细细听了一回,才是笑着道:“我以前都不曾出去的,心里正觉得不自在呢,听姐姐这么说来,倒觉安稳了些。想来也都是官宦人家的女孩儿,自然与我们家差不离的。”
  黛玉点头称是,且与探春说了小半晌话,听她说是在薛家得了实信,王夫人如今且未说准去哪一家,她眉头微微一蹙,也不深问,只随常说了一阵。探春告辞离去。她却不免与紫鹃春纤说一说这事儿:“你们怎么看这事儿?”
  “如今才有个芽儿,又能说到什么地方去?只是瞧着三姑娘实在挂心,竟特特去薛家那里询问,倒不似她素日的行事。”紫鹃倒了一盏茶递过去,口中说得是十分随意。
  黛玉默默点头,接过茶吃了两口,眼中却有三分思量。
  春纤看她这样,略想了想,也说了几句话:“姐姐这话说的不对,三姑娘本就是有心进去的,可不比二姑娘四姑娘轻省不理会事儿的。要我说,若三姑娘是个男子,这府里可真真得了栋梁呢。可惜是个女孩儿,又是年轻,什么事也说不得做不得,万事还得受辖制哩。”
  这辖制两字触动了黛玉,她叹了一口气,道:“这世道,做人越是明白,才越是难堪。如今虽因着老太太的话得了这一件事儿。可真心假意,没到最后也是看不出的。”说到这里,她自觉失言,说到了王夫人这长辈身上,便没往下说下去。春纤猜出她的几分心思,却也不说破,只笑着道:“到底与姑娘不甚相干呢。再说,如今也没说准了的,并不必十分理会的。”
  黛玉点了点头,坐在那里默默想了半日,才是吩咐取来笔墨,提笔练字,慢慢消磨了半晌光景。春纤与紫鹃对视一眼,都不再多言,只静静陪在一侧而已。
  她们这里安静,府里头早已有些暗潮涌动。休说探春这等有心人,就是随常的小丫鬟之类的,想着日后能多出去走动走动,心里也巴望得不得。偏生几日过去,却总没有一个信儿,反倒是王夫人又有些病了,虽没吃两服药就好了,但府里头上下人等,不免也将这事儿看淡了三分。
  偏在此时,杨欢之父,黛玉表兄杨东明夫妇提前下了帖子,登门拜访。贾母见他们家礼数周全,又是黛玉不算远的姻亲,且如今也在京中为官,不比旁的轻薄人家,心内也是欢喜,竟令开了中门,又使贾政并王夫人相迎。贾政听说那杨东明本是科举入仕,心里便生三分喜欢,又想到底是亲戚,更添七分亲近之意,忙笑着应了。
  他们母子这么一个模样,倒是让一边木讷不喜的王夫人噎得慌。好在她素来就是这么一个呆呆木木的模样,也不是会说话的,旁人也都不理会。唯有黛玉心思细致,听见这事就扫了周遭一眼,又看她神色隐隐不似旧日,不由多望了她两眼,才是默默收回视线。
  及等翌日拜见,杨家夫妇携子女而来,彼此俱是和气。
  那杨东明三十余岁的人,微有髭须,端得儒雅非凡,其妻严氏端秀舒展,也是言语和气,礼数周全。黛玉想着自家亲眷凋零,虽从不曾见着这表哥一家子过的,心内也觉亲近欢喜。又见他们待自己又与旁人不同,更觉亲近,因上前一礼,说两句温寒。
  几句话下来,杨东明本就怜她家业无靠,生得又单弱,如今又见她言语情致与众不同,心里更生三分看重。而严氏见黛玉好灵透俊秀一个人儿,生得也娇弱,偏言语玲珑,风致楚楚,心里先赞了一声不愧是林家女公子,又想她单弱无靠,不免越加怜惜。夫妇两人心中看重,不免更拿话与她细细说谈。
  贾母见了,心里大为欢悦,因笑着请入座,又指着黛玉道:“我这玉儿,自来是个身子单弱的,并不爱多说话,我也久不见她如此了。如今见了贤夫妇,一则亲戚,二来又都是同乡,不与旁人相同,心生亲近欢喜。日后若是彼此能都走动一二,便好了。”
  杨东明点头笑道:“原是亲戚,自当常走动往来。”严氏对黛玉也是且喜且怜,自然笑着道:“正是。我见着表妹,虽说年岁相差十余年,却觉言语相投,很是亲近。若日后能常走动,便再好不过了。”她身边又有杨欢,虽不好说话,也是望向黛玉甜甜而笑。黛玉不由也多说了两句话。
  这般场面过去,贾政便请杨东明并其子杨希、杨宁到书房说话。严氏母女则被黛玉邀至潇湘馆小坐:“虽是陋室,倒也有几分天然景象。”杨欢便笑着道:“您这么说来,那必定是好的。”说话间,黛玉引着她们入了大观园,直至潇湘馆。一路从花红柳绿直至满眼青翠,恰是谈笑风生,十分松快。
  唯有一边站着的春纤心里略有奇怪:这一对母女虽说与黛玉亲近,却时不时看向自己,也特特与自己略说两句话,言语间倒似待黛玉一般亲近里透着周全两字,却是奇怪。黛玉能如此,一则她生性与旁人不同,二来也是多年相伴,心中不免将自己并紫鹃看做姊妹一般。但这严氏母女又是怎么一回事?
  她心中生疑,面上却分毫不乱,听得问话,便一一笑答。
  却不知道严氏见她这般言谈有致,沉静稳重,心里已是暗暗点头:果真有几分大家风范,可见血脉两字原是生来不同的。哪怕这顾家女郎流落天涯,这通身的模样儿言语,也绝非世面上常见的轻薄女孩儿。顾大公子这一番大约是真个寻到亲妹妹了。我们家与他顾家也有姻亲之分,本不是半丝干系也无的外人,又是这样一个女孩儿,日后倒不妨略劝两句话,也让他们早日团聚,也是全人骨肉,正经的好事儿哩。
  有了这般思量,严氏待春纤更是不同。及等入内坐下,她略说了两句话,便笑指着春纤,与黛玉道:“我瞧着这丫头真真是极好的,容貌言语不俗,倒像是有些不同旁人的气象。却不知道素日如何了?”
  黛玉闻言一笑,看向春纤的目光很是柔和,口中则道:“表嫂不知道,春纤虽不是与我自幼一道儿长大的,但我们情分极好。她色色齐全,样样精细,就是我也多有不如的地方。我私心里想着,大约这也是前世缘分呢。至如气象,大约是她常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罢。”
  作者有话要说:从明天开始努力码字!还有,准备一下新书~~不知道什么题材比较合适…………


第九十六章 情里情感念意更真
  听得这话,那严氏神色更为和缓,因笑着道:“果真不俗。”说完这话;严氏就唤春纤到了近前,轻轻摸了摸她的脸;方自手腕上褪下一对玉镯,便要与她戴上:“这是我旧日所得的一对镯子;如今我瞧着你;却是与它有一段缘分,便索性送与你罢。”
  春纤听得这话,不由细看那镯子;莹润光泽,似雪却还温润,似水更添莹白;与肌肤相触;更觉细腻温软,却是一等的羊脂白玉所雕琢的:“这样的东西;如何受得起?”
  十分推拒。
  “这个,不是送与你,却是送与缘分的。”严氏也知道这乍然赠与这镯子,本是不合式的,便叹息一声,目光在春纤的面上拂过,很有些怅茫之色。半晌后,她才转头与黛玉道:“若说起来,我也不该这么莽撞。表妹不知道,她却是极像我一个去了的故人。这一对镯子,也是她当初送与我的。如今见着了她,我心里便有些伤感,又觉实在是缘分。”
  听得是这么一个缘故,黛玉心中一顿,目光与春纤相对片刻,她便与严氏道:“表嫂这么说来,想是觉得与留着这一对镯子,触动愁肠,不如送与有缘,说不得日后又能成就一段缘分?”
  “正是如此。”严氏想着旧日自己嫁入杨家,三年不曾生育,外人诸多猜疑,婆婆夫君却不曾有半个字,不娶姬妾,好言宽慰,又与自己调养身子,终究生儿育女。而这样的好人家,便是当初顾茂的母亲韩氏与自己牵线,并赠以玉镯,心内更添了三分伤感:“想来我那位故人若是能得见你收下,心内也是欢喜的。”
  “如此,春纤你便收下吧。也难得这么一段缘分。”黛玉听得这话,心中的猜度更有三分把握,口中便与春纤这么说来。
  春纤微微点头,退后一步,深深福了福身:“谢夫人相赠。”说罢,她便退到黛玉身后,垂头不语起来——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严氏虽没所求,必定也有缘故在。而与她相关,又能到这一步的缘故,大约也就是那顾家了。好不好,顾家与这杨家,都是江南大族呢。
  那严氏虽有感慨,论说情分,却与顾茂之母韩氏不过数面之缘而已,其实并不深。见着春纤这样子,她心里微微一怔,便想起先前顾茂所说之事,再看黛玉又在跟前,便将春纤暂且放下不提,只拉着黛玉的手,重头说些细故起来。
  黛玉见她所说的都是些江南的事,略说了两三句话后,她不免勾动愁肠,起了些思乡之念,因叹息一声,眼圈微微有些泛红:“不觉离乡数年,没能再听到这些了。也不晓得旧日宅子东面荷塘上面,是否已是莲叶田田,鲤鱼相戏了。”
  听到这话,严氏想黛玉身世飘零,此身无寄,正如她话中所说的故宅一样,竟是不知究竟是个什么归宿。而她身后的春纤,也是薄命单弱的。两厢应对,她不免一叹,心里越加怜惜,不免拉着黛玉的手,目光在春纤身上掠过,半晌才道:“世间事,不如意者常*,哪有那么圆满的呢。不过,有盈有亏,前头你受了苦,于内里养出一番性情,不曾折损了心智,这后福也就来了。你也是读书识字的,自然晓得这样的道理。”
  这话说得实在又满含期许,黛玉细细听来,也是觉得心中颇有触动,停了半晌,她便微微点头道:“我住在舅家,虽说也是一应不曾短缺,但常日里,竟没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