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7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她就给老太说好,明儿拿鞋样子来,让她做鞋。还说自己送布料过来,让老太不用操心。
    老太也看出江夏这是有意照应她的活计,自然千恩万谢不提,当然,也没忘了徐慧娘。
    等离了那一处,坐上车好一会儿,徐慧娘才叹息道:“那老太的针线倒是真不错,只可惜终究年纪大了,又有个孙子病着,若不然,倒可以将她招进府里来,做做针线。”
    江夏笑笑,没有说什么。同时,她也想起前一晚临睡前,徐襄说的那句话——还真是,各人心思不同,她并不觉得老太让人嫌弃,可显然,徐慧娘做不到这个,她能想到的,也是让老太进府里做针线伺候……却没想过,进府做针线都要签身契的,那老太会不会同意呢?
    这大概就是身份决定立场,立场决定了考量办事的出发点吧!
    原本一心想着替徐慧娘铺排善堂医馆的事,经了今日之事,江夏已经决定看一看再说了。
    匆匆回去,徐慧娘回去洗漱换了衣裳,就忙着铺排年夜饭,江夏也放下种种,看着穿了新衣裳的孩子们,玩笑说闹,不知不觉地放松了心情。
    景谅连同景家总算走出了最低谷,重新看见了希望,景家人似乎慢慢适应了这变化,表情行动都渐渐不同起来。
    惠山县毕竟不同于四川安龙,有的是富户巨商,不说景谅的前程如何,只说稳坐文渊阁首位的妻弟徐襄,还有徐襄的妻子江太医,江太医的弟弟江越可就是江苏的巡抚,一省主官、封疆大吏呢!有这些照应着,皇上再不刻意打压,景家就只会向上。既然这么看,那么趁着他还没重新起来,就此结交就正是时候。等人家重新回归朝堂,哪里还看得见这些个人?
    于是,景谅入职虽然只有几日,登门拜望、送礼的人却不可胜数。送的礼也不再是些许土产山货,各种绫罗绸缎、名产珍馐,甚至文房珍玩、金银珠玉,林林总总,着实不少。
    到了这一日除夕宴,景家女眷们头上都见了新首饰,羡哥儿和卓哥儿腰上也添了荷包、玉佩,景谅身上倒是没这些小零碎儿,只是那表情神态,也与两个儿子一样意气风发,说话都仿佛有了底气。
    徐襄和江夏陪着景家人一起守岁,过了子时之后,就带着孩子们回了自己住的院子。
    第二日早起,回来后匆匆洗漱睡了,一夜无话。
    元日,天还未亮,就都起来了,厨房里的饺子煮好了端上来,爆竹声里,一起吃了饺子。
    还没等撂下饺子碗,已经有人上门拜年,景谅连忙带着景羡景卓哥俩出去应酬。
    自此,就不断有人上门,恭贺声几乎连成一片。
    拜年的人流延绵不断,一直到巳时末方才渐渐稀疏下来,喧闹了半晌午的前院也渐渐安静下来。
    一家人重新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了顿午饭,然后各自回房休息。江夏略事休息,又去给那先心病儿施针。去之前,她给徐慧娘打了个招呼,徐慧娘只应着,嘱咐她穿好衣裳,却并没有再去的意思。
    初二初三是回娘家走亲戚的日子。
    隔了几年,徐慧娘和徐襄姐弟俩才重逢,惠山又没有其他亲戚在这边,自然就省了这些,景谅不好出门,徐襄和江夏却带了孩子们去了惠山上的叠翠庵和东山上的普渡寺,玩的畅快尽兴。
    初四,惠山书院的许多学子在四喜客栈办了文会,景羡景卓两兄弟准备继续下场参考的,自然要去。长安哥仨和徐家哥俩也跟着去看热闹,并在一起热热闹闹去了。
    景谅要体现他这位父母官对学子们的关怀,自然也要去,也邀请徐襄一同前往,却被徐襄婉拒了。
    这种挣声誉立名望的事情,景谅作为父母官去就够了,至于他,若是去,自然要布衣绩巾,罗袜芒鞋,带着相同装扮的江夏一起去了。
    江南文风极盛,读书的人多,惠山书院盛名在外,惠山书院的学子们办文会,自然吸引了四里八乡的学子们纷纷慕名而来,齐聚在四喜楼。
    原本是学子们自发的以文会友的聚会,县父母景谅的到来却让文会正式起来。
    四喜客栈的掌柜适时地上前捧场,向景谅表示:今日盛会难得,他们四喜客栈愿意拿出一百两银子做彩头,奖给文会的头元。
    场中也有听闻景谅到场而闻声而来的商家,原本是看热闹的,听四喜客栈出银子奖励学子,他们也不甘这个好名声被四喜客栈独占了去,也纷纷表示愿意慷慨解囊,出银子出丝帛布匹的不一而足,倒是把众学子们的心却哄哄的火热起来。
    一番闹哄哄之后,负责召集文会的学子出声道:“此次承蒙四喜客栈掌柜高义,免费为我们提供场地,并茶水点心准备周全,并带头解囊,让我等备受鼓舞。在此,学生谨代表诸位同窗学友们一起,向四喜客栈致谢!”
    说着拱手一揖,众学子皆随之一礼。
    四喜客栈掌柜一张脸笑成了花儿,连连拱手还礼毕,又喜气洋洋地扬声道:“能得众位学子们光临,实乃小店之荣光,是以,刚刚小店东家吩咐下来,以后,学子们但凡举办诗会、文会,四喜客栈都免费提供场地!”
    众人轰然叫好。又有爱玩笑的问:“场地免费,茶水点心可还送啊?”
    四喜客栈掌柜笑的畅快,跟他捡了银子一样,连声道:“送,送,都免费!”

  ☆、1186。第1186章 偷葱

有了四喜客栈为首的众商家支持,这一次文会自然办得热闹隆重。
    因奖银奖品丰厚,最后景谅决定,不仅魁元有奖,效仿科举之法,也分一等二等,共设十名奖励。前三名自然奖品奖银丰厚,后边七名则只有银两,而没有奖品。
    并由景谅出面邀请了书院的山长、教授数人做评判,来评定文章优劣。众人自然不能轻慢了县父母,景谅自然也成了主评判之一。因景谅又打发人上楼邀请徐襄,徐襄也起了兴致,欣然答应下来。
    江夏不懂做文章,只是跟着看热闹。特别是看着景家兄弟和长安、徐朗几个人都悄然参加了,她就更加有了精神,只看着自家孩子们蹙眉凝思,用心做文章。
    因景家兄弟初来乍到,长安徐朗更是生面孔,没人认识他们,等评定结果出来,却是那位召集文会的张姓学子拔了头筹。景卓也算脱颖而出,得了第二名,徐朗得了第九名,长安和景羡却都未被选中。
    长安还罢了,并无心科考,向来对读书并不看重,是以对这结果也只是一笑而已,并不在意。
    景羡却向来自傲的很,在家里也多以长兄自居,却不妨被弟弟夺了风头去,一时脸色青青白白的,很是难看。
    景卓不好上前劝慰,徐朗和长安则是不愿理会,于是越发显得他一个人站在那里,形单影只,萧索尴尬起来。
    江夏和徐襄见他如此,都忍不住暗暗摇头。
    初五,那小孩子的病情稳定了许多。因徐襄与江夏早就计划好了的,要去金陵过元宵,于是江夏与那老太商议,若是愿意,就带她们祖孙一起,她一路上替她孙儿治疗。当然,报酬就是老太做的鞋子。
    那老太之前还拘谨,却没想到,江夏提出这个建议,她竟是片刻迟疑没有地,一口应了,只用半日,就将家里物事收拾利落,所用的旧物,都仍旧央人送回那一间半老屋,祖孙俩就带了两个小包袱就来了。
    见她这般爽利果决,江夏对这老太印象更好,上船之后,就特意拨了一个小舱给她们祖孙用,一应吃用,都依着家里掌事嬷嬷的例。
    这一次去金陵,不但蓁娘跟了来,景谅也随船一并前往,去见顶头上司江越。
    船行江上,水波无声。
    景谅站在船头,任江风拂面,脸颊冰凉却无法让翻滚难言的心情平静:曾几何时,他还看江越如晚生后辈,一转眼,江越已经封疆一省,坐镇一地,成为跺跺脚朝野震动的二品大员。他沦落成了小小县令,七品芝麻小官,需要托庇裙带仰人鼻息。
    好在,经历了一番沉浮之后,他的心境远比之前成熟深沉许多,待徐襄寻了来,他回头时,已经能够平和如常地说笑,又随性地指点着大江两岸如画江山,自是一番高谈阔论、意气飞扬。
    说到兴奋处,两个人不禁吟诗,景谅还放声高歌起来,引得小子姑娘们也纷纷出舱来看,长安平时言语不多,却是个豁达性子,听得激动处,也随着唱起来。
    江夏坐在舱中没有出去,最初听闻歌声还笑那两人发疯,听了一会儿,就不再笑了,只静静凝神听着,任由心情随着歌声激荡。
    到了金陵后,见到江越,父女母女团聚、姐弟相逢又是另一番景象。
    又有喜事,囡囡在年前冬月又得一子,江家排行老三,取名申行,因生人时逢大雪,故又有小字冬瑞。江夏不由懊恼,当时自己就在左近,却不知囡囡临产,没能过来看护着……
    江越和囡囡反过来宽慰她,又道江夏去年打发来的两个医女极好,如今在金陵城都颇有了些名气,但凡有些脸面的人家,有女眷生产,都会登门来求。囡囡又道,她正应众夫人太太的请求,准备筹资替两个医女办医馆,专科妇人经产。
    江夏听了这话,心中愧疚之意略减,渐渐释然了。
    之前,江夏带着孩子们经过金陵,停留了两日的。但无论来过金陵没来过金陵的,孩子们对着十里秦淮的风光独好,都一样按捺不住意动。初八到达,初九就雇了画舫去游十里秦淮,看那燕莺声里脂艳粉光,景色无限。
    江夏和小鱼儿都是不喜拘束孩子的人,却早早告诫他们做什么事都不能失了分寸。于是,徐朗和长安都去正阳门外见识过得,这十里秦淮风景虽与京城不同,别有一番吴语娇软、波光艳影的风致,却也只是看个热闹,并不觉得如何。反倒是景卓看的心慌眼晕,很有些局促不敢抬眼的窘迫。
    江夏也带了女孩儿们一起出来逛街,却并没有乘画舫,只是沿了秦淮河逛过去,看两岸盛景,也游玩诸般铺子店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