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也能比较快地适应,与老师、同窗处好。
    至于越哥儿读书学习,反而是江夏最不担心的,赵一鸣可不止一次向她赞叹,说越哥儿聪慧难得,甚至还当笑话说过一回,若不是知道江夏的医术非凡,他都有心收了越哥儿做徒弟。
    学堂里有两个夫子,一个姓季,乃是先帝时的举人,负责教授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另一个姓裴,乃是裕丰三年的秀才,后连连乡试不中,灰了中举的心思,到了这学馆里做了个启蒙的夫子。越哥儿就是跟着这位裴夫子上课。
    徐襄带了一份拜师礼,一匹细棉布一匹杭绸,还有一刀上好的官边纸。
    江夏引着越哥儿,随着徐襄进了学堂,见到了那位裴夫子。
    与江夏想象中形容严肃、干瘦文弱的私塾先生不同,这位裴夫子个高肩宽,身材魁梧,鼻直口阔,浓眉大眼,还有一部浓密的胡子……这副模样,若不是在学堂里,又有徐襄在旁边介绍着,江夏怎么也不会把这人与学堂先生联系到一起。
    裴先生倒是个豁达开朗的,问了越哥儿几个问题后,就爽朗笑道:“是个灵透的小子。析文将他送进来,尽管放心吧。”
    江夏在旁边笑道:“让先生费心了。”
    裴先生看也不看她,只摆摆手道:“送进来就是老夫的学生,费心什么的就不用说了。”
    江夏垂首曲膝谢过,挥别越哥儿,跟着徐襄辞了出来。
    登上马车,江夏这才小声道:“看着真不像是读书人……”
    徐襄瞅着她微微一笑,道:“裴夫子也是我的启蒙恩师,你放心吧,是个极好的先生。书读的极好的,只是性情略略有些耿介,做的文章中也难免带出几分来,才不为考官所喜。”
    江夏笑着摇摇头:“我没有嫌弃什么,只是觉得此人生的这般容貌体魄,没有弃笔从戎,着实可惜了!”
    徐襄瞪着江夏呆愣片刻,噗地一声笑起来。
    送了越哥儿,天色尚早,不过辰末时分,江夏就有些蠢蠢欲动着,往徐襄跟前凑了凑,小声道:“你接下来还要不要去拜访同窗好友?你要是有事就不用管我了,把我放在街口,我自己走回去就好了。”
    徐襄横她一眼,摇摇头道:“我今日并无访友打算。”
    江夏略略有些失望,却并不想放弃,再接再厉道:“那,能不能再去街市一趟,我想去那家老昇坊点心铺子看看,据说他们家的点心是镇上最好的,临清府都数得着的。”
    徐襄看着她,半天不语,就在江夏想要再恳求几句的时候,徐襄突然笑了,点点头道:“今日再无他事,你难得出来一趟,且随你逛去。你的衣裳不多,眼瞅着要换夏衫了,你也可以去福源绸布庄看看,买上几匹鲜亮的花影纱,做几件夏衫穿穿。”
    江夏摇摇头,正想说针线上已经给做了。可转念,她就爽快地答应下来。不买,她可以去逛逛啊,多了解了解市井行情,将来离开徐府自力更生,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啊。
    说逛就逛,徐襄倒是耐心的很,陪着江夏从街头一直逛过来。虽说没法子与现代的商业街相媲美,却也大大小小十数间铺子了,江夏是见铺子就进,进去就逛,而且还逛得那叫一个细致,连杂货铺里的酱油醋几文钱一斤,她都挨着问了一遍。徐襄也不催,也不急躁,一直不紧不慢地跟在她身后,陪着她逛过去。
    临到济生堂的时候,江夏突然看见斜对过有一家铺子正在装修门面,看样子,三大间铺面连通在一起,很是有些规模。
    她捏了一块从杂货铺子里买的江米果子吃着,一边侧转脸问徐襄:“那里是准备做什么营生的,看着挺隆重啊!”
    徐襄没有立时回答,而是回头看了看跟着的长贵。长贵会意,飞快地跑过去,那铺子虽然没开业,却也有些装修的木匠什么的在忙乎,不消片刻,长贵就打问了消息跑回来,脸色却不太好看:“二少爷,对面那铺子居然说是要开药铺子的!”
    江夏一愣,与徐襄对视一眼,都在心底打了个问号:这药铺子如此大张旗鼓地开在济生堂对面,这是要面对面打擂台的节奏哇!
    江夏想的是赵一鸣,若是真的济生堂被挤垮了,赵一鸣还得另寻去处不是!当然,她也想到了自己那点儿分红,不过,就那么一种药,眼瞅着又过了咳喘病高发季节,她也就没想太多,大不了没有,反正最初她拿出药方子来的时候也没想着挣钱。
    徐襄皱起的眉头,反而更引起她的注意:这位可是轻易不动神色的,若济生堂仅仅是相熟的医馆药铺,应该用不着他这么上心吧?
    正想着,就听徐襄吩咐长贵:“你留下,想法子打听仔细了对方的来头,最好还有他们有什么依恃的郎中、方子也能打听来最好……快去吧!”
    长贵躬身答应着,脚步匆匆地去了。
    徐襄转回头来看向江夏,脸色已经恢复了平静:“不继续往前逛了?”
    江夏歪着头看着他,莞尔一笑道:“我突然逛的累了,要不咱们先回去,我改天再出来逛吧?!”
    徐襄凝视着江夏,扯扯嘴角露出一抹笑来,“成,你什么时候想出来逛了,我都陪着你!”

  ☆、89。第89章 不当救世主(三更)

回到徐府,江夏第一件事就是向芷兰打听‘济生堂’的背景,然后,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居然将药方子卖进了太太郑氏的陪嫁铺子!
    郑氏从未与她提过方子的事儿,难道,她不知道此事?还是,不知道方子出自她的手?
    三月春深,四月春尽,进了五月,就已经踏进了初夏。天气似乎昨儿还是春意和暖,今儿就一下子热了起来。
    江夏照例起了个大早,往花园子里转了一圈回来,额头鼻尖儿上挂着一层细汗,心情却很愉快。
    那一小片罂粟花已经打了花苞,眼瞅着就要开花了。等花落了,蒴果成长,就能割烟取药了。她耐着性子在徐府里住着,有一个原因就是等着这一茬罂粟长成了,收获了种子再走。
    当然,眼下没有离开的机会,也是客观存在的。
    回到自己房里洗了洗脸,招呼彤翎帮她梳了头——每日早练她都是随意编条辫子垂在脑后的,收拾利落了,她也要上正房与徐襄一起用早饭了。
    枝儿做饭做点心上是把子好手,这不过两个多月功夫,但凡她做过的点心,枝儿基本都能做出来了。或许细微的口感上还有点儿差别,但已经让江夏成功甩开手,几乎不用再下厨忙乎了。
    徐襄已经起身,头发却仍旧披着,穿着一身白色的绫子中衣,就坐在窗前的榻上喝着杏仁茶,一边看景家大公子送过来的邸抄。
    见江夏梳了头进来,徐襄低声地嘟哝了一句:“怎地不等我?”
    江夏微微一笑,道:“今儿起早了,睡不着就出去溜了一圈。这会儿也不晚,给你梳梳头,再一起出去走走就是了。刚刚我看见门口的花园子里那株石榴也开了,说不定,今年就能坐果呢!”
    那株石榴是江夏与徐襄有一次出去逛街,见一老妇人卖树苗子,江夏看着不忍心买了一株石榴树回来,两个人一起种在后园子的。原本花匠说了,果树移植当年不结果。徐襄院子里的两棵早半个月都开花了,那边却一直没见花蕾,没想到,她今儿又去看,竟然见到挂了四五个花蕾,其中一个已经绽开了,火红火红的,漂亮的耀眼。
    徐襄抬眼看看她,只是微微一笑,却没有说什么。
    江夏也早习惯了他的少言,仍旧笑眯眯地拿了镜子梳子过来,开始给他梳头。
    若说江夏来到这里最大的长进,一是能够非常熟练地给徐襄梳头绾发了;二一个就是,经过徐襄徐夫子一丝不苟的教导,江夏已经能够熟练地算账记账打算盘,而且,原本就不错的一手字,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日子,她放开之前的楷书,开始练习行草。那种放纵恣意,收放自如的笔触,每每让她沉迷不已,练习不辍。
    “又有什么新鲜事儿啊?”江夏一边给徐襄梳通头发,一边随意地询问。
    徐襄抖抖手中的邸抄,也自然地回答:“岭南出现了祥瑞,犀象生为白色……河南江苏两日大雨,河水暴涨,怕是有汛情……”
    江夏手指的动作一顿,道:“那边大雨,咱们这里可是好久没下雨了,有半个月了吧?”
    “四月十一,下过一场小雨,刚刚沾湿了地皮儿。今日已是五月初二,已经足足二十天了。”徐襄补充着,声音带了些沉重。
    眼瞅着就要收麦,这会儿是不希望下雨的。但俗话说,‘大旱之后必大涝’,谁知道,这一场旱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再接下去,会不会再洪涝了……话说,这个时代还是完全看天吃饭的,老天爷涝了旱了,不像现代,天气预报一说到下雨,就说妨碍交通出行不便,恨不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大太阳……这个时代,旱了涝了,可是关系着千万百姓的生计,大旱或者大涝之后,带来的就是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然后就是饥饿、疾病、瘟疫横行……
    别看徐家家境殷实,短时间的小灾小害或许还不至于影响太大,但若是遇上大灾年,徐家也有可能抗不住。更何况,还有灾年起民变一说呢!
    江夏默然。就听徐襄又继续道:“若发生了汛情,势必有灾民北来,粮价飞涨……”
    “要买粮食么?”江夏问。
    徐襄微微叹息着摇头,道:“虽说临着收麦,但百姓极少能拿出粮食来卖。田地多的大乡绅倒是多有存粮,可他们消息也多灵通,知道有灾,自然不会把粮食拿出来卖。”
    “这样啊……”江夏应一声,手下动作麻利地将徐襄的头发梳顺,在头顶挽成发髻,用一支黄杨木云头如意簪子攒了。
    然后,扶着徐襄的肩头,歪着头看着徐襄道:“粮食不好买,若是能买一些药材,或许也能用上。比如一些治疗痢疾、温病的药材……”
    大灾之后有大疫,几乎是百分百确定的。
    特别是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