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祖奶在老夫人院中当差,常常会带了点心回去的。”秀娘眼睛笑起来,跟小月牙一样。秀娘笑说道:“我家弟弟不太喜欢咸味的,更喜欢了甜味的点心。”
荣娘明白的点点头。
感情秀娘的弟弟还挑嘴儿了。不过,也可能这是秀娘的贴心。毕竟,荣娘、秀娘分得的半盘子点心。甜的、咸的,两人都是两种点心皆分着包了一份的。
酉时。
荣娘、秀娘一起离开了百明苑。
荣娘回了住的下人房时,她娘赵春花未归来。倒是李哑婆在屋中歇息了。李哑婆凌晨早早起来忙碌,这下差的时辰倒是早上些。
“嬷嬷,我刚得了点心,你给尝尝味道看看,香不香?”
荣娘解开了包裹,把点心摆在了李哑婆的跟前。
李哑婆笑呵呵。
“唉呀,荣娘这是得了主子的赏。”李哑婆肯定的语气,还说道:“瞧瞧,这才当差多久了。主子这是乐意给荣娘你体面了。”
在刘府这等的富贵窝里。主子赏了吃食给奴仆,那就是信任的体现,对于三六九等的奴仆而言,还真是得比较比较。
“大姑娘赏的点心。”
荣娘腼腆的笑了笑。
笑过后,荣娘才说道:“点心儿多呢,嬷嬷,我拿布给您包一半吧。另一半我留给我娘回来后当宵夜。”
荣娘说做就做,真是寻了布来,把点心一分为二。一半给了李哑婆,一半准备留给亲娘赵春花。
对于荣娘赠的点心,李哑婆没拒绝,提接收了。
“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当然,吃了荣娘的点心,李哑婆还是夸赞了一句。
酉时末。
赵春花回来了。
荣娘献宝一般把点心,献到了亲娘面前。
“大姑娘赏的,娘,您尝尝可喜欢?”荣娘这般说后,还递了一碗温热的凉茶给亲娘。这泡了凉茶的茶渣子,还是李哑婆给了荣娘一点儿呢。
茶嘛,哪怕是茶渣子呢。
那也是李哑婆在厨房里,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小包儿茶渣子,包得那叫一个严实。总之,荣娘瞧得出来,李哑婆宝贝着那一小包的茶渣子。
至于白开水?
下人房这里,还是寻得到一口水的。
当然,荣娘去了时,还是陪了笑脸的。
“这甜的味儿好。”
赵春花尝了两块点心后,点评了一下。显然,在赵春花的味蕾上,咸味的是比不上甜味的。
“娘喜欢就好。”荣娘是真高兴的。
“李姐姐,你也尝尝这点心。”赵春花瞧着这会儿,正是从外面进来的李嬷嬷,招呼了话道。此时,李哑婆的手上端了一碗白开水。
“不了,不了。”李哑婆坐下后,笑说道:“刚刚荣娘分了点心给咱。这些呀,全是这个小丫鬟留你给的。”
听得李哑婆的话。
赵春花心底也是暖暖的。
“荣娘,点心多儿,陪娘一起吃。”赵春花指着点心,对女儿荣娘说道。
这点心什么味儿?
荣娘不知道的。
因为,在这个时代,荣娘还没尝过呢。
有亲娘这话,荣娘应了声,她也同样拿了块甜味儿的点心。在嘴里轻轻嚼了一下,真是又软又香……
果然,甜党无处不在。
荣娘发现,她也好喜欢这等香香甜甜的味道。太暖了,食时胃里,就像是吃了最美的蜂蜜,太好吃了。
这会儿,荣娘就像是一只偷腥的小猫儿一般样。
那等躺了温暖的阳光下,躲猫猫晒太阳的雍懒样儿,溢出来的全是幸福的味道。
望着女儿的这般小模样。赵春花停了吃点心的动作。她望着女儿,越是看了,越是欢喜。这等幸福的日子,对于她而言,就是满足了。
九月初九日。
重阳节。
刘府举行了小宴。
遂歌大姑娘年纪尚小,自然是随在了三夫人刘王氏的身边。
荣娘这一回,得了遂歌大姑娘的点名跟了左右。
曲水流觞,文人雅客,饮酒应酬。带点高格调儿,带点风骚情儿。
男客在一处,女客又一处。
三夫人刘王氏饮了一杯酒,微是醉意。她脸微红,颇是兴致不错的样子。
在女眷们吟了诗会时。
三夫人刘王氏似乎是醉意上头,干呕了起来。在这等场合,稍是失礼了。
“夫人……”王嬷嬷上前,赶紧递了帕子。还是小心给三夫人刘王氏顺气儿。王嬷嬷这会儿,全然是担心的模样。
遂歌大姑娘在旁边,也是着急着,一幅担心的模样。荣娘是三房的小丫鬟,自然是表现了同样的担心神色。
第7章
干呕了小会儿,三夫人刘王氏似乎没吐出来什么。
这会儿,三夫人刘王氏接过了王嬷嬷递上的手帕子,轻轻的拭了拭嘴角。尔后,她摆摆手,笑说道:“无妨、无妨。”
“吓着遂歌了吧?”三夫人刘王氏瞧着身旁女儿的担忧神色,还是安慰了一下,道:“娘,刚刚就是有点小小舒坦儿。”
“娘没事儿,女儿就放心了。”
遂歌大姑娘松了一口气。显然,她也是放心了,只是亲娘没事,刘遂歌自然觉得一切安好,愰若晴天。
“姑娘,夫人没事了,太好了。”荣娘这时候在旁边说了一句马后炮的话。
这等场合,三夫人刘王氏要离开自然没喧哗,而是差王嬷嬷去了大夫人刘闵氏那儿。由得王嬷嬷递了消息,大夫人刘闵氏对传话的丫鬟一颔首。
尔后,王嬷嬷带回了明确的消息。
大夫人刘闵氏会给三夫人刘王氏打掩护,三夫人刘王氏可以提前退席了。
三房的人一离开了宴会。二夫人刘沈氏就是捂嘴轻轻笑了。刘沈氏对身旁的大丫鬟笑说道:“大嫂又做好伪善人。”
“哼。”一个鼻音从二夫人刘沈氏的嘴里吐了出来。
二夫人刘沈氏是刘二老爷的嫡妻,奈何命不太好。刘二老爷过逝后,二夫人刘沈氏就是守寡了。
说起来,刘沈氏跟老夫人沈氏那是嫡亲的姑侄。不过,老夫人沈氏是嫡出,二夫人刘沈氏是老夫人嫡亲弟弟的庶女。
庶子、庶女,刘二老爷跟刘二夫人的家世背景是相配的。
那会儿,刚刚新婚时,二夫人刘沈氏没少倚仗着背景,倚仗着姑姑的存在,跟大夫人刘闵氏争夺了管家的权利。后来……
后来,刘二老爷去逝了,刘二夫人膝下又无儿无女,这才是在现实面前认输。
认输了,不代表认命了。
二夫人刘沈氏还是逮着机会,乐意给大嫂添堵。
不过,瞧着三弟妹刘王氏一直在大嫂面前,唯唯诺诺的样子。二夫人刘沈氏是心头不削一顾的。
“三弟妹,还是老样子,总装个小心人。谁不知道王氏一族,最是胆大包天的?嫁了刘府上,装什么鹌鹑?”
二夫人刘沈氏活得自在。
在沈府时,她是被嫡母抱养在身边的。当然,这也是跟沈府的老太爷就这么一个庶女有关。特以稀为贵,二夫人刘沈氏自然就是一个得宠的女儿。
“二弟妹,请饮。”
此时,大夫人刘闵氏对二夫人刘沈氏是遥遥一举杯。
二夫人刘沈氏哪怕心头再不爽利,面上还是温柔一笑,回举了酒盏。
二位妯娌对饮一杯后,似乎又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模样。
刘府。
百明苑。
三夫人刘王氏回了寝院后,倒是准备小歇会儿。
荣娘陪着遂歌大姑娘自然就是回了后院,回了遂歌大姑娘住的小院子里。这时候,遂歌大姑娘是神色带着忧色。
“姑娘,您若是担心了夫人?”荣娘提议道:“不诺吩咐了厨娘,给夫人备了醒酒汤?”
遂歌大姑娘听了荣娘的话,浅浅一笑,说道:“这主意好。”
“荣娘,你去厨房吩咐了。”
得了差事的荣娘,高兴乐了。那就应答后,往厨房行去。
厨房。
主子们吩咐饭食的地方,自然是严谨而干净的。
荣娘去传了醒酒汤,还能遇上了亲娘赵春花。母女一块儿,又是谈笑了片刻。等醒酒汤好了,赵春花叮嘱了女儿,小心的提着醒酒汤回百明苑。
荣娘乖巧的同意。
一个小篮子,里面盛着热腾腾的醒酒汤。
荣娘自然是先去给遂歌大姑娘回话,尔后,才是和秀娘一起跟在遂歌大姑娘的身后,一起去了百明苑的正院。
“娘,女儿给您送醒酒汤来了。”
遂歌大姑娘一进屋,瞧着倚靠在榻边上的三夫人刘王氏是半眯半睡,让丫鬟用美人锤慢慢的锤着小腿。
“你这孩子……”
三夫人刘王氏睁开眼睛后,又望着从荣娘手中,接了醒酒汤,正是献宝的女儿。这会儿,刘王氏心情非常好的。
刘王氏和刘遂歌母女谈笑风声。
荣娘等人自然当了背景板。
约又是过了三日。
一个午后。
在小院子的花圃边,遂歌大姑娘在描了画。
可画至半途时,遂歌大姑娘停歇了笔。这时候,遂歌大姑娘的神色,没了往日的笑颜宴宴。此时,遂歌大姑娘更多的还是忧郁。
“姑娘,姑娘,起风了,可是搭一件披风?”
荣娘这会儿迈了小步伐,上前劝子一句话。
遂歌大姑娘是刘三老爷、刘三夫人的心头宝。这九月的天气,约是上午下了一场暴雨,洛都城的温柔开始微微凉。
遂歌大姑娘特在意了风度与气质,这身上的衣裳在荣娘看来,薄了一些。
这满院中,谁都可以受凉一下,唯遂歌大姑娘不行。这一位若受了一星半点儿的委屈,三夫人刘王氏还不得狠狠整治了侍候的奴仆们?
荣娘不会想受罚的。
“嗯。”
刘遂歌看着小丫鬟荣娘递上来的披毛,微颔首。得了肯定的回答,荣娘赶紧上前,给这一位遂歌大姑娘仔细的披好了披风。
“姑娘,您有心事吗?”
荣娘稍稍问了一句。
在心头,荣娘真怕大姑娘刘遂歌忧郁啊。
这若让三夫人刘王氏知道了,还以为她们这些仆役哪儿没侍好呢?
吃挂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