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贵名媛-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岳父不麻烦,徐家家底也厚,想来对女儿也不会小气。只是那闺女今年才十一,年纪太小,恐怕有些不合适。
    徐熹瞧着皇上的脸色,心里直打鼓。怎么好端端的,说起丽姐儿来了?
    徐熹想到这里,轻咳了两声,引起了皇上的注意,笑着道:“臣只这一个闺女,想着多在家留几年。”
    皇上“哦”了一声,想着还要多留几年,那他外甥得等到什么时候啊?不行!皇上先否了,就与徐熹寒暄了几句就把他打发了。至于盐课政务什么的,皇上问都没问。反正国库的银子都是徐熹塞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也就懒的问了。再说徐家的富有,皇上心里有数,人家徐家根本没必要对盐税下手。
    打发走了徐熹,皇上直接去了皇后那里。
    皇后正考太子背书,其他的孩子们则在一旁或玩耍或歇晌,总之都安安静静的,只有太子背书的声音清朗伶俐。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
    皇上听着太子背书的声音双眼眯成了一条缝,笑模样极灿烂。到底是皇后会教孩子,家有贤妻,他根本就不用糟心。
    “皇上来了。”皇后第一眼看到皇上,连忙带着孩子们上前行礼,笑的温婉。
    皇上起了兴致,先考校了太子一番,又与孩子们玩了一会儿,这才打发了众人,与皇后说话。
    “这徐家的闺女太小了些,晏殊都多大了?朕还盼着他早点成家立业,繁衍子嗣。那徐熹还因为宝贝女儿,要多留几年,得等到什么时候?”皇上开门见山。
    皇上看见过外甥右手的伤,知道这是被个小姑娘给咬了,还多少有些错愕。他外甥现如今可是西北赫赫的战将,打过鞑靼,击过瓦剌,身上挂过彩,却没被妇孺伤过。
    “娶妻娶贤,可不在年岁。”皇后瞧着皇帝的脸色接着道,“书香门第家的女儿,知书达理,有什么不好。再说了,当年那个给晏殊看相的老道士不是说了晏殊不宜成婚早嘛!”
    赵晏殊从娘胎里出来就身子弱,三日一小病,五日一大病。当时的和兴公主生怕赵晏殊养不大,求医问药,求神拜佛,能做的都做了,这才让赵晏殊平平安安地长大了。赵晏殊很小的时候,就有当时极为知名的道士给看过相,说赵晏殊一生有三劫,一劫在出生之时;二劫在十三岁;三劫在二十三岁。只有这三劫都渡过去,方能成婚,才可一生顺遂,富贵荣华,享之不尽。
    “那些方士的话怎么能听信!”皇上很不喜那些神神鬼鬼的和尚老道。
    “妾身知道皇上不信,可那老道士前两劫倒也都算对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皇后的话让皇上心头一抖,算是戳中了皇上的软肋。
    赵晏殊生下来就体弱,当时要不是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在和兴公主那里守着,恐怕赵晏殊根本就活不下来。还有外甥十三岁那年去蜀州送信,要不是徐家,外甥也就没命了。这徐家还真与晏殊这孩子有缘,说不得这两孩子是天生缘分?
    “那也不见得就非得徐家的闺女吧。娇养长大的大小姐,将来晏殊还不得受委屈啊?”皇上怕外甥委屈。小小年纪就能下狠口咬人,再过几年彪悍的性子养成了,外甥岂不是夫纲不振?
    “娇养长大的又有什么不好,哪家的千金小姐不是娇养长大的?不过妾身自然不会只把眼睛盯在徐家那丫头身上,不过是广撒网,先看着,心里有数。”皇后笑着道。
    皇后早就在为赵晏殊相看,都是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不过大部分都不大满意,唯有这徐家的丫头,审时度势,奋起反抗的性子倒是很对皇后的胃口。更不用说徐家豪富,丽姐儿受宠,将来嫁妆不会少。而丽姐儿又是长女,听闻管家就学了好几年了,安国公府多年无人主持中馈,实在缺少一个能撑门面的女主人,这徐家的教养可谓精心。
    小姑娘娇滴滴的不是不好,只是将来赵晏殊的妻子是要和赵晏殊一起支撑起安国公府的,女主人要是没有坚毅的性子,事事都拿不定主意,那最后吃苦的一定是赵晏殊。男人家在外面征战四方,回到家里又得处理这样那样的琐事,怎么能一心一意地建功立业?皇后之所以对徐家的丫头上心也是因为那丫头有股狠劲,你让我不痛快,我也不让你好过的气势,管你是谁。小姑娘年岁不大,出口却狠,且聪明机智,算是皇后近些年来相看的姑娘中最好的一个。
    皇上自然不知道皇后的内心想法,他只听到了皇后在广撒网的话,心里涌现出了有妻若此,夫复何求的感慨,这件事也就丢在一旁了。到底外甥的婚事还得女人家主持,他到底是不懂得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无非是在订人选的时候把把关而已。
    而帝后两人口中的赵晏殊这时正在行宫中长长的甬道中巡视。他一点都不知道帝后在为他的婚事作打算,只一心一意地查看着行宫的一砖一瓦。前些日子皇后宫中的宫女死了,最后竟在一片假山中查出一个机关,居然是可以把道路堵死的墙,而关于行宫的资料上并没有记载,这让赵晏殊对行宫有了新的认识,因此着重查访行宫中的机关。
    赵晏殊正细细查访,迎面撞见一个人。抬头一看,认识的人,正是当年救过他性命的徐熹。
    “失礼了。”徐熹到没细看赵晏殊,只急于出宫,侧身而过。
    原本想打招呼的赵晏殊瞧着徐熹忧心忡忡的样子也就没说话,只想着近来朝堂不平静,徐熹怕是为这些事情而费神。
    只是待徐熹走远了,赵晏殊这才发现地面上静静地躺着一个香囊,墨绿色的底子上绣了一朵白莲,清新淡雅。
    赵晏殊拾起香囊,一股清冽的味道迎面扑来。细细一闻,竟然精神大增,原本的心浮气躁也消了不少。
    “果真是好东西。”赵晏殊拿着香囊喃喃自语,又瞄到了拿着香囊的手上白色的软布。
    “这丫头,下口真狠。身板不大,力气倒不小。当年还是个小不点呢,几年不见,倒是长大了不少。”赵晏殊喃喃自语地样子让跟在他后面的下属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赵晏殊中暑了。

    第三百零五章 退路

    徐熹忧心忡忡地回了客栈,丝毫没留意身上的香囊遗失了。 
    林氏见到徐熹平平安安回来了,喜出望外,也没多留意徐熹的衣饰。只榴花眼尖,瞧了出来。
    “小姐新做的香囊给了爷,怎的爷出去了一趟就不见了?”榴花道。
    林氏这才发觉徐熹换下来的衣服缺了香囊,连忙吩咐人找。
    “别声张,只说那香囊中的香料价值千金,从苏州来的时候只带了那么一点,是老祖宗偶得了来传下来的,金贵的很,丢不得。只要有人找到那香囊,就有重赏。要是有人想着拿香囊去变卖,或想着里面价值千金的香料,起了不改起的心思,休怪我无情!”林氏眉头微蹙,心下有些不虞。女儿家的东西遗失在外,影响可大可小,自家爷也不是那粗心大意的,今儿这是怎么了?
    那边徐熹洗漱一番之后就直接去了徐老太爷那里。
    徐老太爷笑的慈和,看着徐熹脸色不好,这才问道:“皇上问罪了?”
    “皇上到没责怪孙儿,只是冷不丁地提起了丽姐儿。”徐熹连忙把皇上说过的话转述了一遍给徐老太爷。
    徐老太爷正了正脸色,拈着胡子半晌道:“听说那沈家对丽姐儿有意?”
    徐熹错愕地看着老太爷,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那沈家的公子我也见过,学识自不必说,品行也算出众,只是对科举无心。自然,哪家的公子也配不上我的丽姐儿,可这样的人,招为女婿也还说的过去。”徐老太爷道。
    徐老太爷看着面色为难的徐熹轻叹了一声道:“未雨绸缪,我们做长辈的总得有个打算。”
    “孙儿知道了。”徐熹垂头丧气地道。
    “再问问媳妇,去行宫饮宴那天都遇见了什么人,遇到了什么事。九五之尊哪里知道那么多琐碎小事,还问你我们家丽姐儿。事出有因,去仔细问问才是。”徐老太爷脸色也不好看。
    “是。”徐熹出了屋子就直接去与林氏说话。
    林氏那边派的人在客栈之内,车马之上都找寻了一番,却不见香囊的影子,这让林氏有些心浮气躁。
    “爷也忒大意了,闺女给你做的香囊,怎只带了一次就弄丢了!”一看见徐熹进门,林氏就埋怨起来。
    徐熹听了一愣,这才恍惚想起来在行宫中好似撞了个人,说不得那香囊就是在那时遗失的。
    林氏看着徐熹愣愣的模样,也不忍心继续数落,只好岔开话题道:“皇上可为难了爷?”
    徐熹心下犹疑,决定还是先不说沈家的事情。林氏不喜欢沈周,他对沈家也没什么好感,女儿的亲事还是拖一拖再说。祖父也只说了是未雨绸缪,说不得皇上贵人多忘事,转眼就不记得他的丽姐儿了。到底是沈周没入徐熹的眼,徐熹满心不想沈周占这么大的便宜。他替女儿委屈,更觉得养了十几年的宝贝要被人夺走了。
    “那天行宫饮宴,你和丽姐儿都遇见了什么人,什么事?”徐熹连忙问道。
    “那天的事,爷不都已经知道了,怎的还问?”林氏见徐熹问,就又说了一遍。
    “我也是瞎猜的,觉得给丽姐儿引路的宫女说不得就是被刺的那个。真真是,幸亏丽姐儿福大命大,要不然我的丽姐儿就遭殃了。”即便行宫行刺之事已经过了几天,可林氏提起来还是心有戚戚。丽姐儿要真出了什么事,她也就不用活了。
    “就这些?”徐熹接着问。
    “是啊!”林氏被徐熹问的直糊涂。
    徐熹看问不出什么,就没再说话,只沉默不语,室内一静。林氏明显感觉到徐熹心情不好,也就没再开口询问,只静静地陪在一旁。
    到了第二天,徐熹一家意外地拿到了皇上的赏赐,两柄金镶玉如意和一些蜀州进贡的茶叶和丝绸,还有上好的补品,最珍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